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146节

注③正义射音石。随逐而射赌千金。
注④索隐按:质犹对也。将欲对射之时也。一云质谓堋,非也。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①不控卷,②救□者不搏□,③批亢捣虚,④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⑤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
而收-于魏也。”⑥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注①索隐按:谓事之杂乱纷纠击-也。
注②索隐按:谓解杂乱纷纠者,当善以手解之,不可控卷而击之。卷□拳也。
刘氏云“控,综;卷,缩”,非也。
注③索隐博戟二音。按:谓救□者当善-解之,无以手助相搏□,则其怒益炽矣。
按:□,以手□刺人。
注④索隐批音白结反。亢音苦浪反。按:批者,相排批也。音白灭反。亢者,敌人相亢拒也。捣者,击也,-也。虚者,空也。按:谓前人相亢,必须批之。
彼兵若虚,则-捣之。欲令击梁之虚也。此当是古语,故孙子以言之也。
注⑤索隐谓若批其相亢,击捣彼虚,则是事形相格而其势自禁止,则彼自为解兵也。
注⑥索隐谓齐今引兵据大梁之-,是-其方虚之时,梁必释赵而自救,是一举释赵
而毙魏。
后十三岁,①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
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②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明日为五万-,又明日为三万。”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③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注①索隐王劭*[按]*:纪年云“梁惠王十七年,齐田忌败梁于桂陵,至二十七年十二月,齐田□败梁于马陵”,计相去无十三岁。
注②集解魏武帝曰:“蹶犹挫也。”索隐蹶音巨月反。刘氏云:“蹶犹毙也。”
注③索隐竖子谓孙膑。
吴起者,-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
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
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①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候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注①索隐按:王劭云:“此李克言吴起贪。下文云‘魏文侯知起廉,尽能得士心’,又公叔之仆称起‘为人节廉’,岂前贪而后廉,何言之相反也?”今按:
李克言起贪者,起本家累千金,破产求仕,非实贪也;盖言贪者,是贪荣名耳,故母死不赴,杀妻将鲁是也。或者起未委质于魏,犹有贪-,及其见用,则尽廉能,亦何
异乎陈平之为人也。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①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注①索隐吮,邹氏音弋软反,又才软反。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①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②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③武侯曰:“善。”
注①集解瓒曰:“今河南城为直之。”皇甫谧曰:“壶关有羊肠阪,在太原晋阳西北九十里。”
注②索隐刘氏按:纣都朝歌,今孟山在其西。今言左,则东边别有孟门也。
注③集解杨子法言曰:“美哉言乎!使起之用兵每若斯,则太公何以加诸!”
*(即封)*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①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索隐按:吕氏春秋作“商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①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
公叔曰:“柰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曰:‘柰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之楚。
注①索隐韩之公族。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
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
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①悼王既葬,太子立,②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注①索隐楚系家悼王名疑也。
注②索隐肃王臧也。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索隐述赞】孙子兵法,一十三篇。美人既斩,良将得焉。其孙膑-,筹策庞涓。吴起相魏,西河称贤;惨-事楚,死后留权。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 第六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①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注①索隐按:举直谏,见左氏、楚系家。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①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
注①索隐按:左传作“费无极”。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建母,蔡女也,无宠于平王。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①备边兵。
注①集解地理志颍川有城父县。索隐本陈邑,楚伐陈而有之。地理志颍川有城父县。
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愿王少自备也。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知无忌谗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独柰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于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①往杀太子。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太子建亡奔宋。
注①索隐城父司马之姓名也。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①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雠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②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注①集解音火候反。索隐邹氏云:“一作‘诟’,骂也,音逅。”刘氏音火候反。
注②集解贯,乌还反。索隐刘氏音贯为弯,又音古患反。贯谓满张弓。
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①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郑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适晋,晋顷公曰:“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灭郑而封太子。”太子乃还郑。事未会,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于郑。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②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岂徒百金剑邪!”不受。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③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注①索隐春秋昭二十年,宋华亥-向宁-华定与君争而出奔是也。
注②索隐其关在江西-乃吴楚之境也。
注③集解张勃曰:“子胥乞食处在丹阳溧阳县。”索隐按:张勃,晋人,吴鸿胪严之子也,作吴录,裴氏注引之是也。溧音栗,水名也。
久之,楚平王以其边邑钟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于两国举兵相伐。吴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钟离-居巢而归。①伍子胥说吴王僚曰:“楚可破也。愿复遣公子光。”公子光谓吴王曰:“彼伍胥父兄为戮于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雠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②于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于野。
注①索隐二邑,楚县也。按:钟离县在六安,古钟离子之国,系本谓之“终-”,嬴姓之国。居巢亦国也。桀奔南巢,其国盖远。尚书序“巢伯来朝”,盖因居之于淮南楚地也。
注②索隐左传谓之“专设诸”。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子轸,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
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楚诛其大臣郄宛-伯州-,伯州-之孙伯-亡奔吴,①吴亦以-为大夫。前王僚所
遣二公子将兵②伐楚者,道绝不得归。后闻阖庐-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因欲至郢,将
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
注①集解徐广曰:“伯州-者,晋伯宗之子也。伯州-之子曰郄宛,郄宛之子曰伯。宛亦姓伯,又别氏郄。楚世家云杀郄宛,宛之宗姓伯氏子曰。吴世家云楚诛伯州-
,其孙伯-奔吴也。”索隐按:州犁,伯宗子也-宛,州犁子。伯□,-宛子。□音喜。伯氏别姓。
注②索隐公子烛庸及盖余也。
四年,吴伐楚,取六与。①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②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于豫章,③取楚之居巢。
注①集解六,古国,皋陶之后所封-县有天柱山。索隐六,古国也,皋陶之后所封-县有天柱山。
注②集解案:左传楚公子贞字子囊,其孙名瓦,字子常。此言公子,又兼称囊瓦,误也。索隐按:左氏楚公子贞字子囊,其孙名瓦,字子常。此言公子,又兼称囊瓦,盖误。
注③集解豫章在江南。索隐按:杜预云“昔豫章在江北,盖分后徙之于江南也”。
九年,吴王阖庐谓子胥-孙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二子对曰:
“楚将囊瓦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阖庐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吴王之弟夫概①将兵请从,王不听,遂以其属五千人击楚将子常。②子常败走,奔郑。于是吴乘胜而前,五战,遂至郢。②己卯,楚昭王出奔。庚辰,吴王入郢。
注①索隐古赉反。
注②集解子常,公孙瓦。索隐公孙瓦也。
注③集解郢,楚都。索隐郢,楚都也。音以正反,又一音以井反。
昭王出亡,入云梦;盗击王,王走郧。①郧公弟怀曰:“平王杀我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恐其弟杀王,与王奔随。②吴兵围随,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尽灭之。”随人欲杀王,王子綦匿王,己自为王以当之。
随人卜与王于吴,不吉,乃谢吴不与王。
注①集解音云,国名。索隐奏云二音。走,向也。郧,国名。
首节 上一节 146/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