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3节
注①正义言将登用之嗣位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放齐,臣名。”正义放音方往反。郑玄云:“帝尧胤嗣之子,名曰丹朱,开明也。”案:开,解而达也。帝王纪云:“尧娶散宜氏女,曰女皇,生丹朱。”汲-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范汪荆州记云:“丹水县在丹川,尧子朱之所封也。”括地志云:“丹水故城在邓州内乡县西南百三十里。丹水故为县。”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吁,疑怪之辞。”正义左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凶,讼也。言丹朱心既顽-,又好争讼,不可用之。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兜,臣名。”郑玄曰:“共工,水官名。”正义兜音斗侯反。
注⑤正义漫音莫干反。共工善为言语,用意邪僻也。似于恭敬,罪恶漫天,不可用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四岳,四时官,主方岳之事。”正义嗟叹鸿水,问四岳谁能理也。孔安国云:“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诸侯,故称焉。”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怀,包;襄,上也。”正义汤音商,今读如字。荡荡,广平之貌。言水奔突有所涤除,地上之物为水漂流荡荡然。案:怀,藏,包裹之义,故怀为包。释言以襄为驾,驾乘牛马皆在上也。言水襄上乘陵,浩浩盛大,势若漫天。
注⑧集解马融曰:“鲧,臣名,禹父。”
注⑨正义负音佩,依字通。负,违也。族,类也。鲧性很戾,违负教命,毁败善类,不可用也。诗云“贪人败类”也。
注⑩正义□音异。孔安国云:“□,已;已,退也。言余人尽已,唯鲧可试,无成乃退。”
注⑾正义尔雅释天云:“载,岁也。夏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李巡云:“各自纪事,示不相袭也。”孙炎云:“岁,取岁星行一次也。祀,取四时祭祀一讫也。年,取禾谷一熟也。载,取万物终更始也。载者,年之别名,故以载为年也。”案:功用不成,水害不息,故放退也。至明年得舜,乃殛之羽山,而用其子禹也。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①岳应曰:“鄙-忝帝位。”②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闲,曰虞舜。”③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弟傲,能和以孝,——治,不至坚。”④尧曰:“吾其试哉。”⑤于是尧妻之二女,⑥观其德于二女。⑦舜饬下二女于妫-,⑧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⑨五典能从。乃-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⑩尧使舜入山林⑾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⑿女登帝位。”
舜让于德不怿。⒀正月上日,⒁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一五]
注①集解郑玄曰:“言汝诸侯之中有能顺事用天命者,入处我位,统治天子之事者乎?”正义孔安国云:“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在位七十载,时八十六,老将求代也。”
注②正义四岳皆云,鄙俚无德,若便行天子事,是辱帝位。言己等不堪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无妻曰矜。”正义矜,古顽反。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不至于坚恶。”正义-,之升反,进也。言父顽,母-,弟傲,舜皆和以孝,进之于善,不至于坚恶也。
注⑤正义欲以二女试舜,观其理家之道也。
注⑥正义妻音七计反。二女,娥皇、女英也。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舜升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
注⑦正义视其为德行于二女,以理家而观国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舜所居妫水之。”索隐列女传云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系本作“女莹”。大戴礼作“女-”。皇甫谧云:“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水涯也,犹洛-、渭-然也。”正义饬音□。下音胡亚反-音芮。
舜能整齐二女以义理,下二女之心于妫-,使行妇道于虞氏也。括地志云:“妫-水源出蒲州河东南山。许慎云:‘水涯曰。’案:地记云‘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妫水,北流者-水。二水异源,合流出谷,西注河。妫水北曰-也’。又云‘河东县二里故蒲-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
注⑨集解郑玄曰:“五典,五教也。盖试以司徒之职。”
注⑩集解马融曰:“四门,四方之门。诸侯-臣朝者,舜宾迎之,皆有美德也。”
注⑾索隐尚书云“纳于大麓”,谷梁传云“林属于山曰麓”,是山足曰麓,故此以为入山林不迷。孔氏以麓训录,言令舜大录万几之政,与此不同。
注⑿集解郑玄曰:“三年者,宾四门之后三年也。”
注⒀集解徐广曰:“音亦。今文尚书作‘不怡’。怡,怿也。”索隐古文作“不嗣”,今文作“不怡”,怡即怿也。谓辞让于德不堪,所以心意不悦怿也。
俗本作“泽”,误尔,亦当为“怿”。
注⒁集解马融曰:“上日,朔日也。”正义郑玄云:“帝王易代,莫不改正。
尧正建丑,舜正建子,此时未改,故依尧正月上日也。”
注⒂集解郑玄曰:“文祖者,五府之大名,犹周之明堂。”索隐尚书帝命验曰:“五府,五帝之庙。苍曰灵府,赤曰文祖,黄曰神斗,白曰显纪,黑曰玄矩。
唐虞谓之五府,夏谓世室,殷谓重屋,周谓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正义舜受尧终帝之事于文祖也。尚书帝命验云:“帝者承天立五府,以尊天重象也。五府者,黄曰神斗。”注云:“唐虞谓之天府,夏谓之世室,殷谓之重屋,周谓之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文祖者,赤帝-怒之府,名曰文祖。火津光明,文章之祖,故谓之文祖。周曰明堂。神斗者,黄帝寒枢纽之府,名曰神斗。斗,主也。土津澄静,四行之主,故谓之神斗。周曰太室。显纪者,白帝招拒之府,名显纪。纪,法也。金津断割万物,故谓之显纪。
周曰总章。玄矩者,黑帝汁光纪之府,名曰玄矩。矩,法也。水津玄味,能权轻重,故谓之玄矩。周曰玄堂。灵府者,苍帝灵威仰之府,名曰灵府。周曰青阳。”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①遂类于上帝,②-于六宗,③望于山川,④辩于-神。⑤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⑥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⑦望秩于山川。⑧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⑨同律度量衡,⑩修五礼[一一]五玉⑿三帛⒀二生⒁一死⒂为挚,⒃如五器,卒乃复。
⒄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⒅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后四朝。⒆-告以言,[二0]明试以功,车服以庸。[二一]肇十有二州,决川。[二二]象以典刑,[二三]流宥五刑,[二四]鞭作官刑,[二五]扑作教刑,[二六]金作赎刑。[二七]眚-过,赦;[二八]怙终[二九]贼,刑。[三0]钦哉,钦哉,惟刑之静哉![三一]
注①集解郑玄曰:“璇玑,玉衡,浑天仪也。七政,日月五星也。”正义说文云:“璇,赤玉也。”案:舜虽受尧命,犹不自安,更以璇玑玉衡以正天文。玑为运转,衡为横箫,运玑使动于下,以衡望之,是王者正天文器也,观其齐与不齐。今七政齐,则己受禅为是。蔡邕云:“玉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之,以视星宿,并县玑以象天,而以衡望之,转玑窥衡,以知星宿。玑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而强也。”郑玄云:“运转者为玑,持正者为衡。”尚书大传云:“政者,齐中也。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道正而万事顺成,故天道政之大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礼祭上帝于圜丘。”正义五经异义云:“非时祭天谓之类,言以事类告也。时舜告摄,非常祭也。”王制云:“天子将出,类于上帝。”郑玄云:“昊天上帝谓天皇大帝,北辰之星。”
注③集解郑玄曰:“六宗,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也。”-案:六宗义众矣。愚谓郑说为长。正义周语云“津意以享曰-”也。孙炎云:“-,-敬之祭也。”案:星,五纬星也。辰,日月所会十二次也。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也。风师,箕星也。雨师,毕星也。孔安国云:“四时寒暑也,日月星也,水旱也。”礼祭法云:“埋少牢于大昭,祭时也。禳祈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优-,祭星。雩-,祭水旱也。”司马彪续汉书云:“安帝立六宗,祀于洛阳城西北亥地,礼比大社。魏因之。至晋初,荀-言新祀,以六宗之神诸家说不同,乃废之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名山大川。”正义望者,遥望而祭山川也。山川,五岳、四渎也。尔雅云:“梁山,晋望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辩音班。”-案:郑玄曰“-神若丘陵坟衍”。正义辩音遍。谓祭-神也。
注⑥集解马融曰:“揖,敛也。五瑞,公侯伯子男所执,以为瑞信也。尧将禅舜,使-牧敛之,使舜亲往班之。”正义揖音集。周礼典瑞云:“王执镇圭,尺二寸。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七寸。伯执躬圭,五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皆五寸。言五瑞者,王不在中也。”孔文祥云:“宋末,会稽修禹庙,于庙庭山土中得五等圭璧百余枚,形与周礼同,皆短小。此即禹会诸侯于会稽,执以礼山神而埋之。其璧今犹有在也。”
注⑦集解马融曰:“舜受终后五年之二月。”郑玄曰:“建卯之月也-祭东岳者,考绩-,燎也。”正义案:既班瑞-后即东巡者,守土之诸侯会岱宗之岳,焚柴告至也。王者巡狩,以诸侯自专一国,威福任己,恐其壅遏上命,泽不下流,故巡行问人疾苦也。风俗通云:“太,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始也,长也,万物之始,陰阳交代,故为五岳之长也。”案:二月,仲月也。仲,中也,言得其中也。
注⑧正义乃以秩望祭东方诸侯境内之名山大川也。言秩者,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注⑨集解郑玄曰:“协正四时之月数及日名,备有失误。”正义既见东方君长,乃合同四时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周礼:“太史掌正岁年以序事,颁正朔于邦国。”则节气晦朔皆天子颁之。犹恐诸侯国异,或不齐同,因巡狩合正之。
注⑩集解郑玄曰:“律,音律;度,丈尺;量,斗斛;衡,斤两也。”正义律之十二律,度之丈尺,量之斗斛,衡之斤两,皆使天下相同,无制度长短轻重异也。汉律历志云:“虞书云‘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陰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一曰黄钟,二曰太蔟,三曰姑洗,四曰蕤宾,五曰夷则,六曰无射。吕以旅阳宣气,一曰林钟,二曰南吕,三曰应钟,四曰大吕,五曰夹钟,六曰中吕。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管长,以子谷-黍中者一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黄钟之龠,以子谷-黍中者千有二百实为一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衡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而五权谨矣。衡,平也。权,重也。”
注⑾集解马融曰:“吉、凶、宾、军、嘉也。”正义周礼“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只,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也。尚书尧典云“类于上帝”,吉礼也;“如丧考妣”,凶礼也;“-后四朝”,宾礼也;大禹谟云“汝徂征”,军礼也;尧典云“女于时”,嘉礼也。女音女虑反。
注⑿集解郑玄曰:“即五瑞也。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注⒀集解马融曰:“三孤所执也。”郑玄曰:“帛,所以荐玉也。必三者,高阳氏后用赤缯,高辛氏后用黑缯,其余诸侯皆用白缯。”正义孔安国云:“诸侯世子执-,公之孤执玄,附庸之君执黄也。”案:三统纪推伏羲为天统,色尚赤。神农为地统,色尚黑。黄帝为人统,色尚白。少昊,黄帝子,亦尚白。
故高阳氏又天统,亦尚亦。尧为人统,故用白。
注⒁正义羔、-也。郑玄注周礼大宗伯云:“羔,小羊也,取其-不失其类也-,取其候时而行也。卿执羔,大夫执。”案:羔、-性驯,可生为贽。
注⒂正义雉也。马融云:“一死雉,士所执也。”案:不可生为贽,故死。
雉,取其守介死不失节也。
注⒃集解马融曰:“挚:二生,羔、-,卿大夫所执;一死,雉,士所执。”
正义挚音至。贽,执也。郑玄云:“贽之言至,所以自致也。”韦昭云:“贽,六贽: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也。”
注⒄集解马融曰:“五器,上五玉。五玉礼终则还之,三帛已下不还也。”
正义卒音子律反。复音伏。
注⒅正义祢音乃礼反。何休云:“生曰父,死曰考,庙曰祢。”
注⒆集解郑玄曰:“巡狩之年,诸侯见于方岳之下。其闲四年,四方诸侯分来朝于京师也。”
注[二0]正义-音遍。言遍告天子治理之言也。
注[二一]正义孔安国云:“功成则锡车服,以表显其能用也。”
注[二二]集解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优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郑玄曰:“更为之定界,浚水害也。”
注[二三]集解马融曰:“言咎繇制五常之刑,无犯之者,但有其象,无其人也。”
正义孔安国云:“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也。”
注[二四]集解马融曰:“流,放;宥,宽也。一曰幼少,二曰老耄,三曰蠢愚。
五刑,墨、劓、-、宫、大辟。”正义孔安国云:“以流放之法宽五刑也。”郑玄云:“三宥,一曰弗识,二曰过失,三曰遗忘也。”
注[二五]集解马融曰:“为辨治官事者为刑。”
注[二六]集解郑玄曰:“扑,-楚也。扑为教官为刑者。”
注[二七]集解马融曰:“金,黄金也。意善功恶,使出金赎罪,坐不戒慎者。”
注[二八]集解郑玄曰:“眚-,为人作患害者也。过失,虽有害则赦之。”
注[二九]集解徐广曰:“一作‘-’。”
注[三0]集解郑玄曰:“怙其坚邪,终身以为残贼,则用刑之。”
注[三一]集解徐广曰:“今文云‘惟刑之谧哉’。尔雅曰‘谧,静也’。”索隐注“惟形之谧哉”,案:古文作“恤哉”,且今文是伏生口诵,恤谧声近,遂作“谧”也-
兜进言共工,①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②共工果滢辟。③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④在江淮、荆州⑤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优陵,⑥以变北狄;⑦放-兜于崇山,⑧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⑨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一0]以变东夷:四-而天下咸服。
注①正义-兜,浑沌也。共工,穷奇也。鲧,-杌也。三苗,饕餮也。左传云“舜臣尧,流四凶,投诸四裔,以御魑魅”也。
注②正义工师,若今大匠卿也。
注③正义匹亦反。
注④集解马融曰:“国名也。”正义左传云自古诸侯不用王命,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孔安国云:“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也。”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案:洞庭,湖名,在岳州巴陵西南一里,南与青草湖连。
彭蠡,湖名,在江州浔阳县东南五十二里。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
注⑤正义淮,读曰汇,音胡罪反,今彭蠡湖也。本属荆州。尚书云“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是也。
注⑥集解马融曰;“北裔也。”正义尚书及大戴礼皆作“优州”。括地志云:“故龚城在檀州燕乐县界。故老传云舜流共工优州,居此城。”神异经云:“西北荒有人焉,人面,朱□,蛇身,人手足,而食五谷禽兽,顽愚,名曰共工。”
注⑦集解徐广曰:“变,一作‘燮’。”索隐变谓变其形及衣服,同于夷狄也。
徐广云作“燮”。燮,和也。正义言四凶流四裔,各于四夷放共工等为中国之风俗也。
注⑧集解马融曰:“南裔也。”正义神异经云:“南方荒中有人焉,人面鸟喙而有翼,两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鱼,为人很恶,不畏风雨禽兽,犯死乃休,名曰-兜也。”
注⑨集解马融曰:“西裔也。”正义括地志云:“三危山有三-,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神异经云:“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飞,为人饕餮,滢逸无理,名曰苗民。”又山海经云大荒北经“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也。
注⑩集解马融曰:“殛,诛也。羽山,东裔也。”正义殛音纪力反。孔安国云:“殛,窜,放,流,皆诛也。”括地志云:“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神异经云:“东方有人焉,人形而身多毛,自解水土,知通塞,为人自用,欲为欲息,皆*(曰)*云是鲧也。”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①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②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③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④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⑤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⑥是为帝舜。
注①集解徐广曰:“尧在位凡九十八年。”-案:皇览曰“尧-在济陰城阳。
刘向曰‘尧葬济陰,丘□皆小’。吕氏春秋曰‘尧葬谷林’。”皇甫谧曰“谷林即城阳。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正义皇甫谧云:“尧即位九十八年,通舜摄二十八年也,凡年百一十七岁。”孔安国云:“尧寿百一十六岁。”括地志云:
“尧陵在濮州雷泽县西三里。郭缘生述征记云‘城阳县东有尧-,亦曰尧陵,有碑’是也。”括地志云:“雷泽县本汉城阳县也。”
注②正义尚书“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是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放齐,臣名。”正义放音方往反。郑玄云:“帝尧胤嗣之子,名曰丹朱,开明也。”案:开,解而达也。帝王纪云:“尧娶散宜氏女,曰女皇,生丹朱。”汲-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范汪荆州记云:“丹水县在丹川,尧子朱之所封也。”括地志云:“丹水故城在邓州内乡县西南百三十里。丹水故为县。”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吁,疑怪之辞。”正义左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凶,讼也。言丹朱心既顽-,又好争讼,不可用之。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兜,臣名。”郑玄曰:“共工,水官名。”正义兜音斗侯反。
注⑤正义漫音莫干反。共工善为言语,用意邪僻也。似于恭敬,罪恶漫天,不可用也。
注⑥集解郑玄曰:“四岳,四时官,主方岳之事。”正义嗟叹鸿水,问四岳谁能理也。孔安国云:“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诸侯,故称焉。”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怀,包;襄,上也。”正义汤音商,今读如字。荡荡,广平之貌。言水奔突有所涤除,地上之物为水漂流荡荡然。案:怀,藏,包裹之义,故怀为包。释言以襄为驾,驾乘牛马皆在上也。言水襄上乘陵,浩浩盛大,势若漫天。
注⑧集解马融曰:“鲧,臣名,禹父。”
注⑨正义负音佩,依字通。负,违也。族,类也。鲧性很戾,违负教命,毁败善类,不可用也。诗云“贪人败类”也。
注⑩正义□音异。孔安国云:“□,已;已,退也。言余人尽已,唯鲧可试,无成乃退。”
注⑾正义尔雅释天云:“载,岁也。夏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李巡云:“各自纪事,示不相袭也。”孙炎云:“岁,取岁星行一次也。祀,取四时祭祀一讫也。年,取禾谷一熟也。载,取万物终更始也。载者,年之别名,故以载为年也。”案:功用不成,水害不息,故放退也。至明年得舜,乃殛之羽山,而用其子禹也。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①岳应曰:“鄙-忝帝位。”②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闲,曰虞舜。”③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弟傲,能和以孝,——治,不至坚。”④尧曰:“吾其试哉。”⑤于是尧妻之二女,⑥观其德于二女。⑦舜饬下二女于妫-,⑧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⑨五典能从。乃-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⑩尧使舜入山林⑾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⑿女登帝位。”
舜让于德不怿。⒀正月上日,⒁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一五]
注①集解郑玄曰:“言汝诸侯之中有能顺事用天命者,入处我位,统治天子之事者乎?”正义孔安国云:“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在位七十载,时八十六,老将求代也。”
注②正义四岳皆云,鄙俚无德,若便行天子事,是辱帝位。言己等不堪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无妻曰矜。”正义矜,古顽反。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不至于坚恶。”正义-,之升反,进也。言父顽,母-,弟傲,舜皆和以孝,进之于善,不至于坚恶也。
注⑤正义欲以二女试舜,观其理家之道也。
注⑥正义妻音七计反。二女,娥皇、女英也。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舜升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
注⑦正义视其为德行于二女,以理家而观国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舜所居妫水之。”索隐列女传云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系本作“女莹”。大戴礼作“女-”。皇甫谧云:“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水涯也,犹洛-、渭-然也。”正义饬音□。下音胡亚反-音芮。
舜能整齐二女以义理,下二女之心于妫-,使行妇道于虞氏也。括地志云:“妫-水源出蒲州河东南山。许慎云:‘水涯曰。’案:地记云‘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妫水,北流者-水。二水异源,合流出谷,西注河。妫水北曰-也’。又云‘河东县二里故蒲-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
注⑨集解郑玄曰:“五典,五教也。盖试以司徒之职。”
注⑩集解马融曰:“四门,四方之门。诸侯-臣朝者,舜宾迎之,皆有美德也。”
注⑾索隐尚书云“纳于大麓”,谷梁传云“林属于山曰麓”,是山足曰麓,故此以为入山林不迷。孔氏以麓训录,言令舜大录万几之政,与此不同。
注⑿集解郑玄曰:“三年者,宾四门之后三年也。”
注⒀集解徐广曰:“音亦。今文尚书作‘不怡’。怡,怿也。”索隐古文作“不嗣”,今文作“不怡”,怡即怿也。谓辞让于德不堪,所以心意不悦怿也。
俗本作“泽”,误尔,亦当为“怿”。
注⒁集解马融曰:“上日,朔日也。”正义郑玄云:“帝王易代,莫不改正。
尧正建丑,舜正建子,此时未改,故依尧正月上日也。”
注⒂集解郑玄曰:“文祖者,五府之大名,犹周之明堂。”索隐尚书帝命验曰:“五府,五帝之庙。苍曰灵府,赤曰文祖,黄曰神斗,白曰显纪,黑曰玄矩。
唐虞谓之五府,夏谓世室,殷谓重屋,周谓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正义舜受尧终帝之事于文祖也。尚书帝命验云:“帝者承天立五府,以尊天重象也。五府者,黄曰神斗。”注云:“唐虞谓之天府,夏谓之世室,殷谓之重屋,周谓之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文祖者,赤帝-怒之府,名曰文祖。火津光明,文章之祖,故谓之文祖。周曰明堂。神斗者,黄帝寒枢纽之府,名曰神斗。斗,主也。土津澄静,四行之主,故谓之神斗。周曰太室。显纪者,白帝招拒之府,名显纪。纪,法也。金津断割万物,故谓之显纪。
周曰总章。玄矩者,黑帝汁光纪之府,名曰玄矩。矩,法也。水津玄味,能权轻重,故谓之玄矩。周曰玄堂。灵府者,苍帝灵威仰之府,名曰灵府。周曰青阳。”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①遂类于上帝,②-于六宗,③望于山川,④辩于-神。⑤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⑥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⑦望秩于山川。⑧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⑨同律度量衡,⑩修五礼[一一]五玉⑿三帛⒀二生⒁一死⒂为挚,⒃如五器,卒乃复。
⒄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⒅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后四朝。⒆-告以言,[二0]明试以功,车服以庸。[二一]肇十有二州,决川。[二二]象以典刑,[二三]流宥五刑,[二四]鞭作官刑,[二五]扑作教刑,[二六]金作赎刑。[二七]眚-过,赦;[二八]怙终[二九]贼,刑。[三0]钦哉,钦哉,惟刑之静哉![三一]
注①集解郑玄曰:“璇玑,玉衡,浑天仪也。七政,日月五星也。”正义说文云:“璇,赤玉也。”案:舜虽受尧命,犹不自安,更以璇玑玉衡以正天文。玑为运转,衡为横箫,运玑使动于下,以衡望之,是王者正天文器也,观其齐与不齐。今七政齐,则己受禅为是。蔡邕云:“玉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之,以视星宿,并县玑以象天,而以衡望之,转玑窥衡,以知星宿。玑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而强也。”郑玄云:“运转者为玑,持正者为衡。”尚书大传云:“政者,齐中也。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道正而万事顺成,故天道政之大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礼祭上帝于圜丘。”正义五经异义云:“非时祭天谓之类,言以事类告也。时舜告摄,非常祭也。”王制云:“天子将出,类于上帝。”郑玄云:“昊天上帝谓天皇大帝,北辰之星。”
注③集解郑玄曰:“六宗,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也。”-案:六宗义众矣。愚谓郑说为长。正义周语云“津意以享曰-”也。孙炎云:“-,-敬之祭也。”案:星,五纬星也。辰,日月所会十二次也。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也。风师,箕星也。雨师,毕星也。孔安国云:“四时寒暑也,日月星也,水旱也。”礼祭法云:“埋少牢于大昭,祭时也。禳祈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优-,祭星。雩-,祭水旱也。”司马彪续汉书云:“安帝立六宗,祀于洛阳城西北亥地,礼比大社。魏因之。至晋初,荀-言新祀,以六宗之神诸家说不同,乃废之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名山大川。”正义望者,遥望而祭山川也。山川,五岳、四渎也。尔雅云:“梁山,晋望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辩音班。”-案:郑玄曰“-神若丘陵坟衍”。正义辩音遍。谓祭-神也。
注⑥集解马融曰:“揖,敛也。五瑞,公侯伯子男所执,以为瑞信也。尧将禅舜,使-牧敛之,使舜亲往班之。”正义揖音集。周礼典瑞云:“王执镇圭,尺二寸。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七寸。伯执躬圭,五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皆五寸。言五瑞者,王不在中也。”孔文祥云:“宋末,会稽修禹庙,于庙庭山土中得五等圭璧百余枚,形与周礼同,皆短小。此即禹会诸侯于会稽,执以礼山神而埋之。其璧今犹有在也。”
注⑦集解马融曰:“舜受终后五年之二月。”郑玄曰:“建卯之月也-祭东岳者,考绩-,燎也。”正义案:既班瑞-后即东巡者,守土之诸侯会岱宗之岳,焚柴告至也。王者巡狩,以诸侯自专一国,威福任己,恐其壅遏上命,泽不下流,故巡行问人疾苦也。风俗通云:“太,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始也,长也,万物之始,陰阳交代,故为五岳之长也。”案:二月,仲月也。仲,中也,言得其中也。
注⑧正义乃以秩望祭东方诸侯境内之名山大川也。言秩者,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注⑨集解郑玄曰:“协正四时之月数及日名,备有失误。”正义既见东方君长,乃合同四时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周礼:“太史掌正岁年以序事,颁正朔于邦国。”则节气晦朔皆天子颁之。犹恐诸侯国异,或不齐同,因巡狩合正之。
注⑩集解郑玄曰:“律,音律;度,丈尺;量,斗斛;衡,斤两也。”正义律之十二律,度之丈尺,量之斗斛,衡之斤两,皆使天下相同,无制度长短轻重异也。汉律历志云:“虞书云‘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陰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一曰黄钟,二曰太蔟,三曰姑洗,四曰蕤宾,五曰夷则,六曰无射。吕以旅阳宣气,一曰林钟,二曰南吕,三曰应钟,四曰大吕,五曰夹钟,六曰中吕。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管长,以子谷-黍中者一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黄钟之龠,以子谷-黍中者千有二百实为一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衡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而五权谨矣。衡,平也。权,重也。”
注⑾集解马融曰:“吉、凶、宾、军、嘉也。”正义周礼“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只,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也。尚书尧典云“类于上帝”,吉礼也;“如丧考妣”,凶礼也;“-后四朝”,宾礼也;大禹谟云“汝徂征”,军礼也;尧典云“女于时”,嘉礼也。女音女虑反。
注⑿集解郑玄曰:“即五瑞也。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注⒀集解马融曰:“三孤所执也。”郑玄曰:“帛,所以荐玉也。必三者,高阳氏后用赤缯,高辛氏后用黑缯,其余诸侯皆用白缯。”正义孔安国云:“诸侯世子执-,公之孤执玄,附庸之君执黄也。”案:三统纪推伏羲为天统,色尚赤。神农为地统,色尚黑。黄帝为人统,色尚白。少昊,黄帝子,亦尚白。
故高阳氏又天统,亦尚亦。尧为人统,故用白。
注⒁正义羔、-也。郑玄注周礼大宗伯云:“羔,小羊也,取其-不失其类也-,取其候时而行也。卿执羔,大夫执。”案:羔、-性驯,可生为贽。
注⒂正义雉也。马融云:“一死雉,士所执也。”案:不可生为贽,故死。
雉,取其守介死不失节也。
注⒃集解马融曰:“挚:二生,羔、-,卿大夫所执;一死,雉,士所执。”
正义挚音至。贽,执也。郑玄云:“贽之言至,所以自致也。”韦昭云:“贽,六贽: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也。”
注⒄集解马融曰:“五器,上五玉。五玉礼终则还之,三帛已下不还也。”
正义卒音子律反。复音伏。
注⒅正义祢音乃礼反。何休云:“生曰父,死曰考,庙曰祢。”
注⒆集解郑玄曰:“巡狩之年,诸侯见于方岳之下。其闲四年,四方诸侯分来朝于京师也。”
注[二0]正义-音遍。言遍告天子治理之言也。
注[二一]正义孔安国云:“功成则锡车服,以表显其能用也。”
注[二二]集解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优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郑玄曰:“更为之定界,浚水害也。”
注[二三]集解马融曰:“言咎繇制五常之刑,无犯之者,但有其象,无其人也。”
正义孔安国云:“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也。”
注[二四]集解马融曰:“流,放;宥,宽也。一曰幼少,二曰老耄,三曰蠢愚。
五刑,墨、劓、-、宫、大辟。”正义孔安国云:“以流放之法宽五刑也。”郑玄云:“三宥,一曰弗识,二曰过失,三曰遗忘也。”
注[二五]集解马融曰:“为辨治官事者为刑。”
注[二六]集解郑玄曰:“扑,-楚也。扑为教官为刑者。”
注[二七]集解马融曰:“金,黄金也。意善功恶,使出金赎罪,坐不戒慎者。”
注[二八]集解郑玄曰:“眚-,为人作患害者也。过失,虽有害则赦之。”
注[二九]集解徐广曰:“一作‘-’。”
注[三0]集解郑玄曰:“怙其坚邪,终身以为残贼,则用刑之。”
注[三一]集解徐广曰:“今文云‘惟刑之谧哉’。尔雅曰‘谧,静也’。”索隐注“惟形之谧哉”,案:古文作“恤哉”,且今文是伏生口诵,恤谧声近,遂作“谧”也-
兜进言共工,①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②共工果滢辟。③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④在江淮、荆州⑤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优陵,⑥以变北狄;⑦放-兜于崇山,⑧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⑨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一0]以变东夷:四-而天下咸服。
注①正义-兜,浑沌也。共工,穷奇也。鲧,-杌也。三苗,饕餮也。左传云“舜臣尧,流四凶,投诸四裔,以御魑魅”也。
注②正义工师,若今大匠卿也。
注③正义匹亦反。
注④集解马融曰:“国名也。”正义左传云自古诸侯不用王命,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孔安国云:“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也。”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案:洞庭,湖名,在岳州巴陵西南一里,南与青草湖连。
彭蠡,湖名,在江州浔阳县东南五十二里。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
注⑤正义淮,读曰汇,音胡罪反,今彭蠡湖也。本属荆州。尚书云“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是也。
注⑥集解马融曰;“北裔也。”正义尚书及大戴礼皆作“优州”。括地志云:“故龚城在檀州燕乐县界。故老传云舜流共工优州,居此城。”神异经云:“西北荒有人焉,人面,朱□,蛇身,人手足,而食五谷禽兽,顽愚,名曰共工。”
注⑦集解徐广曰:“变,一作‘燮’。”索隐变谓变其形及衣服,同于夷狄也。
徐广云作“燮”。燮,和也。正义言四凶流四裔,各于四夷放共工等为中国之风俗也。
注⑧集解马融曰:“南裔也。”正义神异经云:“南方荒中有人焉,人面鸟喙而有翼,两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鱼,为人很恶,不畏风雨禽兽,犯死乃休,名曰-兜也。”
注⑨集解马融曰:“西裔也。”正义括地志云:“三危山有三-,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神异经云:“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飞,为人饕餮,滢逸无理,名曰苗民。”又山海经云大荒北经“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也。
注⑩集解马融曰:“殛,诛也。羽山,东裔也。”正义殛音纪力反。孔安国云:“殛,窜,放,流,皆诛也。”括地志云:“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神异经云:“东方有人焉,人形而身多毛,自解水土,知通塞,为人自用,欲为欲息,皆*(曰)*云是鲧也。”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①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②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③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④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⑤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⑥是为帝舜。
注①集解徐广曰:“尧在位凡九十八年。”-案:皇览曰“尧-在济陰城阳。
刘向曰‘尧葬济陰,丘□皆小’。吕氏春秋曰‘尧葬谷林’。”皇甫谧曰“谷林即城阳。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正义皇甫谧云:“尧即位九十八年,通舜摄二十八年也,凡年百一十七岁。”孔安国云:“尧寿百一十六岁。”括地志云:
“尧陵在濮州雷泽县西三里。郭缘生述征记云‘城阳县东有尧-,亦曰尧陵,有碑’是也。”括地志云:“雷泽县本汉城阳县也。”
注②正义尚书“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是也。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