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83节


文中“数奇”两字成一篇的文眼,从开始到结尾,或者正叙,或者衬写,一再点示出来。而对于李广杰出的射术的描写,则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正写侧叙,虚实结合,极尽错综变化之妙。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写作手法上布置结构的高超技巧。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 〔1〕 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2〕 。故槐里 〔3〕 ,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 〔4〕 。孝文帝十四年 〔5〕 ,匈奴大入萧关 〔6〕 ,而广以良家子 〔7〕 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 〔8〕 ,为汉中郎 〔9〕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 〔10〕 ,秩八百石 〔11〕 。尝从行 〔12〕 ,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13〕 ,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 〔14〕 时,万户侯 〔15〕 岂足道哉!”及孝景 〔16〕 初立,广为陇西都尉 〔17〕 ,徙为骑郎将 〔18〕 。吴、楚军时 〔19〕 ,广为骁骑都尉 〔20〕 ,从太尉亚夫 〔21〕 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 〔22〕 下。以梁王 〔23〕 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24〕 。徙为上谷 〔25〕 太守。匈奴日以合战 〔26〕 。典属国公孙昆邪 〔27〕 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 〔28〕 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 〔29〕 。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 〔30〕 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注释

〔1〕 陇西:郡名,当今甘肃省东部。成纪:县名,在今甘肃省秦安北,属陇西郡。

〔2〕 其先:他的祖先。逐得燕太子丹:见本书页二四九第一段。

〔3〕 故槐里:原来住在槐里。槐里,在陕西省兴平东南。

〔4〕 受:传授,学习。世世受射:世代都熟习射法。

〔5〕 孝文帝:汉文帝,见本书页二五三注〔四〕。汉朝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十四年:公元前一六六年。

〔6〕 大入:大量举兵进犯。萧关:西北四关之一,地在今甘肃省环县西北。

〔7〕 良家子:出身于家世清白的人家,当时制度,凡从事医、巫、商、贾、百工的人家,都不能列入良家。

〔8〕 用善骑射:因为精于骑马射箭。杀首虏多:斩敌人的首级多。

〔9〕 汉中郎:汉官名,郎中令的属官,担当侍卫宫廷的职务。

〔10〕 武骑常侍:郎官的加衔。

〔11〕 秩:官职品级。八百石:每年俸米单位。

〔12〕 尝从行:曾经跟汉文帝出行。

〔13〕 冲陷:冲锋陷阵。折关:抵御。格:斗。“有所”句是说:李广在冲锋、守御和斗杀猛兽等方面都表现出他的英勇才智。

〔14〕 高帝:汉高祖刘邦,见本书页一七二《项羽本纪》。

〔15〕 万户侯:封给食邑万户的列侯。

〔16〕 孝景:汉景帝,见本书页二五三注〔五〕。

〔17〕 都尉:即郡尉,辅助郡守掌管军事。

〔18〕 骑郎将:汉代郎官分为户、车、骑几种,骑郎将即其中之一,统率骑郎官。

〔19〕 吴、楚军时:指吴、楚七国的叛乱,见本书页二五三注〔一二〕。

〔20〕 骁骑都尉:统领轻骑兵的官。

〔21〕 亚夫:周亚夫,见本书页二五四注〔一八〕。

〔22〕 昌邑:在今山东省金乡西北,李广随周亚夫击吴、楚,败敌取旗在昌邑城下。

〔23〕 梁王:景帝的同母弟刘武,在这次战争中,他站在中央政府的一边。

〔24〕 赏不行:没有受到赏赐。因为统治者认为李广是中央政府统领下的官吏,私自接受了地方政府梁王的将军印,是犯了错误,所以不赏李广。

〔25〕 上谷:郡名,地当今河北省西北大部和中部地区。

〔26〕 日以合战:每天来和李广作战。

〔27〕 典属国:官名,负责办理外族降人的事务。公孙昆(hún魂)邪:公孙,姓;昆邪,名。

〔28〕 上郡:秦郡,约当今陕西省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部份地区。

〔29〕 “后广”两句:指李广从上谷太守历转陇西诸郡太守,然后徙上郡太守。

〔30〕 北地:郡名,约当今甘肃北部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雁门:郡名,约当今山西省西北宁武以北一带地方。代郡:约当今山西、河北部份地区。云中:郡名,约当今山西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一带地方。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 〔1〕 从广勒习兵 〔2〕 ,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3〕 ,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鵰者 〔4〕 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5〕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6〕 ,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7〕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 〔8〕 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 〔9〕 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 〔10〕 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 〔11〕 ,而程不识 〔12〕 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13〕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 〔14〕 ,就善水草屯,舍止 〔15〕 人人自便,不击刀斗 〔16〕 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 〔17〕 ,然亦远斥候 〔18〕 ,未尝遇害。程不识正 〔19〕 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 〔20〕 ,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 〔21〕 ;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22〕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 〔23〕 。为人廉,谨于文法 〔24〕 。

注释

〔1〕 中贵人:天子宠信的宦官。

〔2〕 勒:部勒,听从指挥。习兵:学习军事。这句说:景帝令太监在李广指挥下,学习战斗、军事。

〔3〕 纵:放马奔驰。

〔4〕 射鵰者:射鵰的能手。雕是一种猛禽,似鹰,但比鹰大。

〔5〕 上山陈(zhèn阵):上山部署阵地。

〔6〕 二里所:二里地左右。所,许,大约。

〔7〕 用坚其意:使敌人坚决相信。

〔8〕 护:监护。
首节 上一节 83/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

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