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200节

为非者,天报之以殃。高皇帝亲表功德,建立诸侯,优王、悼惠王绝无后,孝文皇帝哀怜加惠,王优王子遂、悼惠王子-等,令奉其先王宗庙,为汉藩国,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吴王濞倍德反义,诱受天下亡命-人,乱天下币,①称病不朝二十余年,有司数请濞罪,孝文皇帝宽之,欲其改行为善。今乃与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济南王辟光、-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约从反,为逆无道,起兵以危宗庙,贼杀大臣及汉使者,迫劫万民,夭杀无罪,烧残民家,掘其丘-,甚为暴虐。今-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②朕甚痛之。朕素服避正殿,将军其劝士大夫击反虏。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③敢有议诏及不如诏者,皆要斩。”
注①集解如淳曰:“币,钱也。以私钱淆乱天下钱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卤,抄掠也。宗庙在郡县之物,皆为御物。”正义颜师古曰:“御物,宗庙之服器也。”
注③正义置,放释也。
初,吴王之度淮,与楚王遂西败棘壁,①乘胜前,锐甚。梁孝王恐,遣六将军击吴,又败梁两将,士卒皆还走梁。梁数使使报条侯求救,条侯不许。又使使恶条侯于上,上使人告条侯救梁,复守便宜不行。梁使韩安国及楚死事相弟张羽为将军,②乃得颇败吴兵。吴兵欲西,梁城守坚,不敢西,即走条侯军,会下邑。③欲战,条侯壁,不肯战。吴粮绝,卒饥,数挑战,遂夜-条侯壁,惊东南。条侯使备西北,果从西北入。吴大败,士卒多饥死,乃畔散。于是吴王乃与其麾下壮士数千人夜亡去,度江走丹徒,保东越。④东越兵可万余人,乃使人收聚亡卒。汉使人以利啖东越,⑤东越即绐吴王,吴王出劳军,即使人-杀吴王,⑥盛其头,⑦驰传以闻。吴王子子华、子驹亡走闽越。吴王之□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楚王戊军败,自杀。
注①正义在宋州宁陵县西南七十里。
注②集解徐广曰:“楚相张尚谏王而死。”正义按:羽,尚弟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属梁国。”正义宋州砀山县,本汉下邑县。
注④正义东越传云:“独东瓯受汉之购,杀吴王。”丹徒,润州也。东瓯即东越也。东越将兵从吴在丹徒也。
注⑤集解韦昭曰:“啖音徒览反。”
注⑥集解孟康曰:“方言‘戟谓之-’。”索隐-音七江反。谓以戈刺杀之。
邹氏又音舂。亦音“从容”之“从”,谓撞杀之也。
注⑦集解吴地记曰:“吴王濞葬武进县南,地名相唐。”索隐张勃云“吴王濞葬丹徒县南,其地名相唐”。今注本云“武进县”,恐错也。正义括地志云:“汉吴王濞-在润州丹徒县东练壁聚北,今入于江。吴录云丹徒有吴王-,在县北,其处名为相唐。”
三王之围齐临-也,三月不能下。汉兵至,胶西、胶东、-川王各引兵归。胶西王乃袒跣,席-,饮水,谢太后。王太子德曰:“汉兵远,臣观之已罢,可袭,愿收大王余兵击之,击之不胜,乃逃入海,未晚也。”王曰:“吾士卒皆已坏,不可发用。”弗听。汉将弓高侯颓当①遗王书曰:“奉诏诛不义,降者赦其罪,复故;不降者灭之。王何处,须以从事。”王肉袒叩头汉军壁,谒曰:“臣-奉法不谨,惊骇百姓,乃苦将军远道至于穷国,敢请菹醢之罪。”弓高侯执金鼓见之,曰:“王苦军事,愿闻王发兵状。”
王顿首膝行对曰:“今者,□错天子用事臣,变更高皇帝法令,侵夺诸侯地-等以为不义,恐其败乱天下,七国发兵,且以诛错。今闻错已诛,-等谨以罢兵归。”将军曰:“王苟以错不善,何不以闻?*(及)[乃]*未有诏虎符,擅发兵击义国。以此观之,意非欲诛错也。”乃出诏书为王读之。读之讫,曰:“王其自图。”王曰:“如-等死有余罪。”遂自杀。太后、太子皆死。胶东、-川、济南王皆死,②国除,纳于汉。郦将军围赵十月而下之,赵王自杀。济北王以劫故,得不诛,徙王-川。
注①集解徐广曰:“姓韩。”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云‘自杀’。”
初,吴王首反,并将楚兵,连齐赵。正月起兵,三月皆破,独赵后下。复置元王少子平陆侯礼为楚王,续元王后。徙汝南王非王吴故地,为江都王。
太史公曰:吴王之王,由父省也。①能薄赋敛,使其-,以擅山海利。逆乱之萌,自其子兴。争技发难,②卒亡其本;亲越谋宗,竟以夷陨。□错为国远虑,祸反近身。袁盎权说,初宠后辱。故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山海不以封。
“毋亲夷狄,以疏其属”,盖谓吴邪?“毋为权首,反受其咎”,岂盎、错邪?
注①集解言濞之王吴,由父代王被省封合阳侯。省音所幸反。索隐省音所景反。省者,减也。谓父仲从代王省封合阳侯也。
注②索隐谓与太子争博为争技也。
【索隐述赞】吴楚轻悍,王濞倍德。富因采山,衅成提局-矜贰志,连结七国。婴命始监,错诛未塞。天之悔祸,卒取奔北。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 列传第四十七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①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②
注①索隐案:地理志观津县属信都。以言其累叶在观津,故云“父世”也。
正义观津城在冀州武邑县东南二十五里。
注②正义百官表云“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也。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窦婴引卮酒进上,曰: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①
注①集解律,诸侯春朝天子曰朝,秋曰请。正义才性反。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①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②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③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④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注①索隐案:谓宗室之中及诸窦之宗室也。又姚氏案:酷吏传“周阳由,其父赵兼,以淮南王舅侯周阳,故因改氏。由以宗室任为郎”。则似是与国有亲戚属籍者,亦得呼为宗室也。
注②集解汉书曰:“窦婴字王孙。”
注③集解苏林曰:“令自裁度取为用也。”
注④正义监音甲衫反。吴王濞传云“窦婴屯荥阳,监齐赵兵”也。
孝景四年,立栗太子,①使魏其侯为太子傅。孝景七年,栗太子废,魏其数争不能得。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②而不朝。相提而论,③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④则妻子毋类矣。”⑤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
注①正义栗姬之子,后废之,故书母姓也。
注②正义上音闲,下昌汝反。
注③集解徐广曰:“提音徒抵反。”索隐提音弟,又音啼。相提犹相抵也。论音路顿反。
注④集解张晏曰:“两宫,太后、景帝也。螫,怒也。毒虫怒必螫人。又火各反。”索隐螫音释。谓怒也,毒虫怒必螫人。又音火各反。汉书作“-”,-即螫也。正义两宫,太子、景帝也。
注⑤索隐谓见诛灭无遗类。
桃侯免相,①窦太后数言魏其侯。孝景帝曰:“太后岂以为臣有爱,②不相魏其?魏其者,沾沾③自喜耳,多易。④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绾为丞相。
注①集解服虔曰:“刘舍也。”
注②索隐爱犹惜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沾,一作‘-’。又昌兼反,又当牒反。”
注④集解张晏曰:“沾沾,言自整顿也。多易,多轻易之行也。或曰沾音-也。”
索隐沾音-,又音当牒反。小颜音他兼反-音如字,又天牒反-音尺占反。
武安侯田-①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长陵。魏其已为大将军后,方盛,-为诸郎,②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节,③-益贵幸,为太中大夫-辩有口,学盘盂诸书,④王太后贤之。⑤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田-宾客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后三年⑥封-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⑦
注①索隐扶粉反。如“-鼠”之“-”,音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云‘诸卿’。时人相号长老老者为‘诸公’,年少者为‘诸卿’,如今人相号为‘士大夫’也。”
注③索隐按:谓晚年也。
注④集解应劭曰:“黄帝史孔甲所作铭也。凡二十九篇,书盘盂中,所为法戒。
诸书,诸子文书也。”孟康曰:“孔甲盘盂二十六篇,杂家书,兼儒-墨-名-法。”
注⑤集解徐广曰:“即-同母姊者。”
注⑥集解徐广曰:“孝景后三年即是孝武初嗣位之年也。”
注⑦正义绛州闻喜县东二十里周阳故城也。
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建元元年,丞相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籍福说武安侯曰:“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魏其为丞相,将军必为太尉。
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让贤名。”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武安侯为太尉。籍福贺魏其侯,因吊曰:“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恶,恶人-,亦且毁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魏其不听。
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①王臧为郎中令。迎鲁申公,欲设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②以礼为服制,③以兴太平。举适诸窦④宗室毋节行者,除其属籍。时诸外家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国,以故毁日至窦太后。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⑤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以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强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
注①索隐案:推毂谓自卑下之,如为之推车毂也。
注②索隐谓除关门之税也。
注③索隐案:其时礼度-侈,多不依礼,今令吉凶服制皆法于礼也。
注④索隐适音直革反。
注⑤集解韦昭曰:“欲夺其政也。”
武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以武安侯-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武安。①
注①索隐按:谓仕诸郡及仕诸侯王国者,犹言仕郡国也。
武安者,貌侵,①生贵甚。②又以为诸侯王多长,③上初即位,富于春秋,-以肺腑为京师相,④非痛折节以礼诎之,天下不肃。⑤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⑥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
是后乃退。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⑦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⑧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前堂罗钟鼓,立曲旃;⑨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
注①集解韦昭曰:“侵音-,短小也。又云丑恶也,刻确也。音核。”索隐案:
服虔云“侵,短小也”。韦昭云“刻确也”。按:确音刻。又孔文祥“侵,丑恶也。音寝”。
注②索隐按:小颜云“生贵谓自尊高示贵宠”,其说疏也。按:生谓-自生尊贵之势特甚,故下云“又以诸侯王多长年,-以肺腑为相,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则天下不肃”者也。
注③集解张晏曰:“多长年。”
注④索隐腑音府。肺音废。言如肝肺之相附。又云柿,木札,附木皮也。诗云“如涂涂附”,以言如皮之附木也。正义颜师古曰:“旧解云肺附,如肝肺之相附着也。一说柿,斫木札也,喻其轻薄附着大材。”按:颜此说并是疏谬。
又改“腑”为“附”就其义,重谬矣。八十一难云:“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陰之动脉也。”吕广云:“太陰者,肺之脉也。肺为诸藏之主,通陰阳,故十二经脉皆会乎太陰,所以决吉凶者。十二经有病皆寸口,知其何经之动浮沉-滑,春秋逆顺,知其
死生。”顾野王云:“肺腑,腹心也。”案:说田-为相,若人之肺,知陰阳逆顺,又为帝之腹心亲戚也。
注⑤索隐案:痛,甚也。欲令士折节屈下于己;不然,天下不肃。或解以为-欲折节下士,非也。案:下文不让其兄盖侯,知或说为非也。
注⑥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少府有考工室。如淳曰:“官名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王后兄王信也。泰山有盖县,乐安有益县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为诸第之上也。”
注⑨集解如淳曰:“旌旗之名。通帛曰旃。曲旃,僭也。”苏林曰:“礼,大夫建旃。曲旃,柄上曲也。”索隐按:曲旃,旌旃柄上曲,僭礼也。通帛曰旃。
说文云曲旃者,所以招士也。
魏其失窦太后,益疏不用,无势,诸客稍稍自引而怠傲,唯灌将军独不失故。
魏其日默默不得志,而独厚遇灌将军。
灌将军夫者,颍陰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陰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陰侯灌何为将军,①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②灌孟年老,颍陰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③“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④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注①索隐案:何是婴子,汉书作“婴”,误也。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官主千人,如候司马”。
注③集解张晏曰:“自奋励也。”
注④正义谓大将之旗。
颍陰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入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尉窦甫饮,轻重不得,①夫醉,搏甫。②甫,窦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
首节 上一节 200/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