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2节
注①集解皇甫谧曰:“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索隐宋衷云:“颛顼,名;
高阳,有天下号也。”张晏云:“高阳者,所兴地名也。”
注②索隐言能养材物以任地。大戴礼作“养财”。
注③索隐载,行也。言行四时以象天。大戴礼作“履时以象天”。履亦践而行也。
注④索隐鬼神聪明正直,当尽心敬事,因制尊卑之义,故礼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是也。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谓山川之神也。能兴云致雨,润养万物也,故己依冯之-义也-,古制字。
注⑤索隐谓理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人也。
注⑥正义优州也。
注⑦正义址音止,交州也。
注⑧集解地理志曰流沙在张掖居延县。正义济,渡也。括地志云:“居延海南,甘州张掖县东北千六十四里是。”
注⑨集解海外经曰:“东海中有山焉,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
东北有门,名曰鬼门,万鬼所聚也。天帝使神人守之,一名神荼,一名郁垒,主阅领万鬼。若害人之鬼,以苇索缚之,射以桃弧,投虎食也。”
注⑩正义动物谓鸟兽之类,静物谓草木之类。
注⑾正义大谓五岳-四渎,小谓丘陵坟衍。
注⑿集解王肃曰:“砥,平也。四远皆平而来服属。”索隐依王肃音止蜀,据大戴礼作“砥砺”也。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①颛顼崩,②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注①索隐系本作“穷系”。宋衷云:“一云穷系,谥也。”正义帝舜之高祖也。
注②集解皇甫谧曰:“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皇览曰:“颛顼-在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顿丘者城门,名顿丘道。”索隐皇甫谧云:“据左氏,岁在鹑火而崩,葬东郡。”又山海经曰:“颛顼葬鲋鱼山之阳,九嫔葬其陰。”
帝喾高辛者,①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极,②-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③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注①集解张晏曰:“少昊以前,天下之号象其德。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
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名;颛顼与喾皆以字为号:上古质故也。”索隐宋衷曰:
“高辛地名,因以为号。喾,名也。”皇甫谧云:“帝喾名□也。”正义帝王纪云:“-母无闻焉。”
注②正义-音居兆反。本作“桥”,音同。又巨遥反。帝尧之祖也。
注③集解皇甫谧曰:“都亳,今河南偃师是。”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①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②明鬼神而敬事之。③其色郁郁,其德嶷嶷。④其动也时,其服也士。⑤帝喾溉执中而-天下,⑥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⑦
注①正义帝王纪云:“帝-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见其神异,自言其名曰岌。
龆龀有圣德,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位,都亳,以人事纪官也。”
注②正义言作历弦-望-晦-朔,日月未至而迎之,过而送之,上“迎日推策”是也。
注③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津气谓之神,贤人之津气谓之鬼。
言明识鬼而敬事也。
注④索隐郁郁犹穆穆也。嶷嶷,德高也。今案:大戴礼“郁”作“神”,“嶷”作“俟”。
注⑤索隐举动应天时,衣服服士服,言其公且廉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古‘既’字作水旁。‘-’字一作‘尹’。”索隐即尚书“允执厥中”是也。正义溉音既。言帝-治民,若水之溉灌,平等而执中正,-于天下也。
注⑦正义以上大戴文也。
帝喾娶陈锋氏女,①生放勋。②娶-訾氏女,生挚。③帝喾崩,④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⑤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注①索隐锋音。案:系本作“陈酆氏”。皇甫谧云“陈锋氏女曰庆都”。庆都,名也。正义锋音。又作“丰”。帝王纪云“帝-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
元妃有邰氏女,曰姜-,生后稷。次妃有-氏女,曰简狄,生□,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次妃-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也。
注②正义放音方往反。勋亦作“勋”,音许云反。言尧能放上代之功,故曰放勋。谥尧。姓伊祁氏。帝王纪云:
“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十四月生尧。”
注③索隐案:皇甫谧云“女名常宜”也。正义-,足须反。訾,紫移反。
注④集解皇甫谧曰:“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皇览曰:“帝喾-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陰野中。”
注⑤索隐古本作“不着”,音张虑反。俗本作“不善”。不善谓微弱,不着犹不着明。卫宏云:“挚立九年而唐侯德盛,因禅位焉。”正义帝王纪云:“帝挚之母于四人中班最在下,而挚于兄弟最长,得登帝位。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
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臣造唐而致禅。唐侯自知有天命,乃受帝禅,乃封挚于高辛。”今定州唐县也。
帝尧者,①放勋。②其仁如天,③其知如神。④就之如日,⑤望之如云。⑥富而不骄,贵而不舒。⑦黄收纯衣,⑧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⑨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⑩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注①集解谥法曰:“翼善传圣曰尧。”索隐尧,谥也。放勋,名。帝喾之子,姓伊祁氏。案:皇甫谧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正义徐广云:“号陶唐。”帝王纪云:“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其北,帝夏禹都,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括地志云:“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平阳河水一名晋水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号陶唐。”皇甫谧曰:“尧以甲申岁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征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年百一十八,在位九十八年。”
注③索隐如天之函养也。
注④索隐如神之微妙也。
注⑤索隐如日之照临,人咸依就之,若葵藿倾心以向日也。
注⑥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谷之仰膏雨也。
注⑦索隐舒犹慢也。大戴礼作“不豫”。
注⑧集解徐广曰:“纯,一作‘□’。”-案:太古冠冕图云“夏名冕曰收”。
礼记曰“野夫黄冠”。郑玄曰“纯衣,士之祭服”。索隐收,冕名。其色黄,故曰黄收,象古质素也。纯,读曰缁。
注⑨集解徐广曰:“驯,古训字。”索隐史记“驯”字徐广皆读曰训。训,顺也。言圣德能顺人也。案:尚书作“俊德”,孔安国云“能明用俊德之士”,与此文意别也。
注⑩集解徐广曰:“下云‘便程东作’,然则训平为便也。”-案:尚书并作“平”字。孔安国曰“百姓,百官”。郑玄曰“百姓,-臣之父子兄弟”。索隐古文尚书作“平”,此文盖读“平”为浦耕反。平既训便,因作“便章”。其今文作“辩章”。古“平”字亦作“便”,音婢缘反。便则训辩,遂为辩章。邹诞生本亦同也。
乃命羲-和,①敬顺昊天,②数法③日月星辰,④敬授民时。⑤分命羲仲,居郁夷,曰-谷。⑥敬道日出,便程东作。⑦日中,星鸟,以殷中春。⑧其民析,鸟兽字微。⑨申命羲叔,居南交。⑩便程南为,敬致。⑾日永,星火,以正中夏。⑿其民因,鸟兽希革。⒀申命和仲,⒁居西土,⒂曰昧谷。⒃敬道日入,便程西成。⒄夜中,星虚,⒅以正中秋。⒆其民夷易,鸟兽毛。[二0]申命和叔;居北方,曰优都。[二一]便在伏物。[二二]日短,星昴,以正中冬。[二三]其民燠,鸟兽-毛。[二四]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二五]信饬[二六]百官,-功皆兴。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之官。”正义吕刑传云:
“重即羲,黎即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黎也。”案:圣人不独治,必须贤辅,乃命相天地之官,若周礼天官卿-地官卿也。
注②正义敬犹恭勤也。元气昊然广大,故云昊天。释天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天,冬为上天。”而独言昊天者,以尧能敬天,大,故以昊大言之。
注③索隐尚书作“历象日月”,则此言“数法”,是训“历象”二字,谓命羲和以历数之法观察日月星辰之早晚,以敬授人时也。
注④正义历数之法,日之甲乙,月之大小,昏明递中之星,日月所会之辰,定其天数,以为一岁之历。
注⑤正义尚书考灵耀云:“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种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种黍菽。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昴昏中,可以收敛也。”天子视四星之中,知民缓急,故云敬授民时也。
注⑥集解尚书作“-夷”。孔安国曰:“东表之地称-夷。日出于-谷。羲仲,治东方之官。”索隐旧本作“汤谷”,今并依尚书字。案:淮南子曰“日出汤谷,浴于咸池”,则汤谷亦有他证明矣。又下曰“昧谷”,徐广云“一作‘柳’”,柳亦日入处地名。太史公博采经记而为此史,广记异闻,不必皆依尚书。盖郁夷亦地之别名也。正义郁音隅。阳或作“-”。禹贡青州云:“-夷既略。”案:-
夷,青州也。尧命羲仲理东方青州-夷之地,日所出处,名曰阳明之谷。羲仲主东方之官,若周礼春官卿。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敬道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索隐刘伯庄传皆依古史作平秩音。然尚书大传曰“辩秩东作”,则是训秩为程,言便课其作程者也。正义道音导。便,程,并如字,后同。导,训也。三春主东,故言日出。耕作在春,故言东作。命羲仲恭勤道训万民东作之事,使有程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日中谓春分之日也。鸟,南方朱鸟七宿也。殷,正也。
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转以推孟-季,则可知也。”正义下“中”音仲,夏-秋-冬并同。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春事既起,丁壮就功,言其民老壮分析也。”侞化曰字。
尚书“微”作“尾”字。说*(文)*云“尾,交接也”。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夏与春交,此治南方之官也。”索隐孔注未是。然则冬与秋交,何故下无其文-且东-夷,西昧谷,北优都,三方皆言地,而夏独不言地,乃云与春交,斯不例之甚也。然南方地有名交址者,或古文略举一字名地,南交则是交址不疑也。正义羲叔主南方官,若周礼夏官卿也。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为,化也。平序分南方化育之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也。”索隐为依字读。春言东作,夏言南为,皆是耕作营为劝农之事。孔安国强读为“讹”字,虽则训化,解释亦甚纡回也。正义为音于伪反。命羲叔宜恭勤民事。致其种殖,使有程期也。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永,长也,谓夏至之日。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可知也,以正中夏之*[气]*节。”马融-王肃谓日长昼漏六十刻,郑玄曰五十五刻。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因,谓老弱因就在田之丁壮以助农也。夏时鸟兽毛羽希少改易也。革,改也。”
注⒁正义和仲主西方之官,若周礼秋官卿也。
注⒂集解徐广曰:“一无‘土’字。以为西者,今天水之西县也。”-案:
郑玄曰“西者,陇西之西,今人谓之兑山”。
注⒃集解徐广曰:“一作‘柳谷’。”-案:孔安国曰“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此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秋,西方,万物成也。”
注⒅索隐虚,旧依字读,而邹诞生音墟。案:虚星主坟墓,邹氏或得其理。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春言日,秋言夜,互相备也。虚,玄武之中星。亦言七星皆以秋分日见,以正三秋也。”
注[二0]集解孔安国曰:“夷,平也。老壮者在田,与夏平也-,理也。毛更生*(曰)*整理。”
注[二一]集解孔安国曰:“北称优都,谓所聚也。”索隐山海经曰“北海之内有山名优都”,盖是也。正义案:北方优州,陰聚之地,命和叔居理之。北方之官,若周礼冬官卿。
注[二二]索隐使和叔察北方藏伏之物,谓人畜积聚等冬皆藏伏。尸子亦曰“北方者,伏方也”。尚书作“平在朔易”。今案:大传云“便在伏物”,太史公据之而书。
注[二三]集解孔安国曰:“日短,冬至之日也。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节也。”马融-王肃谓日短昼漏四十刻。郑玄曰四十五刻,失之。
注[二四]集解徐广曰:“-音茸。”-案:孔安国曰“民入室处,鸟兽皆生-毳细毛以自温也”。
注[二五]索隐夫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度数也。而日行迟,一岁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
至二十九日半强,月行天一-,又逐及日而与会。一年十二会,是为十二月。
每月二十九日过半。年分出小月六,是每岁余六日。又大岁三百六十六日,小岁三百五十五日,举全数云六十六日。其实一岁唯余十一日弱。未满三岁,已成一月,则置闰。若三年不置闰,则正月为二月。九年差三月,则以春为夏。十七年差六月,则四时皆反。以此四时不正,岁不成矣。故传曰“归余于终,事则不悖”是也。
注[二六]集解徐广曰:“古‘-’字。”
尧曰:“谁可顺此事-”①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②尧曰:“吁!顽凶,不用。”③尧又曰:“谁可者-”-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④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⑤尧又曰:“嗟,四岳,⑥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⑦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⑧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⑨岳曰:“□哉,试不可用而已。”⑩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⑾
高阳,有天下号也。”张晏云:“高阳者,所兴地名也。”
注②索隐言能养材物以任地。大戴礼作“养财”。
注③索隐载,行也。言行四时以象天。大戴礼作“履时以象天”。履亦践而行也。
注④索隐鬼神聪明正直,当尽心敬事,因制尊卑之义,故礼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是也。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谓山川之神也。能兴云致雨,润养万物也,故己依冯之-义也-,古制字。
注⑤索隐谓理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人也。
注⑥正义优州也。
注⑦正义址音止,交州也。
注⑧集解地理志曰流沙在张掖居延县。正义济,渡也。括地志云:“居延海南,甘州张掖县东北千六十四里是。”
注⑨集解海外经曰:“东海中有山焉,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
东北有门,名曰鬼门,万鬼所聚也。天帝使神人守之,一名神荼,一名郁垒,主阅领万鬼。若害人之鬼,以苇索缚之,射以桃弧,投虎食也。”
注⑩正义动物谓鸟兽之类,静物谓草木之类。
注⑾正义大谓五岳-四渎,小谓丘陵坟衍。
注⑿集解王肃曰:“砥,平也。四远皆平而来服属。”索隐依王肃音止蜀,据大戴礼作“砥砺”也。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①颛顼崩,②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注①索隐系本作“穷系”。宋衷云:“一云穷系,谥也。”正义帝舜之高祖也。
注②集解皇甫谧曰:“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皇览曰:“颛顼-在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顿丘者城门,名顿丘道。”索隐皇甫谧云:“据左氏,岁在鹑火而崩,葬东郡。”又山海经曰:“颛顼葬鲋鱼山之阳,九嫔葬其陰。”
帝喾高辛者,①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极,②-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③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注①集解张晏曰:“少昊以前,天下之号象其德。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
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名;颛顼与喾皆以字为号:上古质故也。”索隐宋衷曰:
“高辛地名,因以为号。喾,名也。”皇甫谧云:“帝喾名□也。”正义帝王纪云:“-母无闻焉。”
注②正义-音居兆反。本作“桥”,音同。又巨遥反。帝尧之祖也。
注③集解皇甫谧曰:“都亳,今河南偃师是。”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①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②明鬼神而敬事之。③其色郁郁,其德嶷嶷。④其动也时,其服也士。⑤帝喾溉执中而-天下,⑥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⑦
注①正义帝王纪云:“帝-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见其神异,自言其名曰岌。
龆龀有圣德,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位,都亳,以人事纪官也。”
注②正义言作历弦-望-晦-朔,日月未至而迎之,过而送之,上“迎日推策”是也。
注③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津气谓之神,贤人之津气谓之鬼。
言明识鬼而敬事也。
注④索隐郁郁犹穆穆也。嶷嶷,德高也。今案:大戴礼“郁”作“神”,“嶷”作“俟”。
注⑤索隐举动应天时,衣服服士服,言其公且廉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古‘既’字作水旁。‘-’字一作‘尹’。”索隐即尚书“允执厥中”是也。正义溉音既。言帝-治民,若水之溉灌,平等而执中正,-于天下也。
注⑦正义以上大戴文也。
帝喾娶陈锋氏女,①生放勋。②娶-訾氏女,生挚。③帝喾崩,④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⑤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注①索隐锋音。案:系本作“陈酆氏”。皇甫谧云“陈锋氏女曰庆都”。庆都,名也。正义锋音。又作“丰”。帝王纪云“帝-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
元妃有邰氏女,曰姜-,生后稷。次妃有-氏女,曰简狄,生□,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次妃-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也。
注②正义放音方往反。勋亦作“勋”,音许云反。言尧能放上代之功,故曰放勋。谥尧。姓伊祁氏。帝王纪云:
“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十四月生尧。”
注③索隐案:皇甫谧云“女名常宜”也。正义-,足须反。訾,紫移反。
注④集解皇甫谧曰:“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皇览曰:“帝喾-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陰野中。”
注⑤索隐古本作“不着”,音张虑反。俗本作“不善”。不善谓微弱,不着犹不着明。卫宏云:“挚立九年而唐侯德盛,因禅位焉。”正义帝王纪云:“帝挚之母于四人中班最在下,而挚于兄弟最长,得登帝位。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
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臣造唐而致禅。唐侯自知有天命,乃受帝禅,乃封挚于高辛。”今定州唐县也。
帝尧者,①放勋。②其仁如天,③其知如神。④就之如日,⑤望之如云。⑥富而不骄,贵而不舒。⑦黄收纯衣,⑧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⑨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⑩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注①集解谥法曰:“翼善传圣曰尧。”索隐尧,谥也。放勋,名。帝喾之子,姓伊祁氏。案:皇甫谧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正义徐广云:“号陶唐。”帝王纪云:“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其北,帝夏禹都,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括地志云:“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平阳河水一名晋水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号陶唐。”皇甫谧曰:“尧以甲申岁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征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年百一十八,在位九十八年。”
注③索隐如天之函养也。
注④索隐如神之微妙也。
注⑤索隐如日之照临,人咸依就之,若葵藿倾心以向日也。
注⑥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谷之仰膏雨也。
注⑦索隐舒犹慢也。大戴礼作“不豫”。
注⑧集解徐广曰:“纯,一作‘□’。”-案:太古冠冕图云“夏名冕曰收”。
礼记曰“野夫黄冠”。郑玄曰“纯衣,士之祭服”。索隐收,冕名。其色黄,故曰黄收,象古质素也。纯,读曰缁。
注⑨集解徐广曰:“驯,古训字。”索隐史记“驯”字徐广皆读曰训。训,顺也。言圣德能顺人也。案:尚书作“俊德”,孔安国云“能明用俊德之士”,与此文意别也。
注⑩集解徐广曰:“下云‘便程东作’,然则训平为便也。”-案:尚书并作“平”字。孔安国曰“百姓,百官”。郑玄曰“百姓,-臣之父子兄弟”。索隐古文尚书作“平”,此文盖读“平”为浦耕反。平既训便,因作“便章”。其今文作“辩章”。古“平”字亦作“便”,音婢缘反。便则训辩,遂为辩章。邹诞生本亦同也。
乃命羲-和,①敬顺昊天,②数法③日月星辰,④敬授民时。⑤分命羲仲,居郁夷,曰-谷。⑥敬道日出,便程东作。⑦日中,星鸟,以殷中春。⑧其民析,鸟兽字微。⑨申命羲叔,居南交。⑩便程南为,敬致。⑾日永,星火,以正中夏。⑿其民因,鸟兽希革。⒀申命和仲,⒁居西土,⒂曰昧谷。⒃敬道日入,便程西成。⒄夜中,星虚,⒅以正中秋。⒆其民夷易,鸟兽毛。[二0]申命和叔;居北方,曰优都。[二一]便在伏物。[二二]日短,星昴,以正中冬。[二三]其民燠,鸟兽-毛。[二四]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二五]信饬[二六]百官,-功皆兴。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之官。”正义吕刑传云:
“重即羲,黎即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黎也。”案:圣人不独治,必须贤辅,乃命相天地之官,若周礼天官卿-地官卿也。
注②正义敬犹恭勤也。元气昊然广大,故云昊天。释天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天,冬为上天。”而独言昊天者,以尧能敬天,大,故以昊大言之。
注③索隐尚书作“历象日月”,则此言“数法”,是训“历象”二字,谓命羲和以历数之法观察日月星辰之早晚,以敬授人时也。
注④正义历数之法,日之甲乙,月之大小,昏明递中之星,日月所会之辰,定其天数,以为一岁之历。
注⑤正义尚书考灵耀云:“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种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种黍菽。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昴昏中,可以收敛也。”天子视四星之中,知民缓急,故云敬授民时也。
注⑥集解尚书作“-夷”。孔安国曰:“东表之地称-夷。日出于-谷。羲仲,治东方之官。”索隐旧本作“汤谷”,今并依尚书字。案:淮南子曰“日出汤谷,浴于咸池”,则汤谷亦有他证明矣。又下曰“昧谷”,徐广云“一作‘柳’”,柳亦日入处地名。太史公博采经记而为此史,广记异闻,不必皆依尚书。盖郁夷亦地之别名也。正义郁音隅。阳或作“-”。禹贡青州云:“-夷既略。”案:-
夷,青州也。尧命羲仲理东方青州-夷之地,日所出处,名曰阳明之谷。羲仲主东方之官,若周礼春官卿。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敬道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索隐刘伯庄传皆依古史作平秩音。然尚书大传曰“辩秩东作”,则是训秩为程,言便课其作程者也。正义道音导。便,程,并如字,后同。导,训也。三春主东,故言日出。耕作在春,故言东作。命羲仲恭勤道训万民东作之事,使有程期。
注⑧集解孔安国曰:“日中谓春分之日也。鸟,南方朱鸟七宿也。殷,正也。
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转以推孟-季,则可知也。”正义下“中”音仲,夏-秋-冬并同。
注⑨集解孔安国曰:“春事既起,丁壮就功,言其民老壮分析也。”侞化曰字。
尚书“微”作“尾”字。说*(文)*云“尾,交接也”。
注⑩集解孔安国曰:“夏与春交,此治南方之官也。”索隐孔注未是。然则冬与秋交,何故下无其文-且东-夷,西昧谷,北优都,三方皆言地,而夏独不言地,乃云与春交,斯不例之甚也。然南方地有名交址者,或古文略举一字名地,南交则是交址不疑也。正义羲叔主南方官,若周礼夏官卿也。
注⑾集解孔安国曰:“为,化也。平序分南方化育之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也。”索隐为依字读。春言东作,夏言南为,皆是耕作营为劝农之事。孔安国强读为“讹”字,虽则训化,解释亦甚纡回也。正义为音于伪反。命羲叔宜恭勤民事。致其种殖,使有程期也。
注⑿集解孔安国曰:“永,长也,谓夏至之日。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可知也,以正中夏之*[气]*节。”马融-王肃谓日长昼漏六十刻,郑玄曰五十五刻。
注⒀集解孔安国曰:“因,谓老弱因就在田之丁壮以助农也。夏时鸟兽毛羽希少改易也。革,改也。”
注⒁正义和仲主西方之官,若周礼秋官卿也。
注⒂集解徐广曰:“一无‘土’字。以为西者,今天水之西县也。”-案:
郑玄曰“西者,陇西之西,今人谓之兑山”。
注⒃集解徐广曰:“一作‘柳谷’。”-案:孔安国曰“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此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也”。
注⒄集解孔安国曰:“秋,西方,万物成也。”
注⒅索隐虚,旧依字读,而邹诞生音墟。案:虚星主坟墓,邹氏或得其理。
注⒆集解孔安国曰:“春言日,秋言夜,互相备也。虚,玄武之中星。亦言七星皆以秋分日见,以正三秋也。”
注[二0]集解孔安国曰:“夷,平也。老壮者在田,与夏平也-,理也。毛更生*(曰)*整理。”
注[二一]集解孔安国曰:“北称优都,谓所聚也。”索隐山海经曰“北海之内有山名优都”,盖是也。正义案:北方优州,陰聚之地,命和叔居理之。北方之官,若周礼冬官卿。
注[二二]索隐使和叔察北方藏伏之物,谓人畜积聚等冬皆藏伏。尸子亦曰“北方者,伏方也”。尚书作“平在朔易”。今案:大传云“便在伏物”,太史公据之而书。
注[二三]集解孔安国曰:“日短,冬至之日也。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节也。”马融-王肃谓日短昼漏四十刻。郑玄曰四十五刻,失之。
注[二四]集解徐广曰:“-音茸。”-案:孔安国曰“民入室处,鸟兽皆生-毳细毛以自温也”。
注[二五]索隐夫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度数也。而日行迟,一岁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
至二十九日半强,月行天一-,又逐及日而与会。一年十二会,是为十二月。
每月二十九日过半。年分出小月六,是每岁余六日。又大岁三百六十六日,小岁三百五十五日,举全数云六十六日。其实一岁唯余十一日弱。未满三岁,已成一月,则置闰。若三年不置闰,则正月为二月。九年差三月,则以春为夏。十七年差六月,则四时皆反。以此四时不正,岁不成矣。故传曰“归余于终,事则不悖”是也。
注[二六]集解徐广曰:“古‘-’字。”
尧曰:“谁可顺此事-”①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②尧曰:“吁!顽凶,不用。”③尧又曰:“谁可者-”-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④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⑤尧又曰:“嗟,四岳,⑥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⑦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⑧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⑨岳曰:“□哉,试不可用而已。”⑩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⑾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