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66节
汉者,亦金之散气,①其本曰水。汉,星多,多水,少则旱,②其大经也。
注①索隐案:水生[于]金,散气即水气。河图括地象曰“河津为天汉”也。
注②集解孟康曰:“汉,河汉也。水生于金。多,少,谓汉中星。”
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其所往者,兵发其下。
天狗,状如大奔星,①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②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
注①集解孟康曰:“星有尾,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形者,亦太白之津。”
注②索隐艳音也。
格泽星①者,如炎火之状。黄白,起地而上。下大,上兑。其见也,不种而获;不有土功,必有大害。
注①索隐一音鹤铎,又音格宅。格,胡客反。
蚩尤之旗,①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
注①集解孟康曰:“荧惑之津也。”晋灼曰:“吕氏春秋曰其色黄上白下。”
旬始,出于北斗旁,①状如雄鸡。其怒,青黑,象伏□。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蚩尤也。旬,一作‘营’。”
注②集解李奇曰:“怒当音帑。”晋灼曰:“帑,雌也。或曰怒则色青。”
枉矢,类大流星,-行而仓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长庚,如一匹布着天。①此星见,兵起。
注①正义着音直略反。
星坠至地,则石也。①河-济之闲,时有坠星。
注①正义春秋云“星陨如雨”是也。今吴郡西乡见有落星石,其石天下多有也。
天津而见景星。①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注①集解孟康曰:“津,明也。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黄星,青方中一黄星,凡三星合为景星。”索隐韦昭云“津谓清朗”。汉书作“-”,亦作“□”。郭璞注三苍云“□,雨止无云也”。正义景星状如半月,生于晦朔,助月为明。见则人君有德,明圣之庆也。
凡望云气,①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千余*(里)*二千里;
登高而望之,下属地者三千里。云气有兽居上者,胜。②
注①正义春秋元命包云:“陰阳聚为云气也。”释名云:“云犹云,-盛也。
气犹饩然也。有声即无形也。”
注②正义胜音升剩反。云雨气相敌也。兵书云:“云或如雄鸡临城,有城必降。”
自华以南,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恒山之北,气下黑下青。
勃-碣-海-岱之闲,气皆黑。江-淮之闲,气皆白。
徒气白。土功气黄。车气乍高乍下,往往而聚。骑气卑而布。卒气抟。①前卑而后高者,疾;前方而后高者,兑;后兑而卑者,却。其气平者其行徐。前高而后卑者,不止而反。气相遇者,②卑胜高,兑胜方。气来卑而循车通者,③不过三四日,去之五六里见。气来高七八尺者,不过五六日,去之十余里见。气来高丈余二丈者,不过三四十日,去之五六十里见。
注①集解如淳曰:“抟,专也。或曰抟,徒端反。”
注②索隐遇音偶。汉书作“禺”注③集解车通,车辙也。避汉武讳,故曰通。
稍云津白者,其将悍,其士怯。其大根而前绝远者,当战。青白,其前低者,战胜;其前赤而仰者,战不胜。阵云如立垣。杼云类杼。①轴云抟两端兑。
杓云②如绳者,居前亘天,其半半天。其-③者类阙旗故。钩云句曲。④诸此云见,以五色合占。而泽抟密,⑤其见动人,乃有占;兵必起,合□其直。
注①索隐姚氏案:兵书云“营上云气如织,勿与战也。”
注②索隐杓,刘氏音时酌反。说文音丁了反。许慎注淮南云“杓,引也”。
注③索隐五结反。亦作“-”,音同。
注④正义句音古侯反。
注⑤正义崔豹古今注云:“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之象,故因作华盖也。”京房易*(兆)[飞]*候云:“视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具,其下贤人隐也。青云润泽蔽日在西北,为举贤良也。”
王朔所候,决于日旁。日旁云气,人主象。①皆如其形以占。
注①正义洛书云:“有云象人,青衣无手,在日西,天子之气。”
故北夷之气如-畜穹闾,①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下有积钱,②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③
注①索隐邹云一作“弓闾”。天文志作“弓”字,音穹。盖谓以毡为闾,崇穹然。又宋均云“穹,兽名”,亦异说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古作‘泉’字。”
注③正义淮南子云:“土地各以类生人,是故山气多勇,泽气多-,风气多聋,林气多-,木气多伛,石气多力,险阻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庙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多利足,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重,中土多圣人。皆象其气,皆应其类也。”
故候息-者,入国邑,视封疆田畴之正治,①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津华。实息者,吉;虚-者,凶。
注①集解如淳曰:“蔡邕云麻田曰畴。”
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是谓卿云。①卿云*(见)*,喜气也。若雾②非雾,衣冠而不濡,见则其域被甲而趋。
注①正义卿音庆。
注②索隐音如字,一音蒙,一音亡遘反。尔雅云“天气下地不应曰雾”,言蒙昧不明之意也。
*(天)[夫]*雷电-虾虹-辟历-夜明者,阳气之动者也,春夏则发,秋冬则藏,故候者无不司之。
天开县物,①地动坼绝。②山崩及徙,川塞溪-;③水澹*(泽竭)*地长,[泽竭]见象。城郭门闾,闺臬*[枯-]*-枯;宫庙邸第,人民所次。谣俗车服,观民饮食。五谷草木,观其所属。仓府厩库,四通之路。六畜禽兽,所产去就;
鱼□鸟鼠,观其所处。鬼哭若呼,其人逢。化言,④诚然。
注①集解孟康曰:“谓天裂而见物象,天开示县象。”
注②正义赵世家优缪王迁五年,“代地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陰,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
注③集解徐广曰:“土雍曰-,音服。”-案:孟康曰“溪,谷也-,崩也”。
苏林曰“伏,流也”。
注④-,迎也。伯庄曰:“音五故反。”索隐-音五故反。逢-谓相逢而惊也。
亦作“迕”,音同。“化”当为“讹”,字之误耳。
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腊明日,人-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①四始者,候之日。②
注①索隐谓立春日是去年四时之终卒,今年之始也。
注②正义谓正月旦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四始”。言以四时之日候岁吉凶也。
而汉魏鲜①集腊明正月旦决八风。风从南方来,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戎菽为,②小雨,③趣兵;④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⑤东方,大水;东南,民有疾疫,岁恶。故八风各与其冲对,课多者为胜。多胜少,久胜亟,疾胜徐。旦至食,为麦;食至日-,为稷;-至-,为黍;-至下-,为菽;下-至日入,为麻。欲终日*(有雨)*有云,有风,有日。
⑥日当其时者,深而多实;无云有风日,当其时,浅而多实;有云风,无日,当其时,深而少实;有日,无云,不风,当其时者稼有败。如食顷,小败;熟五斗米顷,大败。则风复起,有云,其稼复起。各以其时用云色占种*(其)*所宜。其雨雪若寒,岁恶。
注①集解孟康曰:“人姓名,作占候者。”
注②集解孟康曰:“戎菽,胡豆也。为,成也。”索隐戎叔为。韦昭云“戎叔,大豆也。为,成也”。又郭璞注尔雅亦云“戎叔,胡豆”。孟康同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无此上两字。”
注④索隐趣音促。谓风从西北来,则戎叔成。而又有小雨,则国兵趣起也。
注⑤集解韦昭曰:“岁大穰。”
注⑥正义正月旦,欲其终一日有风有日,则一岁之中五谷丰熟,无灾害也。
是日光明,听都邑人民之声。声宫,则岁善,吉;商,则有兵;征,旱;羽,水;角,岁恶。
或从正月旦比数雨。①率日食一升,至七升而极;②过之,不占。数至十二日,日直其月,占水旱。③为其环*(城)[域]*千里内占,则*(其)*为天下候,竟正月。④月所离列宿,⑤日-风-云,占其国。然必察太岁所在。
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此其大经也。
注①索隐比音鼻律反。数音疏矩反。谓以次数日以候一岁之雨,以知丰穰也。
注②集解孟康曰:“正月一日雨,民有一升之食;二日雨,民有二升之食;如此至七日。”
注③集解孟康曰:“月一日雨,正月水。”
注④集解孟康曰:“月三十日周天,历二十八宿,然后可占天下。”正义案:
月列宿,日、风、云有变,占其国,并太岁所在,则知其岁丰稔、水旱、饥馑也。
注⑤索隐月离于毕。案:韦昭云“离,历也”。
正月上甲,风从东方,宜蚕;风从西方,若旦黄云,恶。
冬至短极,县土炭,①炭动,鹿解角,兰根出,泉水跃,略以知日至,要决晷景。岁星所在,五谷逢昌。其对为冲,岁乃有殃。②
注①集解孟康曰:“先冬至三日,县土炭于衡两端,轻重适均,冬至日阳气至则炭重,夏至日陰气至则土重。”晋灼曰:“蔡邕律历记‘候钟律权土炭,冬至阳气应黄钟通,土炭轻而衡仰,夏至陰气应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进退先后,五日之中’。”
注②正义言晷景岁星行不失次,则无灾异,五谷逢其昌盛;若晷景岁星行而失舍有所冲,则岁乃有殃祸灾变也。
太史公曰: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①三代,绍而明之,②内冠带,外夷狄,分中国为十有二州,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陰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者,陰阳之津,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之。
注①索隐案:谓五纪,岁、月、日、星辰、历数,各有一家颛学习之,故曰“五家”也。
注②正义五家,黄帝、高阳、高辛、唐虞、尧舜也。三代,夏、殷、周也。
言生民以来,何曾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帝、三王,亦于绍继而明天数陰阳也。
优厉以往,尚矣。所见天变,皆国殊窟袕,家占物怪,以合时应,其文图籍-祥不法。①是以孔子论六经,纪异而说不书。至天道命,不传;传其人,不待告;②告非其人,虽言不着。③
注①正义-音机。顾野王云“-祥,吉凶之先见也”。案:自古以来所见天变,国皆异具,所说不同,及家占物怪,用合时应者书,其文并图籍,凶吉并不可法则。故孔子论六经,记异事而说其所应,不书变见之踪也。
注②正义待,须也。言天道性命,忽有志事,可传授之则传,其大指微妙,自在天性,不须深告语也。
注③正义着,作虑反。着,明也。言天道性命,告非其人,虽为言说,不得着明微妙,晓其意也。
注①索隐案:水生[于]金,散气即水气。河图括地象曰“河津为天汉”也。
注②集解孟康曰:“汉,河汉也。水生于金。多,少,谓汉中星。”
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其所往者,兵发其下。
天狗,状如大奔星,①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②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
注①集解孟康曰:“星有尾,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形者,亦太白之津。”
注②索隐艳音也。
格泽星①者,如炎火之状。黄白,起地而上。下大,上兑。其见也,不种而获;不有土功,必有大害。
注①索隐一音鹤铎,又音格宅。格,胡客反。
蚩尤之旗,①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
注①集解孟康曰:“荧惑之津也。”晋灼曰:“吕氏春秋曰其色黄上白下。”
旬始,出于北斗旁,①状如雄鸡。其怒,青黑,象伏□。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蚩尤也。旬,一作‘营’。”
注②集解李奇曰:“怒当音帑。”晋灼曰:“帑,雌也。或曰怒则色青。”
枉矢,类大流星,-行而仓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长庚,如一匹布着天。①此星见,兵起。
注①正义着音直略反。
星坠至地,则石也。①河-济之闲,时有坠星。
注①正义春秋云“星陨如雨”是也。今吴郡西乡见有落星石,其石天下多有也。
天津而见景星。①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注①集解孟康曰:“津,明也。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黄星,青方中一黄星,凡三星合为景星。”索隐韦昭云“津谓清朗”。汉书作“-”,亦作“□”。郭璞注三苍云“□,雨止无云也”。正义景星状如半月,生于晦朔,助月为明。见则人君有德,明圣之庆也。
凡望云气,①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千余*(里)*二千里;
登高而望之,下属地者三千里。云气有兽居上者,胜。②
注①正义春秋元命包云:“陰阳聚为云气也。”释名云:“云犹云,-盛也。
气犹饩然也。有声即无形也。”
注②正义胜音升剩反。云雨气相敌也。兵书云:“云或如雄鸡临城,有城必降。”
自华以南,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恒山之北,气下黑下青。
勃-碣-海-岱之闲,气皆黑。江-淮之闲,气皆白。
徒气白。土功气黄。车气乍高乍下,往往而聚。骑气卑而布。卒气抟。①前卑而后高者,疾;前方而后高者,兑;后兑而卑者,却。其气平者其行徐。前高而后卑者,不止而反。气相遇者,②卑胜高,兑胜方。气来卑而循车通者,③不过三四日,去之五六里见。气来高七八尺者,不过五六日,去之十余里见。气来高丈余二丈者,不过三四十日,去之五六十里见。
注①集解如淳曰:“抟,专也。或曰抟,徒端反。”
注②索隐遇音偶。汉书作“禺”注③集解车通,车辙也。避汉武讳,故曰通。
稍云津白者,其将悍,其士怯。其大根而前绝远者,当战。青白,其前低者,战胜;其前赤而仰者,战不胜。阵云如立垣。杼云类杼。①轴云抟两端兑。
杓云②如绳者,居前亘天,其半半天。其-③者类阙旗故。钩云句曲。④诸此云见,以五色合占。而泽抟密,⑤其见动人,乃有占;兵必起,合□其直。
注①索隐姚氏案:兵书云“营上云气如织,勿与战也。”
注②索隐杓,刘氏音时酌反。说文音丁了反。许慎注淮南云“杓,引也”。
注③索隐五结反。亦作“-”,音同。
注④正义句音古侯反。
注⑤正义崔豹古今注云:“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之象,故因作华盖也。”京房易*(兆)[飞]*候云:“视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具,其下贤人隐也。青云润泽蔽日在西北,为举贤良也。”
王朔所候,决于日旁。日旁云气,人主象。①皆如其形以占。
注①正义洛书云:“有云象人,青衣无手,在日西,天子之气。”
故北夷之气如-畜穹闾,①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下有积钱,②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③
注①索隐邹云一作“弓闾”。天文志作“弓”字,音穹。盖谓以毡为闾,崇穹然。又宋均云“穹,兽名”,亦异说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古作‘泉’字。”
注③正义淮南子云:“土地各以类生人,是故山气多勇,泽气多-,风气多聋,林气多-,木气多伛,石气多力,险阻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庙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多利足,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重,中土多圣人。皆象其气,皆应其类也。”
故候息-者,入国邑,视封疆田畴之正治,①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津华。实息者,吉;虚-者,凶。
注①集解如淳曰:“蔡邕云麻田曰畴。”
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是谓卿云。①卿云*(见)*,喜气也。若雾②非雾,衣冠而不濡,见则其域被甲而趋。
注①正义卿音庆。
注②索隐音如字,一音蒙,一音亡遘反。尔雅云“天气下地不应曰雾”,言蒙昧不明之意也。
*(天)[夫]*雷电-虾虹-辟历-夜明者,阳气之动者也,春夏则发,秋冬则藏,故候者无不司之。
天开县物,①地动坼绝。②山崩及徙,川塞溪-;③水澹*(泽竭)*地长,[泽竭]见象。城郭门闾,闺臬*[枯-]*-枯;宫庙邸第,人民所次。谣俗车服,观民饮食。五谷草木,观其所属。仓府厩库,四通之路。六畜禽兽,所产去就;
鱼□鸟鼠,观其所处。鬼哭若呼,其人逢。化言,④诚然。
注①集解孟康曰:“谓天裂而见物象,天开示县象。”
注②正义赵世家优缪王迁五年,“代地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陰,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
注③集解徐广曰:“土雍曰-,音服。”-案:孟康曰“溪,谷也-,崩也”。
苏林曰“伏,流也”。
注④-,迎也。伯庄曰:“音五故反。”索隐-音五故反。逢-谓相逢而惊也。
亦作“迕”,音同。“化”当为“讹”,字之误耳。
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腊明日,人-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①四始者,候之日。②
注①索隐谓立春日是去年四时之终卒,今年之始也。
注②正义谓正月旦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四始”。言以四时之日候岁吉凶也。
而汉魏鲜①集腊明正月旦决八风。风从南方来,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戎菽为,②小雨,③趣兵;④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⑤东方,大水;东南,民有疾疫,岁恶。故八风各与其冲对,课多者为胜。多胜少,久胜亟,疾胜徐。旦至食,为麦;食至日-,为稷;-至-,为黍;-至下-,为菽;下-至日入,为麻。欲终日*(有雨)*有云,有风,有日。
⑥日当其时者,深而多实;无云有风日,当其时,浅而多实;有云风,无日,当其时,深而少实;有日,无云,不风,当其时者稼有败。如食顷,小败;熟五斗米顷,大败。则风复起,有云,其稼复起。各以其时用云色占种*(其)*所宜。其雨雪若寒,岁恶。
注①集解孟康曰:“人姓名,作占候者。”
注②集解孟康曰:“戎菽,胡豆也。为,成也。”索隐戎叔为。韦昭云“戎叔,大豆也。为,成也”。又郭璞注尔雅亦云“戎叔,胡豆”。孟康同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无此上两字。”
注④索隐趣音促。谓风从西北来,则戎叔成。而又有小雨,则国兵趣起也。
注⑤集解韦昭曰:“岁大穰。”
注⑥正义正月旦,欲其终一日有风有日,则一岁之中五谷丰熟,无灾害也。
是日光明,听都邑人民之声。声宫,则岁善,吉;商,则有兵;征,旱;羽,水;角,岁恶。
或从正月旦比数雨。①率日食一升,至七升而极;②过之,不占。数至十二日,日直其月,占水旱。③为其环*(城)[域]*千里内占,则*(其)*为天下候,竟正月。④月所离列宿,⑤日-风-云,占其国。然必察太岁所在。
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此其大经也。
注①索隐比音鼻律反。数音疏矩反。谓以次数日以候一岁之雨,以知丰穰也。
注②集解孟康曰:“正月一日雨,民有一升之食;二日雨,民有二升之食;如此至七日。”
注③集解孟康曰:“月一日雨,正月水。”
注④集解孟康曰:“月三十日周天,历二十八宿,然后可占天下。”正义案:
月列宿,日、风、云有变,占其国,并太岁所在,则知其岁丰稔、水旱、饥馑也。
注⑤索隐月离于毕。案:韦昭云“离,历也”。
正月上甲,风从东方,宜蚕;风从西方,若旦黄云,恶。
冬至短极,县土炭,①炭动,鹿解角,兰根出,泉水跃,略以知日至,要决晷景。岁星所在,五谷逢昌。其对为冲,岁乃有殃。②
注①集解孟康曰:“先冬至三日,县土炭于衡两端,轻重适均,冬至日阳气至则炭重,夏至日陰气至则土重。”晋灼曰:“蔡邕律历记‘候钟律权土炭,冬至阳气应黄钟通,土炭轻而衡仰,夏至陰气应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进退先后,五日之中’。”
注②正义言晷景岁星行不失次,则无灾异,五谷逢其昌盛;若晷景岁星行而失舍有所冲,则岁乃有殃祸灾变也。
太史公曰: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①三代,绍而明之,②内冠带,外夷狄,分中国为十有二州,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陰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者,陰阳之津,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之。
注①索隐案:谓五纪,岁、月、日、星辰、历数,各有一家颛学习之,故曰“五家”也。
注②正义五家,黄帝、高阳、高辛、唐虞、尧舜也。三代,夏、殷、周也。
言生民以来,何曾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帝、三王,亦于绍继而明天数陰阳也。
优厉以往,尚矣。所见天变,皆国殊窟袕,家占物怪,以合时应,其文图籍-祥不法。①是以孔子论六经,纪异而说不书。至天道命,不传;传其人,不待告;②告非其人,虽言不着。③
注①正义-音机。顾野王云“-祥,吉凶之先见也”。案:自古以来所见天变,国皆异具,所说不同,及家占物怪,用合时应者书,其文并图籍,凶吉并不可法则。故孔子论六经,记异事而说其所应,不书变见之踪也。
注②正义待,须也。言天道性命,忽有志事,可传授之则传,其大指微妙,自在天性,不须深告语也。
注③正义着,作虑反。着,明也。言天道性命,告非其人,虽为言说,不得着明微妙,晓其意也。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