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65节

注③集解晋灼曰:“-,退之不进。”索隐是谓□。又作“-”,音奴乱反。
注④正义遗,唯季反。
注⑤集解音泽。
太白白,比狼;①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
②五星皆从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国可以兵从天下。居实,有得也;居虚,无得也。③行胜色,④色胜位,有位胜无位,有色胜无色,行得尽胜之。⑤出而留桑榆闲,⑥疾其下国。⑦上而疾,未尽其日,过参天,⑧疾其对国。⑨上复下,下复上,有反将。其入月,将。金-木星合,光,其下战不合,兵虽起而不□;合相毁,野有破军。
出西方,昏而出陰,陰兵强;暮食出,小弱;夜半出,中弱;鸡鸣出,大弱:
是谓陰陷于阳。其在东方,乘明而出阳,阳兵之强,鸡鸣出,小弱;夜半出,中弱;昏出,大弱:是谓阳陷于陰。太白伏也,以出兵,兵有殃。其出卯南,南胜北方;出卯北,北胜南方;正在卯,东国利。出酉北,北胜南方;出酉南,南胜北方;正在酉,西国胜。
注①正义比,卑耳反,下同。比,类也。
注②正义晋书天文志云:“凡五星有色,大小不同,各依其行而应时节。色变有类:凡青,比参左肩;赤,比心大星;黄,比参右肩;白,比狼星;黑,比奎大星。不失本色而应其四时者,吉;色害其行,凶也。”
注③索隐按:实谓星所合居之宿;虚谓赢缩也。
注④集解晋灼曰:“太白行得度者,胜色也。”正义胜音升剩反,下同。
注⑤集解晋灼曰:“行应天度,唯有色得位;行尽胜之,行重而色位轻。”星经“得”字作“德”。正义晋书天文志云:“凡五星所出所直之辰,其国为得位者,岁星以德,荧惑为礼,镇星有福,太白兵强,辰陰阳和。所直之辰,顺其色而角者胜,其色害者败;居实有得,居虚无得也。色胜位,行胜色,行得尽胜之。”
注⑥集解晋灼曰:“行迟而下也。正出,举目平正,出桑榆上者余二千里。”
注⑦正义疾,汉书作“病”也。
注⑧集解晋灼曰:“三分天过其一,此在戌酉之闲。”
注⑨集解孟康曰:“谓出东入西,出西入东。”
其与列星相犯,小战;五星,大战。其相犯,太白出其南,南国败;出其北,北国败。行疾,武;不行,文。色白五芒,出蚤为月蚀,晚为天夭及彗星,将发其国。出东为德,举事左之迎之,吉。出西为刑,举事右之背之,吉。反之皆凶。太白光见景,战胜。昼见而经天,是谓争明,强国弱,小国强,女主昌。
亢为疏庙,太白庙也。太白,大臣也,其号上公。其它名殷星-太正-营星-观星-宫星-明星-大衰-大泽-终星-大相-天浩-序星-月纬。大司马位谨候此。
察日辰之会,①以治辰星之位。②曰北方水,太陰之津,主冬,日壬-癸。
刑失者,罚出辰星,③以其宿命国。
注①索隐案:下文“正四时及星辰之会”是也。正义晋灼云:“常以二月春分见奎-娄,五月夏至见东井,八月秋分见角-亢,十一月冬至见牵牛。出以辰-戌,入以丑-未,二旬而入。晨候之东方,夕候之西方也。”
注②索隐案:皇甫谧曰“辰星,一名-星,或曰钩星”。元命包曰“北方辰星水,生物布其纪,故辰星理四时”。宋均曰“辰星正四时之位,得与北辰同名也”。
注③正义天官占云:“辰星,北水之津,黑帝之子,宰相之祥也。一名细极,一名钩星,一名爨星,一名伺祠。径一百里。亦偏将-廷尉象也。”天文志云:“其日壬-癸。四时,冬也;五常,智也;
五事,听也。人主智亏听失,逆时令,伤水气,则罚见辰星也。”
是正四时:仲春春分,夕出郊奎-娄-胃东五舍,为齐;仲夏夏至,夕出郊东井-舆鬼-柳东七舍,为楚;仲秋秋分,夕出郊角-亢-氐-房东四舍,为汉;
仲冬冬至,晨出郊东方,与尾-箕-斗-牵牛俱西,为中国。其出入常以辰-戌-丑-未。
其蚤,为月蚀;①晚,为彗星②及天夭。其时宜效不效为失,③追兵在外不战。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饥。其当效而出也,色白为旱,黄为五谷熟,赤为兵,黑为水。出东方,大而白,有兵于外,解。常在东方,其赤,中国胜;其西而赤,外国利。无兵于外而赤,兵起。其与太白俱出东方,皆赤而角,外国大败,中国胜;其与太白俱出西方,皆赤而角,外国利。
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辰星不出,太白为客;其出,太白为主。出而与太白不相从,野虽有军,不战。出东方,太白出西方;若出西方,太白出东方,为格,④野虽有兵不战。失其时而出,为当寒反温,当温反寒。当出不出,是谓击卒,兵大起。其入太白中而上出,破军杀将,客军胜;
下出,客亡地。辰星来抵太白,太白不去,将死。正旗上出,⑤破军杀将,客胜;下出,客亡地。视旗所指,以命破军。其绕环太白,若与□,大战,客胜。兔过太白,⑥闲可-剑,⑦小战,客胜。兔居太白前,军罢;出太白左,小战;摩太白,有数万人战,主人吏死;出太白右,去三尺,军急约战。青角,兵忧;黑角,水。赤行穷兵之所终。
注①集解孟康曰:“辰星-月相凌不见者,则所蚀也。”索隐案:宋均云“辰星与月同津,月为大臣,先期而出,是躁也。失则当诛,故月蚀见祥”。
注②集解张晏曰:“彗,所以除旧布新。”索隐案:宋均云“辰星,陰也,彗亦陰,陰谋未成,故晚出也”。
注③正义效,见也。言宜见不见,为失罚之也。
注④索隐谓辰星出西方。辰,水也。太白出东方。太白,金也。水生[于]金,母子不相从,故*(上)[主]*有军不战。今母子各出一方,故为格。格谓不和同,故野虽有兵不战然也。
注⑤索隐正旗出。案:旗盖太白芒角,似旌旗。正义旗,星名,有九星。言辰星上则破军杀将,客胜也。
注⑥索隐兔过太白。案:广雅云“辰星谓之兔星”,则辰星之别名兔,或作“-”也。正义汉书云“辰星过太白,闲可-剑”,明广雅是也。
注⑦集解苏林曰:“-音函。函,容也。其闲可容一剑。”索隐-音函。函,容也。言中闲可容一剑。则函字本有咸音,故字从咸。剑,古作“□”也。
兔七命,曰小正-辰星-天——安周星-细爽-能星-钩星。①其色黄而小,出而易处,天下之文变而不善矣。兔五色,青圜忧,白圜丧,赤圜中不平,黑圜吉。赤角犯我城,黄角地之争,白角号泣之声。
注①索隐谓星凡有七名。命者,名也。小正,一也;辰星,二也;天兔,三也;安周星,四也;细爽,五也;能星,六也;钩星,七也。
其出东方,行四舍四十八日,其数二十日,而反入于东方;其出西方,行四舍四十八日,其数二十日,而反入于西方。其一候之营室-角-毕-箕-柳。出房-心闲,地动。
辰星之色:春,青黄;夏,赤白;秋,青白,而岁熟;冬,黄而不明。即变其色,其时不昌。春不见,大风,秋则不实。夏不见,有六十日之旱,月蚀。秋不见,有兵,春则不生。冬不见,陰雨六十日,有流邑,夏则不长。
角-亢-氐,兖州。房-心,豫州。尾-箕,优州。斗,江-湖。牵牛-婺女,杨州。虚-危,青州。营室至东壁,并州。奎-娄-胃,徐州。昴-毕,冀州。
觜——参,益州。①东井-舆鬼,雍州。柳-七星-张,三河。翼-轸,荆州。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汉武帝置十三州,改梁州为益州广汉。广汉,今益州咎县是也。分今河内-上党-云中。”然案星经,益州,魏地,毕-觜-参之分,今河内-上党-云中是。未详也。
七星为员官,辰星庙,蛮夷星也。
两军相当,日晕;①晕等,力钧;厚长大,有胜;薄短小,无胜。重抱大破无。抱为和,背*[为]*不和,为分离相去。直为自立,立侯王;*(指晕)[破军](若曰)*杀将。负且戴,有喜。围在中,中胜;在外,外胜。青外赤中,以和相去;赤外青中,以恶相去。气晕先至而后去,居军胜。先至先去,前利后病;后至后去,前病后利;后至先去,前后皆病,居军不胜。见而去,其发疾,虽胜无功。见半日以上,功大。白虹屈短,②上下兑,有者下大流血。
日晕制胜,近期三十日,远期六十日。
注①集解如淳曰:“晕读曰运。”
注②集解李奇曰:“屈,或为‘尾’也。”韦昭曰:“短而直。”
其食,食所不利;复生,生所利;而食益尽,为主位。以其直及日所宿,加以日时,用命其国也。
月行中道,①安宁和平。陰闲,多水,陰事。外北三尺,陰星。②北三尺,太陰,大水,兵。阳闲,骄恣。阳星,多暴狱。太阳,大旱丧也。③角-天门,十月为四月,十一月为五月,④十二月为六月,水发,近三尺,远五尺。
犯四辅,辅臣诛。⑤行南北河,以陰阳言,旱水兵丧。⑥
注①索隐案:中道,房星之中闲也。房有四星,若人之房三闲有四表然,故曰房。南为阳闲,北为陰闲,则中道房星之中闲也。故房是日-月-五星之行道,然黄道亦经房-心。若月行得中道,故陰阳和平;若行陰闲,多陰事;阳闲,则人主骄恣;若历陰星-阳星之南北太陰-太阳之道,即有大水若兵,及大旱若丧也。
注②索隐案:谓陰闲外北三尺曰陰星,又北三尺曰太陰道,则下阳星及太阳亦在阳闲之南各三尺也。
注③索隐太陰,太阳,皆道也。月行近之,故有水旱兵丧也。
注④索隐角闲天门。谓月行入角与天门,若十月犯之,当为来年四月成灾;
十一月,则主五月也。
注⑤索隐案:谓月犯房星也。四辅,房四星也。房以辅心,故曰四辅。
注⑥正义南河三星,北河三星,若月行北河以陰,则水-兵;南河以阳,则旱-丧也。
月蚀岁星,①其宿地,饥若亡。荧惑也乱,填星也下犯上,太白也强国以战败,辰星也女乱。*(食)[蚀]*大角,②主命者恶之;心,则为内贼乱也;
列星,其宿地忧。③
注①正义孟康云:“凡星入月,见月中,为星蚀月;月掩星,星灭,为月蚀星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云‘食于大角’。”正义大角一星,在两摄提闲,人君之象也。
注③索隐谓月蚀列星二十八宿,当其分地有忧。忧谓兵及丧也。
月食始日,五月者六,六月者五,五月复六,六月者一,而五月者五,凡百一十三月而复始。①故月蚀,常也;日蚀,为不臧也。甲-乙,四海之外,日月不占。②丙-丁,江-淮-海岱也。戊-己,中州-河-济也。庚-辛,华山以西。壬-癸,恒山以北。日蚀,国君;月蚀,将相当之。
注①索隐始日谓食始起之日也。依此文计,唯有一百二十一月,与元数甚为悬校,既无太初历术,不可得而推定。今以汉志三统历法计,则六月者七,五月者一,又六月者一,五月者一,凡一百三十五月而复始耳。或术家各异,或传写错谬,故此不同,无以明知也。
注②集解晋灼曰:“海外远,甲乙日时不以占候。”
国皇星,①大而赤,②状类南极。③所出,其下起兵,兵强;其冲不利。
注①正义国皇星者,大而赤,类南极老人,去地三丈,如炬火。见则内外有兵丧之难。
注②集解孟康曰:“岁星之津散所为也。五星之津散为六十四变,记不尽。”
注③集解徐广曰:“老人星也。”
昭明星,①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②所出国,起兵,多变。
注①索隐案:春秋合诚图云“赤帝之津,象如太白,七芒”。释名为笔星,气有一枝,末锐似笔,亦曰笔星也。
注②集解孟康曰:“形如三足机,机上有九彗上向,荧惑之津。”
五残星,①出正东东方之野。其星状类辰星,去地可六丈。
注①索隐孟康云:“星表有青气如晕,有毛,填星之津也。”正义五残,一名五锋,出正东东方之分野。状类辰星,去地可六七丈。见则五分毁败之征,大臣诛亡之象。
大①贼星,②出正南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有光。
注①集解徐广曰:“大,一作‘六’。”
注②集解孟康曰:“形如彗,九尺,太白之津。”正义大贼星者,一名六贼,出正南,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有光,出则祸合天下。
司危星,①出正西西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白,类太白。
注①集解孟康曰:“星大而有尾,两角,荧惑之津也。”正义司危者,出正西西方分野也。大如太白,去地可六丈,见则天子以不义失国而豪杰起。
狱汉星,①出正北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察之中青。此四野星所出,出非其方,其下有兵,冲不利。
注①集解孟康曰:“青中赤表,下有二彗纵横,亦填星之津。”汉书天文志狱汉一名咸汉。
四填星,所出四隅,去地可四丈。
地维咸光,亦出四隅,去地可三丈,若月始出。所见,下有乱;乱者亡,有德者昌。
烛星,状如太白,①其出也不行。见则灭。所烛者,城邑乱。
注①集解孟康曰:“星上有三彗上出,亦填星之津。”
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命曰归邪。①归邪出,必有归国者。
注①集解李奇曰:“邪音。”孟康曰:“星有两赤彗上向,上有盖状如气,下连星。”
星者,金之散气,*[其]*本曰火。①星-,国吉;少则凶。
注①集解孟康曰:“星,石也。”
首节 上一节 65/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