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30节

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钱。有新生婴儿曰“秦且王”。
悼武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三年,渭水赤三日。
昭襄王生十九年而立。立四年,初为田开阡陌。
孝文王生五十三年而立。
庄襄王生三十二年而立。立二年,取太原地。庄襄王元年,大赦,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布惠于民。东周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不韦诛之,尽入其国。秦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
始皇享国三十七年。葬郦邑。①生二世皇帝。始皇生十三年而立。
注①正义郦,力知反。
二世皇帝享国三年。葬宜春。①赵高为丞相安武侯。二世生十二年而立。②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秦故胡亥陵在雍州万年县南三十四里。”上文“葬以黔首”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本纪云二十一。”
右秦襄公至二世,六百一十岁。①
注①正义秦本纪自襄公至二世,五百七十六年矣。年表自襄公至二世,五百六十一年。三说并不同,未知孰是。
孝明皇帝十七年①十月十五日乙丑,曰:②
注①正义班固典引云后汉明帝永平十七年,诏问班固:“太史迁赞语中宁有非邪?”班固上表陈秦过失及贾谊言答之。
注②索隐此已下是汉孝明帝访班固评贾马赞中论秦二世亡天下之得失,后人因取其说附之此末。
周历已移,①仁不代母。秦直其位,②吕政残虐。然以诸侯十三,③并兼天下,极情纵欲,养育宗亲。三十七年,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
④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⑤据狼-狐,蹈参-伐,佐政驱除,⑥距之⑦称始皇。
注①正义周初卜世三十,卜年七百,以五序得其道,故王至三十七,岁至八百六十七。历数既过,秦并天下,是周历已移也。
注②索隐周历已移,周亡也。仁不代母,谓周得木德,木生火,周为汉母也。
言历运之道,仁恩之情,子不代母而王,谓火不代木,言汉不合即代周也。秦值其闰位,得在木火之闲也。此论者之辞也。正义始皇以为周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之始也。按:周木德也,秦水德也。五行之运,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所生者为母,出者为子。帝王之次,子代母。
秦称水是母代子,故言若有德之君相代,不母承其子。直音值。言秦并天下称帝,是秦德值帝王之位。
注③集解始皇初为秦王,年十三也。索隐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庄襄王而生始皇,故云吕政。
注④正义谓置郡县,坏井田,开阡陌,不立侯王,始为伏腊;又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奉常-郎中令-仆射-廷尉-典客-宗正-少府-中尉-将作-詹事-水衡都尉-监-守-县令-丞等,皆施于后王,至于隋-唐矣。
注⑤正义盖者,疑辞也。言始皇之威,能吞并天下称帝,疑得圣人之威灵,河神之图录。
注⑥正义狼音郎。狼,狐,主弓矢星。天官书云参伐主斩艾事。言秦据蹈狼-狐-参-伐之气,驱灭天下。
注⑦正义上音巨。之,至也。
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①不威不伐恶,②不笃不虚亡,③距之不得留,残虐以促期,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
注①正义畜,许又反。言胡亥人身有头面,口能言语,不辨好恶,若六畜之鸣。
注②正义此五字为一句也。
注③正义言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笃,以至灭亡,岂其虚哉。
子婴度次得嗣,冠玉冠,①佩华绂,②车黄屋,③从④百司,谒七庙。
小人乘非位,莫不-忽失守,偷安日日,独能长念却虑,父子作权,近取于户牖之闲,竟诛猾臣,为⑤君讨贼。高死之后,宾婚未得尽相劳,餐未及下咽,酒未及濡唇,楚兵已屠关中,真人翔霸上,素车婴组,奉其符玺,以归帝者。
郑伯茅旌鸾刀,严王退舍。⑥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⑦贾谊-司马迁曰:“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⑧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⑨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⑩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纪季以-,春秋不名。⑾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⑿
注①正义上“冠”音绾。
注②正义音拂。
注③集解蔡邕曰:“黄屋者,盖以黄为里。”
注④正义才用反。
注⑤正义于伪反。
注⑥集解公羊传曰:“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庄王,庄王退舍七里。”何休曰:“茅旌,鸾刀,祭祀宗庙所用也。执宗庙器者,示以宗庙血食自归。”正义旌音津。严音庄。
注⑦索隐宋均曰:“言如鱼之烂,从内而出。”
注⑧正义言秦国败坏,若屋宇崩颓,-瓦解散也。
注⑨正义日音。一日之孤谓子婴。
注⑩正义亦谓子婴。
注⑾集解春秋曰:“纪季以-入于齐。”公羊传曰:“何以不名?贤之也。
谓设五庙以存姑姊妹也。”正义-音户圭反。括地志云:“安平城在青州临淄县东十九里,古纪之-邑。帝王纪云周之纪国,姜姓也。纪侯谮齐哀公于周懿王,王烹之。外传曰纪侯入为周士。竹书云齐襄公灭纪。”
又括地志云:“-城在青州临朐县东三十里-城在北海县东北七十里-城在密州安丘县界。”-音骈-音訾。按: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国既崩绝,箕子-比干尚不能存殷,庸主子婴焉能救秦之败?以贾谊-史迁不通时变,不如纪季之深识也。季,纪侯少弟,不书名,故曰纪季。
注⑿集解徐广曰:“班固典引曰‘永平十七年,诏问臣固,太史迁赞语中宁有非邪?臣对,贾谊言子婴得中佐,秦未绝也。此言非是,臣素知之耳’。”
【索隐述赞】六国陵替,二周沦亡。并一天下,号为始皇。阿房云构,金狄成行。南游勒石,东瞰浮梁-池见遗,沙丘告丧。二世矫制,赵高是与。诈因指鹿,灾生噬虎。子婴见推,恩报君父。下乏中佐,上乃庸主。欲振颓纲,云谁克补。
卷七 项羽本纪 第七
项籍者,下相人也,①字羽。②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⑤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⑥故姓项氏。
注①集解地理志临淮有下相县。索隐县名,属临淮。案:应劭云“相,水名,出沛国。沛国有相县,其水下流,又因置县,故名下相也”。正义括地志云:“相故城在泗州宿豫县西北七十里,秦县。”项,胡讲反。籍,秦昔反。
注②索隐按:下序传籍字子羽也。
注③索隐按:崔浩云“伯-仲-叔-季,兄弟之次,故叔云叔父,季云季父”。
注④正义燕,乌贤反。
注⑤集解始皇本纪云:“项燕自杀。”索隐此云为王翦所杀,与楚汉春秋同,而始皇本纪云项燕自杀。不同者,盖燕为王翦所围逼而自杀,故不同耳。
注⑥索隐地理志有项城县,属汝南。正义括地志云:“今陈州项城县城即古项子国。”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①乃请蕲②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③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陰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④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⑤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①索隐按:逮训及。谓有罪相连及,为栎阳县所逮录也。故汉*(史)[世]*每制狱皆有逮捕也。正义栎音药。逮音代。
注②集解苏林曰:“蕲音机,县,属沛国。”
注③集解应劭曰:“项梁曾坐事传系栎阳狱,从蕲狱掾曹咎取书与司马欣。抵,归;已,止也。”韦昭曰:“抵,至也。谓梁尝被栎阳县逮捕,梁乃请蕲狱掾曹咎书至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故得止息也。”索隐按:服虔云“抵,归也”。韦昭云“抵,至也。”刘伯庄云“抵,相凭托也”。故应劭云“项梁曾坐事系栎阳狱,从蕲狱掾曹咎取书与司马欣。抵,归;已,息也”。
注④索隐韦昭云:“浙江在今钱塘。”浙音“折狱”之“折”。晋灼音逝,非也。盖其流曲折,庄子所谓“-河”,即其水也-折声相近也。
注⑤集解韦昭曰:“扛,举也。”索隐说文云:“横关对举也。”韦昭云:“扛,举也。”音江。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①其九月,会稽守②通谓梁曰:③“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④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⑤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⑥一府中皆慑伏,⑦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津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⑧
注①索隐徐氏以为在沛郡,即蕲县大泽中。
注②集解徐广曰:“尔时未言太守。”正义守音狩。汉书云景帝中二年七月,更郡守为太守。
注③集解楚汉春秋曰:“会稽假守殷通。”正义按:言“假”者,兼摄之也。
注④索隐按:谓先举兵能制得人,后则为人所制。故荀卿子曰“制人之与为人制也,其相去远矣”。
注⑤正义张晏云:“项羽杀宋义时,桓楚为羽使怀王。”
注⑥索隐此不定数也。自百已下或至八十九十,故云数十百。
注⑦索隐说文云:“-,失气也。”音之涉反。
注⑧集解李奇曰:“徇,略也。”如淳曰:“徇音‘抚徇’之‘徇’。徇其人民。”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①未能下。②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③拜梁为楚王上柱国。④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⑤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⑥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
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⑦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⑧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⑨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不邳。⑩
注①正义扬州。
注②正义胡嫁反。以兵威服之曰下。
注③正义矫,纪兆反。召平从广陵渡京口江至吴,诈陈王命拜梁。
注④集解徐广曰:“二世之二年正月也。”-案:应劭曰“上柱国,上卿官,若今相国也”。
注⑤集解晋灼曰:“东阳县本属临淮郡,汉明帝分属下邳,后复分属广陵。”
索隐下音如字。按:以兵威伏之曰下,胡嫁反。彼自归伏曰下,如字读。他皆放此。东阳,县名,属广陵也。正义括地志:“东阳故城在楚州盱眙县东七十里,秦东阳县城也,在淮水南。”
注⑥集解晋灼曰:“汉仪注云令吏曰令史,丞吏曰丞史。”正义楚汉春秋云东阳狱史陈婴。
注⑦集解应劭曰:“苍头特起,言与-异也。苍头,谓士卒-巾,若赤眉-青领,以相别也。”如淳曰:“魏君兵卒之号也。战国策魏有苍头二十万。”索隐晋灼曰:“殊异其军为苍头,谓着青帽。”如淳曰:“特起犹言新起也。”按:
为苍头军特起,欲立陈婴为王,婴母不许婴称王,言天下方乱,未知瞻乌所止。
注⑧集解张晏曰:“陈婴母,潘旌人,墓在潘旌。”索隐按:潘旌是邑聚之名,后为县,属临淮。
注⑨集解服虔曰:“英布起于蒲地,因以为号。”如淳曰:“言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此自更有蒲将军。”索隐按:布姓英,咎繇之后,后以罪被黥,故改姓黥以应相者之言。韦昭云“蒲,姓也”,是英布与蒲将军二人共以兵属项梁也。故服虔以为“英布起蒲”,非也。按:黥布初起于江湖之闲。
注⑩正义被悲反。下邳,泗水县也。应劭云:“邳在薛,徙此,故曰下邳。”
按:有上邳,故曰下邳。
当是时,秦嘉①已立景驹为楚王,②军彭城东,③欲距项梁。项梁谓军吏曰:“陈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
首节 上一节 30/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