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127节

阳城人邓说①将兵居郯,②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人伍徐③将兵居许,④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注①索隐地理志阳城县属颍川。说音悦,凡人名皆音悦。
注②索隐音谈。小颜云“东海之县名”,非也。按:章邯军此时未至东海,此郯别是地名。或恐“郯”当作“郏”,郏是郏-之地,或见下有东海郯,故误。
正义属海州,疑“郯”当作“郏”,音纪洽反。郏即春秋时郏地,楚郏敖葬之,今汝州郏城县是。邓悦是阳城人,阳城河南府县,与郏城县相近,又走陈,盖“郏”字误作“郯”耳。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逢’。”索隐地理志-,县名,属沛。伍徐,汉书作“伍逢”也。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许州许昌县,本汉许县。地理志云许县故国,姜姓,四岳之后,大叔所封,二十四君,为楚所灭,汉以为县。魏文帝即位,改许曰许昌也。”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①-人董——符离人朱鸡石-取虑②人郑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③守庆于郯。陈王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④监郯下军。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
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注①集解地理志泗水国有陵县也。
注②索隐地理志县名,属临淮。音秋闾二音。取,又音子臾反。
注③正义今海州。
注④集解张晏曰:“畔,名也。”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
腊月,①陈王之汝陰,还至下城父,②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③谥曰隐王。
注①集解张晏曰:“秦之腊月,夏之九月。”瓒曰:“建丑之月也。”索隐臣瓒云:“建丑之月也。”颜游秦云:“按表‘二世二年十月,诛葛婴,十一月,周文死,十二月,陈涉死’是也。”宗懔荆楚记云:“腊节在十二月,故因是谓之腊月也。”
注②索隐按:旧以陈王从汝陰还至城父县,因降之,故云“还至下城父”。又顾氏按郡国志,山乘县有下城父聚,在城父县东,下读如字。其说为得之。
注③正义音唐。今宋州砀山县是。
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①为仓头军,②起新阳,③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④
注①集解应劭曰:“涓人,如谒者。将军姓吕名臣也。”晋灼曰:“吕氏春秋‘荆柱国庄伯令谒者驾,令涓人取冠’。”索隐涓音公玄反。服虔云:“给涓通也,如今谒者。”
注②索隐韦昭云:“军皆着青帽。”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汝南也。”正义括地志云:“新阳故城在豫州真阳县西南四十二里,汉新阳县城。应劭云在新水之阳也。”
注④索隐为,如字读。谓又以陈地为楚国。
初,陈王至陈,令-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留已徇南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宋留不能入武关,乃东至新蔡,遇秦军,宋留以军降秦。秦传留至咸阳,车裂留以徇。
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①引兵之方与,②欲击秦军定陶下。③使公孙庆使齐王,欲与并力俱进。齐王曰:“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
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注①集解徐广曰:“正月,嘉为上将军。”
注②正义房预二音。方与,兖州县也。
注③正义今曹州也。
秦左右校①复攻陈,下之。吕将军走,收兵复聚。鄱盗②当阳君黥布之兵相收,复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③复以陈为楚。会项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注①索隐按:即左右校尉军也。
注②集解鄱音婆。英布居江中为-盗,陈胜之起,布归番君吴芮,故谓之“鄱盗”者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地名也。”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①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
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②沉沉者!”③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④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⑤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注①集解晋灼曰:“数音‘朋友数,斯疏矣’。”索隐一音疏主反。谓自辩说,数与涉有故旧事验也。又音朔。数谓自辩往数与涉有故。此数犹“朋友数”之“数”也。
注②索隐服虔云:“楚人谓多为伙。”按:又言“颐”者,助声之辞也。谓涉为王,宫殿帷帐庶物伙多,惊而伟之,故称伙颐也。
注③集解应劭曰:“沉沉,宫室深邃之貌也。沉音长寒反。”索隐应劭以为沉沉,宫室深邃貌,故音长寒反。而刘伯庄以“沉沉”犹“谈谈”,谓故人呼为“沉沉”者,犹俗云“谈谈汉”是。
注④索隐顾氏引孔丛子云:“陈胜为王,妻之父兄往焉。胜以-宾待之。妻父怒云:‘怙强而傲长者,不能久焉。’不辞而去。”是其事类也。
注⑤索隐谓朱房-胡武等以素所不善者,即自验问,不往下吏。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褚先生曰:①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
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吾闻贾生之称曰: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太史公’。”-案:班固奏事云“太史迁取贾谊过秦上下篇以为秦始皇本纪-陈涉世家下赞文”,然则言“褚先生”者,非也。索隐徐广与裴-据所见别本及班彪奏事,皆云合作“太史公”。今据此是褚先生述,加此赞首地形险阻数句,然后始称贾生之言,因即改太史公之目,而自题己位号也。已下义并已见始皇之本纪讫。
“秦孝公据-函之固,①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
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注①集解韦昭曰:“-谓二。函,函谷关也。”
“孝公既没,惠文王、武王、昭王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连衡,兼韩、魏、燕、赵、宋、-、中山之。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①
陈轸、邵滑、②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他、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轮制其兵。尝以什倍之地,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③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④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固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注①正义音聚。
注②正义邵,作“昭”。
注③索隐仰字亦作“-”,并音仰。谓秦地形高,故并仰向关门而攻秦。有作“叩”字,非也。
注④索隐九国者,谓六国之外,更有宋、-、中山。
注⑤索隐说文云:“橹,大-也。”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①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亦不敢贯弓②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③铸以为金人十二,④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津卒,陈利兵而谁何。⑤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注①索隐臣瓒云:“短曰敲,长曰朴。”
注②索隐贯音乌还反,又如字。贯谓上弦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镝’。”
注④索隐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
注⑤索隐音呵,亦“何”字,犹今巡更问何谁。
“始皇既没,余威振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①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蹑足行伍之闲,-仰仟佰之中,②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会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田民曰。音亡更反。”
注②索隐仟佰谓千人百人之长也,音千百。汉书作“阡陌”,如淳云“时皆僻屈在
阡陌之中”。陌音貊。
“且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
赵、韩、魏、宋、-、中山之君也;——棘矜,①非-于句戟长铩也;
适戍之-,非俦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尝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③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而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抑八州而朝同列,④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⑤
而攻守之势异也。”
注①索隐——谓-木也。论语曰“-而不辍”是也。棘,戟也。矜,戟柄也,音勤。
注②索隐乡音香亮反。乡时犹往时也。盖谓孟尝、信陵、苏秦、陈轸之比也。
注③索隐-音下结反。谓如结束知其大小也。
注④索隐谓秦强而抑八州使朝己也。汉书作“招八州”,亦通也。
注⑤索隐式豉反。言秦虎狼之国,其仁义不施及于天下,故亡也。
【索隐述赞】天下匈匈,海内乏主,掎鹿争捷,瞻乌爰处。陈胜首事,厥号张楚。鬼怪是凭,鸿鹄自许。葛婴东下,周文西拒。始亲朱房,又任胡武。伙颐见杀,腹心不与。庄贾何人,反噬城父!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 第十九
索隐外戚,纪后□也,后族亦代有封爵故也。汉书则编之列传之中。王隐则谓之为纪,而在列传之首也。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①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②夏之兴也以涂山,③而桀之放也以末喜。④殷之兴也以有-,⑤纣之杀也嬖妲己。⑥周之兴也以
姜原⑦及大任,⑧而优王之禽也滢于-姒。⑨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春秋
讥不亲迎。⑩夫妇之际,人道之大轮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陰阳之变,万物之统也。[一一]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甚哉,□匹之爱,⑿君不能得之于臣,⒀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⒁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⒂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优明之变,恶能⒃识乎性命哉?
注①索隐按:继体谓非创业之主,而是嫡子继先帝之正体而立者也。守文犹守法也,谓非受命创制之君,但守先帝法度为之主耳。
注②索隐按:谓非独君德于内茂盛,而亦有贤后□外戚之亲以助教化。
注③索隐韦昭云:“涂山,国名,禹所娶,在今九江。”应劭云:“九江当涂有禹墟。大戴云‘禹娶涂山氏之女,谓之侨,侨产启’。”
注④索隐国语“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韦昭云“有施氏女,姓喜”。
注⑤索隐韦昭云:“契母简狄,有-国女。音嵩。”
注⑥索隐国语“殷辛伐有苏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按:有苏,国也。己,姓也。妲,字也。包恺云“妲音丁达反”。
注⑦索隐系本云:“帝喾上□有邰氏之女,曰姜原。”郑玄笺诗云:“姜姓,-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
注⑧索隐按:大任,文王之母,故诗云“挚仲氏任”,毛*(诗)[传]*云“挚国任姓之中女也”。
注⑨索隐国语曰:“优王伐有-,有-人以-姒女焉。”按:-是国名,姒是其姓,
即龙-之子,-人育而以女于优王也。然此文自“夏之兴”至“-姒”皆是魏如耳之母
词,见国语及列女传。
首节 上一节 127/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