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29节
注⑤集解徐广曰:“斩,一作‘践’。”-案:服虔曰“断华山为城”。索隐斩,亦作“践”,亦出贾本论。又崔浩云:“践,登也。”
注⑥集解如淳曰:“何犹问也。”索隐崔浩云:“何或为‘呵’。”汉旧仪:“宿-郎官分五夜谁呵,呵夜行者谁也。”何呵字同。
注⑦索隐金城,言其实且坚也。韩子曰“虽有金城汤池”,汉书张良亦曰“关中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秦王既没,余威振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①-隶之人,②而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闲,而倔起什伯之中,③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而转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注①集解服虔曰:“以绳系户枢也。”孟康曰:“瓦瓮为□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古‘氓’字。氓,民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首出十长百长之中。”如淳曰:“时皆辟屈在十百之中。”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①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中山之君;——棘矜,②非锬于句戟长铩也;
③适戍之-,非抗于九国之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④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注①集解韦昭曰:“-谓二。函,函谷关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以-柄及棘作矛槿也。”如淳曰:“-椎,块椎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锬,一作‘-’。”-案:如淳曰“长刃矛也”。又曰“钩戟似矛,刃下有铁,横方上钩曲也”。铩音所拜反。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东’之‘-’。”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①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本有此篇,无前者‘秦孝公’已下,而又以‘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继此末也。”索隐按:贾谊过秦论以“孝公”已下为上篇,“秦兼并诸侯山东三十余郡”为下篇。邹诞生云“太史公删贾谊过秦篇着此论,富其义而省其辞。咛先生增续既已混-,而世俗小智不唯删省之旨,合写本论于此,故不同也。今颇亦不可分别”。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滢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褐①而饥者甘糟嗳,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
即四海之内,皆-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坚止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②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坚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短’,小襦也,音竖。”索隐赵岐曰:“褐以毛毳织之,若马衣。或以褐编衣也。”-,一音竖。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无此上五字。”
襄公立,享国十二年。初为西。葬西垂。①生文公。
注①索隐此已下重序列秦之先君立年及葬处,皆当据秦纪为说,与正史小有不同,今取异说重列于后。襄公,秦仲孙,庄公子,救周,周始命为诸侯。初为西-,祠白帝。立十三年,葬西土。
文公立,居西垂宫。五十年死,葬西垂。①生静公。
注①索隐作——,又作陈宝祠。
静公不享国而死。生宪公。
宪公享国十二年,居西新邑。死,葬衙。①生武公-德公-出子。
注①集解地理志云冯翊有衙县。索隐宪公灭荡社,居新邑,葬衙。本纪宪公徙居平阳,葬西山。
出子享国六年,居西陵。①庶长弗忌-威累-参父三人,率贼贼出子鄙衍,葬衙。武公立。
注①索隐一云居西陂,葬衙。本纪不云。
武公享国二十年。居平阳封宫。①葬宣阳聚东南。②三庶长伏其罪。德公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云居平封宫。”
注②索隐纪云葬平阳,初以人从死。
德公享国二年。居雍大郑宫。生宣公-成公-缪公。葬阳。初伏,以御蛊。①
注①索隐二年初伏。本纪此已下居葬绝不言也。
宣公享国十二年。居阳宫。葬阳。①初志闰月。
注①索隐四年,作密。
成公享国四年,居雍之①宫。葬阳。齐伐山戎-孤竹。
注①集解徐广曰:“之,一作‘走’。”
缪公享国三十九年。天子致霸。葬雍。缪公学着人。①生康公。
注①索隐着音宁,又音贮,着即宁也。门屏之闲曰宁,谓学于宁门之人。故诗云“俟我于着乎而”是也。
康公享国十二年。居雍高寝。葬-社。生共公。
共公享国五年,居雍高寝。葬康公南。生桓公。
桓公享国二十七年。居雍太寝。葬义里丘北。生景公。①
注①索隐一作“僖公”。系本云名后伯车。
景公享国四十年。居雍高寝,葬丘里南。①生毕公。②
注①正义丘,一作“二”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春秋作‘哀公’。”
毕公享国三十六年。①葬车里北。生夷公。
注①正义一作“三十七年”。
夷公不享国。死,葬左宫。生惠公。①
注①正义十年,葬车里。元年,孔子行鲁相事。
惠公享国十年。葬车里*(康景)*。生悼公。
悼公享国十五年。①葬僖公西。城雍。生剌②龚公③。
注①正义*(雍)*本纪作“十四年”。
注②正义一作“利”。
注③索隐一作“厉共公”。
剌龚公享国三十四年。葬入里。①生躁公-②怀公。③其十年,彗星见。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人’。”
注②索隐又作“-公”。正义十四年,居受寝,葬悼公南也。
注③正义四年,葬栎圉氏。
躁公享国十四年。居受寝。葬悼公南。其元年,彗星见。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星昼见’。”
怀公从晋来。享国四年。葬栎圉氏。生灵公。诸臣围怀公,怀公自杀。
肃灵公,昭子子也。①居泾阳。享国十年。葬悼公西。生简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怀公生昭子,昭子生灵公。”索隐纪年及系本无“肃”字。
立十年,表同,纪十二年。
简公从晋来。享国十五年。葬僖公西。①生惠公。其七年。百姓初带剑。
注①索隐按:本纪简公名悼子,即剌龚公之子,怀公弟也。且纪及系本皆以为然,今此文云“灵公”,谬也。立十六年,葬僖公西。
惠公享国十三年。葬陵圉。①生出公。
注①索隐王劭按纪年云“简公后次敬公,敬公立十三年,乃至惠公”,辞即难凭,时参异说。
出公享国二年。①出公自杀,葬雍。
注①索隐系本谓“少主”。
献公享国二十三年。①葬嚣圉。生孝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灵公子。”索隐系本称“元献公”。立二十二年,表同,纪二十四年。
孝公享国二十四年。①葬弟圉。生惠文王。其十三年,始都咸阳。②
注①索隐本纪十二年。
注②正义本纪云“十二年作咸阳,筑冀阙”,是十三年始都之。
惠文王享国二十七年。①葬公陵。②生悼武王。
注①索隐十九而立。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秦惠文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北一十四里。”
悼武王享国四年,葬永陵。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皇甫谧曰葬毕,今按陵西毕陌。”索隐系本作“武烈王”。
十九而立,立三年。本纪四年。正义括地志云:“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十里,俗名周武王陵,非也。”
昭襄王享国五十六年。葬-阳。①生孝文王。
注①索隐十九年而立,葬芷陵也。正义括地志云:“秦庄襄王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三十五里,俗亦谓为子楚。始皇陵在北,故亦谓为见子陵。”
孝文王享国一年。葬寿陵。生庄襄王。
庄襄王享国三年。葬-阳。生始皇帝。吕不韦相。
献公立七年,初行为市。十年,为户籍相伍。
孝公立十六年。时桃李冬华。
注⑥集解如淳曰:“何犹问也。”索隐崔浩云:“何或为‘呵’。”汉旧仪:“宿-郎官分五夜谁呵,呵夜行者谁也。”何呵字同。
注⑦索隐金城,言其实且坚也。韩子曰“虽有金城汤池”,汉书张良亦曰“关中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秦王既没,余威振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①-隶之人,②而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闲,而倔起什伯之中,③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而转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注①集解服虔曰:“以绳系户枢也。”孟康曰:“瓦瓮为□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古‘氓’字。氓,民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首出十长百长之中。”如淳曰:“时皆辟屈在十百之中。”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①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中山之君;——棘矜,②非锬于句戟长铩也;
③适戍之-,非抗于九国之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④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注①集解韦昭曰:“-谓二。函,函谷关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以-柄及棘作矛槿也。”如淳曰:“-椎,块椎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锬,一作‘-’。”-案:如淳曰“长刃矛也”。又曰“钩戟似矛,刃下有铁,横方上钩曲也”。铩音所拜反。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东’之‘-’。”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①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本有此篇,无前者‘秦孝公’已下,而又以‘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继此末也。”索隐按:贾谊过秦论以“孝公”已下为上篇,“秦兼并诸侯山东三十余郡”为下篇。邹诞生云“太史公删贾谊过秦篇着此论,富其义而省其辞。咛先生增续既已混-,而世俗小智不唯删省之旨,合写本论于此,故不同也。今颇亦不可分别”。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滢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褐①而饥者甘糟嗳,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
即四海之内,皆-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坚止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②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坚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短’,小襦也,音竖。”索隐赵岐曰:“褐以毛毳织之,若马衣。或以褐编衣也。”-,一音竖。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无此上五字。”
襄公立,享国十二年。初为西。葬西垂。①生文公。
注①索隐此已下重序列秦之先君立年及葬处,皆当据秦纪为说,与正史小有不同,今取异说重列于后。襄公,秦仲孙,庄公子,救周,周始命为诸侯。初为西-,祠白帝。立十三年,葬西土。
文公立,居西垂宫。五十年死,葬西垂。①生静公。
注①索隐作——,又作陈宝祠。
静公不享国而死。生宪公。
宪公享国十二年,居西新邑。死,葬衙。①生武公-德公-出子。
注①集解地理志云冯翊有衙县。索隐宪公灭荡社,居新邑,葬衙。本纪宪公徙居平阳,葬西山。
出子享国六年,居西陵。①庶长弗忌-威累-参父三人,率贼贼出子鄙衍,葬衙。武公立。
注①索隐一云居西陂,葬衙。本纪不云。
武公享国二十年。居平阳封宫。①葬宣阳聚东南。②三庶长伏其罪。德公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云居平封宫。”
注②索隐纪云葬平阳,初以人从死。
德公享国二年。居雍大郑宫。生宣公-成公-缪公。葬阳。初伏,以御蛊。①
注①索隐二年初伏。本纪此已下居葬绝不言也。
宣公享国十二年。居阳宫。葬阳。①初志闰月。
注①索隐四年,作密。
成公享国四年,居雍之①宫。葬阳。齐伐山戎-孤竹。
注①集解徐广曰:“之,一作‘走’。”
缪公享国三十九年。天子致霸。葬雍。缪公学着人。①生康公。
注①索隐着音宁,又音贮,着即宁也。门屏之闲曰宁,谓学于宁门之人。故诗云“俟我于着乎而”是也。
康公享国十二年。居雍高寝。葬-社。生共公。
共公享国五年,居雍高寝。葬康公南。生桓公。
桓公享国二十七年。居雍太寝。葬义里丘北。生景公。①
注①索隐一作“僖公”。系本云名后伯车。
景公享国四十年。居雍高寝,葬丘里南。①生毕公。②
注①正义丘,一作“二”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春秋作‘哀公’。”
毕公享国三十六年。①葬车里北。生夷公。
注①正义一作“三十七年”。
夷公不享国。死,葬左宫。生惠公。①
注①正义十年,葬车里。元年,孔子行鲁相事。
惠公享国十年。葬车里*(康景)*。生悼公。
悼公享国十五年。①葬僖公西。城雍。生剌②龚公③。
注①正义*(雍)*本纪作“十四年”。
注②正义一作“利”。
注③索隐一作“厉共公”。
剌龚公享国三十四年。葬入里。①生躁公-②怀公。③其十年,彗星见。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人’。”
注②索隐又作“-公”。正义十四年,居受寝,葬悼公南也。
注③正义四年,葬栎圉氏。
躁公享国十四年。居受寝。葬悼公南。其元年,彗星见。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星昼见’。”
怀公从晋来。享国四年。葬栎圉氏。生灵公。诸臣围怀公,怀公自杀。
肃灵公,昭子子也。①居泾阳。享国十年。葬悼公西。生简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怀公生昭子,昭子生灵公。”索隐纪年及系本无“肃”字。
立十年,表同,纪十二年。
简公从晋来。享国十五年。葬僖公西。①生惠公。其七年。百姓初带剑。
注①索隐按:本纪简公名悼子,即剌龚公之子,怀公弟也。且纪及系本皆以为然,今此文云“灵公”,谬也。立十六年,葬僖公西。
惠公享国十三年。葬陵圉。①生出公。
注①索隐王劭按纪年云“简公后次敬公,敬公立十三年,乃至惠公”,辞即难凭,时参异说。
出公享国二年。①出公自杀,葬雍。
注①索隐系本谓“少主”。
献公享国二十三年。①葬嚣圉。生孝公。
注①集解徐广曰:“灵公子。”索隐系本称“元献公”。立二十二年,表同,纪二十四年。
孝公享国二十四年。①葬弟圉。生惠文王。其十三年,始都咸阳。②
注①索隐本纪十二年。
注②正义本纪云“十二年作咸阳,筑冀阙”,是十三年始都之。
惠文王享国二十七年。①葬公陵。②生悼武王。
注①索隐十九而立。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秦惠文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北一十四里。”
悼武王享国四年,葬永陵。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皇甫谧曰葬毕,今按陵西毕陌。”索隐系本作“武烈王”。
十九而立,立三年。本纪四年。正义括地志云:“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十里,俗名周武王陵,非也。”
昭襄王享国五十六年。葬-阳。①生孝文王。
注①索隐十九年而立,葬芷陵也。正义括地志云:“秦庄襄王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三十五里,俗亦谓为子楚。始皇陵在北,故亦谓为见子陵。”
孝文王享国一年。葬寿陵。生庄襄王。
庄襄王享国三年。葬-阳。生始皇帝。吕不韦相。
献公立七年,初行为市。十年,为户籍相伍。
孝公立十六年。时桃李冬华。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