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70节

注⑨索隐水经云“沔水出武都沮县”,注云“东南注汉。谓汉水”,故祠之汉中。乐产云“汉女,汉神也”。
注⑩集解苏林曰:“湫渊在安定朝-县,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音将蓼反。”索隐湫音子小反,又子由反,即龙之所处也。正义括地志云:“朝-湫祠在原州平高县东南二十里。湫谷水源出宁州安定县。”
注⑾索隐案:风俗通云“江出-山,-山庙在江都”。地理志江都有江水祠。
盖汉初祠之于源,后祠之于委也。又广雅云“江神谓之奇相”。江记云“帝女也,卒为江神”。华阳国志云“蜀守李冰于彭门阙立江神祠三所”。汉旧仪云“祭四渎用三正牲,沉圭,有车马绀盖也”。正义括地志云:“江渎祠在益州成都县南八里。秦并天下,江水祠蜀。”
注⑿索隐案:谓四山为大-也。又尔雅云“山顶曰-”,盖亦因鸿-而为号也。
注⒀集解孟康曰:“以新谷祭。”
陈宝节来祠。①其河加有尝醪。此皆在雍州之域,近天子之都,故加车一乘,□驹四。
注①集解服虔曰:“陈宝神应节来也。”
霸-产-①长水-②沣-③涝-④泾-渭皆非大川,以近咸阳,尽得比山川祠,而无诸加。⑤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灞水,古滋水也,亦名蓝谷水,即秦岭水之下流,在雍州蓝田县-水□荆溪狗枷之下流也,在雍州万年县。”
注②索隐案:百官表有长水校尉。沈约宋书云“营近长水,因以为名”。水经云“长水出白鹿原”,今之荆溪水是也。
注③索隐十三州记:“沣水出-县南。”正义括地志云:“沣水源在雍州长安县西南山沣谷。”
注④集解徐广曰:“音劳。”-案:汉书音义“水名,在-县界”。
注⑤集解韦昭曰:“无车□之属。”——
洛①二渊,②鸣泽-③蒲山-岳-山之属,④为小山川,亦皆岁祷塞泮涸祠,礼不必同。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水源出陇州-源县西南-山,东入渭。洛水源出庆州洛源县白于山,南流入渭。”又云:
“洛水,商州洛南县西-岭山,东北流入河。”案:有二洛水,未知祠何者。
注②正义地理志云二川源在庆州华池县西子午岭东,二川合,因名也。
注③索隐案:服虔云“鸣泽,泽名,在涿郡遒县也”。正义括地志云:“鸣泽在优州范阳县西十五里。”案:遒县在易州涞水县北一里,故遒城是也。泽在遒南。
注④集解徐广曰:“-音先许反。”
而雍有日-月-参-辰-①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②诸布-③诸严-诸逑④之属,百有余庙。西亦有数十祠。⑤于湖⑥有周天子祠。于下-有天神。
沣——有昭明-⑦天子辟池。⑧于*(社)[杜]*-亳⑨有三社主之祠-寿星祠;⑩而雍菅庙亦有杜主。⑾杜主,故周之右将军,⑿其在秦中,最小鬼之神者。⒀各以岁时奉祠。
注①索隐案:汉旧仪云“祭参-辰星于池阳谷口,夹道左右为坛也”。
注②集解晋灼曰:“自此以下星至天渊玉女,凡二十六,小神不说。”索隐九臣,十四臣,并不见其名数所出,故昔贤不论之也。
注③索隐案:尔雅“祭星曰布”,或诸布是祭星之处。
注④索隐逑亦未详,汉书作“遂”。
注⑤索隐西即陇西之西县,秦之旧都,故有祠焉。
注⑥索隐地理志湖县属京兆,有周天子祠二所。
注⑦索隐案:乐产引河图云“荧惑星散为昭明”。
注⑧索隐乐产云未闻。顾氏以为璧池即-池,所谓“华陰平舒道逢使者,持璧以遗-池君”,故曰璧池。今谓天子辟池,即周天子辟雍之地。故周文王都酆,武王都-,既立灵台,则亦有辟雍耳。张衡亦以辟池为雍。
注⑨集解韦昭曰:“亳音薄,汤所都。”瓒曰:“济陰薄县是。”索隐徐广云:
“京兆杜县有亳亭,则‘社’字误,合作‘于杜亳’。且据文列于下皆是地邑,则杜是县。”案:秦宁公与亳王战,亳王奔戎,遂灭汤社。皇甫谧亦云“周桓王时自有亳王号汤,非殷也”。而臣瓒以亳为成汤之邑,故云在济陰,非也。案:
谓杜-亳二邑有三社主之祠也。
注⑩索隐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正义角-亢在辰为寿星。三月之时,万物始生建,于春气布养,各尽其性,不罹灾夭,故寿。
注⑾集解李奇曰:“菅,茅也。”
注⑿索隐案:地理志杜陵,故杜伯国,有杜主祠四。墨子云“周宣王杀杜伯不以罪,后宣王田于圃,见杜伯执弓矢射,宣王伏-而死也”。正义括地志云:
“杜祠,雍州长安县西南二十五里。”
注⒀索隐谓其鬼虽小,而有神灵。
唯雍四-①上帝为尊,其光景动人民唯陈宝。故雍四-,春以为岁祷,因泮冻,秋涸冻,冬塞祠,五月尝驹,及四仲之月*(祠若)*月祠,*[若]*陈宝节来一祠。春夏用-,秋冬用□-驹四匹,木禺龙②栾车③一驷,木禺车马一驷,各如其帝色。黄犊羔各四,-币各有数,皆生瘗埋,无俎豆之具。④三年一郊。秦以冬十月为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⑤通权火,⑥拜于咸阳之旁,而衣上白,其用如经祠云。⑦西——畦-,祠如其故,上不亲往。
注①索隐雍有五-而言四者,顾氏以为兼下文“上帝”为五,非也。案:四-,据秦旧而言也。正义括地志云:“——吴阳上下-是。言秦用四-祠上帝,青-黄-赤-白最尊贵之也。”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禺,寄也,寄生龙形于木也。”索隐禺,一音寓,寄也。寄龙形于木,寓*(鸟)*马亦然。一音偶,亦谓偶其形于木也。
注③索隐谓车有铃,铃乃有栾和之节,故取名也。
注④正义豆以木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漆其中。大夫以上赤云气画,诸侯加象饰口足,天子以玉饰之也。
注⑤集解李奇曰:“宿犹斋戒也。”
注⑥集解张晏曰:“权火,烽火也,状若井-皋矣。其法类称,故谓之权。欲令光明远照通祀所也。汉祠五-于雍,五里一烽火。”如淳曰:“权,举也。”
索隐权,如字,解如张晏。一音-,周礼有司-,火官,非也。
注⑦集解服虔曰:“经,常也。”
诸此祠皆太祝常主,以岁时奉祠之。至如他名山川诸鬼及八神之属,上过则祠,去则已。郡县远方神祠者,民各自奉祠,不领于天子之祝官。祝官有秘祝,即有-祥,辄祝祠移过于下。①
注①正义谓有灾祥,辄令祝官祠祭,移其咎恶于-官及百姓也。
汉兴,高祖之微时,尝杀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也,而杀者赤帝子。”高祖初起,祷丰-榆社。①徇沛,为沛公,则祠蚩尤,衅鼓旗。遂以十月至灞上,与诸侯平咸阳,立为汉王。因以十月为年首,而色上赤。
注①集解张晏曰:“-,白榆也。社在丰东北十五里。或曰-榆,乡名,高祖里社也。”
二年,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
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有司进祠,上不亲往。悉召故秦祝官,复置太祝-太宰,如其故仪礼。因令县为公社。
①下诏曰:“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②
注①集解李奇曰:“犹官社。”
注②集解徐广曰:“高祖本纪曰‘二年六月,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祀也’。”
后四岁,天下已定,诏御史,令丰谨治-榆社,常以四时春以羊彘祠之。令祝官立蚩尤之祠于长安。长安置祠祝官-女巫。其梁巫,祠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①之属;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君]*-②司命-巫社-巫祠-族人-先炊之属;③秦巫,祠社主-④巫保-族累⑤之属;荆巫,祠堂下-巫先-⑥司命-⑦施糜⑧之属;
九天巫,祠九天:⑨皆以岁时祠宫中。其河巫祠河于临晋,而南山巫祠南山秦中。秦中者,二世皇帝。⑩各有时*(月)[日]*。
注①索隐案:礼乐志有安世房中歌,皆谓祭时室中堂上歌先祖功德也。
注②索隐广雅曰:“东君,日也。”王逸注楚词“云中,云也”。东君-云中亦见归藏易也。
注③正义先炊,古炊母神也。
注④索隐社主,即上文三社主也。
注⑤索隐二神名。累,力追反。
注⑥集解应劭曰:“先人所在之国,及有灵施化民人,又贵,悉置祠巫祝,博求神灵之意。”文颖曰:“巫,掌神之位次者也。范氏世仕于晋,故祠祝有晋巫。
范会支庶留秦为刘氏,故有秦巫。刘氏随魏都大梁,故有梁巫。后徙丰,丰属荆,故有荆巫。”索隐巫先谓古巫之先有灵者,盖巫咸之类也。
注⑦索隐案:周礼“以樵燎祠司命”。郑-云“司命,文昌四星也”。
注⑧索隐郑氏云:“主施糜粥之神。”
注⑨索隐案:孝武本纪云“立九天庙于甘泉”。三辅故事云“胡巫事九天于神明台”。淮南子云“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天,北方玄天,西北优天,西方-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东南阳天”也。正义太玄经云一中天,二羡天,三徒天,四罚更天,五-天,六郭天,七咸天,八治天,九成天也。
注⑩集解张晏曰:“子产云匹夫匹妇强死者,魂魄能依人为厉也。”
其后二岁,或曰周兴而邑邰,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①于是高祖制诏御史:“其令郡国县立灵星祠,②常以岁时祠以牛。”
注①正义颜师古云:“祭有牲牢,故言血食遍于天下。”
注②集解张晏曰:“龙星左角曰天田,则农祥也,晨见而祭。”正义汉旧仪云:
“五年,修复周家旧祠,祀后稷于东南,为民祈农报厥功。夏则龙星见而始雩。
龙星左角为天田,右角为天庭。天田为司马,教人种百谷为稷。灵者,神也。
辰之神为灵星,故以壬辰日祠灵星于东南,金胜为土相也。”庙记云:“灵星祠在长安城东十里。”
高祖十年春,有司请令县常以春*(三)②*月及*(时)*腊祠社稷以羊豕,民里社各自财以祠。制曰:“可。”
其后十八年,孝文帝即位。即位十三年,下诏曰:“今秘祝移过于下,朕甚不取。
自今除之。”
始名山大川在诸侯,诸侯祝各自奉祠,天子官不领。及齐-淮南国废,①令太祝尽以岁时致礼如故。
注①正义齐有泰山,淮南有天柱山,二山初天子祝官不领,遂废其祀,令诸侯奉祠。今令太祝尽以岁时致礼,如秦故仪。
是岁,制曰:“朕即位十三年于今,赖宗庙之灵,社稷之福,方内艾安,民人靡疾。闲者比年登,朕之不德,何以飨此?皆上帝诸神之赐也。盖闻古者飨其德必报其功,欲有增诸神祠。有司议增雍五-路车各一乘,驾被具;①西-畦-禺车各一乘,禺马四匹,驾被具;其河-湫-汉水②加玉各二;③及诸祠,各增广坛场,-币俎豆以差加之。而祝厘者归福于朕,百姓不与焉。自今祝致敬,毋有所祈。”
注①正义颜师古云:“驾车被马之饰皆具。”
注②正义河-湫,黄河及湫泉。
注③正义言二水祭时各加玉璧二枚。
鲁人公孙臣上书曰:“始秦得水德,今汉受之,推终始传,则汉当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宜改正朔,易服色,色上黄。”是时丞相张苍好律历,以为汉乃水德之始,故河决金堤,①其符也。②年始冬十月,色外黑内赤,③与德相应。如公孙臣言,非也。罢之。后三岁,黄龙见成纪。④文帝乃召公孙臣,拜为博士,与诸生草改历服色事。其夏,下诏曰:“异物之神见于成纪,无害于民,岁以有年。朕祈郊上帝诸神,礼官议,无讳以劳朕。”有司皆曰“古者天子夏亲郊,祀上帝于郊,故曰郊”。于是夏四月,文帝始郊见雍五-祠,衣皆上赤。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在东郡界。”
注②索隐谓河决乃水德之符应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十月陰气在外,故外黑;阳气尚伏在地,故内赤。”
注④集解徐广曰:“在文帝十五年春。”正义案:成纪今秦州县也。
其明年,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上,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人冠-焉。
首节 上一节 70/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