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70节

〔3〕 市井鼓刀屠者:在市场上拿刀杀猪的。鼓,动。

〔4〕 亲数(shuò朔)存之:数,屡次。存:存问,照看。意即:承你屡次亲自来问候我。

〔5〕 乃:是。效命之秋:贡献生命的时候。

〔6〕 过谢侯生:去向侯生辞行。

〔7〕 北乡自刭:向北用刀自杀。因邯郸在北面。

〔8〕 矫魏王令:假造魏王命令。

〔9〕 “今单车”两句:单车,只有乘坐的车辆。全句说:你没有随护的士兵,单身来接替我的职务,是什么缘故呢?

〔10〕 勒兵:整顿军队。

〔11〕 归养:归养父母。

〔12〕 选兵:挑选出的精兵。

〔13〕 “负韊(lán兰)矢”句:负,背着。韊,盛箭之器。矢,箭。先引,在前引路。这句说:平原君感戴信陵君救赵之德,亲背弓箭,在前为之引路。

〔14〕 “不敢”句:不敢同信陵君相比。两人本来声望相同,这时平原君自愧不如。

〔15〕 决:同“诀”,别。

〔16〕 自知:自知盗兵符、杀晋鄙的罪过。

〔17〕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之子,名丹。德:感激。

〔18〕 物:事。

〔19〕 似若无所容者:像没有地方容身的样子。

〔20〕 扫除自迎:亲自洒扫街道迎接魏公子。

〔21〕 执:执行。

〔22〕 “引公子”三句:古代请客升堂的礼节,主人从东阶上,客人从西阶上。如果客人表示谦逊,便和主人一道从东阶上。就:凑近。侧行辞让:偏着身子往前走,一路表示谦让。

〔23〕 辠:古“罪”字。

〔24〕 以负于魏:因为辜负了魏国。这两句是概叙,不是信陵君说的话。

〔25〕 口不忍:不好开口。

〔26〕 鄗(hào号):春秋时晋邑,战国时属赵,即今河北省高邑。汤沐邑:春秋以前,天子赐给诸侯来朝时斋戒自洁的地方,战国以后,实际上成为国君给大臣的临时封邑,作为供养生活的取资之地。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 〔1〕 。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 〔2〕 ,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 〔3〕 ,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 〔4〕 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 〔5〕 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 〔6〕 。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 〔7〕 ,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 〔8〕 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 〔9〕 !”乃装为去 〔10〕 。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 〔11〕 ,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12〕 。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 〔13〕 ,乃诫 〔14〕 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15〕 。”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 〔16〕 。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 〔17〕 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 〔18〕 ,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 〔19〕 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 〔20〕 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 〔21〕 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厘王三十年 〔22〕 ,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 〔23〕 ,走蒙骜 〔24〕 。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 〔25〕 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 〔26〕 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秦王患之,乃行 〔27〕 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 〔28〕 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 〔29〕 。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

注释

〔1〕 处士:不做官的士人。藏:隐居。博徒:赌徒。卖浆家:酒店。

〔2〕 自匿:自己躲藏起来。

〔3〕 间(jin见)步:趁空时步行,指不坐车子,不以贵族身份去见人。从游:跟两人交朋友。

〔4〕 始:起初,早先。

〔5〕 妄人:荒唐的人,意即胡作乱为的人。

〔6〕 以称平原君:指得罪了魏王前来救赵,满足了平原君的愿望。称,去声,作“顺遂”、“满足”讲。

〔7〕 徒豪举耳:不过是以宾客多来自豪罢了。

〔8〕 不我欲:“不欲我”的倒装句,不要我。

〔9〕 其不足从游:不值得和他交游。

〔10〕 乃装为去:整顿行李,准备离去。

〔11〕 免冠谢:摘下帽子前去谢罪,古人脱帽是赔罪的表示。

〔12〕 倾平原君客:平原君的客全部归到信陵君门下。倾,尽数。

〔13〕 怒之:生以前那件事的气。

〔14〕 诫:警告。

〔15〕 “有敢”句:有敢替魏王使者传达通报的,就要处死。

〔16〕 “宾客”两句:意即宾客都是跟随无忌背离魏国到赵国来的,所以不敢劝无忌回魏。之:到。

〔17〕 徒以:只因。
首节 上一节 70/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