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92节

注④集解马融曰:“金之性从人,而更可销铄。”
注⑤集解王肃曰:“种之曰稼,敛之曰穑。”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水卤所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焦气之味。”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木实之性。”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金气之味。”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甘味生于百谷。五行以下,箕子所陈。”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①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②恭作肃,从作治,③明作智,聪作谋,④睿作圣。⑤
注①集解马融曰:“发言当使可从。”
注②集解马融曰:“睿,通也。”
注③集解马融曰:“出令而从,所以为治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所谋必成审也。”马融曰:“上聪则下进其谋。”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①五曰司徒,②六曰司寇,②七曰宾,④八曰师。⑤
注①集解马融曰:“司空,掌营城郭,主空土以居民。”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主徒-,教以礼义。”
注③集解马融曰:“主诛寇害。”
注④集解郑玄曰:“掌诸侯朝觐之官。”
注⑤集解郑玄曰:“掌军旅之官。”
“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①五曰历数。②
注①集解马融曰:“星,二十八宿。辰,日月之所会也。”郑玄曰:“星,五星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历数,节气之度。以为历数,敬授民时。”
“皇极:皇建其有极,①敛时五福,用傅锡其庶民,②维时其庶民于女极,③锡女保极。④凡厥庶民,毋有滢朋,人毋有比德,维皇作极。⑤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女则念之。⑥不协于极,不离于咎,皇则受之。⑦而安而色,曰予所好德,女则锡之福。⑧时人斯其维皇之极。⑨毋侮□寡而畏高明。⑩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国其昌。⑾凡厥正人,既富方谷。⑿女不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⒀于其毋好,女虽锡之福,其作女用咎。⒁毋偏毋颇,遵王之义。⒂毋有作好,遵王之道。⒃毋有作恶,遵王之路。毋偏毋党,王道荡荡。⒄毋党毋偏,王道平平。⒅毋反毋侧,王道正直。⒆会其有极,[二0]归其有极。[二一]曰王极之傅言,[二二]是夷是训,于帝其顺。[二三]凡厥庶民,极之傅言,[二四]是顺是行,[二五]以近天子之光。[二六]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二七]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太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谓行九畴之义。”
注②集解马融曰:“当敛是五福之道,用布与-民。”
注③集解马融曰:“以其能敛是五福,故-民于汝取中正以归心也。”
注④集解郑玄曰:“又赐女以守中之道。”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民有善则无滢过朋党之恶,比周之德,惟天下皆大为中正也。”
注⑥集解马融曰:“凡其-民有谋有为,有所执守,当思念其行有所趣舍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凡民之行虽不合于中,而不罹于咎恶,皆可进用大法受之。”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女当安女颜色,以谦下人。人曰我所好者德也,女则与之爵禄。”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不合于中之人,女与之福,则是人此其惟大之中,言可勉进也。”
注⑩集解马融曰:“高明显宠者,不枉法畏之。”
注⑾集解王肃曰:“使进其行,任之以政,则国为之昌。”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正直之人,既当爵禄富之,又当以善道接之。”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不能使正人有好于国家,则是人斯其诈取罪而去也。”
注⒁集解郑玄曰:“无好于女家之人,虽锡之以爵禄,其动作为女用恶。谓为天子结怨于民。”
注⒂集解孔安国曰:“偏,不平;颇,不正。言当循先王正义以治民。”
注⒃集解马融曰:“好,私好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言开辟也。”郑玄曰:“党,朋党。”
注⒅集解孔安国曰:“言辨治也。”
注⒆集解马融曰:“反,反道也。侧,倾侧也。”
注[二0]集解郑玄曰:“谓君也当会聚有中之人以为臣也。”
注[二一]集解郑玄曰:“谓臣也当就有中之君而事之。”
注[二二]集解马融曰:“王者当尽极行之,使臣下布陈其言。”
注[二三]集解马融曰:“是大中而常行之,用是教训天下,于天为顺也。”
注[二四]集解马融曰:“亦尽极敷陈其言于上也。”
注[二五]集解王肃曰:“民纳言于上而得中者,则顺而行之。”
注[二六]集解王肃曰:“近犹益也。顺行民言,所以益天子之光。”
注[二七]集解王肃曰:“政教务中,民善是用,所以为民父母,而为天下所归往。”
“三德:一曰正直,①二曰刚克,三曰柔克。②平康正直,③强不友刚克,④内友柔克,⑤沉渐刚克,⑥高明柔克。⑦维辟作福,维辟作威,维辟玉食。⑧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辟,民用僭忒。⑨
注①集解郑玄曰:“中平之人。”
注②集解郑玄曰:“克,能也。刚而能柔,柔而能刚,宽猛相济,以成治立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世平安,用正直治之。”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友,顺也。世强御不顺,以刚能治之。”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世和顺,以柔能治之也。”索隐内,当为“燮”。燮,和也。
注⑥集解马融曰:“沉,陰也。潜,伏也。陰伏之谋,谓贼臣乱子非一朝一夕之渐,君亲无将,将而诛。”索隐尚书作“沈潜”,此作“渐”字,其义当依马注。
注⑦集解马融曰:“高明君子,亦以德怀也。”
注⑧集解马融曰:“辟,君也。玉食,美食。不言王者,关诸侯也。”郑玄曰:
“作福,专爵赏也。作威,专刑罚也。玉食,备珍美也。”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在位不端平,则下民僭差。”
“稽疑:择建立卜筮人。①乃命卜筮,曰雨,曰济,曰涕,②曰雾,③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之用二,衍。④立时人为卜筮,⑤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
⑥女则有大疑,谋及女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⑦女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⑧而身其康强,而子孙其逢吉。
⑨女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女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女则逆,卿士逆,吉。⑩女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⑾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⑿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龟曰卜,蓍曰筮。考正疑事,当选择知卜筮人而建立之。”
注②集解尚书作“-”。索隐涕音亦,尚书作“-”。孔安国云“气骆驿亦连续”。今此文作“涕”,是涕泣亦相连之状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曰‘-’,曰‘被’。”索隐雾音蒙,然“蒙”与“雾”亦通。徐广所见本“涕”作“-”,“蒙”作“被”,义通而字变。
注④集解郑玄曰:“卜五占之用,谓雨-济——雾-克也。二衍-,谓贞-悔也。将立卜筮人,乃先命名兆卦而分别之。兆卦之名凡七,龟用五,易用二。
审此道者,乃立之也。雨者,兆之体,气如雨然也。济者,如雨止之云气在上者也-者,色泽而光明也。雾者,气不释,郁冥冥也。克者,如-气之色相犯也。内卦曰贞,贞,正也。外卦曰悔,悔之言晦也,晦犹终也。卦象多变,故言‘衍-’也。”
注⑤集解郑玄曰:“立是能分别兆卦之名者,以为卜筮人。”
注⑥集解郑玄曰:“从其多者。蓍龟之道优微难明,慎之深。”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先尽谋虑,然后卜筮以决之。”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大同于吉。”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动不违-,故后世遇吉也。”
注⑩集解郑玄曰:“此三者皆从多,故为吉。”
注⑾集解郑玄曰:“此逆者多,以故举事于境内则吉,境外则凶。”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安以守常则吉,动则凶。”郑玄曰:“龟筮皆与人谋相违,人虽三从,犹不可以举事。”
“庶征:曰雨,曰阳,曰奥,曰寒,曰风,曰时。①五者来备,各以其序,庶草繁庑。②一极备,凶。一极亡,凶。③曰休征:④曰肃,时雨若,⑤曰治,时-若;⑥曰知,时奥若;⑦曰谋,时寒若;⑧曰圣,时风若。⑨曰咎征:⑩曰狂,常雨若;⑾曰僭,常-若;⑿曰舒,常奥若;[一三]曰急,常寒若;⒁曰雾,常风若。⒂王眚维岁,⒃卿士维月,⒄师尹维日。⒅岁月日时毋易,⒆百谷用成,治用明,[二0]-民用章,家用平康。[二一]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治用昏不明,-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维星,[二二]星有好风,星有好雨。[二三]日月之行,有冬有夏。[二四]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二五]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雨以润物,阳以干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
五者各以时,所以为-验。”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言五者备至,各以次序,则-草木繁庑滋丰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一者备极过甚则凶,一者极无不至亦凶,谓其不时失□之谓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美行之验。”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君行敬,则时雨顺之。”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君政治,则时-顺之。”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君昭哲,则时暖顺之。”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君能谋,则时寒顺之。”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君能通理,则时风顺之。”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恶行之验也。”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君行狂妄,则常雨顺之。”
首节 上一节 92/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