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126节
五味,药草也-音谗-檀,檀树之别种。
注②索隐诀音决。诀者,别也。
注③索隐按:家语无“上”字。且礼云“适墓不登陇”,岂合庐于-上乎?盖“上”者,亦是边侧之义。
注④索隐谓孔子所居之堂,其弟子之中,孔子没后,后代因庙藏夫子平生衣冠琴书于寿堂中。
孔子生鲤,字伯鱼。①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②
注①索隐按:家语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之女,一岁而生伯鱼。伯鱼之生,鲁昭公使人遗之鲤鱼。夫子荣君之赐,因以名其子也。
注②集解皇览曰:“伯鱼-在孔子-东,与孔子并,大小相望也。”
伯鱼生-,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①
注①集解皇览曰:“子思-在孔子-南,大小相望。”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尝为魏相。
子慎生鲋,年五十七,为陈王涉博士,死于陈下。
鲋弟子襄,年五十七。尝为孝惠皇帝博士,迁为长沙太守。长九尺六寸。
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蚤卒。安国生-,-生。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①天下君王至于贤人-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②可谓至圣矣!
注①索隐祗,敬也。言祗敬迟回不能去之。有本亦作“低回”,义亦通。
注②索隐离蚤云“明五帝以折中”。王师叔云“折中,正也”。宋均云“折,断也。中,当也”。按:言欲折断其物而用之,与度相中当,故以言其折中也。
【索隐述赞】孔子之-,出于商国。弗父能让,正考铭勒。防叔来奔,邹人掎足。
尼丘诞圣,阙里生德。七十升堂,四方取则。卯诛两观,摄相夹谷。歌凤遽衰,泣麟何促!九流仰镜,万古钦躅。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 第十八
索隐按:胜立数月而死,无后,亦称“系家”者,以其所遣王侯将相竟灭秦,以其首事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①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②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
注①索隐韦昭云属颍川,地理志云属汝南。不同者,按郡县之名随代分割。
盖阳城旧属汝南,*(史迁云)*今为汝陰,后又分隶颍川,韦昭据以为说,故其不同。他皆放此。正义即河南阳城县也。
注②索隐夏音贾。韦昭云:“淮阳县,后属陈。”正义括地志云:“陈州太康县,本汉阳夏县也。”
注③索隐广雅云:“佣,役也。”按:谓役力而受雇直也。
注④索隐尸子云“鸿鹄之□,羽翼未合,而有四海之心”是也。按:鸿鹄是一鸟,若凤皇然,非谓鸿-与黄鹄也。鹄音户酷反。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①适戍渔阳,②九百人屯大泽乡。③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④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⑤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⑥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⑦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⑧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⑨陈胜-吴广喜,念鬼,⑩曰:“此教我先威-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⑾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⑿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⒀夜篝火,⒁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注①索隐闾左谓居闾里之左也。秦时复除者居闾左。今力役凡在闾左者尽发之也。又云,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秦役戍多,富者役尽,兼取贫弱者也。
注②索隐适音直革反,又音磔。故汉书有七科适。戍者,屯兵而守也。地理志渔阳县名,在渔阳郡也。正义括地志云:“渔阳故城在檀州密云县南十八里,在渔水之阳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沛郡蕲县。”
注④索隐谓欲经营图国,假使不成而败,犹愈为戍卒而死也。
注⑤索隐姚氏按:隐士遗章邯书云“李斯为二世废十七兄而立今王”,则二世是始皇第十八子也。
注⑥索隐如淳云“扶苏自杀,故人不知其死”。或以为不知何坐而死,故天下冤二世杀之,其意亦得。今宜依文而解,直是扶苏为二世所杀,而百姓未知,故欲诈自称之也。
注⑦索隐汉书作“倡”,倡谓先也。说文云:“倡,首也。”
注⑧索隐行者,先也。一云行,往也。
注⑨集解苏林曰:“狐鸣祠中则是也。”瓒曰:“假托鬼神以威-也,故胜-广曰‘此教我威-也’。”索隐裴注引苏林-臣瓒义亦当矣。而李奇又云“卜者戒曰‘所卜事虽成,当死为鬼’,恶指斥言之,而胜失其旨,反依鬼神起怪”,盖亦得本旨也。
注⑩索隐念者,思也。谓思念欲假鬼神事耳。
注⑾集解汉书音义曰:“罾音曾。”文颖曰:“罾,鱼网也。”
注⑿索隐服虔云“闲音‘中闲’之‘闲’”。郑氏云“闲谓窃令人行也”。孔文祥又云“窃伺闲隙,不欲令-知之也”。
注⒀集解张晏曰:“戍人所止处也。丛,鬼所凭焉。”索隐次,师所次舍处也。墨子云“建国必择木之修茂者以为丛位”。高诱注战国策云“丛祠,神祠也。
丛,树也。”
注⒁集解徐广曰:“或作‘带’也。篝者,笼也,音沟。”索隐篝音沟。汉书作“构”。郭璞云:“篝,笼也。”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①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尉果笞广。尉剑挺,②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③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⑤蕲下,⑥乃令符离⑦人葛婴将兵徇蕲⑧以东。攻——苦-柘-谯皆下之。⑨行收兵。比至陈,⑩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⑾陈守令皆不在,⑿独守丞与战谯门中。⒀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⒁
注①索隐官也。汉旧仪“大县二人,其尉将屯九百人”,故云将尉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挺犹脱也。”索隐徐广云“挺,夺也”。按:夺即脱也。
说文云“挺,拔也”。案:谓尉拔剑而广因夺之,故得杀尉。
注③集解服虔曰:“藉,假也。弟,次弟也。”应劭曰:“藉,吏士名藉也。
今失期当斩,就使藉弟幸得不斩,戍死者固十六七。此激怒其-也。”苏林曰:
“弟,且也。”索隐苏林云“藉第,假借。且令失期不斩,则戍死者固十七八”。
然弟一音“次第”之“第”。又小颜云“弟,但也”;刘氏云“藉音子夜反”;应劭读如字,云“藉,吏士之名藉也”。各以意言,苏说为近之也。
注④索隐大名谓大名称也。
注⑤索隐音机,又音祈,县名,属沛郡。
注⑥索隐下,降也。谓以兵临而即降也。
注⑦索隐韦昭云:“属沛郡。”
注⑧索隐李奇云:“徇,略也。音辞峻反。”
注⑨集解徐广曰:“苦-柘属陈,余皆在沛也。”
注⑩索隐地理志陈县属淮阳。
注⑾正义今陈州城也。本楚襄王筑,古陈国城也。
注⑿索隐张晏云“郡守及令皆不在”,非也。按:地理志云秦三十六郡并无陈郡,则陈止是县。言守令,则守非官也,与下守丞同也,则“皆”字是衍字。
注⒀索隐盖谓陈县之城门,一名丽谯,故曰谯门中,非上谯县之门也。谯县守已下讫故也。
注⒁索隐按:李奇云“欲张大楚国,故称张楚也”。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余徇赵地,令汝陰人邓宗徇九江郡。
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葛婴至东城,①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②守荥阳,吴叔弗能下。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③
注①索隐地理志属九江。正义括地志云:“东城故城在濠州定远县东南五十里也。”
注②索隐三川,今洛阳也。地有伊-洛-河,故曰三川。秦曰三川,汉曰河南郡。李由,李斯子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房君,官号也,姓蔡,名赐。”瓒曰:“房邑君也。”
索隐房,邑也。爵之于房,号曰房君,蔡赐其姓名。晋灼按张耳传,言“相国房君”者,盖误耳。涉始号楚,因楚有柱国之官,故以官蔡赐。盖其时草创,亦未置相国之官也。正义豫州吴房县,本房子国,是所封也。
周文,陈之贤人也,①尝为项燕军视日,②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③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④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⑤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⑥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⑦军遂不战。
注①集解文颖曰:“即周章。”
注②集解如淳曰:“视日时吉凶举动之占也。司马季主为日者。”
注③正义即京东戏亭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家人之产奴也。”索隐按:汉书无“生”字,小颜云“犹今言家产奴也”。
注⑤索隐晋灼云:“亭名也,在弘农东十二里。”小颜云“曹水之阳也。其水出陕县西南岘头山,北流入河。魏武帝谓之好阳”也。正义括地志云:“曹阳故亭亦名好阳亭,在陕州桃林县东南十四里。崔浩云‘曹阳,坑名,自南出,北通于河’。按:魏武帝改曰好阳也。”
注⑥正义渑池,河南府县是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十一月。”索隐越系家“句践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曰‘不敢逃刑’,乃自刭”。郭璞注三苍,以为刭,刺也。
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余为大将军,张耳-召蚤为左右丞相。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
不如因而立之。”陈王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耳子张敖为成都君,①趣赵兵②亟入关。③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楚已诛秦,必加兵于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也。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不敢制赵。若楚不胜秦,必重赵。赵乘秦之-,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
注①正义成都,蜀郡县,涉遥封之。
注②索隐上音促。促谓催促也。
注③索隐亟音棘。亟,急也。
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愿将军立为燕王。”韩广曰:“广母在赵,不可。”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强,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
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①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后故宁陵②君咎为魏王。③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陈王乃立宁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注①集解徐广曰:“今之临济。”
注②索隐晋灼云“今在梁国也”。按:今梁国有宁陵县是也,字转异耳。正义括地志云:“宋州宁陵县城,古宁陵城也。”
注③集解应劭曰:“魏之诸公子,名咎。欲立六国后以树党。”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①足以守*(荧)[荥]*阳,悉津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津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注①索隐按:遗谓留余也。
注②索隐诀音决。诀者,别也。
注③索隐按:家语无“上”字。且礼云“适墓不登陇”,岂合庐于-上乎?盖“上”者,亦是边侧之义。
注④索隐谓孔子所居之堂,其弟子之中,孔子没后,后代因庙藏夫子平生衣冠琴书于寿堂中。
孔子生鲤,字伯鱼。①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②
注①索隐按:家语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之女,一岁而生伯鱼。伯鱼之生,鲁昭公使人遗之鲤鱼。夫子荣君之赐,因以名其子也。
注②集解皇览曰:“伯鱼-在孔子-东,与孔子并,大小相望也。”
伯鱼生-,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①
注①集解皇览曰:“子思-在孔子-南,大小相望。”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尝为魏相。
子慎生鲋,年五十七,为陈王涉博士,死于陈下。
鲋弟子襄,年五十七。尝为孝惠皇帝博士,迁为长沙太守。长九尺六寸。
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蚤卒。安国生-,-生。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①天下君王至于贤人-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②可谓至圣矣!
注①索隐祗,敬也。言祗敬迟回不能去之。有本亦作“低回”,义亦通。
注②索隐离蚤云“明五帝以折中”。王师叔云“折中,正也”。宋均云“折,断也。中,当也”。按:言欲折断其物而用之,与度相中当,故以言其折中也。
【索隐述赞】孔子之-,出于商国。弗父能让,正考铭勒。防叔来奔,邹人掎足。
尼丘诞圣,阙里生德。七十升堂,四方取则。卯诛两观,摄相夹谷。歌凤遽衰,泣麟何促!九流仰镜,万古钦躅。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 第十八
索隐按:胜立数月而死,无后,亦称“系家”者,以其所遣王侯将相竟灭秦,以其首事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①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②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
注①索隐韦昭云属颍川,地理志云属汝南。不同者,按郡县之名随代分割。
盖阳城旧属汝南,*(史迁云)*今为汝陰,后又分隶颍川,韦昭据以为说,故其不同。他皆放此。正义即河南阳城县也。
注②索隐夏音贾。韦昭云:“淮阳县,后属陈。”正义括地志云:“陈州太康县,本汉阳夏县也。”
注③索隐广雅云:“佣,役也。”按:谓役力而受雇直也。
注④索隐尸子云“鸿鹄之□,羽翼未合,而有四海之心”是也。按:鸿鹄是一鸟,若凤皇然,非谓鸿-与黄鹄也。鹄音户酷反。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①适戍渔阳,②九百人屯大泽乡。③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④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⑤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⑥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⑦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⑧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⑨陈胜-吴广喜,念鬼,⑩曰:“此教我先威-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⑾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⑿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⒀夜篝火,⒁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注①索隐闾左谓居闾里之左也。秦时复除者居闾左。今力役凡在闾左者尽发之也。又云,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秦役戍多,富者役尽,兼取贫弱者也。
注②索隐适音直革反,又音磔。故汉书有七科适。戍者,屯兵而守也。地理志渔阳县名,在渔阳郡也。正义括地志云:“渔阳故城在檀州密云县南十八里,在渔水之阳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沛郡蕲县。”
注④索隐谓欲经营图国,假使不成而败,犹愈为戍卒而死也。
注⑤索隐姚氏按:隐士遗章邯书云“李斯为二世废十七兄而立今王”,则二世是始皇第十八子也。
注⑥索隐如淳云“扶苏自杀,故人不知其死”。或以为不知何坐而死,故天下冤二世杀之,其意亦得。今宜依文而解,直是扶苏为二世所杀,而百姓未知,故欲诈自称之也。
注⑦索隐汉书作“倡”,倡谓先也。说文云:“倡,首也。”
注⑧索隐行者,先也。一云行,往也。
注⑨集解苏林曰:“狐鸣祠中则是也。”瓒曰:“假托鬼神以威-也,故胜-广曰‘此教我威-也’。”索隐裴注引苏林-臣瓒义亦当矣。而李奇又云“卜者戒曰‘所卜事虽成,当死为鬼’,恶指斥言之,而胜失其旨,反依鬼神起怪”,盖亦得本旨也。
注⑩索隐念者,思也。谓思念欲假鬼神事耳。
注⑾集解汉书音义曰:“罾音曾。”文颖曰:“罾,鱼网也。”
注⑿索隐服虔云“闲音‘中闲’之‘闲’”。郑氏云“闲谓窃令人行也”。孔文祥又云“窃伺闲隙,不欲令-知之也”。
注⒀集解张晏曰:“戍人所止处也。丛,鬼所凭焉。”索隐次,师所次舍处也。墨子云“建国必择木之修茂者以为丛位”。高诱注战国策云“丛祠,神祠也。
丛,树也。”
注⒁集解徐广曰:“或作‘带’也。篝者,笼也,音沟。”索隐篝音沟。汉书作“构”。郭璞云:“篝,笼也。”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①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尉果笞广。尉剑挺,②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③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⑤蕲下,⑥乃令符离⑦人葛婴将兵徇蕲⑧以东。攻——苦-柘-谯皆下之。⑨行收兵。比至陈,⑩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⑾陈守令皆不在,⑿独守丞与战谯门中。⒀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⒁
注①索隐官也。汉旧仪“大县二人,其尉将屯九百人”,故云将尉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挺犹脱也。”索隐徐广云“挺,夺也”。按:夺即脱也。
说文云“挺,拔也”。案:谓尉拔剑而广因夺之,故得杀尉。
注③集解服虔曰:“藉,假也。弟,次弟也。”应劭曰:“藉,吏士名藉也。
今失期当斩,就使藉弟幸得不斩,戍死者固十六七。此激怒其-也。”苏林曰:
“弟,且也。”索隐苏林云“藉第,假借。且令失期不斩,则戍死者固十七八”。
然弟一音“次第”之“第”。又小颜云“弟,但也”;刘氏云“藉音子夜反”;应劭读如字,云“藉,吏士之名藉也”。各以意言,苏说为近之也。
注④索隐大名谓大名称也。
注⑤索隐音机,又音祈,县名,属沛郡。
注⑥索隐下,降也。谓以兵临而即降也。
注⑦索隐韦昭云:“属沛郡。”
注⑧索隐李奇云:“徇,略也。音辞峻反。”
注⑨集解徐广曰:“苦-柘属陈,余皆在沛也。”
注⑩索隐地理志陈县属淮阳。
注⑾正义今陈州城也。本楚襄王筑,古陈国城也。
注⑿索隐张晏云“郡守及令皆不在”,非也。按:地理志云秦三十六郡并无陈郡,则陈止是县。言守令,则守非官也,与下守丞同也,则“皆”字是衍字。
注⒀索隐盖谓陈县之城门,一名丽谯,故曰谯门中,非上谯县之门也。谯县守已下讫故也。
注⒁索隐按:李奇云“欲张大楚国,故称张楚也”。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余徇赵地,令汝陰人邓宗徇九江郡。
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葛婴至东城,①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②守荥阳,吴叔弗能下。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③
注①索隐地理志属九江。正义括地志云:“东城故城在濠州定远县东南五十里也。”
注②索隐三川,今洛阳也。地有伊-洛-河,故曰三川。秦曰三川,汉曰河南郡。李由,李斯子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房君,官号也,姓蔡,名赐。”瓒曰:“房邑君也。”
索隐房,邑也。爵之于房,号曰房君,蔡赐其姓名。晋灼按张耳传,言“相国房君”者,盖误耳。涉始号楚,因楚有柱国之官,故以官蔡赐。盖其时草创,亦未置相国之官也。正义豫州吴房县,本房子国,是所封也。
周文,陈之贤人也,①尝为项燕军视日,②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③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④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⑤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⑥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⑦军遂不战。
注①集解文颖曰:“即周章。”
注②集解如淳曰:“视日时吉凶举动之占也。司马季主为日者。”
注③正义即京东戏亭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家人之产奴也。”索隐按:汉书无“生”字,小颜云“犹今言家产奴也”。
注⑤索隐晋灼云:“亭名也,在弘农东十二里。”小颜云“曹水之阳也。其水出陕县西南岘头山,北流入河。魏武帝谓之好阳”也。正义括地志云:“曹阳故亭亦名好阳亭,在陕州桃林县东南十四里。崔浩云‘曹阳,坑名,自南出,北通于河’。按:魏武帝改曰好阳也。”
注⑥正义渑池,河南府县是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十一月。”索隐越系家“句践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曰‘不敢逃刑’,乃自刭”。郭璞注三苍,以为刭,刺也。
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余为大将军,张耳-召蚤为左右丞相。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
不如因而立之。”陈王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耳子张敖为成都君,①趣赵兵②亟入关。③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楚已诛秦,必加兵于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也。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不敢制赵。若楚不胜秦,必重赵。赵乘秦之-,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
注①正义成都,蜀郡县,涉遥封之。
注②索隐上音促。促谓催促也。
注③索隐亟音棘。亟,急也。
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愿将军立为燕王。”韩广曰:“广母在赵,不可。”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强,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
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①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后故宁陵②君咎为魏王。③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陈王乃立宁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注①集解徐广曰:“今之临济。”
注②索隐晋灼云“今在梁国也”。按:今梁国有宁陵县是也,字转异耳。正义括地志云:“宋州宁陵县城,古宁陵城也。”
注③集解应劭曰:“魏之诸公子,名咎。欲立六国后以树党。”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①足以守*(荧)[荥]*阳,悉津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津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注①索隐按:遗谓留余也。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