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201节
数岁,坐法去官,家居长安。
注①集解晋灼曰:“饮酒轻重不得其平也。”
注②索隐搏音博,谓击也。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稠人广-,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①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注①索隐已音以。谓已许诺,必使副其前言也。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之者。①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②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注①集解苏林曰:“二人相倚,引绳直之,意批根宾客也。□之者,不与交通。”
孟康曰:“根,根括。引绳以持弹。”索隐案:刘氏云“二人相倚,事如合绳共相依引也”。批音步结反。批者,排也。汉书作“排”。排根者,苏林云“宾客去之者不与通也”。孟康云“音根格,谓引绳排弹其根格,平生慕婴交而□者令不得通也。小颜根音痕,格音下各反-谓引绳,排弹绳根括以退之者也”。持弹,案汉书本作“抨弹”,音普耕反。
注②集解张晏曰:“相荐达为声势。”
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①会仲孺有服。”
②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武安许诺。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下候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③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④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⑤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而去。
注①集解汉书曰:“灌夫字仲孺。”
注②索隐案:服谓-功之服也。故应璩书曰“仲孺不辞同生之服”是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云‘以服请,不宜往’。”索隐案:徐广云“以服请,不宜往”,其说非也。正言夫请不以服为解,-不宜忘,故驾自往迎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悟’。”
注⑤索隐属音之欲反。属犹委也,付也。小颜云“若今之舞讫相劝也”。
丞相尝使籍福请魏其城南田。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不许。灌夫闻,怒,骂籍福。籍福恶两人有-,乃谩自好谢丞相曰:“魏其老且死,易忍,且待之。”已而武安闻魏其-灌夫实怒不予田,亦怒曰:“魏其子尝杀人,-活之-事魏其无所不可,何爱数顷田?且灌夫何与也?吾不敢复求田。”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元光四年春,①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请。”灌夫亦持丞相陰事,为坚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宾客居闲,遂止,俱解。
注①集解徐广曰:“疑此当是三年也。其说在后。”
夏,丞相取燕王女为夫人,①有太后诏,召列侯宗室皆往贺。魏其侯过灌夫,欲与俱。夫谢曰:“夫数以酒失得过丞相,丞相今者又与夫有。”魏其曰:“事已解。”强与俱。饮酒酣,武安起为寿,②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余半膝席。③灌夫不悦。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夫怒,因嘻笑曰:“将军贵人也,属之!”④时武安不肯。行酒次至临汝侯,⑤临汝侯方与程不识耳语,又不避席。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
“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嗫耳语!”⑥武安谓灌夫曰:
“程李俱东西宫-尉,⑦今-辱程将军,仲孺独不为李将军地乎?”
⑧灌夫曰:“今日斩头陷匈,⑨何知程李乎!”坐乃起更衣,稍稍去。魏其侯去,麾灌夫出。武安遂怒曰:
“此吾骄灌夫罪。”乃令骑留灌夫。灌夫欲出不得。籍福起为谢,案灌夫项令谢。夫愈怒,不肯谢。武安乃麾骑缚夫置传舍,召长史曰:“今日召宗室,有诏。”
劾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⑩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皆得□市罪。魏其侯大-,为资使宾客请,莫能解。⑾武安吏皆为耳目,诸灌氏皆亡匿,夫系,遂不得告言武安陰事。
注①索隐案:-娶燕王刘泽子康王嘉之女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上酒为称寿,非大行酒。”
注③集解苏林曰:“下席而膝半在席上。”如淳曰:“以膝跪席上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属,一作‘毕’。”索隐案:汉书作“毕”。毕,尽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灌婴孙,名贤也。”索隐案:汉书云临汝侯灌贤,则贤是婴之孙,临汝是改封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嗫,附耳小语声。”索隐女儿犹云儿女也。汉书作“女曹儿”。
曹,辈也,犹言儿女辈-,邹氏音蚩辄反。嗫音女辄反。说文“附耳小语也”。
注⑦集解汉书音义曰:“李广为东宫,程不识为西宫。”
注⑧集解如淳曰:“李将军,李广也。犹今人言为除地也。”索隐案:小颜云“言今既毁程,令李何地自安处也”。
注⑨索隐韦昭云:“言不避死亡也。”汉书作“袕匈”。
注⑩集解如淳曰:“百官表居室为保宫,今守宫也。”
注⑾集解如淳曰:“为出资费,使人为夫言。”
魏其锐身为救灌夫。夫人谏魏其曰:“灌将军得罪丞相,与太后家忤,宁可救邪?”
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
乃匿其家,①窃出上书。立召入,具言灌夫醉饱事,不足诛。上然之,赐魏其食,曰:“东朝廷辩之。”②
注①集解晋灼曰:“恐其夫人复谏止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东朝,太后朝。”
魏其之东朝,盛推灌夫之善,言其醉饱得过,乃丞相以他事诬罪之。武安又盛毁灌夫所为横恣,罪逆不道。魏其度不可柰何,因言丞相短。武安曰:“天下幸而安乐无事,-得为肺腑,所好音乐狗马田宅-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①辟倪两宫闲,②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③臣乃不知魏其等所为。”于是上问朝臣:“两人孰是?”御史大夫韩安国曰:“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入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此天下壮士,非有大恶,争杯酒,不足引他过以诛也。魏其言是也。丞相亦言灌夫通坚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颍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④丞相言亦是。唯明主裁之。”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后不敢坚对。余皆莫敢对。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⑤吾并斩若属矣。”即罢起入,上食太后。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⑥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宁能为石人邪!⑦此特帝在,□录录,设百岁后,⑧是属宁有可信者乎?”上谢曰:“俱宗室外家,⑨故廷辩之。不然,此一狱吏所决耳。”是时郎中令石建为上别言两人事。
注①集解张晏曰:“视天,占三光也。画地,知分野所在也。画地谕欲作反事。”
注②集解徐广曰:“辟音芳细反。倪音诣。”张晏曰:“占太后与帝吉凶之期。”
索隐辟普系反。倪,五系反。埤仓云:“睥睨,邪视也。”
注③集解张晏曰:“幸为反者,当得为大将立功也。”瓒曰:“天下有变谓天子崩,因变难之际得立大功。”
注④索隐案:包恺音疋彼反。正义铺被反。披,分析也。
注⑤集解张晏曰:“-头于车辕下,随母而已。”瓒曰:“小马在辕下。”正义应劭云:“驹马加着辕。局趣,纤小之貌。”按:应说为长也。
注⑥索隐案:晋灼云“藉,蹈也。以言蹂藉之”。
注⑦索隐谓帝不如石人得长存也。正义颜师古云:“言徒有人形耳,不知好恶。”
按:今俗云人不辨事,骂云杌杌若木人也。
注⑧索隐案:设者,脱也。
注⑨正义婴,景帝从舅-,太后同母弟。
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①韩御史良久谓丞相曰:“君何不自喜?②夫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曰‘臣以肺腑幸得待罪,固非其任,魏其言皆是’。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魏其必内愧,杜门-舌自杀。③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武安谢罪曰:“争时急,不知出此。”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秃老翁,言婴无官位扳援也。首鼠,一前一却也。”
索隐案:谓共治一老秃翁,指窦婴也。服虔云“首鼠,一前一却也”。
注②集解苏林曰:“何不自解释为喜乐邪?”索隐案:小颜云“何不自谦逊为可喜之事”。音许既反。
注③索隐案:说文云“-,啮也”。音侧革反。
于是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雠,①欺谩。劾系都司空。②孝景时,魏其常受遗诏,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及系,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魏其乃使昆弟子上书言之,幸得复召见。书奏上,而案尚书大行无遗诏。③诏书独藏魏其家,家丞封。④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市。五年十月,⑤悉论灌夫及家属。魏其良久乃闻,闻□恚,病痱,⑥不食欲死。或闻上无意杀魏其,魏其复食,治病,议定不死矣。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⑦故以十二月晦⑧论□市渭城。⑨
注①正义雠音-周反,对也。言簿责魏其所言灌夫实颍川事,故魏其不对为欺谩者
也。
注②索隐案:百官表云宗正属官,主诏狱也。正义如淳云:“律,司空主水及罪人。”
注③集解如淳曰:“大行,主诸侯官也。”索隐案:尚书无此景帝崩时大行遗诏,乃魏其家臣印封之。如淳说非也。正义天子崩曰大行也。按:尚书之中,景帝崩时无遗诏赐魏其也。百官表云诸受尚书事也。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以家臣印封遗诏。”
注⑤集解徐广曰:“疑非五年,亦非十月。”索隐徐氏云疑非者,案武纪四年三月-薨,窦婴死在前,今云五年,故疑非也。正义汉书云元光四年冬,魏其侯婴有罪□。春三月乙卯,丞相-薨。按:五年者,误也。
注⑥索隐痱音肥,又音扶味反,风病也。
注⑦集解张晏曰:“-伪作飞扬诽谤之语。”
注⑧集解徐广曰:“疑非十二月也。”-案:张晏曰“月晦者,春垂至也”。
索隐着日月者,见春垂至,恐遇赦赎也。
注⑨正义故咸阳也。
其春,武安侯病,①专呼服谢罪。②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竟死。子恬嗣。③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④入宫,不敬。⑤
注①正义其春,即四年春也。元光四年十月,灌夫□。十二月末,魏其□。至三月乙卯,田-薨。则三人死同在一年明矣。汉以十月为岁首故也。秦楚之际表云*[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端月,二月,三月,至九为终。周建子为正月,十一月为正月,十二月为二月,正月为三月,二月为四月,至十月为岁终。汉初至武帝太初以前,并依秦法,以后改用夏正月,至今不改。然夫子作春秋依夏正。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言-号呼谢服罪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疾,见魏其、灌夫鬼杀之,则其*(春)[死]*共在一春内邪?武帝本纪‘四年三月乙卯,田-薨’,婴死在-薨之前,何复云五年十二月邪?疑十二月当为二月也。”案侯表,-事武帝九年而卒,元光四年侯恬之元年,建元元年讫元光三年而九年。大臣表-以元光四年卒,亦云婴四年□-,未详此正安在。然-薨在婴死后分明。
注④正义尔雅云“衣蔽前谓之-”。郭璞云“蔽膝也”。说文、字林并谓之短衣。
注⑤集解徐广曰:“表云坐衣不敬,国除。”索隐-,尺占反-音。谓非正朝衣,若妇人服也。表云恬坐衣不敬,国除。
淮南王安谋反觉,治。王前朝,①武安侯为太尉,时迎王至霸上,谓王曰:“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贤,高祖孙,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淮南王大喜,厚遗金财物。上自魏其时不直武安,特为太后故耳。②及闻淮南王金事,上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建元二年。”
注②索隐案:武帝以魏其、灌夫事为枉,于武安侯为不直,特为太后故耳。
太史公曰: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而名显。魏其之举以吴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然魏其诚不知时变,灌夫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武安负贵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呜呼哀哉!迁怒及人,命亦不延-庶不载,竟被恶言。呜呼哀哉!祸所从来矣!
【索隐述赞】窦婴-田-,势利相雄。咸倚外戚,或恃军功。灌夫自喜,引重其中。意气杯酒,□睨两宫。事竟不直,冤哉二公!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 第四十八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①后徙睢阳。②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③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④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汝颍之闲也。”索隐按:徐广云“在汝颍之闲”。汉书地理志县名,属陈留。正义括地志云:“成安故城在汝州梁县东二十三里。”地理志云成安属颍川郡。陈留郡又有成安县,亦属梁,未知孰是也。
注②正义今宋州宋城。
注③索隐案:安国学韩子及杂家说于驺县田生之所。
注④索隐上音酱,下音汗。
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①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太后曾弗省也?
注①集解晋灼曰:“饮酒轻重不得其平也。”
注②索隐搏音博,谓击也。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稠人广-,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①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注①索隐已音以。谓已许诺,必使副其前言也。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之者。①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②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注①集解苏林曰:“二人相倚,引绳直之,意批根宾客也。□之者,不与交通。”
孟康曰:“根,根括。引绳以持弹。”索隐案:刘氏云“二人相倚,事如合绳共相依引也”。批音步结反。批者,排也。汉书作“排”。排根者,苏林云“宾客去之者不与通也”。孟康云“音根格,谓引绳排弹其根格,平生慕婴交而□者令不得通也。小颜根音痕,格音下各反-谓引绳,排弹绳根括以退之者也”。持弹,案汉书本作“抨弹”,音普耕反。
注②集解张晏曰:“相荐达为声势。”
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①会仲孺有服。”
②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武安许诺。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下候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③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④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⑤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而去。
注①集解汉书曰:“灌夫字仲孺。”
注②索隐案:服谓-功之服也。故应璩书曰“仲孺不辞同生之服”是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云‘以服请,不宜往’。”索隐案:徐广云“以服请,不宜往”,其说非也。正言夫请不以服为解,-不宜忘,故驾自往迎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悟’。”
注⑤索隐属音之欲反。属犹委也,付也。小颜云“若今之舞讫相劝也”。
丞相尝使籍福请魏其城南田。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不许。灌夫闻,怒,骂籍福。籍福恶两人有-,乃谩自好谢丞相曰:“魏其老且死,易忍,且待之。”已而武安闻魏其-灌夫实怒不予田,亦怒曰:“魏其子尝杀人,-活之-事魏其无所不可,何爱数顷田?且灌夫何与也?吾不敢复求田。”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元光四年春,①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请。”灌夫亦持丞相陰事,为坚利,受淮南王金与语言。宾客居闲,遂止,俱解。
注①集解徐广曰:“疑此当是三年也。其说在后。”
夏,丞相取燕王女为夫人,①有太后诏,召列侯宗室皆往贺。魏其侯过灌夫,欲与俱。夫谢曰:“夫数以酒失得过丞相,丞相今者又与夫有。”魏其曰:“事已解。”强与俱。饮酒酣,武安起为寿,②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余半膝席。③灌夫不悦。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夫怒,因嘻笑曰:“将军贵人也,属之!”④时武安不肯。行酒次至临汝侯,⑤临汝侯方与程不识耳语,又不避席。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
“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嗫耳语!”⑥武安谓灌夫曰:
“程李俱东西宫-尉,⑦今-辱程将军,仲孺独不为李将军地乎?”
⑧灌夫曰:“今日斩头陷匈,⑨何知程李乎!”坐乃起更衣,稍稍去。魏其侯去,麾灌夫出。武安遂怒曰:
“此吾骄灌夫罪。”乃令骑留灌夫。灌夫欲出不得。籍福起为谢,案灌夫项令谢。夫愈怒,不肯谢。武安乃麾骑缚夫置传舍,召长史曰:“今日召宗室,有诏。”
劾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⑩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皆得□市罪。魏其侯大-,为资使宾客请,莫能解。⑾武安吏皆为耳目,诸灌氏皆亡匿,夫系,遂不得告言武安陰事。
注①索隐案:-娶燕王刘泽子康王嘉之女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上酒为称寿,非大行酒。”
注③集解苏林曰:“下席而膝半在席上。”如淳曰:“以膝跪席上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属,一作‘毕’。”索隐案:汉书作“毕”。毕,尽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灌婴孙,名贤也。”索隐案:汉书云临汝侯灌贤,则贤是婴之孙,临汝是改封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嗫,附耳小语声。”索隐女儿犹云儿女也。汉书作“女曹儿”。
曹,辈也,犹言儿女辈-,邹氏音蚩辄反。嗫音女辄反。说文“附耳小语也”。
注⑦集解汉书音义曰:“李广为东宫,程不识为西宫。”
注⑧集解如淳曰:“李将军,李广也。犹今人言为除地也。”索隐案:小颜云“言今既毁程,令李何地自安处也”。
注⑨索隐韦昭云:“言不避死亡也。”汉书作“袕匈”。
注⑩集解如淳曰:“百官表居室为保宫,今守宫也。”
注⑾集解如淳曰:“为出资费,使人为夫言。”
魏其锐身为救灌夫。夫人谏魏其曰:“灌将军得罪丞相,与太后家忤,宁可救邪?”
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
乃匿其家,①窃出上书。立召入,具言灌夫醉饱事,不足诛。上然之,赐魏其食,曰:“东朝廷辩之。”②
注①集解晋灼曰:“恐其夫人复谏止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东朝,太后朝。”
魏其之东朝,盛推灌夫之善,言其醉饱得过,乃丞相以他事诬罪之。武安又盛毁灌夫所为横恣,罪逆不道。魏其度不可柰何,因言丞相短。武安曰:“天下幸而安乐无事,-得为肺腑,所好音乐狗马田宅-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①辟倪两宫闲,②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③臣乃不知魏其等所为。”于是上问朝臣:“两人孰是?”御史大夫韩安国曰:“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入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此天下壮士,非有大恶,争杯酒,不足引他过以诛也。魏其言是也。丞相亦言灌夫通坚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颍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④丞相言亦是。唯明主裁之。”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内史郑当时是魏其,后不敢坚对。余皆莫敢对。上怒内史曰:“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⑤吾并斩若属矣。”即罢起入,上食太后。太后亦已使人候伺,具以告太后。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⑥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宁能为石人邪!⑦此特帝在,□录录,设百岁后,⑧是属宁有可信者乎?”上谢曰:“俱宗室外家,⑨故廷辩之。不然,此一狱吏所决耳。”是时郎中令石建为上别言两人事。
注①集解张晏曰:“视天,占三光也。画地,知分野所在也。画地谕欲作反事。”
注②集解徐广曰:“辟音芳细反。倪音诣。”张晏曰:“占太后与帝吉凶之期。”
索隐辟普系反。倪,五系反。埤仓云:“睥睨,邪视也。”
注③集解张晏曰:“幸为反者,当得为大将立功也。”瓒曰:“天下有变谓天子崩,因变难之际得立大功。”
注④索隐案:包恺音疋彼反。正义铺被反。披,分析也。
注⑤集解张晏曰:“-头于车辕下,随母而已。”瓒曰:“小马在辕下。”正义应劭云:“驹马加着辕。局趣,纤小之貌。”按:应说为长也。
注⑥索隐案:晋灼云“藉,蹈也。以言蹂藉之”。
注⑦索隐谓帝不如石人得长存也。正义颜师古云:“言徒有人形耳,不知好恶。”
按:今俗云人不辨事,骂云杌杌若木人也。
注⑧索隐案:设者,脱也。
注⑨正义婴,景帝从舅-,太后同母弟。
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①韩御史良久谓丞相曰:“君何不自喜?②夫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曰‘臣以肺腑幸得待罪,固非其任,魏其言皆是’。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魏其必内愧,杜门-舌自杀。③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武安谢罪曰:“争时急,不知出此。”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秃老翁,言婴无官位扳援也。首鼠,一前一却也。”
索隐案:谓共治一老秃翁,指窦婴也。服虔云“首鼠,一前一却也”。
注②集解苏林曰:“何不自解释为喜乐邪?”索隐案:小颜云“何不自谦逊为可喜之事”。音许既反。
注③索隐案:说文云“-,啮也”。音侧革反。
于是上使御史簿责魏其所言灌夫,颇不雠,①欺谩。劾系都司空。②孝景时,魏其常受遗诏,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及系,灌夫罪至族,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魏其乃使昆弟子上书言之,幸得复召见。书奏上,而案尚书大行无遗诏。③诏书独藏魏其家,家丞封。④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市。五年十月,⑤悉论灌夫及家属。魏其良久乃闻,闻□恚,病痱,⑥不食欲死。或闻上无意杀魏其,魏其复食,治病,议定不死矣。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⑦故以十二月晦⑧论□市渭城。⑨
注①正义雠音-周反,对也。言簿责魏其所言灌夫实颍川事,故魏其不对为欺谩者
也。
注②索隐案:百官表云宗正属官,主诏狱也。正义如淳云:“律,司空主水及罪人。”
注③集解如淳曰:“大行,主诸侯官也。”索隐案:尚书无此景帝崩时大行遗诏,乃魏其家臣印封之。如淳说非也。正义天子崩曰大行也。按:尚书之中,景帝崩时无遗诏赐魏其也。百官表云诸受尚书事也。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以家臣印封遗诏。”
注⑤集解徐广曰:“疑非五年,亦非十月。”索隐徐氏云疑非者,案武纪四年三月-薨,窦婴死在前,今云五年,故疑非也。正义汉书云元光四年冬,魏其侯婴有罪□。春三月乙卯,丞相-薨。按:五年者,误也。
注⑥索隐痱音肥,又音扶味反,风病也。
注⑦集解张晏曰:“-伪作飞扬诽谤之语。”
注⑧集解徐广曰:“疑非十二月也。”-案:张晏曰“月晦者,春垂至也”。
索隐着日月者,见春垂至,恐遇赦赎也。
注⑨正义故咸阳也。
其春,武安侯病,①专呼服谢罪。②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竟死。子恬嗣。③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④入宫,不敬。⑤
注①正义其春,即四年春也。元光四年十月,灌夫□。十二月末,魏其□。至三月乙卯,田-薨。则三人死同在一年明矣。汉以十月为岁首故也。秦楚之际表云*[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端月,二月,三月,至九为终。周建子为正月,十一月为正月,十二月为二月,正月为三月,二月为四月,至十月为岁终。汉初至武帝太初以前,并依秦法,以后改用夏正月,至今不改。然夫子作春秋依夏正。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言-号呼谢服罪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疾,见魏其、灌夫鬼杀之,则其*(春)[死]*共在一春内邪?武帝本纪‘四年三月乙卯,田-薨’,婴死在-薨之前,何复云五年十二月邪?疑十二月当为二月也。”案侯表,-事武帝九年而卒,元光四年侯恬之元年,建元元年讫元光三年而九年。大臣表-以元光四年卒,亦云婴四年□-,未详此正安在。然-薨在婴死后分明。
注④正义尔雅云“衣蔽前谓之-”。郭璞云“蔽膝也”。说文、字林并谓之短衣。
注⑤集解徐广曰:“表云坐衣不敬,国除。”索隐-,尺占反-音。谓非正朝衣,若妇人服也。表云恬坐衣不敬,国除。
淮南王安谋反觉,治。王前朝,①武安侯为太尉,时迎王至霸上,谓王曰:“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贤,高祖孙,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淮南王大喜,厚遗金财物。上自魏其时不直武安,特为太后故耳。②及闻淮南王金事,上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建元二年。”
注②索隐案:武帝以魏其、灌夫事为枉,于武安侯为不直,特为太后故耳。
太史公曰: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而名显。魏其之举以吴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然魏其诚不知时变,灌夫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武安负贵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呜呼哀哉!迁怒及人,命亦不延-庶不载,竟被恶言。呜呼哀哉!祸所从来矣!
【索隐述赞】窦婴-田-,势利相雄。咸倚外戚,或恃军功。灌夫自喜,引重其中。意气杯酒,□睨两宫。事竟不直,冤哉二公!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 第四十八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①后徙睢阳。②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③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④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汝颍之闲也。”索隐按:徐广云“在汝颍之闲”。汉书地理志县名,属陈留。正义括地志云:“成安故城在汝州梁县东二十三里。”地理志云成安属颍川郡。陈留郡又有成安县,亦属梁,未知孰是也。
注②正义今宋州宋城。
注③索隐案:安国学韩子及杂家说于驺县田生之所。
注④索隐上音酱,下音汗。
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①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太后曾弗省也?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