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选 第98节
刺世疾邪赋
《刺世疾邪赋》揭露了汉代社会的黑暗混乱,指责不合理的世态,并表现出作者愤世疾俗的反抗精神。篇中指出当时正气不伸、谗诏当道的种种情形,是他对当时污浊邪恶的现实的有力斥责。
伊五帝之不同礼 〔1〕 ,三王亦又不同乐 〔2〕 ;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驳 〔3〕 。德政不能救世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 〔4〕 。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愈增其荼毒 〔5〕 ;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 〔6〕 ;宁计生民之命 〔7〕 ,为利己而自足。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 〔8〕 ;佞谄日炽,刚克消亡 〔9〕 ,舐痔结驷 〔10〕 ,正色徒行 〔11〕 ;妪 名势 〔12〕 ,抚拍 〔13〕 豪强;偃蹇反俗 〔14〕 ,立致咎殃;捷慑逐物 〔15〕 ,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注释
〔1〕 伊:发语词。五帝:有三种说法,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一说为较通行。不同礼:五帝各有自己的一套礼法,“礼”与下句的“乐”都是泛指典章制度。
〔2〕 三王:夏禹、商汤、周武王。不同乐:三王各有自己的音乐。史载:《韶》为舜乐,《濩》为汤乐,《武》为周武王乐。
〔3〕 “数极”两句:礼乐制度发展到极点自然要发生变化,不是故意要立异。数,即术数,指礼乐制度。故,故意。反驳,立异。
〔4〕 “德政”两句:指夏商周三代的末了,恩德不能救世乱,刑罚也不能救世乱。溷(hùn诨),乱。赏罚,偏义复词,只取罚义。清浊同,只取浊义。
〔5〕 荼:苦菜;毒:蛇虫的毒害;比喻人民所遭受的毒害。
〔6〕 “秦汉”两句:秦汉无从超过春秋战国,于是人民更加怨恨。逾越,超过。
〔7〕 “宁计”句:哪儿顾到人民的生命。
〔8〕 “于兹”两句:从此(春秋时)到现在,弊病多种多样。情伪,情状诈伪。
〔9〕 佞谄:阿谀奉承。日炽:一天天多起来。炽,像火一样的旺盛。刚克:刚直的品德。
〔10〕 舐痔结驷:《庄子·列御寇》上说:宋人曹商替宋王出使到秦国,讨好秦王,秦王送他一百辆车子,回来向庄子夸耀。庄子说:“秦王有病,有人替他舔痔疮,得车五辆;你难道去舔了痔疮吗?怎么得到这么多车子?”舐痔,舔人痔疮,形容小人们极意阿谀奉承权贵;驷,四马拉的车;结驷,许多车子结队而行。这句说:善于阿谀奉承的小人们反倒得到富贵荣华。
〔11〕 正色:态度严正,此指正人君子。徒行:徒步而行,即地位低微。
〔12〕 妪 名势:对有名望有势力的人卑躬屈节。妪 (yù qǔ玉取),同“伛偻”,即驼背,指弯腰打躬。
〔13〕 抚拍:巴结奉承。
〔14〕 偃蹇:高傲。反俗:不与世俗苟同。
〔15〕 捷慑:犹“慑蹀”,小步走路,或作偷偷摸摸讲。逐物:追逐财或权势。
原斯瘼之攸兴 〔1〕 ,实执政之匪 〔2〕 贤;女谒 〔3〕 掩其视听兮,近习 〔4〕 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崄而靡缘 〔5〕 ;九重 〔6〕 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 〔7〕 ;安危亡于旦夕 〔8〕 ,肆嗜欲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柂,坐积薪而待燃 〔9〕 。
荣纳由于闪榆 〔10〕 ,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挠于势族 〔11〕 ,恩泽不逮于单门 〔12〕 ;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 〔13〕 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 〔14〕 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 〔15〕 ,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 〔16〕 ,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 〔17〕 ,抗脏依门边 〔18〕 。鲁生 〔19〕 闻此辞系 〔20〕 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 〔21〕 ,兰蕙化为刍 〔22〕 ;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23〕 ,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注释
〔1〕 “原斯瘼”句:原,追究;瘼,病,指弊病;攸,所。这句说,追究这弊病所以产生的根源。
〔2〕 匪:同“非”。
〔3〕 女谒:指宫廷中受宠的妇女和宦官。
〔4〕 近习:在旁侍候的人。近,接近;习,习见,经常看见。
〔5〕 “路絶崄”句:崄,同“险”;靡缘,无路可通。
〔6〕 九重:指皇帝的宫门。
〔7〕 狺狺(yín银):犬吠声,指小人的谗言。
〔8〕 安危亡于旦夕:早晚即将危亡,还在苟且偷安。
〔9〕 “奚异涉海”两句:奚异,有何不同;柂,同“柁”,亦作“舵”;涉海失舵与积薪待燃,皆比喻情势危急。
〔10〕 “荣纳”句:荣纳,受宠而被重用;闪榆,陷佞不端正的样子。这句说:享受荣华是由陷佞得来的。
〔11〕 法禁:法律、禁令;屈挠:曲而不直之意,即屈服。
〔12〕 单门:寒门。
〔13〕 乘:因;乘理,即合乎真理。
〔14〕 秦客:假托的人物。
〔15〕 “河清”句:传说黄河的水三千年才清一次,或说有圣人出黄河的水才清,这里比喻不容易碰上太平盛世。
〔16〕 “顺风”句:顺着风势摇动柔弱的草,比喻世俗趋炎附势,欺压小民。靡草,枝干细弱的小草。
〔17〕 “伊优”句:卑躬屈膝取悦于人之态;北堂,坐北朝南的房子,指富贵人家所居。
〔18〕 抗脏:高亢刚直之貌,指正直的人。这句说:正直的人被遗弃,故倚门边,言不得升堂入室。
〔19〕 鲁生:也是假托的人物。
〔20〕 系:连接,指承接上意。
〔21〕 “被褐”句:被,披;褐,贫士穿的衣服。这句说:贫士外着粗布衣,但内在却具有金玉之质。
《刺世疾邪赋》揭露了汉代社会的黑暗混乱,指责不合理的世态,并表现出作者愤世疾俗的反抗精神。篇中指出当时正气不伸、谗诏当道的种种情形,是他对当时污浊邪恶的现实的有力斥责。
伊五帝之不同礼 〔1〕 ,三王亦又不同乐 〔2〕 ;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驳 〔3〕 。德政不能救世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 〔4〕 。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愈增其荼毒 〔5〕 ;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 〔6〕 ;宁计生民之命 〔7〕 ,为利己而自足。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 〔8〕 ;佞谄日炽,刚克消亡 〔9〕 ,舐痔结驷 〔10〕 ,正色徒行 〔11〕 ;妪 名势 〔12〕 ,抚拍 〔13〕 豪强;偃蹇反俗 〔14〕 ,立致咎殃;捷慑逐物 〔15〕 ,日富月昌;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注释
〔1〕 伊:发语词。五帝:有三种说法,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一说为较通行。不同礼:五帝各有自己的一套礼法,“礼”与下句的“乐”都是泛指典章制度。
〔2〕 三王:夏禹、商汤、周武王。不同乐:三王各有自己的音乐。史载:《韶》为舜乐,《濩》为汤乐,《武》为周武王乐。
〔3〕 “数极”两句:礼乐制度发展到极点自然要发生变化,不是故意要立异。数,即术数,指礼乐制度。故,故意。反驳,立异。
〔4〕 “德政”两句:指夏商周三代的末了,恩德不能救世乱,刑罚也不能救世乱。溷(hùn诨),乱。赏罚,偏义复词,只取罚义。清浊同,只取浊义。
〔5〕 荼:苦菜;毒:蛇虫的毒害;比喻人民所遭受的毒害。
〔6〕 “秦汉”两句:秦汉无从超过春秋战国,于是人民更加怨恨。逾越,超过。
〔7〕 “宁计”句:哪儿顾到人民的生命。
〔8〕 “于兹”两句:从此(春秋时)到现在,弊病多种多样。情伪,情状诈伪。
〔9〕 佞谄:阿谀奉承。日炽:一天天多起来。炽,像火一样的旺盛。刚克:刚直的品德。
〔10〕 舐痔结驷:《庄子·列御寇》上说:宋人曹商替宋王出使到秦国,讨好秦王,秦王送他一百辆车子,回来向庄子夸耀。庄子说:“秦王有病,有人替他舔痔疮,得车五辆;你难道去舔了痔疮吗?怎么得到这么多车子?”舐痔,舔人痔疮,形容小人们极意阿谀奉承权贵;驷,四马拉的车;结驷,许多车子结队而行。这句说:善于阿谀奉承的小人们反倒得到富贵荣华。
〔11〕 正色:态度严正,此指正人君子。徒行:徒步而行,即地位低微。
〔12〕 妪 名势:对有名望有势力的人卑躬屈节。妪 (yù qǔ玉取),同“伛偻”,即驼背,指弯腰打躬。
〔13〕 抚拍:巴结奉承。
〔14〕 偃蹇:高傲。反俗:不与世俗苟同。
〔15〕 捷慑:犹“慑蹀”,小步走路,或作偷偷摸摸讲。逐物:追逐财或权势。
原斯瘼之攸兴 〔1〕 ,实执政之匪 〔2〕 贤;女谒 〔3〕 掩其视听兮,近习 〔4〕 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崄而靡缘 〔5〕 ;九重 〔6〕 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 〔7〕 ;安危亡于旦夕 〔8〕 ,肆嗜欲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柂,坐积薪而待燃 〔9〕 。
荣纳由于闪榆 〔10〕 ,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挠于势族 〔11〕 ,恩泽不逮于单门 〔12〕 ;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 〔13〕 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 〔14〕 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 〔15〕 ,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 〔16〕 ,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 〔17〕 ,抗脏依门边 〔18〕 。鲁生 〔19〕 闻此辞系 〔20〕 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 〔21〕 ,兰蕙化为刍 〔22〕 ;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23〕 ,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注释
〔1〕 “原斯瘼”句:原,追究;瘼,病,指弊病;攸,所。这句说,追究这弊病所以产生的根源。
〔2〕 匪:同“非”。
〔3〕 女谒:指宫廷中受宠的妇女和宦官。
〔4〕 近习:在旁侍候的人。近,接近;习,习见,经常看见。
〔5〕 “路絶崄”句:崄,同“险”;靡缘,无路可通。
〔6〕 九重:指皇帝的宫门。
〔7〕 狺狺(yín银):犬吠声,指小人的谗言。
〔8〕 安危亡于旦夕:早晚即将危亡,还在苟且偷安。
〔9〕 “奚异涉海”两句:奚异,有何不同;柂,同“柁”,亦作“舵”;涉海失舵与积薪待燃,皆比喻情势危急。
〔10〕 “荣纳”句:荣纳,受宠而被重用;闪榆,陷佞不端正的样子。这句说:享受荣华是由陷佞得来的。
〔11〕 法禁:法律、禁令;屈挠:曲而不直之意,即屈服。
〔12〕 单门:寒门。
〔13〕 乘:因;乘理,即合乎真理。
〔14〕 秦客:假托的人物。
〔15〕 “河清”句:传说黄河的水三千年才清一次,或说有圣人出黄河的水才清,这里比喻不容易碰上太平盛世。
〔16〕 “顺风”句:顺着风势摇动柔弱的草,比喻世俗趋炎附势,欺压小民。靡草,枝干细弱的小草。
〔17〕 “伊优”句:卑躬屈膝取悦于人之态;北堂,坐北朝南的房子,指富贵人家所居。
〔18〕 抗脏:高亢刚直之貌,指正直的人。这句说:正直的人被遗弃,故倚门边,言不得升堂入室。
〔19〕 鲁生:也是假托的人物。
〔20〕 系:连接,指承接上意。
〔21〕 “被褐”句:被,披;褐,贫士穿的衣服。这句说:贫士外着粗布衣,但内在却具有金玉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