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大外交

大外交 第59节



化,可于事后就条件及边界进行修正。而且待热情已消减,可凭公正
的观点而非经年战火结束时的和会观点,来看待问题时,再进行改正
要容易得多。与此背道而驰的是延续列强与均势的观念,而此等概念
素来仅能带来“侵略与自私与战争”。
在1919年2月14日召开的全体大会上,威尔逊公开国际联盟的
盟约内容,会后他以几乎不变的口气对威尔逊夫人说:
“我们就此真正地迈出了第一步,因为我现在比以往更
真切地领悟到,一旦成立国际联盟,我们当前正设法达成的
和约中必然会出现的种种错误,均可通过它加以仲裁改正。”
根据他的规划,国际联盟将负有执行和平及纠正不公的双重使
命。然而有一个顾虑却使他寝食难安。在欧洲历史上绝找不出任何一
个,靠诉诸正义或纯靠法律程序便使国界改变的例子,几乎无一例外
的全是借国家利益的名义,才使国界得以改变或保全。但威尔逊也心
知肚明,美国人民丝毫没有以军事承诺保证实现凡尔赛条约的意念。
大致上,将威尔逊的构想形诸实际建制已等同于一个环球政府,美国
人对世界政府的接受程度远不如对世界警察的自许。
威尔逊为规避这个问题,便号召诉诸世界舆论作为对抗侵略的最
终制裁力量,排除使用政府或军事力量。他在1919年2月就是如此
向和会说明的:通过此一工具(国际联盟)我们主要是仰仗一股庞大


的力量,即全球舆论的道德力量。
至于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靠经济压力必可迎刃而解。波曼写的
备忘录中说:对于需要惩戒的案例,有不必动武的替代方案,此即抵
制;针对行为不当的国家断绝其贸易,包括邮电设施。
欧洲国家从未看过这种安排实际运作的情形,也无法说服自己相
信此计可行。无论怎么说,要求法国接纳道德制裁是太强人所难,它
牺牲了无数生命财产,只为勉强苟延残喘,却无奈地面临着中欧的真
空及实力远超过自己的德国。
因此在法国眼中,国际联盟仅有一个目的,即必要时它能促使各
国以军事援助法国对抗德国。历史悠久但此时已国力衰微的法国,对
集体安全的基本前提持怀疑态度,它无法相信所有国家对威胁都会有
相同的解读,即便做出相同的评估,也不见得会对应如何反应得出同
样的结论。倘若集体安全失败,美国,或许包括英国在内,尚不至于
无路可走,还可以自己保卫自己。但法国没有第二条路,第一次就必
须判断正确。万一集体安全的基本假设事后证明是错误的,那法国不
像美国,是无力于再打一场传统战争的,它或许就要亡国。所以法国
想要的不是一般性的保证,而是针对法国国情所需要的保障。对此美
国代表团断然拒绝。
虽然鉴于美国国内的压力,威尔逊只肯做原则的宣示,不愿为美
国多做承诺,这一点可以理解,然而却加深了法国的危机意识。固然
美国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来维护门罗主义,威尔逊也一直援引这个
范例来说明他的国际新秩序。但美国在德国威胁欧洲均势的问题浮现
时,却裹足不前。这难道不是代表欧洲均势对美国安全利益的意义,
没有美洲的情势来得重要?为消除这个差距,法国参与相关委员会的
代表布赫吉瓦( Leon Bourgeois),不断要求筹组国际部队或是预做某
种安排,赋予国际联盟自动采取执行行动的机制,以防德国废止凡尔
赛和约,这是法国唯一关心的战争起因。
虽然只有极短的时间,威尔逊仿佛赞同法国的这个提议,还把他
所提出的盟约说成是对“全世界领土权状”的保证,但已令他的随员
们大惊失色。大家都知道参议院决不会批准设立国际常备军或做永久


性军事承诺。有一位顾问人员甚至认为,规定需以武力对抗侵略的条
款本身已违宪:
“反对此条款极有力的根据之一是,倘若美国对外条约
中含有此一条款,必定无法成立,因为依宪法宣战权为国会


所有。因条约规定随之而来自动发生的战争不是由国会宣示
的战争。”
纯就字面上说,这表示美国所缔结的任何盟约都不具约束力。
威尔逊很快便退回到最初的集体安全概念。他拒绝了法国的提
议,指出没有必要常设执行机制,因为国际联盟本身便可激发全世界
普遍的信心。他表示“唯一的方法在于对国联各会员国的信用要有信
心。一旦发生危险,我们也会伸出援手,但贵国必须相信我们。”
在外交官之间,信任属于稀有物质。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关头,
政治家一定会设法寻求更具体的保障,如果这个国家的处境像法国这
样岌岌可危,那更是必须如此。美国的主张能够说服人之处在于除此
之外别无选择,不论国际联盟的义务有多么暖昧,至少比什么保障都
没有要好。英国代表之一塞西尔爵士( Lord Cecil)在责怪布赫吉瓦
扬言没有执行机制就不加入国联时,所持的正是这个理由。他对布赫
吉瓦说:“国际联盟对美国一无好处,它可以听任欧洲自生自灭,独
善其身即可,美国提出来争取各国支持的建议其实是为了法国好。”
法国虽满怀疑虑及不祥的预感,最后仍不得不屈服于英国这一番
令人不服的解析,接受了国际联盟宪章第十条那段空洞的文字:“该
委员会应建议履行此一义务(即维护领土完整)之手段。”此即如果
发生紧急状况,国际联盟将就各国所能同意的结论达成协议。当然即
使没有盟约,这原本就是各国可能采取的步骤,传统结盟形式也正是
为弥补这种情况之不足,因此要制定在特定状况下须相互支援的正式
义务。
法国有一份文件中直率地指出国际联盟在安全设计上的不足:
“设若英法间不曾有1914年曾生效的军事防御的谅解存


在,尽管其确实十分有限,而两国间仅有国联盟约中的一般
性协议,则英国的干预便不致如此迅速,而德国的胜利也就
理所当然了。因此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国联盟约所
首节 上一节 59/119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哭泣的骆驼

下一篇: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