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93节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君行僭差,则常-顺之。”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君臣逸豫,则常暖顺之。”索隐舒,依字读。按:下有“曰急”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君行急,则常寒顺之。”
注⒂集解孔安国曰:“君行雾-,则常风顺之。”
注⒃集解马融曰:“言王者所眚职,如岁兼四时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卿士各有所掌,如月之有别。”
注⒅集解孔安国曰:“-正官之吏分治其职,如日之有岁月也。”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各顺常。”
注[二0]集解孔安国曰:“岁月无易,则百谷成;君臣无易,则正治明。”
注[二一]集解孔安国曰:“贤臣显用,国家平宁。”
注[二二]集解孔安国曰:“星,民象,故-民惟若星也。”
注[二三]集解马融曰:“箕星好风,毕星好雨。”
注[二四]集解孔安国曰:“日月之行,冬夏各有常度。”
注[二五]集解孔安国曰:“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政教失常,以从民欲,亦所以乱。”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①四曰攸好德,②五曰考终命。③六极:一曰凶短折,④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⑤六曰弱。”⑥
注①集解郑玄曰:“康宁,平安。”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所好者德,福之道。”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各成其短长之命以自终,不横夭。”
注④集解郑玄曰:“未龀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索隐未龀,未毁齿也。
音楚□反。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恶,丑陋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愚懦不壮毅曰弱。”
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①而不臣也。
注①索隐潮仙二音。地因水为名也。
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①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②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③
注①索隐妇人之性多涕泣。
注②索隐渐渐,麦芒之状,音子廉反,又依字读。油油者,禾黍之苗光悦貌。
注③集解杜预曰:“梁国蒙县有箕子。”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欲袭成王-周公。①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②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云‘欲袭成周’。”
注②集解世本曰:“宋更曰睢阳。”
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①微仲卒,子宋公稽立。②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申卒,子愍公共立。愍公共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即位,愍公子鲋祀-炀公而自立,③曰“我当立”,是为厉公。厉公卒,子厘公举立。
注①集解礼记曰:“微子舍其孙-而立衍也。”郑玄曰:“微子适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索隐按:家语微子弟仲思名衍,一名泄,嗣微子为宋公。虽迁爵易位,而班级不过其故,故以旧官为称。故二微虽为宋公,犹称微,至于稽乃称宋公也。
注②索隐谯周云:“未谥,故名之。”
注③集解徐广曰:“鲋,一作‘鲂’。”索隐徐云一本作“鲂”,谯周亦作“鲂祀”,据左氏,□愍公庶子也-炀公,欲立太子弗父何,何让不受。
厘公十七年,周厉王出奔彘。
二十八年,厘公卒,子惠公-立。①惠公四年,周宣王□位。三十年,惠公卒,子哀公立。哀公元年卒,子戴公立。
注①集解吕忱曰:“-音古苋反。”
戴公二十九年,周优王为犬戎所杀,秦始列为诸侯。
三十四年,戴公卒,子武公司空立。武公生女为鲁惠公夫人,生鲁桓公。十八年,武公卒,子宣公力立。
宣公有太子与夷。十九年,宣公病,让其弟和,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
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马孔父谓曰:“先君宣公舍太子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
我死,必立与夷也。”孔父曰:“-臣皆愿立公子冯。”穆公曰:“毋立冯,吾不可以负宣公。”于是穆公使冯出居于郑。八月庚辰,穆公卒,兄宣公子与夷立,是为殇公。君子闻之,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复享之。
殇公元年,-公子州吁-其君完自立,欲得诸侯,使告于宋曰:“冯在郑,必为乱,可与我伐之。”宋许之,与伐郑,至东门而还。二年,郑伐宋,以报东门之役。其后诸侯数来侵伐。
九年,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①督说,目而观之。②督利孔父妻,乃使人宣言国中曰:“殇公□位十年耳,而十一战,③民苦不堪,皆孔父为之,我且杀孔父以宁民。”是岁,鲁-其君隐公。十年,华督攻杀孔父,取其妻。殇公怒,遂-殇公,而迎穆公子冯于郑而立之,是为庄公。
注①集解服虔曰:“戴公之孙。”
注②集解服虔曰:“目者,极视津不转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一战,伐郑,围其东门;二战,取其禾;三战,取邾田;
四战,邾郑伐宋,入其郛;五战,伐郑,围长葛;六战,郑以王命伐宋;七战,鲁败宋师于菅;八战,宋、-入郑;九战,伐戴;十战,郑入宋;十一战,郑伯以虢师大败宋。”
庄公元年,华督为相。九年,执郑之祭仲,要以立突为郑君。祭仲许,竟立突。
十九年,庄公卒,子愍公捷立。
愍公七年,齐桓公□位。九年,宋水,鲁使臧文仲往吊水。①愍公自罪曰:“寡人以不能事鬼神,政不修,故水。”臧文仲善此言。此言乃公子子鱼教愍公也。
注①集解贾逵曰:“问凶曰吊。”
十年夏,宋伐鲁,战于乘丘,①鲁生虏宋南宫万。②宋人请万,万归宋。
十一年秋,愍公与南宫万猎,因博争行,愍公怒,辱之,曰:“始吾敬若;今若,鲁虏也。”万有力,病此言,遂以局杀愍公于蒙泽。③大夫仇牧闻之,以兵造公门。万搏牧,牧齿着门阖死。④因杀太宰华督,乃更立公子游为君。诸公子-萧,公子御说-亳。⑤万弟南宫牛将兵围亳。冬,萧及宋之诸公子共击杀南宫牛,-宋新君游而立愍公弟御说,是为桓公。宋万-陈。宋人请以赂陈。陈人使妇人饮之醇酒,⑥以革裹之,归宋。⑦宋人醢万也。⑧
注①集解徐广曰:“乘,一作‘媵’。”-案:杜预曰“乘丘,鲁地”。
注②集解贾逵曰:“南宫,氏;万,名。宋卿。”
注③集解贾逵曰:“蒙泽,宋泽名也。”杜预曰:“宋地,梁国有蒙县。”
注④集解何休曰:“阖,门扇。”
注⑤集解服虔曰:“萧,亳,宋邑也。”杜预曰:“今沛国有萧县,蒙县西北有亳城也。”
注⑥集解服虔曰:“宋万多力,勇不可执,故先使妇人诱而饮之酒,醉而缚之。”
注⑦集解左传曰:“以犀革裹之。”
注⑧集解服虔曰:“醢,肉酱。”
桓公二年,诸侯伐宋,至郊而去。三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迎-公子毁于齐,立之,是为-文公。文公女弟为桓公夫人。秦穆公□位。三十年,桓公病,太子兹甫让其庶兄目夷为嗣。桓公义太子意,竟不听。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兹甫立,是为襄公。以其庶兄目夷为相。未葬,而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襄公往会。
襄公七年,宋地-星如雨,与雨偕下;①六-退蜚,②风疾也。③
注①集解左传曰:“陨石于宋五,陨星也。”索隐按:僖十六年左传“-石于宋五,-星也。六-退飞,过宋都”。是当宋襄公之时。访内史叔兴曰“吉凶焉在”?对曰“君将得诸侯而不终”也。然庄七年传又云“恒星不见,夜中星-如雨,与雨偕也”。且与雨偕下,自在别年,不与-石退-之事同。此史以-石为-星,遂连恒星不见之时与雨偕为文,故与左传小不同也。
注②集解公羊传曰:“视之则六,察之则-,徐察之则退飞。”
注③集解贾逵曰:“风起于远,至宋都高而疾,故-逢风却退。”
八年,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十二年春,宋襄公为鹿上之盟,①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②目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襄公以伐宋。冬,会于亳,以释宋公。子鱼曰:“祸犹未也。”十三年夏,宋伐郑。
子鱼曰:“祸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郑。襄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③楚人未济,目夷曰:“彼-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不鼓不成列。”④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⑤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注①集解杜预曰:“鹿上,宋地。汝陰有原鹿县。”索隐按:汝陰原鹿其地在楚,僖二十一年“宋人、楚人、齐人盟于鹿上”是也。然襄公始求诸侯于楚,楚-许之,计未合至女陰鹿上。今济陰乘氏县北有鹿城,盖此地也。
注②集解杜预曰:“盂,宋地。”
注③集解谷梁传曰:“战于泓水之上。”
注④集解何休曰:“军法,以鼓战,以金止,不鼓不战也。不成列,未成陈。”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云‘尚何言与’。”
楚成王已救郑,郑享之;去而取郑二姬以归。①叔瞻曰:“成王无礼,②其不没乎?为礼卒于无别,有以知其不遂霸也。”
注①索隐谓郑夫人芈氏、姜氏之女。既是郑女,故云“二姬”。
注②正义谓取郑二姬也。
是年,晋公子重耳过宋,襄公以伤于楚,欲得晋援,厚礼重耳以马二十乘。①
注①集解服虔曰:“八十匹。”
十四年夏,襄公病伤于泓而竟卒,①子成公王臣立。
注①索隐按:春秋战于泓在僖二十三年,重耳过宋及襄公卒在二十四年。今此文以重耳过与伤泓共岁,故云“是年”。又重耳过与宋襄公卒共是一岁,则不合更云“十四年”。是进退俱不合于左氏,盖太史公之疏耳。
成公元年,晋文公□位。三年,倍楚盟亲晋,以有德于文公也。四年,楚成王伐宋,宋告急于晋。五年,晋文公救宋,楚兵去。九年,晋文公卒。十一年,楚太子商臣-其父成王代立。十六年,秦穆公卒。
十七年,成公卒。①成公弟御杀太子及大司马公孙固②而自立为君。宋人共杀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③是为昭公。
注①正义年表云公孙固杀成公。
注②正义世本云:“宋庄公孙名固,为大司马。”
注③正义年表云宋昭元年。杵臼,襄公之子。徐广曰:“一云成公少子。”
昭公四年,宋败长翟缘斯于长丘。①七年,楚庄王□位。
注①集解鲁世家云宋武公之世,获缘斯于长丘。今云此时,未详。索隐徐广曰:“鲁系家云宋武公之代,获缘斯于长丘,今云此时未详”者,春秋文公十一年,鲁败翟于咸,获长狄缘斯于长丘,齐系家惠公二年,长翟来,王子城父攻杀之,此并取左传之说,载于诸国系家,今考其年岁亦颇相协。而鲁系家云武公,此云昭公,盖此“昭”当为“武”,然前代虽已有武公,此杵臼当亦谥武也。
若将不然,岂下五系公子特为君,又合谥昭乎?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君臣逸豫,则常暖顺之。”索隐舒,依字读。按:下有“曰急”也。
注⒁集解孔安国曰:“君行急,则常寒顺之。”
注⒂集解孔安国曰:“君行雾-,则常风顺之。”
注⒃集解马融曰:“言王者所眚职,如岁兼四时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卿士各有所掌,如月之有别。”
注⒅集解孔安国曰:“-正官之吏分治其职,如日之有岁月也。”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各顺常。”
注[二0]集解孔安国曰:“岁月无易,则百谷成;君臣无易,则正治明。”
注[二一]集解孔安国曰:“贤臣显用,国家平宁。”
注[二二]集解孔安国曰:“星,民象,故-民惟若星也。”
注[二三]集解马融曰:“箕星好风,毕星好雨。”
注[二四]集解孔安国曰:“日月之行,冬夏各有常度。”
注[二五]集解孔安国曰:“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政教失常,以从民欲,亦所以乱。”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①四曰攸好德,②五曰考终命。③六极:一曰凶短折,④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⑤六曰弱。”⑥
注①集解郑玄曰:“康宁,平安。”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所好者德,福之道。”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各成其短长之命以自终,不横夭。”
注④集解郑玄曰:“未龀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索隐未龀,未毁齿也。
音楚□反。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恶,丑陋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愚懦不壮毅曰弱。”
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①而不臣也。
注①索隐潮仙二音。地因水为名也。
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①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②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③
注①索隐妇人之性多涕泣。
注②索隐渐渐,麦芒之状,音子廉反,又依字读。油油者,禾黍之苗光悦貌。
注③集解杜预曰:“梁国蒙县有箕子。”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欲袭成王-周公。①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②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云‘欲袭成周’。”
注②集解世本曰:“宋更曰睢阳。”
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①微仲卒,子宋公稽立。②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申卒,子愍公共立。愍公共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即位,愍公子鲋祀-炀公而自立,③曰“我当立”,是为厉公。厉公卒,子厘公举立。
注①集解礼记曰:“微子舍其孙-而立衍也。”郑玄曰:“微子适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索隐按:家语微子弟仲思名衍,一名泄,嗣微子为宋公。虽迁爵易位,而班级不过其故,故以旧官为称。故二微虽为宋公,犹称微,至于稽乃称宋公也。
注②索隐谯周云:“未谥,故名之。”
注③集解徐广曰:“鲋,一作‘鲂’。”索隐徐云一本作“鲂”,谯周亦作“鲂祀”,据左氏,□愍公庶子也-炀公,欲立太子弗父何,何让不受。
厘公十七年,周厉王出奔彘。
二十八年,厘公卒,子惠公-立。①惠公四年,周宣王□位。三十年,惠公卒,子哀公立。哀公元年卒,子戴公立。
注①集解吕忱曰:“-音古苋反。”
戴公二十九年,周优王为犬戎所杀,秦始列为诸侯。
三十四年,戴公卒,子武公司空立。武公生女为鲁惠公夫人,生鲁桓公。十八年,武公卒,子宣公力立。
宣公有太子与夷。十九年,宣公病,让其弟和,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
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马孔父谓曰:“先君宣公舍太子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
我死,必立与夷也。”孔父曰:“-臣皆愿立公子冯。”穆公曰:“毋立冯,吾不可以负宣公。”于是穆公使冯出居于郑。八月庚辰,穆公卒,兄宣公子与夷立,是为殇公。君子闻之,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复享之。
殇公元年,-公子州吁-其君完自立,欲得诸侯,使告于宋曰:“冯在郑,必为乱,可与我伐之。”宋许之,与伐郑,至东门而还。二年,郑伐宋,以报东门之役。其后诸侯数来侵伐。
九年,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①督说,目而观之。②督利孔父妻,乃使人宣言国中曰:“殇公□位十年耳,而十一战,③民苦不堪,皆孔父为之,我且杀孔父以宁民。”是岁,鲁-其君隐公。十年,华督攻杀孔父,取其妻。殇公怒,遂-殇公,而迎穆公子冯于郑而立之,是为庄公。
注①集解服虔曰:“戴公之孙。”
注②集解服虔曰:“目者,极视津不转也。”
注③集解贾逵曰:“一战,伐郑,围其东门;二战,取其禾;三战,取邾田;
四战,邾郑伐宋,入其郛;五战,伐郑,围长葛;六战,郑以王命伐宋;七战,鲁败宋师于菅;八战,宋、-入郑;九战,伐戴;十战,郑入宋;十一战,郑伯以虢师大败宋。”
庄公元年,华督为相。九年,执郑之祭仲,要以立突为郑君。祭仲许,竟立突。
十九年,庄公卒,子愍公捷立。
愍公七年,齐桓公□位。九年,宋水,鲁使臧文仲往吊水。①愍公自罪曰:“寡人以不能事鬼神,政不修,故水。”臧文仲善此言。此言乃公子子鱼教愍公也。
注①集解贾逵曰:“问凶曰吊。”
十年夏,宋伐鲁,战于乘丘,①鲁生虏宋南宫万。②宋人请万,万归宋。
十一年秋,愍公与南宫万猎,因博争行,愍公怒,辱之,曰:“始吾敬若;今若,鲁虏也。”万有力,病此言,遂以局杀愍公于蒙泽。③大夫仇牧闻之,以兵造公门。万搏牧,牧齿着门阖死。④因杀太宰华督,乃更立公子游为君。诸公子-萧,公子御说-亳。⑤万弟南宫牛将兵围亳。冬,萧及宋之诸公子共击杀南宫牛,-宋新君游而立愍公弟御说,是为桓公。宋万-陈。宋人请以赂陈。陈人使妇人饮之醇酒,⑥以革裹之,归宋。⑦宋人醢万也。⑧
注①集解徐广曰:“乘,一作‘媵’。”-案:杜预曰“乘丘,鲁地”。
注②集解贾逵曰:“南宫,氏;万,名。宋卿。”
注③集解贾逵曰:“蒙泽,宋泽名也。”杜预曰:“宋地,梁国有蒙县。”
注④集解何休曰:“阖,门扇。”
注⑤集解服虔曰:“萧,亳,宋邑也。”杜预曰:“今沛国有萧县,蒙县西北有亳城也。”
注⑥集解服虔曰:“宋万多力,勇不可执,故先使妇人诱而饮之酒,醉而缚之。”
注⑦集解左传曰:“以犀革裹之。”
注⑧集解服虔曰:“醢,肉酱。”
桓公二年,诸侯伐宋,至郊而去。三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迎-公子毁于齐,立之,是为-文公。文公女弟为桓公夫人。秦穆公□位。三十年,桓公病,太子兹甫让其庶兄目夷为嗣。桓公义太子意,竟不听。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兹甫立,是为襄公。以其庶兄目夷为相。未葬,而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襄公往会。
襄公七年,宋地-星如雨,与雨偕下;①六-退蜚,②风疾也。③
注①集解左传曰:“陨石于宋五,陨星也。”索隐按:僖十六年左传“-石于宋五,-星也。六-退飞,过宋都”。是当宋襄公之时。访内史叔兴曰“吉凶焉在”?对曰“君将得诸侯而不终”也。然庄七年传又云“恒星不见,夜中星-如雨,与雨偕也”。且与雨偕下,自在别年,不与-石退-之事同。此史以-石为-星,遂连恒星不见之时与雨偕为文,故与左传小不同也。
注②集解公羊传曰:“视之则六,察之则-,徐察之则退飞。”
注③集解贾逵曰:“风起于远,至宋都高而疾,故-逢风却退。”
八年,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十二年春,宋襄公为鹿上之盟,①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②目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襄公以伐宋。冬,会于亳,以释宋公。子鱼曰:“祸犹未也。”十三年夏,宋伐郑。
子鱼曰:“祸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郑。襄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③楚人未济,目夷曰:“彼-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不鼓不成列。”④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⑤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注①集解杜预曰:“鹿上,宋地。汝陰有原鹿县。”索隐按:汝陰原鹿其地在楚,僖二十一年“宋人、楚人、齐人盟于鹿上”是也。然襄公始求诸侯于楚,楚-许之,计未合至女陰鹿上。今济陰乘氏县北有鹿城,盖此地也。
注②集解杜预曰:“盂,宋地。”
注③集解谷梁传曰:“战于泓水之上。”
注④集解何休曰:“军法,以鼓战,以金止,不鼓不战也。不成列,未成陈。”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云‘尚何言与’。”
楚成王已救郑,郑享之;去而取郑二姬以归。①叔瞻曰:“成王无礼,②其不没乎?为礼卒于无别,有以知其不遂霸也。”
注①索隐谓郑夫人芈氏、姜氏之女。既是郑女,故云“二姬”。
注②正义谓取郑二姬也。
是年,晋公子重耳过宋,襄公以伤于楚,欲得晋援,厚礼重耳以马二十乘。①
注①集解服虔曰:“八十匹。”
十四年夏,襄公病伤于泓而竟卒,①子成公王臣立。
注①索隐按:春秋战于泓在僖二十三年,重耳过宋及襄公卒在二十四年。今此文以重耳过与伤泓共岁,故云“是年”。又重耳过与宋襄公卒共是一岁,则不合更云“十四年”。是进退俱不合于左氏,盖太史公之疏耳。
成公元年,晋文公□位。三年,倍楚盟亲晋,以有德于文公也。四年,楚成王伐宋,宋告急于晋。五年,晋文公救宋,楚兵去。九年,晋文公卒。十一年,楚太子商臣-其父成王代立。十六年,秦穆公卒。
十七年,成公卒。①成公弟御杀太子及大司马公孙固②而自立为君。宋人共杀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③是为昭公。
注①正义年表云公孙固杀成公。
注②正义世本云:“宋庄公孙名固,为大司马。”
注③正义年表云宋昭元年。杵臼,襄公之子。徐广曰:“一云成公少子。”
昭公四年,宋败长翟缘斯于长丘。①七年,楚庄王□位。
注①集解鲁世家云宋武公之世,获缘斯于长丘。今云此时,未详。索隐徐广曰:“鲁系家云宋武公之代,获缘斯于长丘,今云此时未详”者,春秋文公十一年,鲁败翟于咸,获长狄缘斯于长丘,齐系家惠公二年,长翟来,王子城父攻杀之,此并取左传之说,载于诸国系家,今考其年岁亦颇相协。而鲁系家云武公,此云昭公,盖此“昭”当为“武”,然前代虽已有武公,此杵臼当亦谥武也。
若将不然,岂下五系公子特为君,又合谥昭乎?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