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67节
昔之传天数者:高辛之前,重、黎;①于唐、虞,羲、和;②有夏,昆吾;
③殷商,巫咸;④周室,史佚、苌弘;⑤于宋,子韦;郑则裨-;⑥在齐,甘公;⑦楚,唐-;⑧赵,尹皋;魏,石申。⑨
注①正义左传云蔡墨曰“少昊氏之子曰黎,为火正,号祝融”,即火行之官,知天数。
注②正义羲氏,和氏,掌天地四时之官也。
注③正义昆吾,陆终之子。虞翻云“昆吾名樊,为己姓,封昆吾”。世本云昆吾-者也。
注④正义巫咸,殷贤臣也,本吴人,-在苏州常熟海隅山上。子贤,亦在此也。
注⑤正义史佚,周武王时太史尹佚也。苌弘,周灵王时大夫也。
注⑥正义裨-,郑大夫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或曰甘公名德也,本是鲁人。”正义七录云楚人,战国时作天文星占八卷。
注⑧正义莫葛反。
注⑨正义七录云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也。
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
此其大数也。为国者必贵三五。①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
注①索隐三五谓三十岁一小变,五百岁一大变。
太史公推古天变,未有可考于今者。盖略以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闲,①日蚀三十六,②彗星三见,③宋襄公时星陨如雨。④天子微,诸侯力政,⑤五伯代兴,⑥更为主命,自是之后,-暴寡,大并小。秦、楚、吴、越,夷狄也,为强伯。⑦田氏篡齐,⑧三家分晋,⑨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祥候星气尤急。
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⑩言从衡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⑾
注①正义谓从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获麟也。隐公十一年,桓公十八年,庄公三十二年,闵公二年,僖公三十三年,文公十八年,宣公十八年,成公十八年,襄公三十一年,昭公三十二年,定公十五年,哀公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也。
注②正义谓隐公三年二月乙巳;桓公三年七月壬辰朔,十七年十月朔;庄公十八年三月朔,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二十六年十二月癸亥朔,三十年九月庚午朔;僖公五年九月戊申朔,十二年三月庚午朔,十五年五月朔;文公元年二月癸亥朔,十五年六月辛卯朔;宣公八年七月庚子朔,十年四月丙辰朔,十七年六月癸卯朔;成公十六年六月丙辰朔,十七年七月丁巳朔;襄公十四年二月乙未朔,十五年八月丁巳朔,二十年十月丙辰朔,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十月庚辰朔,二十三年二月癸酉朔,二十四年七月甲子朔,八月癸巳朔,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昭公七年四月甲辰朔,十五年六月丁巳朔,十七年六月甲戌朔,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二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二十四年五月乙未朔,三十年十二月辛亥朔;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十五年八月庚辰朔:凡蚀三十六也。
注③正义谓文公十四年七月有星入于北斗,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哀公十三年有星孛于东方。
注④正义谓僖公十六年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作‘征’。”
注⑥正义赵岐注孟子云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也。
注⑦正义秦祖非子初邑于秦,地在西戎。楚子鬻熊始封丹阳,荆蛮。吴太伯居吴,周章因封吴,号句吴。越祖少康之子初封于越,以守禹祀,地称东越。
皆戎夷之地,故言夷狄也。后秦穆、楚庄、吴阖闾、越句践皆得封为伯也。
注⑧正义周安王二十三年,齐康公卒,田和并齐而立为齐侯。
注⑨正义周安王二十六年,魏武侯-韩文侯、赵敬侯共灭晋静而三分其地。
注⑩正义王,于放反。谓汉孝景三年,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也。
注⑾正义凌杂,交乱也。米盐,细碎也。言皋、唐、甘、石等因时务论其书传中灾异所记录者,故其占验交乱细碎。其语在汉书五行志中也。
二十八舍主十二州,①斗秉兼之,所从来久矣。②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占于狼、弧。③吴、楚之疆,候在荧惑,占于鸟衡。④燕、齐之疆,候在辰星,占于虚、危。⑤宋、郑之疆,候在岁星,占于房、心。⑥晋之疆,亦候在辰星,占于参罚。⑦
注①正义二十八舍,谓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星经云:“角、亢,郑之分野,兖州;氐、房、心,宋之分野,豫州;尾、箕,燕之分野,优州;南斗、牵牛,吴、越之分野,扬州;须女、虚,齐之分野,青州;危、室、壁,-之分野,并州;奎、娄,鲁之分野,徐州;
胃、昴,赵之分野,冀州;毕、觜、参,魏之分野,益州;东井、舆鬼,秦之分野,雍州;柳、星、张,周之分野,三河;翼、轸,楚之分野,荆州也。”
注②正义言北斗所建秉十二辰,兼十二州,二十八宿,自古所用,从来久远矣。
注③正义太白、狼、弧,皆西方之星,故秦占候也。
注④正义荧惑、鸟衡,皆南方之星,故吴、楚之占候也。鸟衡,柳星也。一本作“注张”也。
注⑤正义辰星、虚、危,皆北方之星,故燕、齐占候也。
注⑥正义岁星、房、心,皆东方之星,故宋、郑占候也。
注⑦正义辰星、参-罚,皆北方西方之星,故晋占候也。
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①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为阳;②阳则日、岁星、荧惑、填星;③占于街南,毕主之。④其西北则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为陰;⑤陰则月、太白、辰星;⑥占于街北,昴主之。⑦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⑧是以秦、晋好用兵,⑨复占太白,太白主中国;而胡、貉数侵掠,⑩独占辰星,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其大经也。此更为客主人。⑾荧惑为孛,外则理兵,内则理政。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⑿诸侯更强,时-异记,无可录者。
注①正义河,黄河也。山,华山也。从华山及黄河以南为中国也。
注②正义尔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之内”。中国,从河山东南为阳也。
注③正义日,人质反。填音镇。日,阳也。岁星属东方,荧惑属南方,填星属中央,皆在南及东,为阳也。
注④正义天街二星,主毕、昴,主国界也。街南为华夏之国,街北为夷狄之国,则毕星主阳。
注⑤正义貉音陌。氏音支。从河山西北及秦、晋为陰也。
注⑥正义月,陰也。太白属西方,辰星属北方,皆在北及西,为陰也。
注⑦正义天街星北为夷狄之国,则昴星主之,陰也。
注⑧正义言中国山及川东北流行,若南山首在昆仑葱岭,东北行,连陇山至南山、华山,渡河东北尽碣石山。黄河首起昆仑山;渭水、岷江发源出陇山:皆东北东入渤海也。
注⑨集解韦昭曰:“秦晋西南维之北为陰,犹与胡、貉引弓之民同,故好用兵。”
注⑩正义主犹领也,入也。星经云“太白在北,月在南,中国败;太白在南,月在北,中国不败也”。是胡貉数侵掠之也。
注⑾正义更,格行反,下同。星经云:“辰星不出,太白为客;辰星出,太白为主人。辰星、太白不相从,虽有军不战。辰星出东方,太白出西方,若辰星出西方,太白出东方,为‘格野’,虽有兵不战;合宿乃战。辰星入太白中五日,及入而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不出,客亡地。视旗所指。”
注⑿索隐必视荧惑之所在。此据春秋纬文耀钩,故言“故曰”。
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因以张楚并起,三十年之闲①兵相骀藉,②不可胜数。自蚩尤以来,未尝若斯也。
注①正义谓从秦始皇十六年起兵灭韩,至汉高祖五年灭项羽,则三十六年矣。
注②集解苏林曰:“骀音台,登蹑也。”
项羽救钜鹿,枉矢西流,山东遂合从诸侯,西坑秦人,诛屠咸阳。
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平城之围,①月晕参、毕七重。②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数丈,天狗过梁野;及兵起,遂伏尸流血其下。
元光、元狩,蚩尤之旗再见,长则半天。其后京师师四出,③诛夷狄者数十年,而伐胡尤甚。越之亡,荧惑守斗;④朝鲜之拔,星-⑤于河戍;⑥兵征大宛,星-招摇:⑦此其荦荦⑧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由是观之,未有不先形见而应随之者也。
注①索隐汉高祖之七年。
注②索隐案:天文志“其占者毕、昴闲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国也。
昴为匈奴;参为赵;毕为边兵。是岁高祖自将兵击匈奴,至平城,为冒顿所围,七日乃解”。则天象有若符契。七重,主七日也。
注③正义元光元年,太中大夫-青等伐匈奴;元狩二年,冠军侯霍去病等击胡;元鼎五年,-尉路博德等破南越;及韩说破东越,并破西南夷,开十余郡;
元年,楼船将军杨仆击朝鲜也。
注④正义南斗为吴、越之分野。
注⑤索隐音佩,即孛星也。
注⑥索隐案:天文志“武帝元封之中,星孛于河戍,其占曰‘南戍为越门,北戍为胡门’。其后汉兵击拔朝鲜,以为乐浪、玄菟郡。朝鲜在海中,越之象,居北方,胡之域也”。其河戍□南河-北河也。
注⑦正义招摇一星,次北斗杓端,主胡兵也。占:角变,则兵革大行。
注⑧索隐力角反。荦荦,大事分明也。
夫自汉之为天数者,星则唐都,气则王朔,占岁则魏鲜。故甘、石历五星法,唯独荧惑有反逆行;逆行所守,及他星逆行,日月薄蚀,①皆以为占。
注①集解孟康曰:“日月无光曰薄。京房易传曰‘日赤黄为薄’。或曰不交而蚀曰薄。”韦昭曰:“气往迫之为薄,亏毁为蚀。”
余观,考行事,百年之中,五星无出而不反逆行,反逆行,尝盛大而变色;
日月薄蚀,行南北有时:此其大度也。故紫宫、①房心、②权衡、③咸池、④虚危⑤列宿部星,⑥此天之五官坐位也,为经,不移徙,大小有差,阔狭有常。⑦水、火、金、木、填星,⑧此五星者,天之五佐,⑨为*(经)*纬,见伏有时,⑩所过行赢缩有度。
注①正义中宫也。
注②正义东宫也。
注③正义南宫也注④正义西宫也。
注⑤正义北宫也。
注⑥正义五官列宿部内之星也注⑦集解孟康曰:“阔狭,若三台星相去远近。”
注⑧集解徐广曰:“木、火、土三星若合,是谓惊位绝行。”
注⑨正义言水、火、金、木、土五星佐天行德也。
注⑩正义五星行南北为经,东西为纬也。
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国君强大,有德者昌;
羽小,饰诈者亡。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夫常星之变希见,而三光之占亟用。日月晕适,①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然其与政事俯仰,最近*(大)[天]*人之符。此五者,天之感动。
为天数者,必通三五。②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津粗,则天官备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适者,灾变咎征也。”李斐曰:“适,见灾于天。刘向以为日、月蚀及星逆行,非太平之常。自周衰以来,人事多乱,故天文应之遂变耳。”-案:孟康曰“晕,日旁气也。适,日之将食,先有黑气之变”。
注②索隐案: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苍帝行德,天门为之开。①赤帝行德,天牢为之空。②黄帝行德,天夭为之起。③风从西北来,必以庚、辛。一秋中,五至,大赦;三至,小赦。白帝行德,以正月二十日、二十一日,月晕围,常大赦载,谓有太阳也。一曰:④白帝行德,毕、昴为之围。围三暮,德乃成;⑤不三暮,及围不合,德不成。
二曰:以辰围,不出其旬。黑帝行德,天关为之动。⑥天行德,天子更立年;
⑦不德,风雨破石。三能、三衡者,天廷也。⑧客星出天廷,有奇令。
注①索隐案:谓王者行春令,布德泽,被天下,应灵威仰之帝,而天门为之开,以发德化也。天门,即左右角闲也。正义为,于伪反,下同。苍帝,东方灵威仰之帝也。春,万物开发,东作起,则天发其德化,天门为之开也。
注②索隐亦谓王者行德,以应火津之帝。谓举大礼,封诸侯之地,则是赤帝行德。夏阳,主舒散,故天牢为之空,则人主当赦宥也。正义赤帝,南方赤-怒之帝也。夏万物茂盛,功作大兴,则天施德惠,天牢为之空虚也。天牢六星,在北斗魁下,不对中台,主秉禁暴,亦贵人之牢也。
注③正义黄帝,中央寒枢纽之帝。季夏万物盛大,则当大赦,寒养-品也。
注④索隐一曰,二曰,案谓星家之异说,太史公兼记之耳。
③殷商,巫咸;④周室,史佚、苌弘;⑤于宋,子韦;郑则裨-;⑥在齐,甘公;⑦楚,唐-;⑧赵,尹皋;魏,石申。⑨
注①正义左传云蔡墨曰“少昊氏之子曰黎,为火正,号祝融”,即火行之官,知天数。
注②正义羲氏,和氏,掌天地四时之官也。
注③正义昆吾,陆终之子。虞翻云“昆吾名樊,为己姓,封昆吾”。世本云昆吾-者也。
注④正义巫咸,殷贤臣也,本吴人,-在苏州常熟海隅山上。子贤,亦在此也。
注⑤正义史佚,周武王时太史尹佚也。苌弘,周灵王时大夫也。
注⑥正义裨-,郑大夫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或曰甘公名德也,本是鲁人。”正义七录云楚人,战国时作天文星占八卷。
注⑧正义莫葛反。
注⑨正义七录云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也。
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
此其大数也。为国者必贵三五。①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
注①索隐三五谓三十岁一小变,五百岁一大变。
太史公推古天变,未有可考于今者。盖略以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闲,①日蚀三十六,②彗星三见,③宋襄公时星陨如雨。④天子微,诸侯力政,⑤五伯代兴,⑥更为主命,自是之后,-暴寡,大并小。秦、楚、吴、越,夷狄也,为强伯。⑦田氏篡齐,⑧三家分晋,⑨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祥候星气尤急。
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⑩言从衡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⑾
注①正义谓从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获麟也。隐公十一年,桓公十八年,庄公三十二年,闵公二年,僖公三十三年,文公十八年,宣公十八年,成公十八年,襄公三十一年,昭公三十二年,定公十五年,哀公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也。
注②正义谓隐公三年二月乙巳;桓公三年七月壬辰朔,十七年十月朔;庄公十八年三月朔,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二十六年十二月癸亥朔,三十年九月庚午朔;僖公五年九月戊申朔,十二年三月庚午朔,十五年五月朔;文公元年二月癸亥朔,十五年六月辛卯朔;宣公八年七月庚子朔,十年四月丙辰朔,十七年六月癸卯朔;成公十六年六月丙辰朔,十七年七月丁巳朔;襄公十四年二月乙未朔,十五年八月丁巳朔,二十年十月丙辰朔,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十月庚辰朔,二十三年二月癸酉朔,二十四年七月甲子朔,八月癸巳朔,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昭公七年四月甲辰朔,十五年六月丁巳朔,十七年六月甲戌朔,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二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二十四年五月乙未朔,三十年十二月辛亥朔;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十五年八月庚辰朔:凡蚀三十六也。
注③正义谓文公十四年七月有星入于北斗,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哀公十三年有星孛于东方。
注④正义谓僖公十六年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作‘征’。”
注⑥正义赵岐注孟子云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也。
注⑦正义秦祖非子初邑于秦,地在西戎。楚子鬻熊始封丹阳,荆蛮。吴太伯居吴,周章因封吴,号句吴。越祖少康之子初封于越,以守禹祀,地称东越。
皆戎夷之地,故言夷狄也。后秦穆、楚庄、吴阖闾、越句践皆得封为伯也。
注⑧正义周安王二十三年,齐康公卒,田和并齐而立为齐侯。
注⑨正义周安王二十六年,魏武侯-韩文侯、赵敬侯共灭晋静而三分其地。
注⑩正义王,于放反。谓汉孝景三年,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也。
注⑾正义凌杂,交乱也。米盐,细碎也。言皋、唐、甘、石等因时务论其书传中灾异所记录者,故其占验交乱细碎。其语在汉书五行志中也。
二十八舍主十二州,①斗秉兼之,所从来久矣。②秦之疆也,候在太白,占于狼、弧。③吴、楚之疆,候在荧惑,占于鸟衡。④燕、齐之疆,候在辰星,占于虚、危。⑤宋、郑之疆,候在岁星,占于房、心。⑥晋之疆,亦候在辰星,占于参罚。⑦
注①正义二十八舍,谓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星经云:“角、亢,郑之分野,兖州;氐、房、心,宋之分野,豫州;尾、箕,燕之分野,优州;南斗、牵牛,吴、越之分野,扬州;须女、虚,齐之分野,青州;危、室、壁,-之分野,并州;奎、娄,鲁之分野,徐州;
胃、昴,赵之分野,冀州;毕、觜、参,魏之分野,益州;东井、舆鬼,秦之分野,雍州;柳、星、张,周之分野,三河;翼、轸,楚之分野,荆州也。”
注②正义言北斗所建秉十二辰,兼十二州,二十八宿,自古所用,从来久远矣。
注③正义太白、狼、弧,皆西方之星,故秦占候也。
注④正义荧惑、鸟衡,皆南方之星,故吴、楚之占候也。鸟衡,柳星也。一本作“注张”也。
注⑤正义辰星、虚、危,皆北方之星,故燕、齐占候也。
注⑥正义岁星、房、心,皆东方之星,故宋、郑占候也。
注⑦正义辰星、参-罚,皆北方西方之星,故晋占候也。
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①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为阳;②阳则日、岁星、荧惑、填星;③占于街南,毕主之。④其西北则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为陰;⑤陰则月、太白、辰星;⑥占于街北,昴主之。⑦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⑧是以秦、晋好用兵,⑨复占太白,太白主中国;而胡、貉数侵掠,⑩独占辰星,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其大经也。此更为客主人。⑾荧惑为孛,外则理兵,内则理政。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⑿诸侯更强,时-异记,无可录者。
注①正义河,黄河也。山,华山也。从华山及黄河以南为中国也。
注②正义尔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之内”。中国,从河山东南为阳也。
注③正义日,人质反。填音镇。日,阳也。岁星属东方,荧惑属南方,填星属中央,皆在南及东,为阳也。
注④正义天街二星,主毕、昴,主国界也。街南为华夏之国,街北为夷狄之国,则毕星主阳。
注⑤正义貉音陌。氏音支。从河山西北及秦、晋为陰也。
注⑥正义月,陰也。太白属西方,辰星属北方,皆在北及西,为陰也。
注⑦正义天街星北为夷狄之国,则昴星主之,陰也。
注⑧正义言中国山及川东北流行,若南山首在昆仑葱岭,东北行,连陇山至南山、华山,渡河东北尽碣石山。黄河首起昆仑山;渭水、岷江发源出陇山:皆东北东入渤海也。
注⑨集解韦昭曰:“秦晋西南维之北为陰,犹与胡、貉引弓之民同,故好用兵。”
注⑩正义主犹领也,入也。星经云“太白在北,月在南,中国败;太白在南,月在北,中国不败也”。是胡貉数侵掠之也。
注⑾正义更,格行反,下同。星经云:“辰星不出,太白为客;辰星出,太白为主人。辰星、太白不相从,虽有军不战。辰星出东方,太白出西方,若辰星出西方,太白出东方,为‘格野’,虽有兵不战;合宿乃战。辰星入太白中五日,及入而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不出,客亡地。视旗所指。”
注⑿索隐必视荧惑之所在。此据春秋纬文耀钩,故言“故曰”。
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因以张楚并起,三十年之闲①兵相骀藉,②不可胜数。自蚩尤以来,未尝若斯也。
注①正义谓从秦始皇十六年起兵灭韩,至汉高祖五年灭项羽,则三十六年矣。
注②集解苏林曰:“骀音台,登蹑也。”
项羽救钜鹿,枉矢西流,山东遂合从诸侯,西坑秦人,诛屠咸阳。
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平城之围,①月晕参、毕七重。②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数丈,天狗过梁野;及兵起,遂伏尸流血其下。
元光、元狩,蚩尤之旗再见,长则半天。其后京师师四出,③诛夷狄者数十年,而伐胡尤甚。越之亡,荧惑守斗;④朝鲜之拔,星-⑤于河戍;⑥兵征大宛,星-招摇:⑦此其荦荦⑧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由是观之,未有不先形见而应随之者也。
注①索隐汉高祖之七年。
注②索隐案:天文志“其占者毕、昴闲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国也。
昴为匈奴;参为赵;毕为边兵。是岁高祖自将兵击匈奴,至平城,为冒顿所围,七日乃解”。则天象有若符契。七重,主七日也。
注③正义元光元年,太中大夫-青等伐匈奴;元狩二年,冠军侯霍去病等击胡;元鼎五年,-尉路博德等破南越;及韩说破东越,并破西南夷,开十余郡;
元年,楼船将军杨仆击朝鲜也。
注④正义南斗为吴、越之分野。
注⑤索隐音佩,即孛星也。
注⑥索隐案:天文志“武帝元封之中,星孛于河戍,其占曰‘南戍为越门,北戍为胡门’。其后汉兵击拔朝鲜,以为乐浪、玄菟郡。朝鲜在海中,越之象,居北方,胡之域也”。其河戍□南河-北河也。
注⑦正义招摇一星,次北斗杓端,主胡兵也。占:角变,则兵革大行。
注⑧索隐力角反。荦荦,大事分明也。
夫自汉之为天数者,星则唐都,气则王朔,占岁则魏鲜。故甘、石历五星法,唯独荧惑有反逆行;逆行所守,及他星逆行,日月薄蚀,①皆以为占。
注①集解孟康曰:“日月无光曰薄。京房易传曰‘日赤黄为薄’。或曰不交而蚀曰薄。”韦昭曰:“气往迫之为薄,亏毁为蚀。”
余观,考行事,百年之中,五星无出而不反逆行,反逆行,尝盛大而变色;
日月薄蚀,行南北有时:此其大度也。故紫宫、①房心、②权衡、③咸池、④虚危⑤列宿部星,⑥此天之五官坐位也,为经,不移徙,大小有差,阔狭有常。⑦水、火、金、木、填星,⑧此五星者,天之五佐,⑨为*(经)*纬,见伏有时,⑩所过行赢缩有度。
注①正义中宫也。
注②正义东宫也。
注③正义南宫也注④正义西宫也。
注⑤正义北宫也。
注⑥正义五官列宿部内之星也注⑦集解孟康曰:“阔狭,若三台星相去远近。”
注⑧集解徐广曰:“木、火、土三星若合,是谓惊位绝行。”
注⑨正义言水、火、金、木、土五星佐天行德也。
注⑩正义五星行南北为经,东西为纬也。
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国君强大,有德者昌;
羽小,饰诈者亡。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夫常星之变希见,而三光之占亟用。日月晕适,①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然其与政事俯仰,最近*(大)[天]*人之符。此五者,天之感动。
为天数者,必通三五。②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津粗,则天官备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适者,灾变咎征也。”李斐曰:“适,见灾于天。刘向以为日、月蚀及星逆行,非太平之常。自周衰以来,人事多乱,故天文应之遂变耳。”-案:孟康曰“晕,日旁气也。适,日之将食,先有黑气之变”。
注②索隐案: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苍帝行德,天门为之开。①赤帝行德,天牢为之空。②黄帝行德,天夭为之起。③风从西北来,必以庚、辛。一秋中,五至,大赦;三至,小赦。白帝行德,以正月二十日、二十一日,月晕围,常大赦载,谓有太阳也。一曰:④白帝行德,毕、昴为之围。围三暮,德乃成;⑤不三暮,及围不合,德不成。
二曰:以辰围,不出其旬。黑帝行德,天关为之动。⑥天行德,天子更立年;
⑦不德,风雨破石。三能、三衡者,天廷也。⑧客星出天廷,有奇令。
注①索隐案:谓王者行春令,布德泽,被天下,应灵威仰之帝,而天门为之开,以发德化也。天门,即左右角闲也。正义为,于伪反,下同。苍帝,东方灵威仰之帝也。春,万物开发,东作起,则天发其德化,天门为之开也。
注②索隐亦谓王者行德,以应火津之帝。谓举大礼,封诸侯之地,则是赤帝行德。夏阳,主舒散,故天牢为之空,则人主当赦宥也。正义赤帝,南方赤-怒之帝也。夏万物茂盛,功作大兴,则天施德惠,天牢为之空虚也。天牢六星,在北斗魁下,不对中台,主秉禁暴,亦贵人之牢也。
注③正义黄帝,中央寒枢纽之帝。季夏万物盛大,则当大赦,寒养-品也。
注④索隐一曰,二曰,案谓星家之异说,太史公兼记之耳。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