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109节

注①索隐穆嬴也。
灵公立十四年,益骄。赵盾骤谏,灵公弗听。及食熊蹯,-不熟,杀宰人,持其尸出,赵盾见之。灵公由此惧,欲杀盾。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救盾,盾以得亡。未出境,而赵穿-灵公而立襄公弟黑婰,是为成公。赵盾复反,任国政。君子讥盾
“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故太史书曰“赵盾-其君”。晋景公①时而赵盾卒,谥为宣孟,子朔嗣。
注①索隐成公之子,名据。
赵朔,晋景公之三年,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朔娶晋成公姊为夫人。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①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君,子孙在朝,何以惩-?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注①集解徐广曰:“按年表,救郑及诛灭,皆景公三年。”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
“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柰何?”
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①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
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
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注①集解徐广曰:“小儿被曰葆。”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优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程婴-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推次,晋复与赵武田邑,是景公之十七年也。而乃是春秋成公八年经书‘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左传于此说立赵武事者,注云‘终说之耳,非此年也’。”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①
注①集解新序曰:“程婴-公孙杵臼可谓信友厚士矣。婴之自杀下报,亦过矣。”
正义今河东赵氏祠先人,犹别舒一座祭二士矣。
赵氏复位十一年,而晋厉公杀其大夫三郄。栾书畏及,乃遂-其君厉公,更立襄公曾孙周,①是为悼公。晋由此大夫稍强。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襄公孙也。”索隐晋系家襄公少子,名周。
赵武续赵宗二十七年,晋平公立。平公十二年,而赵武为正卿。十三年,吴延陵季子使于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之后矣。”赵武死,谥为文子。
文子生景叔。①景叔之时,齐景公使晏婴于晋,②晏婴与晋叔向语。婴曰:
“齐之政后卒归田氏。”叔向亦曰:“晋国之政将归六卿。六卿侈矣,而吾君不能恤也。”
注①索隐系本云:“景叔名成。”
注②集解徐广曰:“平公之十九年。”
赵景叔卒,生赵鞅,是为简子。
赵简子在位,晋顷公之九年,简子将合诸侯戍于周。其明年,入周敬王于周,辟弟子朝之故也。
晋顷公之十二年,六卿以法诛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之大夫。晋公室由此益弱。
后十三年,鲁贼臣阳虎来奔,赵简子受赂,厚遇之。
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①扁鹊曰:
“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②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
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而归纵滢,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
同,不出三日疾必闲,闲必有言也。”
注①集解韦昭曰:“安于,简子家臣。”
注②索隐二子,秦大夫公孙支-子桑也。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
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①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②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适余将以其-女孟
姚配而七世之孙。’”③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注①正义谓晋定公-出公-哀公-优公-烈公-孝公-静公为七世。静公二年,为三晋所灭。据此及年表,简子疾在定公十一年。
注②索隐范魁,地名,不知所在,盖赵地。正义嬴,赵姓也。周人谓-也。
晋亡之后,赵成侯三年伐-,取都鄙七十三是也。贾逵云“小阜曰魁”也。
注③索隐即娃嬴,吴广之女。姚,姓;孟,字也。七代孙,武灵王也。
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当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从者以闻。简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见子□也。”①当道者曰:
“屏左右,愿有谒。”简子屏人。当道者曰:“主君之疾,臣在帝侧。”简子曰:
“然,有之。子之见我,我何为?”当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与罴,皆死。”
简子曰:“是,且何也?”当道者曰:“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夫熊与罴皆其祖也。”②简子曰:“帝赐我二笥皆有副,何也?”③当道者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翟,皆子姓也。”④简子曰:“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长以赐之’。夫儿何谓以赐翟犬?”当道者曰:
“儿,主君之子也。翟犬者,代之先也。主君之子且必有代。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⑤并二国于翟。”⑥简子问其姓而延之以官。当道者曰:
“臣野人,致帝命耳。”遂不见。简子书藏之府。
注①索隐简子见当道者,乃寤曰:“嘻,是吾前梦所见,知其名曰子□者。”
注②正义范氏-中行氏之祖也。
注③正义副谓皆子姓也。
注④正义谓代及智氏也。
注⑤正义今时服也,废除裘裳也。
注⑥正义武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楼烦-榆中是也。
异日,姑布子卿①见简子,简子-召诸子相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曰:“赵氏其灭乎?”子卿曰:“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简子召子毋恤。毋恤至,则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简子曰:“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子卿曰:“天所授,虽贱必贵。”自是之后,简子尽召诸子与语,毋恤最贤。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②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
注①集解司马彪曰:“姑布,姓;子卿,字。”
注②正义地道记云:“恒山在上曲阳县西北百四十里。北行四百五十里得恒山岌,号飞狐口,北则代郡也。”
后二年,晋定公之十四年,范-中行作乱。明年春,简子谓邯郸大夫午曰:“归我-士五百家,吾将置之晋阳。”①午许诺,归而其父兄不听,②倍言。
赵鞅捕午,囚之晋阳。乃告邯郸人曰:“我私有诛午也,诸君欲谁立?”③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反。
④晋君使籍秦⑤围邯郸。荀寅-范吉射⑥与午善,⑦不肯助秦而谋作乱,董安于知之。十月,范-中行氏⑧伐赵鞅,鞅奔晋阳,晋人围之。范吉射-荀寅仇人魏襄等谋逐荀寅,以梁婴父代之;⑨逐吉射,以范皋绎代之。[一0]荀栎⑾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乱者死。今三臣始乱⑿而独逐鞅,用刑不均,请皆逐之。”十一月,荀栎-韩不佞-⒀魏哆⒁奉公命以伐范-中行氏,不克。范-中行氏反伐公,公击之,范-中行败走。丁未,二子⒂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⒃十二月辛未,赵鞅入绛,盟于公宫。其明年,知伯文子谓赵鞅曰:“范-中行虽信为乱,安于发之,是安于与谋也。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赵鞅患之。安于曰:
“臣死,赵氏定,晋国宁,吾死晚矣。”遂自杀。赵氏以告知伯,然后赵氏宁。
注①集解服虔曰:“往年赵鞅围-,-人恐惧,故贡五百家,鞅置之邯郸,又欲更徙于晋阳。”
注②集解服虔曰:“午之诸父兄及邯郸中长老。”
注③集解杜预曰:“午,赵鞅同族,别封邯郸,故使邯郸人更立午宗亲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稷,午子。”
注⑤集解左传曰籍秦此时为上军司马。索隐据系本,晋大夫籍游之孙,籍谈之子注⑥索隐范氏,晋大夫隰叔之子,士-之后-生成伯缺,缺生武子会,会生文叔燮,燮生宣叔□,□生献子鞅,鞅生吉射。
注⑦集解左传曰:“午,荀寅之甥。荀寅,范吉射之姻。”
注⑧索隐系本云:“晋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宿,庚宿生献伯偃,偃生穆伯吴,吴生寅。本姓荀,自荀偃将中军,晋改中军曰中行,因氏焉。元与智伯同祖逝遨,故智氏亦称荀。”正义按:会食邑于范,因为范氏。又中行寅本姓荀,自荀偃将中军为中行,因号中行氏。元与智氏同承袭逝遨,姓荀氏。
注⑨集解贾逵曰:“梁婴父,晋大夫也。”
注⑩集解服虔曰:“范氏之侧室子。”
注⑾集解服虔曰:“荀栎,智文子。”索隐系本云:“逝遨生庄子首,首生武子-,-生庄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栎,栎生宣子申,申生智伯瑶。”
注⑿集解贾逵曰:“范-中行-赵也。”
注⒀索隐韩简子。
注⒁索隐魏简子。系本名取。
注⒂索隐范吉射-荀寅也。
注⒃集解服虔曰:“以其罪轻于荀-范也。”正义按:赵鞅被范-中行伐,乃奔晋阳,以其罪轻,故韩-魏为请晋君而得入绛。
孔子闻赵简子不请晋君而执邯郸午,保晋阳,故书春秋曰“赵鞅以晋阳畔”。
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悦,大夫请。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①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
注①集解韩诗外传曰:“周舍立于门下三日三夜,简子使问之曰:‘子欲见寡人何事?’对曰:‘愿为鄂鄂之臣,墨笔躁牍,从君之过,而日有所记,月有所成,岁有所效也。’”晋定公十八年,赵简子围范、中行于朝歌,中行文子①奔邯郸。明年,-灵公卒。简子与阳虎送-太子蒯聩于-,-不内,居戚。②
注①索隐荀寅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故戚城在相州澶水县东三十里。杜预云‘戚,-邑,在顿丘*[-]*县西有戚城’是也。”
晋定公二十一年,简子拔邯郸,中行文子奔柏人。简子又围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①遂奔齐。赵竟有邯郸、柏人。范、中行余邑入于晋。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
注①索隐范吉射也。
晋定公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争长于黄池,赵简子从晋定公,卒长吴。定公三十七年卒,而简子除三年之丧,期而已。是岁,越王句践灭吴。
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赵简子疾,使太子毋恤将而围郑。知伯醉,以酒灌击毋恤。毋恤-臣请死之。毋恤曰:“君所以置毋恤,为能忍。”然亦愠知伯。
知伯归,因谓简子,使废毋恤,简子不听。毋恤由此怨知伯。
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①太子毋恤代立,是为襄子。
首节 上一节 109/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