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218节

注⒅集解徐广曰:“罴音锐。一作‘惠’也。”正义罴音。抱朴子云:“白鹿寿千岁,满五百岁色纯白也。”晋征祥记云:“白鹿色若霜,不与他鹿为。”
注⒆集解徐广曰:“超陵赤电,电光不及,言去速也。”
注[二0]正义怪物,谓游枭飞-也。张揖云:“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许慎云:“宙,舟舆所极也。”案:许说宙是也。
注[二一]正义上乌繁反。文颖云:“弯,牵也。繁弱,夏后氏良弓名。左传云‘分鲁公以夏后之璜,封父之繁弱’。”
注[二二]正义文颖云:“引弓尽箭镝为满。以白羽羽箭,故云白羽也。”
注[二三]集解郭璞曰:“枭,枭羊也。似人,长唇,反踵,被发,食人。蜚-,鹿头龙身,神兽。栎,梢也。”
注[二四]集解徐广曰:“射准的曰艺。仆音赴。”
“然后扬节而上浮,陵惊风,历骇-,①乘虚无,与神俱,②辚玄鹤,③乱昆鸡。遒孔鸾,促——,拂-鸟,捎凤皇,④捷鸳雏,掩焦明。⑤
注①正义-音必遥反。尔雅云扶摇暴风,从下升上,故曰。
注②正义张揖云:“虚无寥廓,与天通灵,言其所乘气之高,故能出飞鸟之上而与神俱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辚音躏。”正义辚音吝。鹤二百六十岁则浅黑色也。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遒,秦由反-,乌鸡反。张云‘山海经云九疑之山有五采之鸟,名曰-鸟’也。”正义捎,山交反。京房易传云:“凤皇,-前麟后,鸡喙燕颔,蛇颈龟背,鱼尾骈翼,高丈二尺。”东山经云:“其状如鹤,五采,而首文曰经,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股文曰信。是鸟自歌自舞,雄曰凤,雌曰皇。”
注⑤集解焦明似凤。索隐张揖曰:“焦明似凤,西方鸟。”乐-图征曰:“焦明状似凤皇。”宋衷曰水鸟。正义案:长喙,疏翼,员尾,非优闲不集,非珍物不食。
“道尽涂殚,回车而还。招摇乎襄羊,①降集乎北-,②率乎直指,-乎反乡。“道尽涂殚,回车而还。招摇乎襄羊,①降集乎北-,②率乎直指,-乎反乡-石*(阙)[关]*,历封峦,过-鹊,望露寒,③下棠梨,④息宜春,⑤西驰宣曲,濯-牛首,⑥登龙台,⑦掩细柳,⑧观士大夫之勤略,钧獠者之所得获。⑨徒车之所辚轹,⑩乘骑之所蹂若,⑾人民之所蹈宾,与其穷极倦□,⑿惊惮慑伏,不被创刃而死者,佗佗籍籍,填坑满谷,-平弥泽。
注①索隐消摇乎襄羊。郭璞曰“襄羊犹仿佯。”
注②集解郭璞曰:“-,维也。北方之-曰委羽。”
注③集解徐广曰:“-音支。”-案:汉书音义曰“皆甘泉宫左右观名也”。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宫名也,在云阳县东南三十里。”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宜春宫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三十里。”
注⑥集解汉书音义曰:“宣曲,宫名,在昆明池西。牛首,池名,在上林苑西头。”
注⑦集解汉书音义曰:“观名,在丰水西北近渭。”
注⑧正义郭云:“观名,在昆明南柳市。”
注⑨集解徐广曰:“钧,一作‘诊’也。”
注⑩正义辚,践也。轹,辗也。
注⑾集解徐广曰:“蹂音人久反。”
注⑿集解徐广曰:“音剧。”
“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昊天之台,①张乐乎——之宇;②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钜;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③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④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⑤川谷为之荡波。巴俞宋蔡,淮南于遮,⑥文成颠歌,⑦族举递奏,⑧金鼓迭起,铿-铛-,洞心骇耳。⑨荆吴郑-之声,韶-武象之乐,陰滢案衍之音,鄢郢缤纷,激楚结风,⑩俳优侏儒,狄-之倡,⑾所以娱耳目而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⑿靡曼美色于后。⒀
注①索隐张揖云:“台高上干-天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音葛。”索隐郭璞云:“言旷远深貌也。”
注③集解郭璞曰:“木贯鼓中,加羽葆其上,所谓树鼓。”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葛天氏,古帝王号也。吕氏春秋曰‘葛天氏之乐,三人躁牛尾,投足以歌’。”索隐张揖曰:“葛天氏,三皇君号也。吕氏春秋云‘其乐三人持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一曰载人,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注⑤集解徐广曰:“一作‘勋’。”
注⑥集解郭璞曰:“巴西阆中有俞水,獠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募取以平三秦。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俞舞也。”汉书音义曰:“于遮,歌曲名。”索隐郭璞曰:“巴西阆中有俞水,獠人居其上,好舞。初,高祖募取以平三秦,后使乐人习之,因名巴俞舞也。”张揖曰:“礼乐记曰‘宋音宴女溺志’。蔡人讴,员三人。楚词云‘吴谣蔡讴’。淮南鼓,员四人,于遮曲是其意也。”
注⑦集解郭璞曰:“未闻也。”索隐郭璞云:“未闻。”文颖曰:“文成,辽西县名,其县人善歌。颠,益州颠县,其人能作西南夷歌。颠□滇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举,一作‘居’。”
注⑨集解郭璞曰:“铛-,鼓音。”
注⑩集解郭璞曰:“激楚,歌曲也。列女传曰‘听激楚之遗风’也。”索隐文颖曰:“激,冲激,急风也。结风,回风,回亦急风也。楚地风气既自漂疾,然歌乐者犹复依激结之急风以为节,其乐促迅哀切也。”
注⑾集解徐广曰:“韦昭云狄-,地名,在河内,出善倡者。”
注⑿索隐郭璞云:“言恣其观也。列女传曰‘桀造烂漫之乐’。”
注⒀索隐张揖曰:“靡,细;曼,泽也。韩子‘曼服-齿’。”
“若夫青琴宓妃之徒,①绝殊离俗,②姣冶娴都,③靓庄刻饬,便-绰约,④柔桡——
,⑤□媚-袅;⑥-独茧之——,⑦眇阎易以戌削,⑧编——唠,⑨与世殊服;芬
香沤郁,酷烈淑郁;-齿粲烂,宜笑——;⑩长眉连娟,微睇挠藐;⑾色授魂与,心愉于侧。⑿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皆古神女名。”索隐伏俨曰:“青琴,古神女也。”
如淳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宓音伏。
注②索隐郭璞云:“俗无双。”
注③索隐姣冶闲都。郭璞云:“姣,好也。都,雅也。”诗云:“姣人-兮。”
方言云:“自关而东,河济之闲,凡好或谓之姣。”音绞。说文曰:“娴,雅也。”
或作“闲”。小雅曰都,盛也。
注④集解郭璞曰:“靓庄,粉白黛黑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音娟。”索隐郭璞曰:“柔桡——,皆骨体-弱长艳-也。”
广雅云:“——,容也。”张揖曰:“——犹婉婉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音乃-反。袅音弱。”索隐妩媚-弱。埤苍云:“妩媚,悦
也。”通俗文云:“颊辅谓之妩媚。”郭璞云:“-弱,弱。”埤苍曰:“-弱,谓
容体纤细柔弱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音曳。”索隐。张揖云:“-,——也-,袖也。”郭璞曰:“独茧,一茧丝也。”埤苍云:“-,衣长儿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阎易,衣长貌。戌削,言如刻画作之。”索隐眇阎易以恤削。郭璞曰:“阎易,衣长。恤削,言如刻画作也。”
注⑨集解郭璞曰:“衣服婆娑貌。”正义-,白眠反-音先-音白结反。
唠音。
注⑩索隐郭璞曰:“鲜明-也。”楚词曰:“美人-齿*[-]*以。”又曰:
“娥眉笑以。”-音砾也。
注⑾索隐郭璞曰:“连娟,眉曲细也。挠藐,远视-也。”娟音一全反。睇,大计反。藐音邈。
注⑿索隐张揖曰:“彼色来授我,我魂往与接也。”愉音-,往也。愉,悦也。二义并通也。
“于是酒中乐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泰奢侈!朕以览听余“于是酒中乐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泰奢侈!朕以览听余闲,无事□日,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于此,恐后世靡丽,遂往而不反,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于是乃解酒罢猎,而命有司曰:‘地可以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隶;-墙填□,使山泽之民得至焉。实陂池而勿禁,①虚宫观而勿仞。②发仓廪以振贫穷,补不足,恤□寡,存孤独。出德号,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更正朔,与天下为始。’
注①正义实,满也。言人满陂池,任采捕所取也。
注②正义仞音刃,亦满也。言离宫别馆勿令人居止,并废罢也。
“于是历吉日以齐戒,袭朝衣,乘法驾,建华旗,鸣玉鸾,游乎六艺之囿,①骛乎仁义之涂,览观春秋之林,②射狸首,兼驺虞,③弋玄鹤,建干戚,载云虾,④——雅,⑤悲伐檀,⑥乐乐胥,⑦修容乎礼园,⑧鬏翔乎书圃,⑨述易道,⑩放怪兽,⑾登明堂,坐清庙,⑿恣-臣,奏得失,四海之内,靡不受获。⒀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喟然⒁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⒂若此,故猎乃可喜也。
注①正义六艺,云言田猎讫,则遍游六艺,而疾驱于仁义之道也。
注②集解郭璞曰:“春秋所以观成败,明善恶者。”
注③集解礼射义曰:“天子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驺虞者,乐官备也。
狸首者,乐会时也。”
注④索隐张揖云:“虾,毕也。”文颖曰:“□天毕,星名。前有九旒云虾之车。”案:说者以云虾为旌旗,非也。且案中朝卤簿图云“云虾驾驷”,不兼言九旒,虾车与九旒车别。
注⑤集解汉书音义曰:“大雅-小雅也。”索隐-,捕也。张揖曰:“诗小雅之材七十四人,大雅之材三十一人,故曰-雅也。言云虾载之于车,以捕-雅之士。”
注⑥索隐张揖曰:“其诗刺贤者不遇明主也。”
注⑦索隐毛诗云“君子乐胥,受天之祜”。言王者乐得贤材之人,使之在位,故天与之福禄也。胥音先吕反。
注⑧正义礼所以自修饰整威仪也。
注⑨正义尚书所以明帝王君臣之道也。
注⑩正义易所以-静微妙,上辨二仪陰阳,中知人事,下明地理也。言田猎乃射讫,又历涉六经之要也。
注⑾正义张揖云:“苑中奇怪之兽,不复猎也。”
注⑿正义明堂有五帝庙,故言“清庙”,王者朝诸侯之处。
注⒀正义言天下之人无不受恩惠。
注⒁索隐喟,汉书作“-”,音许贵反。
注⒂索隐司马彪云:“羡,溢也。”音怡战反。
“若夫终日暴露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士卒之津,①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庶,忘国家之政,而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由也。从此观之,齐楚之事,岂不哀哉!地方不过千里,而囿居九百,是草木不得垦辟,而民无所食也。夫以诸侯之细,而乐万乘之所侈,仆恐百姓之被其尤也。”
注①索隐-音五官反。
于是二子愀然①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谨闻命矣。”
注①索隐郭璞云:“变色。”音作酉反。
赋奏,天子以为郎。无是公言天子上林广大,山谷水泉万物,乃子虚言楚云梦所有甚-,侈靡过其实,且非义理所尚,故删取其要,归正道而论之。①
首节 上一节 218/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