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大外交

大外交 第44节

“须防卫德、奥边境对抗俄罗斯,其责任远比须防卫英
伦三岛对抗法国来得重,哈兹费德伯爵(Count Hatzfeldt,德
国大使)指‘孤立’构成我国严重之危险。我国曾否确实感
受到此危险?若我国于革命战争中落败,其缘由亦非因孤立
而致。我盟国众多,但法皇当年若得以掌控海峡,盟邦亦无
法拯救我国。除其(拿破仑)在位期间,我国甚而从未面临
危险;因此被指为将导致危险之‘孤立’是否确含任何危险
因子无从判断。为防御我国无历史因素可信其存在之危险,
而须承担前所未有且最棘手之义务,实非明智之举。”
英德就是没有足够的利益交集,不足以形成专制德国所渴望的全
球正式同盟。英国担心再助长德国的力量,会使这可能结盟的对象变
成英国素来反对的霸主国家。德国则不愿为了一向被视为非主要利益
的问题,如印度受到的威胁,而变成英国的助力,同时德国太过骄
傲,看不出英国保持中立的好处。
英国外相兰斯多恩的下一步行动,显示出德国领袖以为英国少不


了德国的想法不过是妄自尊大。1902年他与日本结盟,震惊欧洲。这
是自黎塞留与奥斯曼土耳其打交道以来,首次有欧洲国家向欧洲协调
以外的国家求援。英日同意,若其中一国因中国或韩国而与第三国发
生战争,则另一国将保守中立。但若同时受两个敌国的攻击,则另一
国有义务帮助其盟国。由于只有在日本两面受敌时这个同盟才会有所
行动,英国终于找到一个愿意,更应该说是极希望节制俄国但不致使
其陷入额外义务的盟友,更何况这个盟友位于远东,对英国的战略利
益大于俄德边境。而日本则有防止法国借战争加强争取俄罗斯支持的
好处。从此英国对把德国当做战略伙伴失去兴趣;甚而时间一久更认
为德国构成地缘政治的威胁。


直到1912年英德的关系恶化仍有希望化解。英国首任海军大臣
霍尔丹( Lord Haldane)曾访问柏林讨论缓和两国的紧张。他奉命根
据一项海军协定及英国已下的中立保证,设法与德国和解:“若协定
之任一方(即英、德)卷入不可归咎于其侵略之战争中,另一方对身
陷其中之盟邦至少保持友善之中立。”然而德皇坚持英国保证“若德
国被迫卷入战争”时保持中立,英国觉得这等于是要求它在德国决定
对俄、法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时,在一边旁观。英国拒绝德皇建议的
词句后,德皇也拒绝了英国的提议;德国海军法案通过,霍尔丹空手
而返。
德皇仍未觉悟到英国决不肯明白地保证中立,才是德国所需要
的。他写道:“若英格兰仅愿在我国须限制舰队的条件下援手,此一
任性傲慢之提议含对德国人民及其皇帝之恶意侮辱,必当断然拒斥
之。”他仍执迷不悟,以为可胁迫英国与其正式缔盟,并开口道:“朕
已向英格兰明示,一旦接触我国军备,不啻自讨苦吃。或许此举已增
强其愤恨,却也赢得其尊敬,由此促使其于时机到来时将重开谈判,
其气氛可望更和缓,结果可望更有利。”
德皇如此鲁莽傲慢地寻求联盟,只引得英国更加起疑心。1899~
1902年布尔战争期间,德国令英国倍感烦恼的德国海军计划,使英国
全盘重估其外交政策。150年来英国始终以法国为欧洲均势的主要威
胁,必须借助于某一德语国,通常是奥地利偶尔是普鲁士。俄罗斯则
被视为英帝国的头号敌人。然而一旦有了日本为盟友,英国便开始重
新思考传统的政策考量。1903年英国有系统地展开解决与法国的殖民
地问题,最后是在1904年签订通称的友好协约( Entente Cordiale),
正是德国所一再拒绝的非正式合作形式。之后英国几乎是立即着手试
探与俄罗斯签订类似的协约。
由于英法协约表面上是一正式殖民地协定,理论上并未违反“光
荣孤立”的传统政策。但其实际效应却是英国放弃了平衡国的地位,
使自己与两个相对立的同盟之一产生关联。1903年7月,协约正在谈
判期间,一位法国驻英代表为让英国放心,便对兰斯多恩表示法国将
尽最大努力解除英国在其他地区受到的俄国压力:欧洲和平最严重之


威胁在于德国,法、英间良好之谅解为制衡德国图谋唯一之途径,且
此一谅解若能达成,英格兰当可发现法国对俄罗斯具有用之影响力,
因而得以解除众多彼此间之问题。
十年内,俄罗斯由原先依再保险条约而与德国结盟,一变而为法
国的军事盟国;英国则由断断续续向德国示好,转而加入法国外交阵
营。德国发挥高超的技艺促成自我隔绝,也促使往昔敌对的三个国家
结成以德国为敌的联盟。
明白将有危险发生的政治家必须做一根本的抉择。若他认为这个
危险会与时俱增,便须设法防微杜渐。若他衡量情势后认为,危险是
否会降临有赖几种情况意外或偶然地结合在一起,那不妨静观其变,
让时间来解除危机。两百年前,黎塞留对法国遭敌意的包围可能带来
什么危险知之甚详,而避免这成为事实便是他政策的核心。但他也明
白可能造成这个危险的各个因素。他判断操之过急反会使法国的四邻
连成一气。因此他以时间为盟友,耐心地等待法国诸敌手之间潜在的
意见不合逐渐曝光。然后等这些歧见已不可调和时,才让法国加入战
团。


德皇与其资政们既无耐心也无此聪明才智,虽然它感觉威胁到它
的各国之间也不见得是天生的盟邦。德国面对可能遭包围的危险,其
反应却是更加强当初使德国陷入危险的外交做法。它想破坏刚签订不
久的英法友好协约,于是找借口令法国难堪,好证明英国的支持要不
是不切实际便是没有效用。
德国在摩洛哥找到考验友好协约有多大效力的机会,法国对摩洛
哥的图谋违反了保证其独立的条约,而德国在此又有不小的商业利
益。德皇选择1905年3月出海航行时发难。在丹吉尔( Tangier)上
岸时,他宣称德国决心护卫摩洛哥的独立。德国领袖是在赌,一、美
国、意大利及奥地利会支持其门户开放政策;二、在日俄战争后,俄
罗斯无力介入;三、英国对于可在国际会议桌上摆脱对法国的义务正
首节 上一节 44/119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哭泣的骆驼

下一篇: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