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4节

注③索隐郑玄云:“肖,似也。不似,言不如父也。”皇甫谧云:“尧娶散宜氏之女,曰女皇,生丹朱。又有庶子九人,皆不肖也。”
注④索隐父子继立,常道也。求贤而禅,权道也。权者,反常而合道。正义五帝官天下,老则禅贤,故权试舜也。
注⑤集解刘熙曰:“南河,九河之最在南者。”正义括地志云:“故尧城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十五里。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有偃朱故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案濮州北临漯,大川也。河在尧都之南,故曰南河,禹贡“至于南河”是也。其偃朱城所居,即“舜让避丹朱于南河之南”处也。
注⑥集解刘熙曰:“天子之位不可旷年,于是遂反,格于文祖而当帝位。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虞舜者,①名曰重华。②重华父曰瞽叟,③瞽叟父曰桥牛,④桥牛父曰句望,⑤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
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注①集解谥法曰:“仁圣盛明曰舜。”索隐虞,国名,在河东大阳县。舜,谥也。皇甫谧云“舜字都君”也。正义括地志云:“故虞城在陕州河北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郦元注水经云干桥东北有虞城,尧以女嫔于虞之地也。又宋州虞城大襄国所封之邑,杜预云舜后诸侯也。又越州余姚县,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县西七十里有汉上虞故县。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周处风土记云舜东夷之人,生姚丘。”括地志又云:“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孝经援神契云舜生于姚墟。”案:二所未详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舜以尧之二十一年甲子生,三十一年甲午征用,七十九年壬午即真,百岁癸卯崩’。”正义尚书云-“重华协于帝。”孔安国云。“华谓文德也,言其光文重合于尧。”瞽叟姓妫。妻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目重瞳子,故曰重华。字都君。龙颜,大口,黑色,身长六尺一寸。
注③正义先后反。孔安国云-“无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叟’。叟,无目之称也。”
注④正义桥又音娇。
注⑤正义句,古侯反。望音亡。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①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注①索隐皇甫谧云:“舜母名握登,生舜于姚墟,因姓姚氏也。”
舜,冀州之人也。①舜耕历山,②渔雷泽,③陶河滨,④作什器于寿丘,⑤就时于负夏。⑥舜父瞽叟顽,母-,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注①正义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宋永初山川记云:“蒲-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括地志云:“妫州有妫水,源出城中。耆旧传云即舜厘降二女于妫-之所。外城中有舜井,城北有历山,山上有舜庙,未详。”案:妫州亦冀州城是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在河东。”正义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亦名首阳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亦名甘枣山,亦名-山,亦名狗头山,亦名薄山,亦名吴山。此山西起雷首山,东至吴-,凡十一名,随州县分之。历山南有舜井。”又云:“越州余姚县有历山舜井,濮州雷泽县有历山舜井,二所又有姚墟,云生舜处也。及妫州历山舜井,皆云舜所耕处,未详也。”
注③集解郑玄曰:“雷夏,兖州泽,今属济陰。”正义括地志云:“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山海经云雷泽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也。”
注④集解皇甫谧曰:“济陰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正义案:于曹州滨河作瓦器也。括地志云:“陶城在蒲州河东县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
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
注⑤集解皇甫谧曰:“在鲁东门之北。”索隐什器,什,数也。盖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为数,犹今云“什物”也。寿丘,地名,黄帝生处。正义寿音受。颜师古云:“军法,伍人为伍,二伍为什,则共器物,故谓生生之具为什器,亦犹从军及作役者十人为火,共畜调度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负夏,-地。”索隐就时犹逐时,若言乘时射利也。尚书大传曰“贩于顿丘,就时负夏”,孟子曰“迁于负夏”是也。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①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②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③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④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⑤一年而所居成聚,⑥二年成邑,三年成都。⑦尧乃赐舜-衣,⑧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而下,去,得不死。⑨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⑩旁出。⑾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⑿舜从匿空出,去。⒀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⒁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⒂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⒃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注①正义可用,谓可为天子也。
注②正义二女不敢以帝女骄慢舜之亲戚。亲戚,谓父瞽叟,后母弟象,妹颗手等也。颗音苦果反。
注③正义笃,-也。非唯二女恭勤妇道,九男事舜皆益-厚谨敬也。
注④正义韩非子“历山之农相侵略,舜往耕,-年,耕者让畔”也。
注⑤集解史记音隐曰:“音游甫反。”-谓-,病也。正义苦,读如-,音古-
,-也-音庾。
注⑥正义聚,在喻反,谓村落也。
注⑦正义周礼郊野法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也。
注⑧正义-,□迟反,细葛布衣也。邹氏音竹几反。
注⑨索隐言以笠自-己身,有似鸟张翅而轻下,得不损伤。皇甫谧云“两伞”,伞,笠类。列女传云“二女教舜鸟工上廪”是也。正义通史云:“瞽叟使舜涤廪,舜告尧二女,女曰:‘时其焚汝,鹊汝衣裳,鸟工往。’舜既登廪,得免去也。”
注⑩索隐音孔。列女传所谓“龙工入井”是也。
注⑾正义言舜潜匿穿孔旁,从他井而出也。通史云:“舜穿井,又告二女。
二女曰:‘去汝裳衣。龙工往。’入井,瞽叟与象下土实井,舜从他井出去也。”
括地志云:“舜井在妫州怀戎县西外城中。其西又有一井,耆旧传云并舜井也,舜自中出。帝王纪云河东有舜井,未详也。”
注⑿索隐亦作“填井”。
注⒀集解刘熙曰:“舜以权谋自免,亦大圣有神人之助也。”
注⒁正义扶问反。
注⒂正义宫即室也。尔雅云“室谓之宫”。礼云“命士已上,父子异宫”也。
注⒃索隐言汝犹当庶几于友悌之情义也。如孟子取尚书文,又云“惟兹臣庶,女其于予治”,盖欲令象共我理臣庶也。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①世得其利,谓之“八恺”。②高辛氏有才子八人,③世谓之“八元”。④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⑤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⑥以揆百事,莫不时序。⑦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⑧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⑨
注①集解名见左传。
注②集解贾逵曰:“恺,和也。”索隐左传史克对鲁宣公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仓舒、-皑、——、大临、-降、庭坚、仲容、叔达。”
注③集解名见左传。
注④集解贾逵曰:“元,善也。”索隐左传:“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
注⑤索隐谓元-恺各有亲族,故称族也。济,成也,言后代成前代也。
注⑥集解王肃曰:“君治九土之宜。”杜预曰:“后土地官。”索隐主土。禹为司空,司空主土,则禹在八恺之中。正义春秋正义云:“后,君也。天曰皇天,地曰后土。”
注⑦正义言禹度九土之宜,无不以时得其次序也。
注⑧索隐契为司徒,司徒敷五教,则契在八元之数。
注⑨正义杜预云:“内诸夏,外夷狄也。”案:契作五常之教,诸夏太平,夷狄向化也。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①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②少-氏③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④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杌。⑤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⑥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⑦天下恶之,比之三凶。⑧舜宾于四门,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⑩以御螭魅,⑾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注①集解贾逵曰:“帝鸿,黄帝也。不才子,其苗裔-兜也。”
注②正义慝,恶也。一本云“天下之民,谓之浑沌”。浑沌即-兜也。言掩义事,陰为贼害,而好凶恶,故谓之浑沌也。杜预云:“浑沌,不开通之貌。”神异经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浑沌。”又庄子云:“南海之帝为-,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忽乃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与忽谋欲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案:言-兜性似,故号之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金天氏帝号。”
注④集解服虔曰:“谓共工氏也。其行穷而好奇。”正义谓共工。言毁败信行,恶其忠直,有恶言语,高粉饰之,故谓之穷奇。案常行终必穷极,好谄谀奇异于人也。神异经云:“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
案:言共工性似,故号之也。
注⑤集解贾逵曰:“-杌,顽凶无畴匹之貌,谓鲧也。”正义-音道刀反。杌音五骨反。谓鲧也。凶顽不可教训,不从诏令,故谓之-杌。案:言无畴匹,言自纵恣也。神异经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杌。一名傲很,一名难训。”
案:言鲧性似,故号之也。
注⑥集解贾逵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任缙云之官也。”
正义今括州缙云县,盖其所封也。
字书云缙,赤缯也。
注⑦正义谓三苗也。言贪饮食,冒货贿,故谓之饕餮。神异经云:“西南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性很恶,好息,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而击单,名饕餮。”言三苗性似,故号之。
注⑧集解杜预曰:“非帝子孙,故别之以比三凶也。”正义此以上四处皆左传文。或本有并文次相类四凶,故书之,恐本错脱耳。
注⑨正义杜预云:“辟四门,达四聪,以宾礼-贤也。”
注⑩集解贾逵曰:“四裔之地,去王城四千里。”
注⑾集解服虔曰:“螭魅,人面兽身,四足,好惑人,山林异气所生,以为人害。”正义御音鱼吕反。螭音丑知反。魅音媚。案:御魑魅,恐更有邪谄之人,故流放四凶以御之也。故下云“无凶人”也。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①契、后稷、伯夷、夔、龙、-、益、彭祖②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③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④则蛮夷率服。舜谓四岳曰:
“有能奋庸⑤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
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与皋陶。
舜曰:“然,往矣。”⑥舜曰:“□,黎民始饥,⑦汝后稷播时百谷。”⑧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⑨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⑩舜曰:“皋陶,蛮夷猾夏,⑾寇贼坚轨,⑿汝作士,⒀五刑有服,五服三就;⒁五流有度,⒂五度三居:⒃维明能信。”⒄舜曰:“谁能驯予工-”[一八]皆曰垂可。于是以垂为共工。⒆舜曰:“谁能驯予上下[二0]草木鸟兽-”皆曰益可。于是以益为朕虞。[二一]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二二]舜曰:“往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佐。[二三]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二四]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二五]夙夜维敬,直哉维静。”[二六]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二七]以夔为典乐,教嗫子,[二八]直而温,[二九]宽而栗,[三0]刚而毋虐,简而毋傲;[三一]诗言意,歌长言,[三二]声依永,律和声,[三三]八音能谐,毋相夺轮,神人以和。”[三四]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三五]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三六]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三七]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三八]敬哉,惟时相天事。”[三九]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远近-功咸兴。分北三苗。[四0]
注①正义高姚二音。
注②索隐彭祖即陆终氏之第三子,-铿之后,后为大彭,亦称彭祖。正义皋陶字庭坚。英六二国是其后也。契音薛,殷之祖也。伯夷,齐太公之祖也。夔,巨龟反,乐官也-音垂,亦作“垂”,内言之官也。益,伯翳也,即秦、赵之祖。彭祖自尧时举用,历夏、殷封于大彭。
注③正义分音符问反,又如字。分谓封疆爵土也。
注④正义舜命十二牧论帝尧之德,又敦之于民,远离邪佞之人。言能如此,则夷狄亦服从也。
注⑤集解马融曰:“奋,明;庸,功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然其举得其人。汝往居此官,不听其所让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今文尚书作‘祖饥’。祖,始也。”索隐古文作“阻饥”。
孔氏以为阻,难也。祖阻声相近,未知谁得。
注⑧集解郑玄曰:“时,读曰莳。”正义稷,农官也。播时谓顺四时而种百谷。
注⑨集解郑玄曰:“五品,父、母、兄、弟、子也。”王肃曰:“五品,五常也。”正义驯音训。
注⑩集解马融曰:“五品之教。”
注⑾集解郑玄曰:“猾夏,侵乱中国也。”
注⑿集解郑玄曰:“由内为坚,起外为轨。”正义亦作“宄”。
注⒀集解马融曰:“狱官之长。”正义案:若大理卿也。
注⒁集解马融曰:“五刑,墨、劓、-、宫、大辟。三就,谓大罪陈诸原野,次罪于市朝,同族适甸师氏。既服五刑,当就三处。”正义孔安国云:“服,从也,言得轻重之中正也。”案:墨,点凿其额,涅以墨。劓,截鼻也-,刖足也。宫,滢刑也,男子割势,妇人优闭也。大辟,死刑也。
注⒂正义度音徒洛反。尚书作“宅”。孔安国云“五刑之流,各有所居”也。
注⒃正义案:谓度其远近,为三等之居也。
注⒄集解马融曰:“谓在八议,君不忍刑,宥之以远。五等之差亦有三等之居:大罪投四裔,次九州之外,次中国之外。当明其罪,能使信服之。”
首节 上一节 4/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