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39节

高祖乃说。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未央宫在雍州长安县西北十里长安故城中。”颜师古云:
“未央殿虽南向,而当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北焉。是则以北阙为正门,而又有东门-东阙,至于西南两面,无门阙矣。萧何初立未央宫,以厌胜之术理宜然乎?”按:北阙为正者,盖象秦作前殿,渡渭水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
注②集解关中记曰:“东有苍龙阙,北有玄武阙,玄武所谓北阙。”索隐东阙名苍龙,北阙名玄武,无西南二阙者,盖萧何以厌胜之法故不立也。说文云“阙,门观也”。高三十丈。秦家旧处皆在渭北,而立东阙北阙,盖取其便也。
高祖之东垣,过柏人,①赵相贯高等谋-高祖,高祖心动,因不留。代王刘仲□国亡,自归雒阳,废以为合阳侯。②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柏人故城在邢州柏人县西北十二里。汉柏人属赵国。”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合阳故城在同州河西县三里。魏文侯十七年,攻秦至郑而还筑,在合水之阳也。”
九年,赵相贯高等事发觉,夷三族。废赵王敖为宣平侯。是岁,徙贵族楚昭-屈-景-怀-齐田氏关中。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①起为太上皇寿,曰: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②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殿上-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注①集解应劭曰:“乡饮酒礼器也,受四升。”
注②集解晋灼曰:“许慎曰‘赖,利也’。无利入于家也。或曰江淮之闲谓小儿多狡猾为‘无赖’。”
十年十月,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燕王卢绾-荆王刘贾-楚王刘交-齐王刘肥-长沙王吴芮皆来朝长乐宫。①春夏无事。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秦栎阳故宫在雍州栎阳县北三十五里,秦献公所造。三辅黄图云高祖都长安,未有宫室,居栎阳宫也。”
七月,太上皇崩栎阳宫。楚王-梁王皆来送葬。①赦栎阳囚。更命郦邑曰新丰。②
注①集解汉书云:“葬万年。”
注②正义丽邑,丽音力知反。括地志云:“新丰故城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四里,汉新丰宫也。太上皇时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鸡蹴-,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不乐。高祖乃作新丰,徙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按:前于丽邑筑城寺,徙其民实之,未改其名,太上皇崩后,命曰新丰。
八月,赵相国陈-①反代地。上曰:“-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也,故封-为列侯,②以相国守代,今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代地吏民非有罪也。
其赦代吏民。”九月,上自东往击之。至邯郸,上喜曰:“-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也。”
闻-将皆故贾人也,上曰:“吾知所以与之。”乃多以金啖-将,-将多降者。
注①集解邓展曰:“东海人名猪曰。”
注②集解徐广曰:“-攻定臧荼有功,封阳夏侯。”
十一年,高祖在邯郸诛-等未毕,-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军曲逆,①张春渡河②击聊城。③汉使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④道太原入,⑤定代地。至马邑,马邑不下,即攻残之。
注①集解文颖曰:“今中山蒲陰是。”
注②正义陈-将也。又刘伯庄云“彼时聊城在黄河之东,王莽时干,今浊河西北也”。今在博州西北。深丘道里记云“王莽元城人,居近河侧,祖父坟墓为水所冲,引河入深川,此王莽河因枯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平原。”正义括地志云:“故聊城在博州聊城县西二十里。春秋时齐之西界。聊,摄也。战国时亦为齐地。秦汉皆为东郡之聊城也。”
注④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太尉,秦官。”应劭曰:“自上安下曰尉,武官悉以为称。”
注⑤集解韦昭曰:“道犹从。”-
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月余,卒骂高祖,高祖怒。城降,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原之。于是乃分赵山北,立子恒以为代王,都晋阳。①
注①集解如淳曰:“文纪言都中都。又文帝过太原,复晋阳-中都二岁,似迁都于中都也。”
春,淮陰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
夏,梁王彭越谋反,废迁蜀;复欲反,遂夷三族。立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
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东并荆王刘贾地,北渡淮,楚王交走入薛。高祖自往击之。立子长为淮南王。
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①布走,令别将追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蕲县西。”-案:汉书音义曰“会音侩保,邑名,-音直伪反”。索隐上音-,下音丈伪反,地名也。汉书作“缶”,音作保,非也。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①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②高祖击筑,③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④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多,父兄不能给。”乃去。
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⑤高祖复留止,张⑥饮三日。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于是拜沛侯刘濞⑦为吴王。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沛宫故地在徐州沛县东南二十里一步。”
注②集解应劭曰:“不醒不醉曰酣。一曰酣,洽也。”
注③集解韦昭曰:“筑,古乐,有弦,击之不鼓。”正义音竹。应劭云:“状似瑟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曰筑。”颜师古云:“今筑形似瑟而小,细项。”
注④集解风俗通义曰:“汉书注,沛人语初发声皆言‘其’。其者,楚言也。
高祖始登位,教令言‘其’,后以为常耳。”
注⑤集解如淳曰:“献牛酒。”
注⑥集解张晏曰:“张,帷帐。”正义音张亮反。
注⑦集解服虔曰:“濞音帔。”
汉将别击布军洮水南北,①皆大破之,追得斩布鄱阳。
注①集解徐广曰:“洮音道,在江淮闲。”
樊哙别将兵定代,斩陈-当城。①
注①索隐代之县名也。正义括地志云:“当城在朔州定襄县界。土地十三州记云‘当城在高柳东八十里,县当常山,故曰当城’。”
十一月,高祖自布军至长安。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隐王①陈涉-魏安厘王-②齐缗王-③赵悼襄王④皆绝无后,予守-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赦代地吏民为陈——赵利所劫掠者,皆赦之。陈-降将言-反时,燕王卢绾使人之-所,与陰谋。上使辟阳侯迎绾,⑤绾称病。辟阳侯归,具言绾反有端矣。二月,使樊哙-周勃将兵击燕王绾,赦燕吏民与反者。立皇子建为燕王。
注①索隐系家作“优王”,名择,负刍之兄。
注②索隐史阙名。昭王之子,王假之祖也。
注③索隐名地,宣王子,王建祖。
注④索隐名偃,孝成王丹之子,优王迁之父也。
注⑤正义审食其也。括地志云:“辟阳故城在冀州信都县西三十五里,汉旧县。”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
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卢绾与数千骑居塞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
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①四日不发丧。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人或闻之,语郦将军。②郦将军往见审食其,曰:“吾闻帝已崩,四日不发丧,欲诛诸将。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审食其入言之,乃以丁未发丧,大赦天下。
注①集解皇甫谧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
注②集解汉书曰郦商,卢绾闻高祖崩,遂亡入匈奴。
丙寅,葬。①己巳,立太子,②至太上皇庙。③-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
注①集解徐广曰五月。
注②正义丙寅葬,后四日至己巳,即立太子为帝。有本脱“己”字者,妄引汉书云“已下”者,非。
注③正义三辅黄图云:“太上皇庙在长安城香室南,冯翊府北。”括地志云:
“汉太上皇庙在雍州长安县西北长安故城中酒池之北,高帝庙北。高帝庙亦在故城中也。”
及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乐沛,以沛宫为高祖原庙。①高祖所教歌儿百二十人,皆令为吹乐,后有缺,辄补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光武纪云‘上幸丰,祠高祖于原庙’。”-案:谓“原”者,再也。先既已立庙,今又再立,故谓之原庙。
高帝八男:长庶齐悼惠王肥;次孝惠,吕后子;次戚夫人子赵隐王如意;次代王恒,已立为孝文帝,薄太后子;次梁王恢,吕太后时徙为赵共王;次淮阳王友,吕太后时徙为赵优王;次淮南厉王长;次燕王建。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①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②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③故救-莫若以忠。④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闲,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葬长陵。⑤
注①集解郑玄曰:“忠,质厚也。野,少礼节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多威仪,如事鬼神。”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薄’。”-案:音隐曰“-音西志反”。郑玄曰“文,尊卑之差也。薄,苟习文法,无悃诚也”。索隐郑音先代反,邹本作“薄”,音扶各反,本一作“-”,而徐广云一作“薄”,是本互不同也。然此语本出子思子,见今礼表记,作“薄”,故郑玄注云“文,尊卑之差也。薄,苟习文法,不悃诚也”。裴又引音隐云“-音先志反”,-塞声相近故也。盖-犹薄之义也。
注④集解郑玄曰:“复反始。”
注⑤集解皇甫谧曰:“长陵山东西广百二十步,高十三丈,在渭水北,去长安城三十五里。”正义括地志云:“长陵在雍州咸阳县东三十里。”
【索隐述赞】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从泗上,即号沛公。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彤云郁砀,素灵告丰。龙变星聚,蛇分径空。项氏主命,负约□功。王我巴蜀,实愤于衷。三秦既北,五兵遂东。泛水即位,咸阳筑宫。威加四海,还歌大风。
卷九 吕太后本纪 第九
吕太后者,①高祖微时妃也,②生孝惠帝-③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④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⑤太子者数矣,赖大臣⑥争之,及留侯策,⑦太子得毋废。
注①集解徐广曰:“吕后父吕公,汉元年为临泗侯,四年卒,高后元年追谥曰吕宣王。”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讳雉。”索隐讳雉,字娥-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讳盈。”
注④集解如淳曰:“姬音怡,-妾之总称也。汉官仪曰‘姬妾数百’。”苏林曰:“清河国有妃里,而题门作‘姬’。”瓒曰:“汉秩禄令及茂陵书姬,内官也,秩比二千石,位次□□下,在七子-八子之上。”索隐如淳音怡,非也。茂陵书曰“姬是内官”,是矣,然官号及妇人通称姬者,姬,周之姓,所以左传称伯姬-叔姬,以言天子之宗女,贵于他姓,故遂以姬为妇人美号。故诗曰“虽有姬姜,不□——”是也。
注⑤索隐上其纪反,又音祈也。
注⑥索隐张良-叔孙通等。
注⑦索隐令太子卑词安车,以迎四皓也。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长兄周吕侯①死事,封其子吕台②为郦侯,③子产为交侯;④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⑤
注①集解徐广曰:“名泽,高祖八年卒,谥令武侯,追谥曰悼武王。”
注②索隐郑氏-邹诞并音怡,苏林音胎。
首节 上一节 39/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