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选 第90节
〔2〕 符:符节,帝王封赏功臣的一种文约,分而为二,皇帝和功臣各执其一,以昭信守,故称剖符。丹书:帝王发给功臣的文券,凭着它可减免罪刑。
〔3〕 文史星历:太史令掌管历史、天文、律历。卜祝:占卜和祭祀之职。是说太史公的职务接近卜祝之职。
〔4〕 倡优:古代称伶人、乐工等伎艺人为倡优,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畜:豢养。
〔5〕 比:比较,即相提并论。
〔6〕 用:功用,引申为价值。趋异:区别。
〔7〕 “太上”句:太上,最上之意。先:祖先。
〔8〕 理:道理。色:颜色。
〔9〕 诎(qū屈)体:长跪。诎,同“屈”。
〔10〕 易服:改穿赭(zhě者)色的囚服。古时犯人穿赭红色的衣服,因谓易服受辱。
〔11〕 关:关锁。木索:刑具,如手铐脚镣之类。
〔12〕 棰(chuí垂):拷打犯人的刑具,板杖之类。被棰楚:受到板杖的拷打。
〔13〕 剔:同“剃”。
〔14〕 婴金铁:铁索束颈。婴即缠绕之意。
〔15〕 毁肌肤、断肢体:古代对重犯人有黥面(在脸上刺字)、割鼻、割耳、截断膝盖骨等残酷的肉刑。
〔16〕 腐刑:即宫刑。
〔17〕 传:指《礼记》。刑不上大夫:大夫之官犯了法,可以不受刑罚。
〔18〕 穽:(jǐnɡ井):陷阱。槛(kǎn砍):关禁犯人或禽兽的木笼。
〔19〕 积威约之渐也:人用威力来制约老虎,老虎就逐渐驯服了下来。
〔20〕 “画地为牢”两句:即使在地上划个范围做监牢,也不能进去,极言监牢的恐怖可怕。画,同“划”。
〔21〕 “削木为吏”两句:即使刻削个木人做狱吏,也使人不敢面对。极言狱吏的残暴凶恶。
〔22〕 定计于鲜:一开始就作出明确的决定,不愿入牢受审,指受审前先自杀。鲜,明白。
〔23〕 圜墙:监狱。
〔24〕 枪:抢,抵触。枪地:叩头。
〔25〕 心惕息:心怀恐惧。
〔26〕 “积威”句:为狱吏的威势所制约以至造成的势态。
〔27〕 强颜:厚颜。
〔28〕 “西伯,伯也”句:西伯,即周文王姬昌。殷时诸侯之长,姬昌居雍州(今陕西凤翔地区),称西伯;西伯为九州之长,故文中谓“西伯,伯也”。
〔29〕 羑(yǒu有)里: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境内,西伯曾被殷纣王囚禁于此。
〔30〕 李斯:见本书页一三○作者小传。五刑:割鼻,斩左右趾,打死,斩首,斩成肉酱。
〔31〕 淮阴:韩信封楚王,有人诬告他谋反,刘邦假托游云梦(今湖北江陵至蕲春之间),韩信在陈地进谒,遭到逮捕,解赴洛阳,降爵为淮阴侯。械:戴刑具。
〔32〕 “彭越”两句:彭越,封梁王,刘邦把他捉来,关在洛阳。张敖,封赵王,刘邦疑心他谋反,把他逮捕下狱。南面称孤:古时王侯坐北面南,自称为孤。
〔33〕 绛侯:周勃,刘邦的功臣。刘邦死,吕太后家族专权,周勃诛诸吕,迎立文帝。后有人诬告他谋反,被囚下狱。请室:请罪之室,即监狱。
〔34〕 魏其:窦婴,封魏其侯。吴楚七国反时,他任大将。衣赭衣:穿囚犯的赭色衣服。三木:手、足、颈项上的刑具。
〔35〕 季布:项羽部下将军,曾屡困刘邦,刘邦灭楚,缉捕季布,季布遂剃发变服,自卖身于朱家为奴。钳:以铁束颈。
〔36〕 灌夫:吴楚七国反时立有战功,因触犯丞相田蚡,被囚禁。居室:署名,属少府。
〔37〕 罔:同“网”,即刑法。
〔38〕 引决自裁:自杀。
〔39〕 一体:一致、一律。
〔40〕 “勇怯”两句:或勇或怯,或强或弱,都是客观形势造成的。
〔41〕 审:明白。
〔42〕 “人不能”句:人不能早自杀来逃避法律制裁。绳墨:木匠用绳墨以定器具的曲直、长短,此处喻法律。
〔43〕 陵夷:衰颓,指意志颓唐不坚定。
〔44〕 引节:讲究气节。
〔45〕 重施刑于大夫:对大夫难于施加刑罚。重,慎重,指难于。
〔46〕 “至激于义理者”两句:是说激于义理的人,则不会顾念父母妻子,因为两者不能兼顾,是不得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