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选 第66节
〔7〕 宁:宁可;一本作“能”。
〔8〕 楼烦:本北方种族名,其人善射,故善射者取以为号,非必实指楼烦人。
〔9〕 瞋目叱之:瞪着眼睛呵斥。
〔10〕 间问:作“打听”讲。
〔11〕 数(shǔ暑):数落,列举过错而加以指责。
〔12〕 破齐、赵:这一年,韩信攻下临灾,赶走田广;上一年,韩信、张耳攻赵,韩信背水列阵,分兵袭赵营,斩陈余灭赵,平定河北。
〔13〕 武涉往说淮阴侯:武涉曾劝韩信背汉,与楚三分中国。
〔14〕 则:作“即使”讲。
〔15〕 复从将军:指回军与曹咎等会合。
〔16〕 已:通“以”。
〔17〕 外黄令舍人儿:外黄县令的门客的儿子。
〔18〕 汜(sì四)水:在今河南省荥阳境,北流入黄河。
〔19〕 货赂:物资财货。
〔20〕 自刭(jǐnɡ井):用刀割颈自杀。
〔21〕 钟离眜(mò末):楚将,项王死后,投奔韩信。
〔22〕 尽走险阻:汉兵都逃往险要地区。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絶。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 〔1〕 ,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 〔2〕 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 〔3〕 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汉王乃封侯公为平国君,匿弗肯复见 〔4〕 ,曰:“此天下辩士,所居倾国 〔5〕 ,故号为平国君。”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 〔6〕 ,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 〔7〕 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 〔8〕 也。”汉王听之。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 〔9〕 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 〔10〕 而击楚军。至固陵 〔11〕 ,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 〔12〕 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 〔13〕 ,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 〔14〕 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 〔15〕 以东傅海 〔16〕 ,尽与韩信;睢阳 〔17〕 以北至谷城 〔18〕 ,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 〔19〕 并行,屠城父 〔20〕 ,至垓下 〔21〕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 〔22〕 ,举九江兵 〔23〕 ,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 〔24〕 项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 〔25〕 ,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 〔26〕 ,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27〕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28〕 !”歌数阕 〔29〕 ,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释
〔1〕 陆贾:楚人,从刘邦,为人多才善辩,长于外交。请太公:请求释放太公。
〔2〕 侯公:姓侯,名字失传。
〔3〕 鸿沟:在河南省中牟,古汴水支流,即今贾鲁河。
〔4〕 匿弗肯复见:汉王避开他,不肯再同他见面。
〔5〕 所居倾国:此指侯公巧言善辩,其所到之处,有倾覆国家的危险。
〔6〕 太半:大半。
〔7〕 因其机:趁着这个机会。机,一本作“饥”,亦可通。
〔8〕 养虎自遗患:此系当时成语。喻姑息敌人必然给自己留下祸患。
〔9〕 阳夏(jiǎ贾):县名,即今河南省太康。
〔10〕 期会:约期会合。
〔11〕 固陵:今河南省淮阳西北之固陵。
〔12〕 深堑(qiàn欠):深,即挖深;堑,防守用的壕沟。
〔13〕 诸侯不从约:指韩信、彭越不遵守约言。
〔14〕 致:招致。
〔15〕 陈:今河南省淮阳。
〔16〕 傅:作“临近”、“到达”讲;海,海滨。
〔17〕 睢阳:今河南省商丘。
〔18〕 谷城:在今山东省东阿南。
〔19〕 寿春:县名,今安徽省寿县。
〔20〕 城父:今安徽省亳(bó伯)县的城父村。
〔21〕 垓(ɡāi该)下:地名,今安徽省灵壁东南。
〔22〕 舒:今安徽省舒城;六:今安徽省六安。以舒屠六:用舒城的兵众来屠杀六安的军民。
〔23〕 举九江兵:发动九江王黥布出兵。
〔24〕 诣:到、往;此作“指向”讲。
〔25〕 骓(zhuī追):青白杂色的马,因色得名。
〔8〕 楼烦:本北方种族名,其人善射,故善射者取以为号,非必实指楼烦人。
〔9〕 瞋目叱之:瞪着眼睛呵斥。
〔10〕 间问:作“打听”讲。
〔11〕 数(shǔ暑):数落,列举过错而加以指责。
〔12〕 破齐、赵:这一年,韩信攻下临灾,赶走田广;上一年,韩信、张耳攻赵,韩信背水列阵,分兵袭赵营,斩陈余灭赵,平定河北。
〔13〕 武涉往说淮阴侯:武涉曾劝韩信背汉,与楚三分中国。
〔14〕 则:作“即使”讲。
〔15〕 复从将军:指回军与曹咎等会合。
〔16〕 已:通“以”。
〔17〕 外黄令舍人儿:外黄县令的门客的儿子。
〔18〕 汜(sì四)水:在今河南省荥阳境,北流入黄河。
〔19〕 货赂:物资财货。
〔20〕 自刭(jǐnɡ井):用刀割颈自杀。
〔21〕 钟离眜(mò末):楚将,项王死后,投奔韩信。
〔22〕 尽走险阻:汉兵都逃往险要地区。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絶。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 〔1〕 ,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 〔2〕 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 〔3〕 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汉王乃封侯公为平国君,匿弗肯复见 〔4〕 ,曰:“此天下辩士,所居倾国 〔5〕 ,故号为平国君。”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 〔6〕 ,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 〔7〕 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 〔8〕 也。”汉王听之。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 〔9〕 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 〔10〕 而击楚军。至固陵 〔11〕 ,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 〔12〕 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 〔13〕 ,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 〔14〕 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 〔15〕 以东傅海 〔16〕 ,尽与韩信;睢阳 〔17〕 以北至谷城 〔18〕 ,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 〔19〕 并行,屠城父 〔20〕 ,至垓下 〔21〕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 〔22〕 ,举九江兵 〔23〕 ,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 〔24〕 项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 〔25〕 ,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 〔26〕 ,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27〕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28〕 !”歌数阕 〔29〕 ,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释
〔1〕 陆贾:楚人,从刘邦,为人多才善辩,长于外交。请太公:请求释放太公。
〔2〕 侯公:姓侯,名字失传。
〔3〕 鸿沟:在河南省中牟,古汴水支流,即今贾鲁河。
〔4〕 匿弗肯复见:汉王避开他,不肯再同他见面。
〔5〕 所居倾国:此指侯公巧言善辩,其所到之处,有倾覆国家的危险。
〔6〕 太半:大半。
〔7〕 因其机:趁着这个机会。机,一本作“饥”,亦可通。
〔8〕 养虎自遗患:此系当时成语。喻姑息敌人必然给自己留下祸患。
〔9〕 阳夏(jiǎ贾):县名,即今河南省太康。
〔10〕 期会:约期会合。
〔11〕 固陵:今河南省淮阳西北之固陵。
〔12〕 深堑(qiàn欠):深,即挖深;堑,防守用的壕沟。
〔13〕 诸侯不从约:指韩信、彭越不遵守约言。
〔14〕 致:招致。
〔15〕 陈:今河南省淮阳。
〔16〕 傅:作“临近”、“到达”讲;海,海滨。
〔17〕 睢阳:今河南省商丘。
〔18〕 谷城:在今山东省东阿南。
〔19〕 寿春:县名,今安徽省寿县。
〔20〕 城父:今安徽省亳(bó伯)县的城父村。
〔21〕 垓(ɡāi该)下:地名,今安徽省灵壁东南。
〔22〕 舒:今安徽省舒城;六:今安徽省六安。以舒屠六:用舒城的兵众来屠杀六安的军民。
〔23〕 举九江兵:发动九江王黥布出兵。
〔24〕 诣:到、往;此作“指向”讲。
〔25〕 骓(zhuī追):青白杂色的马,因色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