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123节
注⑤集解包氏曰:“言夫子在,己无所致死也。”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兹,此也。言文王虽已没,其文见在此。此,自谓其身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文王既没,故孔子自谓后死也。言天将丧此文者,本不当使我知之;今使我知之,未欲丧之也。”
注⑧集解马融曰:“如予何犹言‘柰我何’也。天未丧此文,则我当传之,匡人欲柰我何!言不能违天以害己。”
注⑨索隐家语“子路弹剑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围而去”。今此取论语“文王既没”之文,及从者臣宁武子然后得去。盖夫子再□匡人,或设辞以解围,或弹剑而释难。今此合论语、家语之文以为一事,故彼此文交互耳。
去即过蒲。①月余,反乎-,主蘧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然。②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③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④居-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过之。⑤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⑥于是丑之,去-,过曹。是岁,鲁定公卒。
注①集解徐广曰:“长垣县有匡城、蒲乡。”正义括地志云:“故蒲城在滑州匡城县北十五里。匡城本汉长垣县。”
注②正义-音。
注③索隐上“见”如字。下“见”音贤-反,去声。言我不为相见之礼现而答之。
注④集解栾肇曰:“见南子者,时不获已,犹文王之拘-里也。天厌之者,言我之否屈乃天命所厌也。”蔡谟曰:“矢,陈也。夫子为子路陈天命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招摇,鬏翔也。”索隐家语作“游过-”。
注⑥集解何晏曰:“疾时薄于德,厚于色,故发此言也。”李充曰:“使好德如好色,则□邪而反正矣。”
孔子去曹适宋,①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定公十三年,孔子至-;十四年,至陈;哀公三年,孔子过宋。”
注②集解包氏曰:“天生德者,谓授以圣性,德合天地,吉无不利,故曰其如予何。”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①“东门有人,其颡似尧,②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③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注①索隐家语姑布子卿谓子贡曰。
注②索隐家语云“河目而隆颡,其颡似尧”。
注③集解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然不得志之貌也。韩诗外传曰‘丧家之狗,既敛而椁,有席而祭,顾望无人’也。”
孔子遂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岁余,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赵鞅伐朝歌。楚围蔡,蔡迁于吴。吴败越王句践会稽。
有隼集于陈廷而死,-矢贯之,石-,矢长尺有咫。①陈愍公使使问仲尼。②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③昔武王克商,信道九夷百蛮,④使各以其方贿来贡,⑤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贡-矢石-,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肃慎矢分大姬,⑥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展亲;⑦分异姓以远职,使无忘服。⑧故分陈以肃慎矢。”试求之故府,果得之。⑨
注①集解韦昭曰:“隼,鸷鸟,今之鹗也-,木名-,镞也,以石为之。
八寸曰咫-矢贯之,坠而死。”正义隼音。毛诗义疏:“鹞,齐人谓之击征,或谓之题肩,或曰省-,春化为布谷。此属数种皆为隼。”
注②索隐家语-国语皆作“陈惠公”,非也。按:惠公以鲁昭元年立,定四年卒。又按系家,愍公*(十)*六年孔子适陈,十三年亦在陈,则此愍公为是。
注③正义肃慎国记云:“肃慎,其地在夫余国东北,*(河)[可]*六十日行。
其弓四尺,强劲弩射四百步,今之——国方有此矢。”
注④集解王肃曰:“九夷,东方夷有九种也。百蛮,夷狄之百种。”
注⑤集解王肃曰:“各以其方面所有之财贿而来贡。”
注⑥集解韦昭曰:“大姬,武王元女也。”
注⑦集解韦昭曰:“展,重也。玉谓若夏后氏之璜。”
注⑧集解王肃曰:“使无忘服从于王也。”
注⑨集解韦昭曰:“故府,旧府也。”
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于是孔子去陈。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
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
吾与夫子再罹难,宁□而死。”□甚疾。蒲人惧,①谓孔子曰:“苟毋适-,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
“要盟也,神不听。”
注①索隐家语云“我宁□死,挺剑而合-,将与之战,蒲人惧”是也-
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今蒲,-之所以待晋楚也,①以-伐之,无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②妇人有保西河之志。③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④灵公曰:“善。”然不伐蒲。
注①正义-在濮州,蒲在滑州,在-西也。韩魏及楚从西向东伐,先在蒲,后及。
注②集解王肃曰:“公叔氏欲以蒲适他国,而男子欲死之,不乐适他。”
注③集解王肃曰:“妇人恐惧,欲保西河,无战意也。”索隐此西河在-地,非魏之西河也。
注④集解王肃曰:“本与公叔同畔者。”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月而已,三年有成。”①孔子行。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言诚有用我于政事者,-年而可以行其政教,必三年乃有成也。”
佛-为中牟宰。①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②今佛-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③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④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晋大夫赵简子之邑宰。”索隐此河北之中牟,盖在汉阳西。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不入其国。”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磷,薄也。涅,可以染-者也。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中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不能污也。”
注④集解何晏曰:“言匏瓜得系一处者,不食故也。吾自食物当东西南北,不得如不食之物系滞一处。”
孔子击磬。有荷蒉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①——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②
注①集解何晏曰:“蒉,草器也。有心谓契契然也。”
注②集解何晏曰:“此——,信己而已,言亦无益也。”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①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闲,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闲,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闲,*(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②几然而长,③眼如望羊,④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躁也。”
注①索隐家语师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盖师襄子鲁人,论语谓之“□磬襄”是也。
注②集解王肃曰:“黯,黑貌。”
注③集解徐广曰:“诗云‘颀而长兮’。”索隐“几”与注“颀”,并音祈,家语无此四字。
注④集解王肃曰:“望羊,望羊视也。”索隐王肃云:“望羊,望羊视也。”
孔子既不得用于-,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①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陰阳,②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乃还息乎陬乡,作为陬躁③以哀之。而反乎-,入主蘧伯玉家。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作‘鸣铎窦摺,又作‘窦-鸣犊-舜华也’。”索隐家语云“闻赵简子杀窦呙犊及舜华”,国语云“鸣铎窦-”,则窦-字鸣犊,声转字异?或作“鸣铎”。庆华当作“舜华”,诸说皆同。
注②索隐有角曰蛟龙。龙能兴云致雨,调和陰阳之气。
注③集解王肃曰:“陬躁,琴曲名也。”索隐此陬乡非鲁之陬邑。家语云作“盘躁”也。
他日,灵公问兵陈。①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②明日,与孔子语,见蜚-,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③复如陈。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军陈行列之法。”
注②集解郑玄曰:“万二千人为军,五百人为旅。军旅末事,本未立不可教以末也。”
注③索隐此鲁哀二年也。
夏,-灵公卒,立孙辄,是为-出公。六月,赵鞅内太子蒯聩于戚。阳虎使太子-,八人衰-,伪自-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迁于州来。是岁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齐助-围戚,以-太子蒯聩在故也。
夏,鲁桓厘庙燔,南宫敬叔救火。孔子在陈,闻之,曰:“灾必于桓厘庙乎?”
①已而果然。
注①集解服虔曰:“桓厘当毁,而鲁事非礼之庙,故孔子闻有火灾,知其加桓僖也。”
秋,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求。”于是使使召-求-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①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②子赣知孔子思归,送-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注①索隐此系家再有“归与”之辞者,前辞出孟子,此辞见论语,盖止是一称“归与”,二书各记之,今前后再引,亦失之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简,大也。孔子在陈思归欲去,曰:‘吾党之小子狂者进取于大道,妄穿凿以成章,不知所以裁制,当归以裁耳。’”-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蔡昭公将如吴,吴召之也。前昭公欺其臣迁州来,后将往,大夫惧复迁,公孙翩射杀昭公。①楚侵蔡。秋,齐景公卒。
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哀公四年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哀公五年也。”
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①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叶公名诸梁,楚大夫,食菜于叶,僭称公。不对,未知所以对也。”
去叶,反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①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
曰:“是知津矣。”②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③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④-而不辍。⑤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⑥曰:“鸟兽不可与同。⑦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⑧
注①集解郑玄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津,济渡处也。”正义括地志云:
“黄城山俗名菜山,在许州叶县西南二十五里。圣贤-辜窃苹瞥巧郊闯ぞ讴p桀溺所耕处。下有东流,则子路问津处也。”
注②集解马融曰:“言数周流,自知津处。”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悠悠者,周流之貌也。言当今天下治乱同,空舍此适彼,故曰‘谁以易之’。”
注④集解何晏曰:“士有辟人之法,有辟世之法。长沮-桀溺谓孔子为士,从辟人之法者也;己之为士,则从辟世之法也。”
注⑤集解郑玄曰:“-,覆种也。辍,止也。覆种不止,不以津告也。”
注⑥集解何晏曰:“为其不达己意而非己。”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隐于山林是同。”
注⑧集解何晏曰:“凡天下有道者,丘皆不与易也,己大而人小故也。”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兹,此也。言文王虽已没,其文见在此。此,自谓其身也。”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文王既没,故孔子自谓后死也。言天将丧此文者,本不当使我知之;今使我知之,未欲丧之也。”
注⑧集解马融曰:“如予何犹言‘柰我何’也。天未丧此文,则我当传之,匡人欲柰我何!言不能违天以害己。”
注⑨索隐家语“子路弹剑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围而去”。今此取论语“文王既没”之文,及从者臣宁武子然后得去。盖夫子再□匡人,或设辞以解围,或弹剑而释难。今此合论语、家语之文以为一事,故彼此文交互耳。
去即过蒲。①月余,反乎-,主蘧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然。②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③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④居-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过之。⑤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⑥于是丑之,去-,过曹。是岁,鲁定公卒。
注①集解徐广曰:“长垣县有匡城、蒲乡。”正义括地志云:“故蒲城在滑州匡城县北十五里。匡城本汉长垣县。”
注②正义-音。
注③索隐上“见”如字。下“见”音贤-反,去声。言我不为相见之礼现而答之。
注④集解栾肇曰:“见南子者,时不获已,犹文王之拘-里也。天厌之者,言我之否屈乃天命所厌也。”蔡谟曰:“矢,陈也。夫子为子路陈天命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招摇,鬏翔也。”索隐家语作“游过-”。
注⑥集解何晏曰:“疾时薄于德,厚于色,故发此言也。”李充曰:“使好德如好色,则□邪而反正矣。”
孔子去曹适宋,①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定公十三年,孔子至-;十四年,至陈;哀公三年,孔子过宋。”
注②集解包氏曰:“天生德者,谓授以圣性,德合天地,吉无不利,故曰其如予何。”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①“东门有人,其颡似尧,②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③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注①索隐家语姑布子卿谓子贡曰。
注②索隐家语云“河目而隆颡,其颡似尧”。
注③集解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然不得志之貌也。韩诗外传曰‘丧家之狗,既敛而椁,有席而祭,顾望无人’也。”
孔子遂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岁余,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赵鞅伐朝歌。楚围蔡,蔡迁于吴。吴败越王句践会稽。
有隼集于陈廷而死,-矢贯之,石-,矢长尺有咫。①陈愍公使使问仲尼。②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③昔武王克商,信道九夷百蛮,④使各以其方贿来贡,⑤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贡-矢石-,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肃慎矢分大姬,⑥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展亲;⑦分异姓以远职,使无忘服。⑧故分陈以肃慎矢。”试求之故府,果得之。⑨
注①集解韦昭曰:“隼,鸷鸟,今之鹗也-,木名-,镞也,以石为之。
八寸曰咫-矢贯之,坠而死。”正义隼音。毛诗义疏:“鹞,齐人谓之击征,或谓之题肩,或曰省-,春化为布谷。此属数种皆为隼。”
注②索隐家语-国语皆作“陈惠公”,非也。按:惠公以鲁昭元年立,定四年卒。又按系家,愍公*(十)*六年孔子适陈,十三年亦在陈,则此愍公为是。
注③正义肃慎国记云:“肃慎,其地在夫余国东北,*(河)[可]*六十日行。
其弓四尺,强劲弩射四百步,今之——国方有此矢。”
注④集解王肃曰:“九夷,东方夷有九种也。百蛮,夷狄之百种。”
注⑤集解王肃曰:“各以其方面所有之财贿而来贡。”
注⑥集解韦昭曰:“大姬,武王元女也。”
注⑦集解韦昭曰:“展,重也。玉谓若夏后氏之璜。”
注⑧集解王肃曰:“使无忘服从于王也。”
注⑨集解韦昭曰:“故府,旧府也。”
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于是孔子去陈。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
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
吾与夫子再罹难,宁□而死。”□甚疾。蒲人惧,①谓孔子曰:“苟毋适-,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
“要盟也,神不听。”
注①索隐家语云“我宁□死,挺剑而合-,将与之战,蒲人惧”是也-
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今蒲,-之所以待晋楚也,①以-伐之,无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②妇人有保西河之志。③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④灵公曰:“善。”然不伐蒲。
注①正义-在濮州,蒲在滑州,在-西也。韩魏及楚从西向东伐,先在蒲,后及。
注②集解王肃曰:“公叔氏欲以蒲适他国,而男子欲死之,不乐适他。”
注③集解王肃曰:“妇人恐惧,欲保西河,无战意也。”索隐此西河在-地,非魏之西河也。
注④集解王肃曰:“本与公叔同畔者。”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月而已,三年有成。”①孔子行。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言诚有用我于政事者,-年而可以行其政教,必三年乃有成也。”
佛-为中牟宰。①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②今佛-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③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④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晋大夫赵简子之邑宰。”索隐此河北之中牟,盖在汉阳西。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不入其国。”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磷,薄也。涅,可以染-者也。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中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不能污也。”
注④集解何晏曰:“言匏瓜得系一处者,不食故也。吾自食物当东西南北,不得如不食之物系滞一处。”
孔子击磬。有荷蒉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①——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②
注①集解何晏曰:“蒉,草器也。有心谓契契然也。”
注②集解何晏曰:“此——,信己而已,言亦无益也。”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①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闲,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闲,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闲,*(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②几然而长,③眼如望羊,④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躁也。”
注①索隐家语师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盖师襄子鲁人,论语谓之“□磬襄”是也。
注②集解王肃曰:“黯,黑貌。”
注③集解徐广曰:“诗云‘颀而长兮’。”索隐“几”与注“颀”,并音祈,家语无此四字。
注④集解王肃曰:“望羊,望羊视也。”索隐王肃云:“望羊,望羊视也。”
孔子既不得用于-,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①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陰阳,②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乃还息乎陬乡,作为陬躁③以哀之。而反乎-,入主蘧伯玉家。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作‘鸣铎窦摺,又作‘窦-鸣犊-舜华也’。”索隐家语云“闻赵简子杀窦呙犊及舜华”,国语云“鸣铎窦-”,则窦-字鸣犊,声转字异?或作“鸣铎”。庆华当作“舜华”,诸说皆同。
注②索隐有角曰蛟龙。龙能兴云致雨,调和陰阳之气。
注③集解王肃曰:“陬躁,琴曲名也。”索隐此陬乡非鲁之陬邑。家语云作“盘躁”也。
他日,灵公问兵陈。①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②明日,与孔子语,见蜚-,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③复如陈。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军陈行列之法。”
注②集解郑玄曰:“万二千人为军,五百人为旅。军旅末事,本未立不可教以末也。”
注③索隐此鲁哀二年也。
夏,-灵公卒,立孙辄,是为-出公。六月,赵鞅内太子蒯聩于戚。阳虎使太子-,八人衰-,伪自-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迁于州来。是岁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齐助-围戚,以-太子蒯聩在故也。
夏,鲁桓厘庙燔,南宫敬叔救火。孔子在陈,闻之,曰:“灾必于桓厘庙乎?”
①已而果然。
注①集解服虔曰:“桓厘当毁,而鲁事非礼之庙,故孔子闻有火灾,知其加桓僖也。”
秋,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求。”于是使使召-求-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①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②子赣知孔子思归,送-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注①索隐此系家再有“归与”之辞者,前辞出孟子,此辞见论语,盖止是一称“归与”,二书各记之,今前后再引,亦失之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简,大也。孔子在陈思归欲去,曰:‘吾党之小子狂者进取于大道,妄穿凿以成章,不知所以裁制,当归以裁耳。’”-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蔡昭公将如吴,吴召之也。前昭公欺其臣迁州来,后将往,大夫惧复迁,公孙翩射杀昭公。①楚侵蔡。秋,齐景公卒。
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哀公四年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哀公五年也。”
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①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叶公名诸梁,楚大夫,食菜于叶,僭称公。不对,未知所以对也。”
去叶,反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①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
曰:“是知津矣。”②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③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④-而不辍。⑤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⑥曰:“鸟兽不可与同。⑦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⑧
注①集解郑玄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津,济渡处也。”正义括地志云:
“黄城山俗名菜山,在许州叶县西南二十五里。圣贤-辜窃苹瞥巧郊闯ぞ讴p桀溺所耕处。下有东流,则子路问津处也。”
注②集解马融曰:“言数周流,自知津处。”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悠悠者,周流之貌也。言当今天下治乱同,空舍此适彼,故曰‘谁以易之’。”
注④集解何晏曰:“士有辟人之法,有辟世之法。长沮-桀溺谓孔子为士,从辟人之法者也;己之为士,则从辟世之法也。”
注⑤集解郑玄曰:“-,覆种也。辍,止也。覆种不止,不以津告也。”
注⑥集解何晏曰:“为其不达己意而非己。”
注⑦集解孔安国曰:“隐于山林是同。”
注⑧集解何晏曰:“凡天下有道者,丘皆不与易也,己大而人小故也。”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