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71节
或曰东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①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应”。
于是作渭阳五帝庙,同宇,②帝一殿,面各五门,各如其帝色。祠所用及仪亦如雍五。
注①集解张晏曰:“神明,日也。日出东北,舍谓阳谷;日没于西,墓谓蒙谷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宇谓上同下异,礼所谓‘复庙重屋’也。”瓒曰:“一营宇之中立五庙。”正义括地志云:“渭阳五帝庙在雍州咸阳县东三十里。宫殿疏云‘五帝庙一宇五殿也’。”按:一宇之内而设五帝,各依其方帝别为一殿,而门各如帝色也。
夏四月,文帝亲拜霸渭之会,①以郊见渭阳五帝。五帝庙南临渭,北穿蒲池沟水,②权火举而祠,若光辉然属天焉。于是贵平上大夫,赐累千金。而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③谋议巡狩封禅事。
注①集解如淳曰:“二水之会。”正义渭阳五庙在二水之合北岸。
注②正义颜师古云“蒲池,为池而种蒲也。蒲字或作‘满’,言其水满”,恐颜说非。按:括地志云“渭北咸阳县有兰池,始皇逢盗兰池者也”。言穿沟引渭水入兰池也。疑“兰”字误作“蒲”,重更错失。
注③索隐小颜云“刺谓采取之也”。刘向七录云文帝所造书有本制、兵制、服制篇。刺音七赐反。
文帝出长门,①若见五人于道北,遂因其直北立五帝坛,②祠以五牢具。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霸陵。”-按:如淳曰“亭名”。索隐徐云“在霸陵”也。正义括地志云:“久长门故亭在雍州万年县东北苑中,后馆陶公主长门园,武帝以长门名宫,即此。”
注②集解孟康曰:“直,值也。值其立处以作坛。”
其明年,新垣平使人持玉杯,上书阙下献之。平言上曰:“阙下有宝玉气来者。”
已视之,果有献玉杯者,刻曰“人主延寿”。平又言“臣候日再中”。①居顷之,日却复中。于是始更以十七年为元年,令天下大。
注①索隐晋灼云:“淮南子云‘鲁阳公与韩构,战酣日暮,援戈麾之,日为却三舍’。岂其然乎?”
平言曰:“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东北汾陰直有金宝气,意周鼎其出乎?兆见不迎则不至。”于是上使使治庙汾陰南,临河,欲祠出周鼎。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后三十七年,鼎出汾陰。”
人有上书告新垣平所言气神事皆诈也。下平吏治,诛夷新垣平。自是之后,文帝怠于改正朔服色神明之事,而渭阳、长门五帝使祠官领,以时致礼,不往焉。
明年,匈奴数入边,兴兵守御。后岁少不登。
数年而孝景即位。十六年,祠官各以岁时祠如故,无有所兴,至今天子。①
注①集解自此后武帝事,褚先生取为武帝本纪,注解已在第十二卷,今直载徐义。
今天子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元年,汉兴已六十余岁矣,天下艾安,-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
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伺得赵绾等坚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皆废。
后六年,窦太后崩。其明年,征文学之士公孙弘等。
明年,今上初至雍,郊见五。后常三岁一郊。③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缟氏观。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见神于先后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往祠,其后子孙以尊显。及今上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
注①索隐案:汉旧仪云“元年祭天,二年祭地,三年祭五。三岁一遍,皇帝自行也”。
是时李少君亦以祠-、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①舍人,主方。匿其年及其生长,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其游以方-诸侯。
无妻子。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余金钱衣食。人皆以为不治生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武安侯②饮,坐中有九十余老人,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识其处,一坐尽惊。少君见上,上有故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③已而案其刻,果齐桓公器。一宫尽骇,以为少君神,数百岁人也。
注①索隐案表,深泽侯赵将夕,孙夷侯胡绍封。
注②索隐案:是田-也。
注③索隐案:韩子云“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望其国”。
少君言上曰:“祠-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①大如瓜。安期生-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
注①索隐案:包恺云“巨,或作‘臣’”。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而使黄锤①史宽舒受其方。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锤音才恚反。锤县、黄县皆在东莱。”
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贵者太一,①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②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天一、地一、太一”。天子许之,令太祝领祠之于忌太一坛上,如其方。后人复有上书,言“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③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冥羊用羊祠;马行用一青牡马;太一、泽山君地长④用牛;武夷君用干鱼;⑤陰阳使者以一牛”。令祠官领之如其方,而祠于忌太一坛旁。
注①索隐乐汁征图曰:“天宫,紫微。北极,天一、太一。”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春秋佐助期曰:“紫宫,天皇曜魄宝之所理也。”石氏云:“天一、太一各一星,在紫宫门外,立承事天皇大帝。”
注②索隐开八通鬼道。案:司马彪续汉书祭祀志云“坛有八陛,信道以为门”。
又三辅黄图云“上帝坛八觚,神道八通,广三十步”。
注③索隐谓祠祭以解殃咎,求福祥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泽,一作‘皋’。”索隐此则人上书言古天子祭太一。太一,天神也。泽山,本纪作“皋山”。
皋山君地长,谓祭地于皋山。同用太牢,故云“用牛”。盖是异代之法也。
注⑤索隐顾氏案:地理志云建安有武夷山,溪有仙人葬处,即汉书所谓武夷君。是时既用越巫勇之,疑即此神。今案:其祀用干鱼,不飨牲牢,或如顾说也。
其后,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为币,以发瑞应,造白金①焉。
注①索隐案:乐产云“谓龙、马、龟”。
其明年,郊雍,①获一角兽,若-然。有司曰:“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于是以荐五-,-加一牛以燎。锡诸侯白金,风符应合于天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武帝立已十九年。”
于是济北王以为天子且封禅,乃上书献太山及其旁邑,天子以他县偿之。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①而以常山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邦)[郡]*。
注①集解徐广曰:“元鼎四年时。”
其明年,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王夫人,①夫人卒,少翁以方盖夜致王夫人及-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于是乃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甚多,以客礼礼之。
文成言曰:“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非象神,神物不至。”乃作画云气车,及各以胜日②驾车辟恶鬼。又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太一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岁余,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于是诛文成将军,隐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外戚传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封为齐王。”
注②索隐案:乐产云“谓画青车以甲乙,画赤车丙丁,画玄车壬癸,画白车庚辛,画黄车戊己。将有水事则乘黄车,故下云‘驾车辟恶鬼’是也”。
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①承露仙人掌之属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元鼎二年时。”
文成死明年,天子病鼎湖①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游水发根言上郡有巫,病而鬼神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问神君。神君言曰:“天子无忧病。
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于是病愈,遂起,幸甘泉,病良已。大赦,置寿宫神君。寿宫神君最贵者太一,其佐曰大禁、司命之属,皆从之。非可得见,闻其言,言与人音等。时去时来,来则风肃然。居室帷中。时昼言,然常以夜。
天子祓,然后入。因巫为主人,关饮食。所以言,行下。又置寿宫、北宫,张羽旗,设供具,以礼神君。神君所言,上使人受书其言,命之曰“画法”。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无绝殊者,而天子心独喜。其事秘,世莫知也。
注①索隐案:三辅黄图“鼎湖,宫名,在蓝田”。韦昭云“地名,近宜春”。
案:湖本属京兆,后分属弘农,恐非鼎湖之处也。
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二元以长星曰“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狩”云。
其明年冬,天子郊雍,议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有司与太史公、祠官宽舒议:“天地牲角茧栗。今陛下亲祠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坛一黄犊太牢具,已祠尽瘗,而从祠衣上黄。”于是天子遂东,始立后土①祠汾陰-丘,如宽舒等议。上亲望拜,如上帝礼。礼毕,天子遂至荥阳而还。过雒阳,下诏曰:“三代邈绝,远矣难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为周子南君,以奉其先祀焉。”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于泰山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元鼎四年。”
其春,乐成侯上书言栾大。栾大,胶东宫人,故尝与文成将军同师,已而为胶东王尚方。而乐成侯姊为康王后,①无子。康王死,他姬子立为王。②而康后有滢行,与王不相中,③相危以法。康后闻文成已死,而欲自媚于上,乃遣栾大因乐成侯求见言方。天子既诛文成,后悔其蚤死,惜其方不尽,及见栾大,大说。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大言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顾以臣为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与方。臣数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人可致也。’然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奄口,恶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马肝死耳。④子诚能修其方,我何爱乎!”⑤大曰:“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令有亲属,以客礼待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于神人。神人尚肯邪不邪。致尊其使,然后可致也。”于是上使验小方,□-,-自相触击。⑥
注①索隐康王名寄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以元狩二年薨。”
注③索隐案:三苍云“中,得也”。
注④索隐案:论衡云“气爇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儒林传云“食肉无食马肝”是也。
注⑤索隐上语栾大,言子诚能修文成方,我更何所爱惜乎!谓不□金宝及禄位也。
注⑥索隐顾氏案:万毕术云“取鸡血杂磨针铁杵,和磁石-头,置局上,即自相抵击也”。
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为五利将军。居月余,得四印,①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制诏御史:“昔禹疏九江,决四渎。闲者河溢皋陆,堤繇不息。朕临天下二十有八年,②天若遗朕士而大通焉。干称‘蜚龙’,‘鸿渐于般’,朕意庶几与焉。其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大为乐通侯。”赐列侯甲第,僮千人。乘-斥车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又以-长公主妻之,③赍金万斤,更命其邑曰当利公主。④天子亲如五利之第。使者存问供给,相属于道。自大主⑤将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献遗之。于是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也。
而佩“天道”者,且为天子道天神也。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其后装治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大见数月,佩六印,⑥贵震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闲,莫不——而自言有禁方,能神-矣。
注①索隐谓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为四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元鼎四年也。”
注③索隐案:-子夫之子曰-太子,女曰-长公主。是-后长女,故曰长公主,非如帝姊曰长公主之例。
注④索隐案:地理志东莱有当利县。
注⑤集解徐广曰:“武帝姑。”
注⑥索隐更加乐通侯及天道将军印,为六印。
其夏六月中,汾陰巫锦为民祠魏-后土营旁,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鼎大异于-鼎,文镂无款识,怪之,言吏。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天子使使验问巫得鼎无坚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至中山,①——,有黄云盖焉。有-过,上自射之,因以祭云。②至长安,公卿大夫皆议请尊宝鼎。天子曰:“闲者河溢,岁数不登,故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育谷。今岁丰庑未报,鼎曷为出哉?”有司皆曰:“闻昔泰帝③兴神鼎一,一者壹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④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颂云‘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不吴不骜,胡考之休’。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⑤有黄白云降盖,若兽为符,路弓乘矢,集获坛下,报祠大享。⑥唯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鼎宜见于祖祢,藏于帝廷,以合明应。”制曰:“可。”
注①集解徐广曰:“河渠书凿泾水自中山西。”
注②集解徐广曰:“上言‘从行,上荐之’,或者祭鼎也。”
注③索隐案:孔文祥云“泰帝,太昊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亨,煮也-音殇。皆尝以亨牲牢而祭祀。”
注⑤集解徐广曰:“关中亦复有中山也,非鲁中山。”
注⑥集解徐广曰:“一云‘大报祠享’。”
入海求蓬莱者,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上乃遣望气佐候其气云。
其秋,上幸雍,且郊。或曰“五帝,太一之佐也,宜立太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鬼臾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登于天。”卿因所忠欲奏之。所忠视其书不经,疑其妄书,谢曰:“宝鼎事已决矣,尚何以为!”卿因嬖人奏之。
上大说,乃召问卿。对曰:“受此书申公,申公已死。”上曰:“申公何人也?”
卿曰:“申公,齐人。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鼎书。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曰‘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申公曰:‘汉主亦当上封,上封能-登天矣。
于是作渭阳五帝庙,同宇,②帝一殿,面各五门,各如其帝色。祠所用及仪亦如雍五。
注①集解张晏曰:“神明,日也。日出东北,舍谓阳谷;日没于西,墓谓蒙谷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宇谓上同下异,礼所谓‘复庙重屋’也。”瓒曰:“一营宇之中立五庙。”正义括地志云:“渭阳五帝庙在雍州咸阳县东三十里。宫殿疏云‘五帝庙一宇五殿也’。”按:一宇之内而设五帝,各依其方帝别为一殿,而门各如帝色也。
夏四月,文帝亲拜霸渭之会,①以郊见渭阳五帝。五帝庙南临渭,北穿蒲池沟水,②权火举而祠,若光辉然属天焉。于是贵平上大夫,赐累千金。而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③谋议巡狩封禅事。
注①集解如淳曰:“二水之会。”正义渭阳五庙在二水之合北岸。
注②正义颜师古云“蒲池,为池而种蒲也。蒲字或作‘满’,言其水满”,恐颜说非。按:括地志云“渭北咸阳县有兰池,始皇逢盗兰池者也”。言穿沟引渭水入兰池也。疑“兰”字误作“蒲”,重更错失。
注③索隐小颜云“刺谓采取之也”。刘向七录云文帝所造书有本制、兵制、服制篇。刺音七赐反。
文帝出长门,①若见五人于道北,遂因其直北立五帝坛,②祠以五牢具。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霸陵。”-按:如淳曰“亭名”。索隐徐云“在霸陵”也。正义括地志云:“久长门故亭在雍州万年县东北苑中,后馆陶公主长门园,武帝以长门名宫,即此。”
注②集解孟康曰:“直,值也。值其立处以作坛。”
其明年,新垣平使人持玉杯,上书阙下献之。平言上曰:“阙下有宝玉气来者。”
已视之,果有献玉杯者,刻曰“人主延寿”。平又言“臣候日再中”。①居顷之,日却复中。于是始更以十七年为元年,令天下大。
注①索隐晋灼云:“淮南子云‘鲁阳公与韩构,战酣日暮,援戈麾之,日为却三舍’。岂其然乎?”
平言曰:“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东北汾陰直有金宝气,意周鼎其出乎?兆见不迎则不至。”于是上使使治庙汾陰南,临河,欲祠出周鼎。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后三十七年,鼎出汾陰。”
人有上书告新垣平所言气神事皆诈也。下平吏治,诛夷新垣平。自是之后,文帝怠于改正朔服色神明之事,而渭阳、长门五帝使祠官领,以时致礼,不往焉。
明年,匈奴数入边,兴兵守御。后岁少不登。
数年而孝景即位。十六年,祠官各以岁时祠如故,无有所兴,至今天子。①
注①集解自此后武帝事,褚先生取为武帝本纪,注解已在第十二卷,今直载徐义。
今天子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元年,汉兴已六十余岁矣,天下艾安,-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
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伺得赵绾等坚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皆废。
后六年,窦太后崩。其明年,征文学之士公孙弘等。
明年,今上初至雍,郊见五。后常三岁一郊。③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缟氏观。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见神于先后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往祠,其后子孙以尊显。及今上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
注①索隐案:汉旧仪云“元年祭天,二年祭地,三年祭五。三岁一遍,皇帝自行也”。
是时李少君亦以祠-、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①舍人,主方。匿其年及其生长,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其游以方-诸侯。
无妻子。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余金钱衣食。人皆以为不治生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武安侯②饮,坐中有九十余老人,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识其处,一坐尽惊。少君见上,上有故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③已而案其刻,果齐桓公器。一宫尽骇,以为少君神,数百岁人也。
注①索隐案表,深泽侯赵将夕,孙夷侯胡绍封。
注②索隐案:是田-也。
注③索隐案:韩子云“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望其国”。
少君言上曰:“祠-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①大如瓜。安期生-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
注①索隐案:包恺云“巨,或作‘臣’”。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而使黄锤①史宽舒受其方。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锤音才恚反。锤县、黄县皆在东莱。”
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贵者太一,①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②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天一、地一、太一”。天子许之,令太祝领祠之于忌太一坛上,如其方。后人复有上书,言“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③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冥羊用羊祠;马行用一青牡马;太一、泽山君地长④用牛;武夷君用干鱼;⑤陰阳使者以一牛”。令祠官领之如其方,而祠于忌太一坛旁。
注①索隐乐汁征图曰:“天宫,紫微。北极,天一、太一。”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春秋佐助期曰:“紫宫,天皇曜魄宝之所理也。”石氏云:“天一、太一各一星,在紫宫门外,立承事天皇大帝。”
注②索隐开八通鬼道。案:司马彪续汉书祭祀志云“坛有八陛,信道以为门”。
又三辅黄图云“上帝坛八觚,神道八通,广三十步”。
注③索隐谓祠祭以解殃咎,求福祥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泽,一作‘皋’。”索隐此则人上书言古天子祭太一。太一,天神也。泽山,本纪作“皋山”。
皋山君地长,谓祭地于皋山。同用太牢,故云“用牛”。盖是异代之法也。
注⑤索隐顾氏案:地理志云建安有武夷山,溪有仙人葬处,即汉书所谓武夷君。是时既用越巫勇之,疑即此神。今案:其祀用干鱼,不飨牲牢,或如顾说也。
其后,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为币,以发瑞应,造白金①焉。
注①索隐案:乐产云“谓龙、马、龟”。
其明年,郊雍,①获一角兽,若-然。有司曰:“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于是以荐五-,-加一牛以燎。锡诸侯白金,风符应合于天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武帝立已十九年。”
于是济北王以为天子且封禅,乃上书献太山及其旁邑,天子以他县偿之。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①而以常山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邦)[郡]*。
注①集解徐广曰:“元鼎四年时。”
其明年,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王夫人,①夫人卒,少翁以方盖夜致王夫人及-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于是乃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甚多,以客礼礼之。
文成言曰:“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非象神,神物不至。”乃作画云气车,及各以胜日②驾车辟恶鬼。又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太一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岁余,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于是诛文成将军,隐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外戚传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封为齐王。”
注②索隐案:乐产云“谓画青车以甲乙,画赤车丙丁,画玄车壬癸,画白车庚辛,画黄车戊己。将有水事则乘黄车,故下云‘驾车辟恶鬼’是也”。
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①承露仙人掌之属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元鼎二年时。”
文成死明年,天子病鼎湖①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游水发根言上郡有巫,病而鬼神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问神君。神君言曰:“天子无忧病。
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于是病愈,遂起,幸甘泉,病良已。大赦,置寿宫神君。寿宫神君最贵者太一,其佐曰大禁、司命之属,皆从之。非可得见,闻其言,言与人音等。时去时来,来则风肃然。居室帷中。时昼言,然常以夜。
天子祓,然后入。因巫为主人,关饮食。所以言,行下。又置寿宫、北宫,张羽旗,设供具,以礼神君。神君所言,上使人受书其言,命之曰“画法”。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无绝殊者,而天子心独喜。其事秘,世莫知也。
注①索隐案:三辅黄图“鼎湖,宫名,在蓝田”。韦昭云“地名,近宜春”。
案:湖本属京兆,后分属弘农,恐非鼎湖之处也。
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二元以长星曰“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狩”云。
其明年冬,天子郊雍,议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有司与太史公、祠官宽舒议:“天地牲角茧栗。今陛下亲祠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坛一黄犊太牢具,已祠尽瘗,而从祠衣上黄。”于是天子遂东,始立后土①祠汾陰-丘,如宽舒等议。上亲望拜,如上帝礼。礼毕,天子遂至荥阳而还。过雒阳,下诏曰:“三代邈绝,远矣难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为周子南君,以奉其先祀焉。”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于泰山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元鼎四年。”
其春,乐成侯上书言栾大。栾大,胶东宫人,故尝与文成将军同师,已而为胶东王尚方。而乐成侯姊为康王后,①无子。康王死,他姬子立为王。②而康后有滢行,与王不相中,③相危以法。康后闻文成已死,而欲自媚于上,乃遣栾大因乐成侯求见言方。天子既诛文成,后悔其蚤死,惜其方不尽,及见栾大,大说。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大言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顾以臣为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与方。臣数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人可致也。’然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奄口,恶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马肝死耳。④子诚能修其方,我何爱乎!”⑤大曰:“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令有亲属,以客礼待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于神人。神人尚肯邪不邪。致尊其使,然后可致也。”于是上使验小方,□-,-自相触击。⑥
注①索隐康王名寄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以元狩二年薨。”
注③索隐案:三苍云“中,得也”。
注④索隐案:论衡云“气爇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儒林传云“食肉无食马肝”是也。
注⑤索隐上语栾大,言子诚能修文成方,我更何所爱惜乎!谓不□金宝及禄位也。
注⑥索隐顾氏案:万毕术云“取鸡血杂磨针铁杵,和磁石-头,置局上,即自相抵击也”。
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为五利将军。居月余,得四印,①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制诏御史:“昔禹疏九江,决四渎。闲者河溢皋陆,堤繇不息。朕临天下二十有八年,②天若遗朕士而大通焉。干称‘蜚龙’,‘鸿渐于般’,朕意庶几与焉。其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大为乐通侯。”赐列侯甲第,僮千人。乘-斥车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又以-长公主妻之,③赍金万斤,更命其邑曰当利公主。④天子亲如五利之第。使者存问供给,相属于道。自大主⑤将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献遗之。于是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也。
而佩“天道”者,且为天子道天神也。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其后装治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大见数月,佩六印,⑥贵震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闲,莫不——而自言有禁方,能神-矣。
注①索隐谓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为四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元鼎四年也。”
注③索隐案:-子夫之子曰-太子,女曰-长公主。是-后长女,故曰长公主,非如帝姊曰长公主之例。
注④索隐案:地理志东莱有当利县。
注⑤集解徐广曰:“武帝姑。”
注⑥索隐更加乐通侯及天道将军印,为六印。
其夏六月中,汾陰巫锦为民祠魏-后土营旁,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鼎大异于-鼎,文镂无款识,怪之,言吏。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天子使使验问巫得鼎无坚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至中山,①——,有黄云盖焉。有-过,上自射之,因以祭云。②至长安,公卿大夫皆议请尊宝鼎。天子曰:“闲者河溢,岁数不登,故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育谷。今岁丰庑未报,鼎曷为出哉?”有司皆曰:“闻昔泰帝③兴神鼎一,一者壹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④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颂云‘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不吴不骜,胡考之休’。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⑤有黄白云降盖,若兽为符,路弓乘矢,集获坛下,报祠大享。⑥唯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鼎宜见于祖祢,藏于帝廷,以合明应。”制曰:“可。”
注①集解徐广曰:“河渠书凿泾水自中山西。”
注②集解徐广曰:“上言‘从行,上荐之’,或者祭鼎也。”
注③索隐案:孔文祥云“泰帝,太昊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亨,煮也-音殇。皆尝以亨牲牢而祭祀。”
注⑤集解徐广曰:“关中亦复有中山也,非鲁中山。”
注⑥集解徐广曰:“一云‘大报祠享’。”
入海求蓬莱者,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上乃遣望气佐候其气云。
其秋,上幸雍,且郊。或曰“五帝,太一之佐也,宜立太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鬼臾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复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登于天。”卿因所忠欲奏之。所忠视其书不经,疑其妄书,谢曰:“宝鼎事已决矣,尚何以为!”卿因嬖人奏之。
上大说,乃召问卿。对曰:“受此书申公,申公已死。”上曰:“申公何人也?”
卿曰:“申公,齐人。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鼎书。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曰‘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申公曰:‘汉主亦当上封,上封能-登天矣。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