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33节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徐州萧县,古萧叔之国,春秋时为宋附庸。帝王世纪云周封子姓之别为附庸也。”
注⑤集解张晏曰:“一日之中也。或曰旦击之,至日中大破。”
注⑥集解瓒曰:“二水皆在沛郡彭城。”
注⑦正义走音奏。
注⑧集解徐广曰:“在彭城。”索隐孟康曰:“故小县,在彭城南。”
注⑨集解徐广曰:“睢水于彭城入泗水。”正义睢音虽。括地志云:“灵壁故城在徐州符离县西北九十里。睢水首受浚仪县莨荡水,东经取虑,入泗,过郡四,行千二百六十里。”
注⑩集解服虔曰:“挤音‘济民’之‘济’。”瓒曰:“排挤也。”
注⑾正义为,于伪反。
注⑿集解徐广曰:“窈亦作‘-’字。”
注⒀集解服虔曰:“元,长也。食邑于鲁。”韦昭曰:“元,谥也。”
注⒁集解瓒曰:“其音基。”索隐食音异。按:郦、审、赵三人同名,其音合并同,以六国时-有司马食其,并慕其名。
注⒂集解如淳曰:“闲出,闲步,微行,皆同义也。”
是时吕后兄周吕侯①为汉将兵居下邑,②汉王闲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
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③复大振。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闲,汉败楚,④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注①集解徐广曰:“名泽。”正义苏林云:“以姓名侯也。”晋灼云:“外戚表周吕令武侯泽也。吕,县名。封于吕,以为国。”颜师古云:“周吕,封名。令武,其谥也。苏云‘以姓名侯’,非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梁。”正义括地志云:“宋州砀山县本下邑县也,在宋州东一百五十里。”按:今下邑在宋州东一百一十里。
注③集解服虔曰:“傅音附。”孟康曰:“古者二十而傅,三年耕有一年储,故二十三年而后役之。”如淳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各从其父畴内学之。
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罢癃。汉仪注‘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士,一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阵’。又曰‘年五十六衰老,乃得免为庶民,就田里’。
今老弱未尝傅者皆发之。未二十三为弱,过五十六为老。食货志曰‘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者’。”索隐按:姚氏云“古者更卒不过一月,践更五月而休”。又颜云“五当为‘三’,言一岁之中三月居更,三日戍边,总九十三日。古者役人岁不过三日,此所谓‘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也”。斯说得之。
注④集解应劭曰:“京,县名,属河南,有索亭。”晋灼曰:“索音栅。”正义括地志云:“京县城在郑州荥阳县东南二十里。郑之京邑也。晋太康地志云郑太叔段所居邑。荥阳县即大索城。杜预云成皋东有大索城,又有小索故城,在荥阳县北四里。京相-地名云京县有大索亭、小索亭,大小氏兄弟居之,故有小大之号。”按:楚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闲,即此三城耳。
项王之救彭城,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汉军荥阳,筑属之河,以取敖仓粟。①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
注①集解瓒曰:“敖,地名,在荥阳西北山,临河有大仓。”正义括地志云“敖仓在郑州荥阳县西十五里,县门之东北临汴水,南带三皇山,秦时置仓于敖山,名敖仓云。”
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①“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闲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②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
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③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和州历阳县,本汉旧县也。淮南子云‘历阳之都,一夕而为湖’。汉帝时,历阳沦为历湖。”
注②正义上如字,下音寺。
注③集解皇览曰“亚父-在庐江居巢县郭东。居巢廷中有亚父井,吏民皆祭亚父于居巢廷上。长吏初视事,皆祭然后从政。后更造祠郭东,至今祠之。”
正义疽,七余反。崔浩云:“疽,附骨痈也。”括地志云:“髑髅山在庐州巢县东北五里。昔范增居北山之阳,后佐项羽。”
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闲出。”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纪信乘黄屋车,①傅左纛,②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③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注①正义李斐云:“天子车以黄缯为盖裹,”注②集解李斐曰:“纛,毛羽幢也。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以牦牛尾为之,如斗,或在-头,或在衡上也。”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成皋故县在洛州泛水县西南二里。”
汉王使御史大夫周苛、枞公、①魏豹守荥阳。周苛、枞公谋曰:“反国之王,难与守城。”乃共杀魏豹。楚下荥阳城,生得周苛。项王谓周苛曰:“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周苛骂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项王怒,烹周苛,井杀枞公。
注①集解枞音七容反。
汉王之出荥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复入保成皋。汉之四年,项王进兵围成皋。汉王逃,①独与滕公出成皋北门,②渡河走修武,从张耳、韩信军。诸将稍稍得出成皋,从汉王。楚遂拔成皋,欲西。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
注①集解晋灼曰:“独出意。”索隐音徒凋反。汉书作“跳”字。
注②集解徐广曰:“北门名玉门。”
是时,彭越渡河击楚东阿,杀楚将军薛公。项王乃自东击彭越。汉王得淮陰侯兵,欲渡河南。郑忠说汉王,乃止壁河内。使刘贾将兵佐彭越,烧楚积聚。①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汉王则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②相守数月。
注①正义上积赐反。
注②集解孟康曰:“于荥阳筑两城相对为广武,在敖仓西三皇山上。”正义括地志云:“东广武,西广武在郑州荥阳县西二十里。戴延之西征记云三皇山上有二城,东曰东广武,西曰西广武,各在一山头,相去百步。汴水从广涧中东南流,今涸无水。城各有三面,在敖仓西。郭缘生述征记云一涧横绝上过,名曰广武。相对皆立城-,遂号东西广武。”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①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
注①集解如淳曰:“高俎,几之上。”李奇曰“军中巢橹方面,人谓之俎也。”
索隐俎亦机之类,故夏侯湛新论为“机”,机犹俎也。比太公于牲肉,故置之俎上。姚察按:左氏“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杜预谓“车上橹也”,故李氏云“军中巢橹”,又引时人亦谓此为俎也。正义括地志云:“东广武城有高坛,即项羽坐太公俎上者,今名项羽堆,亦呼为太公亭。”颜师古云:“俎者,所以荐肉,示欲烹之,故置俎上。”
注①集解李奇曰“挑身独战,不复须-也。挑音荼了反。”瓒曰“挑战,-娆敌求战,古谓之致师。”
注②集解应劭曰:“楼烦胡也,今楼烦县。”
项王闻淮陰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①往击之。淮陰侯与战,骑将灌婴击之,大破楚军,杀龙且。韩信因自立为齐王。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说淮陰侯。淮陰侯弗听。是时,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乃东,行击陈留、②外黄。
注①集解韦昭曰:“音子闾反。”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陈留,汴州县也。在州东五十里,本汉陈留郡及陈留县之地。”孟康云:“留,郑邑也。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臣瓒又按:宋有留,彭城留是也。此留属陈,故曰陈留。
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①往说项王曰:“彭越强劫②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坑者。东至睢阳,③闻之皆争下项王。
注①集解苏林曰:“令之舍人儿也。”瓒曰:“称儿者,以其幼弱,故系其父,春秋传曰‘仍叔之子’是也。”
注②正义强,其两反。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宋州外城本汉睢阳县也。地理志云睢阳县,故宋国也。”
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马怒,渡兵汜水。①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货赂。大司马咎、长史翳、塞王欣皆自刭汜水上。②大司马咎者,故蕲狱掾,长史欣亦故栎阳狱吏,两人尝有德于项梁,是以项王信任之。当是时,项王在睢阳,闻海春侯军败,则引兵还。
汉军方围钟离-③于荥阳东,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注①集解张晏曰:“汜水在济陰界。”如淳曰:“汜音祀。左传曰‘鄙在郑地汜’。”瓒曰:“高祖攻曹咎成皋,渡汜水而战,今成皋城东汜水是也。”索隐按:今此水见名汜水,音似。张晏云在济陰,亦未全失。按:古济水当此截河而南,又东流,溢为荥泽。然水南曰陰,此亦在济之陰,非彼济陰郡耳。臣瓒之说是。正义括地志云:“汜水源出洛州汜水县东南三十二里方山。山海经云‘浮戏之山,汜水出焉’。”
注②集解郑氏曰:“刭音经鼎反。以刀割颈为刭。’”注③集解汉书义曰:“-音末。”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①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汉王乃封侯公为平国君。②匿弗肯复见。曰:“此天下辩士,所居倾国,故号为平国君。”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注①集解文颖曰:“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与济、汝、淮、泗会于楚,即今官渡水也。”正义应劭云:“在荥阳东二十里。”
张华云:“大梁城在浚仪县北,县西北渠水东经此城南,又北屈分为二渠。其一渠东南流,始皇凿引河水以灌大梁,谓之鸿沟,楚汉会此处也。其一渠东经阳武县南,为官渡水。”按:张华此说是。
注②正义楚汉春秋云:“上欲封之,乃肯见。曰‘此天下之辨士,所居倾国,故号曰平国君’。”按:说归太公、吕后,能和平邦国。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①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②汉王听之。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③南,止军,与淮陰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④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柰何?”对曰:
“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⑤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⑥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⑦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⑧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
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⑨至垓下。⑩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⑾举九江兵,⑿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注①集解韦昭曰:“凡数三分有二为太半,一为少半。”
注②正义遗,唯季反。
注③集解如淳曰:“夏音贾。”正义括地志云:“陈州太康县,本汉阳夏县也。
续汉书郡国志云阳夏县属陈国。”按:太康县城夏后太康所筑,隋改阳夏为太康。
注④集解徐广曰:“在阳夏。”-案:晋灼曰“即固始也”。正义括地志云:“固陵,县名也。在陈州宛丘县西北四十二里。”
注⑤集解李奇曰:“信、越等未有益地之分也。”韦昭曰:“信等虽名为王,未有所画经界。”
注⑥正义傅音附,着也。陈即陈州,古陈国都也。自陈着海,并齐旧地,尽与齐王韩信也。
注⑦正义括地志云:“谷城故在济州东阿县东二十六里。”睢阳,宋州也。自宋州以北至济州谷城际黄河,尽与相国彭越。
注⑧正义为,于伪反。
注⑨集解如淳曰:“并行,并击之。”正义父音甫。寿州寿春县也。城父,亳州县也。屠谓多刑杀也。刘贾入围寿州,引兵过淮北,屠杀亳州、城父,而东北至垓下。
注⑩集解徐广曰:“在沛之-县-,下交切。”-案:应劭曰“垓音该”。
李奇曰“沛-县聚邑名也”。索隐张揖三苍注云:“垓,堤名,在沛郡。”正义按:垓下是高冈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音户交反。
注⑾集解如淳曰:“以舒之-屠破六县。”正义括地志云:“舒,今庐江之故舒城是也。故六城在寿州安丰南百三十二里,-姓,咎繇之后。”按:周殷叛楚,兼举九江郡之兵,随刘贾而至垓下。
注⑿正义九江郡寿州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自陈徙寿春,号云郢。至王负刍为秦将王翦、蒙武所灭,于此置九江郡。应劭云:“自庐江寻阳分为九江。”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①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②常幸从;骏马名骓,③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④项王泣数行下,⑤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①集解应劭曰:“楚歌者,谓鸡鸣歌也。汉已略得其地,故楚歌者多鸡鸣时歌也。”正义颜师古云:“楚人之歌也,犹言‘吴讴’、‘越吟’。若鸡鸣为歌之名,于理则可,不得云‘鸡鸣时’也。高祖戚夫人楚舞,自为楚歌,岂亦鸡鸣时乎?”按:颜说是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云姓虞氏。”正义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也。”
注③正义音隹。顾野王云青白色也。释畜云:“苍白杂毛,骓也。”
注④正义和音胡卧反。楚汉春秋云:“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注⑤正义数,色庾反。行,户郎反。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①麾下②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③百余人耳。项王至陰陵,④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⑤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⑥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⑦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⑧于是项王大呼⑨驰下,汉军皆披靡,⑩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⑾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注①正义其倚反。凡单乘曰骑。后同。
注②正义麾亦作“戏”,同呼危反。
注⑤集解张晏曰:“一日之中也。或曰旦击之,至日中大破。”
注⑥集解瓒曰:“二水皆在沛郡彭城。”
注⑦正义走音奏。
注⑧集解徐广曰:“在彭城。”索隐孟康曰:“故小县,在彭城南。”
注⑨集解徐广曰:“睢水于彭城入泗水。”正义睢音虽。括地志云:“灵壁故城在徐州符离县西北九十里。睢水首受浚仪县莨荡水,东经取虑,入泗,过郡四,行千二百六十里。”
注⑩集解服虔曰:“挤音‘济民’之‘济’。”瓒曰:“排挤也。”
注⑾正义为,于伪反。
注⑿集解徐广曰:“窈亦作‘-’字。”
注⒀集解服虔曰:“元,长也。食邑于鲁。”韦昭曰:“元,谥也。”
注⒁集解瓒曰:“其音基。”索隐食音异。按:郦、审、赵三人同名,其音合并同,以六国时-有司马食其,并慕其名。
注⒂集解如淳曰:“闲出,闲步,微行,皆同义也。”
是时吕后兄周吕侯①为汉将兵居下邑,②汉王闲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
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③复大振。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闲,汉败楚,④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注①集解徐广曰:“名泽。”正义苏林云:“以姓名侯也。”晋灼云:“外戚表周吕令武侯泽也。吕,县名。封于吕,以为国。”颜师古云:“周吕,封名。令武,其谥也。苏云‘以姓名侯’,非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梁。”正义括地志云:“宋州砀山县本下邑县也,在宋州东一百五十里。”按:今下邑在宋州东一百一十里。
注③集解服虔曰:“傅音附。”孟康曰:“古者二十而傅,三年耕有一年储,故二十三年而后役之。”如淳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各从其父畴内学之。
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罢癃。汉仪注‘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士,一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阵’。又曰‘年五十六衰老,乃得免为庶民,就田里’。
今老弱未尝傅者皆发之。未二十三为弱,过五十六为老。食货志曰‘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者’。”索隐按:姚氏云“古者更卒不过一月,践更五月而休”。又颜云“五当为‘三’,言一岁之中三月居更,三日戍边,总九十三日。古者役人岁不过三日,此所谓‘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也”。斯说得之。
注④集解应劭曰:“京,县名,属河南,有索亭。”晋灼曰:“索音栅。”正义括地志云:“京县城在郑州荥阳县东南二十里。郑之京邑也。晋太康地志云郑太叔段所居邑。荥阳县即大索城。杜预云成皋东有大索城,又有小索故城,在荥阳县北四里。京相-地名云京县有大索亭、小索亭,大小氏兄弟居之,故有小大之号。”按:楚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闲,即此三城耳。
项王之救彭城,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汉军荥阳,筑属之河,以取敖仓粟。①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
注①集解瓒曰:“敖,地名,在荥阳西北山,临河有大仓。”正义括地志云“敖仓在郑州荥阳县西十五里,县门之东北临汴水,南带三皇山,秦时置仓于敖山,名敖仓云。”
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①“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闲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②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
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③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和州历阳县,本汉旧县也。淮南子云‘历阳之都,一夕而为湖’。汉帝时,历阳沦为历湖。”
注②正义上如字,下音寺。
注③集解皇览曰“亚父-在庐江居巢县郭东。居巢廷中有亚父井,吏民皆祭亚父于居巢廷上。长吏初视事,皆祭然后从政。后更造祠郭东,至今祠之。”
正义疽,七余反。崔浩云:“疽,附骨痈也。”括地志云:“髑髅山在庐州巢县东北五里。昔范增居北山之阳,后佐项羽。”
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闲出。”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纪信乘黄屋车,①傅左纛,②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③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注①正义李斐云:“天子车以黄缯为盖裹,”注②集解李斐曰:“纛,毛羽幢也。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以牦牛尾为之,如斗,或在-头,或在衡上也。”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成皋故县在洛州泛水县西南二里。”
汉王使御史大夫周苛、枞公、①魏豹守荥阳。周苛、枞公谋曰:“反国之王,难与守城。”乃共杀魏豹。楚下荥阳城,生得周苛。项王谓周苛曰:“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周苛骂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项王怒,烹周苛,井杀枞公。
注①集解枞音七容反。
汉王之出荥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复入保成皋。汉之四年,项王进兵围成皋。汉王逃,①独与滕公出成皋北门,②渡河走修武,从张耳、韩信军。诸将稍稍得出成皋,从汉王。楚遂拔成皋,欲西。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
注①集解晋灼曰:“独出意。”索隐音徒凋反。汉书作“跳”字。
注②集解徐广曰:“北门名玉门。”
是时,彭越渡河击楚东阿,杀楚将军薛公。项王乃自东击彭越。汉王得淮陰侯兵,欲渡河南。郑忠说汉王,乃止壁河内。使刘贾将兵佐彭越,烧楚积聚。①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汉王则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②相守数月。
注①正义上积赐反。
注②集解孟康曰:“于荥阳筑两城相对为广武,在敖仓西三皇山上。”正义括地志云:“东广武,西广武在郑州荥阳县西二十里。戴延之西征记云三皇山上有二城,东曰东广武,西曰西广武,各在一山头,相去百步。汴水从广涧中东南流,今涸无水。城各有三面,在敖仓西。郭缘生述征记云一涧横绝上过,名曰广武。相对皆立城-,遂号东西广武。”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①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
注①集解如淳曰:“高俎,几之上。”李奇曰“军中巢橹方面,人谓之俎也。”
索隐俎亦机之类,故夏侯湛新论为“机”,机犹俎也。比太公于牲肉,故置之俎上。姚察按:左氏“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杜预谓“车上橹也”,故李氏云“军中巢橹”,又引时人亦谓此为俎也。正义括地志云:“东广武城有高坛,即项羽坐太公俎上者,今名项羽堆,亦呼为太公亭。”颜师古云:“俎者,所以荐肉,示欲烹之,故置俎上。”
注①集解李奇曰“挑身独战,不复须-也。挑音荼了反。”瓒曰“挑战,-娆敌求战,古谓之致师。”
注②集解应劭曰:“楼烦胡也,今楼烦县。”
项王闻淮陰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①往击之。淮陰侯与战,骑将灌婴击之,大破楚军,杀龙且。韩信因自立为齐王。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说淮陰侯。淮陰侯弗听。是时,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乃东,行击陈留、②外黄。
注①集解韦昭曰:“音子闾反。”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陈留,汴州县也。在州东五十里,本汉陈留郡及陈留县之地。”孟康云:“留,郑邑也。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臣瓒又按:宋有留,彭城留是也。此留属陈,故曰陈留。
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①往说项王曰:“彭越强劫②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坑者。东至睢阳,③闻之皆争下项王。
注①集解苏林曰:“令之舍人儿也。”瓒曰:“称儿者,以其幼弱,故系其父,春秋传曰‘仍叔之子’是也。”
注②正义强,其两反。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宋州外城本汉睢阳县也。地理志云睢阳县,故宋国也。”
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马怒,渡兵汜水。①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货赂。大司马咎、长史翳、塞王欣皆自刭汜水上。②大司马咎者,故蕲狱掾,长史欣亦故栎阳狱吏,两人尝有德于项梁,是以项王信任之。当是时,项王在睢阳,闻海春侯军败,则引兵还。
汉军方围钟离-③于荥阳东,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注①集解张晏曰:“汜水在济陰界。”如淳曰:“汜音祀。左传曰‘鄙在郑地汜’。”瓒曰:“高祖攻曹咎成皋,渡汜水而战,今成皋城东汜水是也。”索隐按:今此水见名汜水,音似。张晏云在济陰,亦未全失。按:古济水当此截河而南,又东流,溢为荥泽。然水南曰陰,此亦在济之陰,非彼济陰郡耳。臣瓒之说是。正义括地志云:“汜水源出洛州汜水县东南三十二里方山。山海经云‘浮戏之山,汜水出焉’。”
注②集解郑氏曰:“刭音经鼎反。以刀割颈为刭。’”注③集解汉书义曰:“-音末。”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①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汉王乃封侯公为平国君。②匿弗肯复见。曰:“此天下辩士,所居倾国,故号为平国君。”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注①集解文颖曰:“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与济、汝、淮、泗会于楚,即今官渡水也。”正义应劭云:“在荥阳东二十里。”
张华云:“大梁城在浚仪县北,县西北渠水东经此城南,又北屈分为二渠。其一渠东南流,始皇凿引河水以灌大梁,谓之鸿沟,楚汉会此处也。其一渠东经阳武县南,为官渡水。”按:张华此说是。
注②正义楚汉春秋云:“上欲封之,乃肯见。曰‘此天下之辨士,所居倾国,故号曰平国君’。”按:说归太公、吕后,能和平邦国。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①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②汉王听之。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③南,止军,与淮陰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④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柰何?”对曰:
“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⑤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⑥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⑦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⑧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
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⑨至垓下。⑩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⑾举九江兵,⑿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注①集解韦昭曰:“凡数三分有二为太半,一为少半。”
注②正义遗,唯季反。
注③集解如淳曰:“夏音贾。”正义括地志云:“陈州太康县,本汉阳夏县也。
续汉书郡国志云阳夏县属陈国。”按:太康县城夏后太康所筑,隋改阳夏为太康。
注④集解徐广曰:“在阳夏。”-案:晋灼曰“即固始也”。正义括地志云:“固陵,县名也。在陈州宛丘县西北四十二里。”
注⑤集解李奇曰:“信、越等未有益地之分也。”韦昭曰:“信等虽名为王,未有所画经界。”
注⑥正义傅音附,着也。陈即陈州,古陈国都也。自陈着海,并齐旧地,尽与齐王韩信也。
注⑦正义括地志云:“谷城故在济州东阿县东二十六里。”睢阳,宋州也。自宋州以北至济州谷城际黄河,尽与相国彭越。
注⑧正义为,于伪反。
注⑨集解如淳曰:“并行,并击之。”正义父音甫。寿州寿春县也。城父,亳州县也。屠谓多刑杀也。刘贾入围寿州,引兵过淮北,屠杀亳州、城父,而东北至垓下。
注⑩集解徐广曰:“在沛之-县-,下交切。”-案:应劭曰“垓音该”。
李奇曰“沛-县聚邑名也”。索隐张揖三苍注云:“垓,堤名,在沛郡。”正义按:垓下是高冈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音户交反。
注⑾集解如淳曰:“以舒之-屠破六县。”正义括地志云:“舒,今庐江之故舒城是也。故六城在寿州安丰南百三十二里,-姓,咎繇之后。”按:周殷叛楚,兼举九江郡之兵,随刘贾而至垓下。
注⑿正义九江郡寿州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自陈徙寿春,号云郢。至王负刍为秦将王翦、蒙武所灭,于此置九江郡。应劭云:“自庐江寻阳分为九江。”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①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②常幸从;骏马名骓,③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④项王泣数行下,⑤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①集解应劭曰:“楚歌者,谓鸡鸣歌也。汉已略得其地,故楚歌者多鸡鸣时歌也。”正义颜师古云:“楚人之歌也,犹言‘吴讴’、‘越吟’。若鸡鸣为歌之名,于理则可,不得云‘鸡鸣时’也。高祖戚夫人楚舞,自为楚歌,岂亦鸡鸣时乎?”按:颜说是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云姓虞氏。”正义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也。”
注③正义音隹。顾野王云青白色也。释畜云:“苍白杂毛,骓也。”
注④正义和音胡卧反。楚汉春秋云:“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注⑤正义数,色庾反。行,户郎反。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①麾下②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③百余人耳。项王至陰陵,④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⑤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⑥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⑦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⑧于是项王大呼⑨驰下,汉军皆披靡,⑩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⑾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注①正义其倚反。凡单乘曰骑。后同。
注②正义麾亦作“戏”,同呼危反。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