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56节

〔8〕 竟学:学完;竟,完毕。

〔9〕 项梁尝有栎阳逮:栎(yào要)阳,县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逮(dài代),有罪相牵连。这句说:项梁曾因受人连累而为栎阳官吏所追捕。

〔10〕 乃请蕲狱掾曹咎书:蕲(qí旗),县名,在今安徽省宿县南。狱掾(yuàn愿):管理狱讼的官吏。这句是说:请托蕲地管理狱讼的官吏写一封说情的信。

〔11〕 抵:送到。

〔12〕 吴中:今江苏吴县。

〔13〕 贤士大夫:有声望的人。皆出项梁下:才能都不及项梁。

〔14〕 繇:同“徭”,古时劳动人民为统治阶级服劳役。丧:丧事。

〔15〕 阴:暗中。

〔16〕 部勒:组织调度。

〔17〕 以是知其能:因此知道了他们(指宾客子弟)的才能。

〔18〕 会稽:指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19〕 浙江:即今杭县以下的钱塘江。

〔20〕 彼:指秦始皇。

〔21〕 族:灭族。

〔22〕 奇:此作“赏识”讲。

〔23〕 扛鼎:举鼎。鼎,三足两耳,用铜铁铸成,是古代的大炊具。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 〔1〕 等起大泽 〔2〕 中。其九月,会稽守通 〔3〕 谓梁曰:“江西 〔4〕 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5〕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6〕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7〕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 〔8〕 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 〔9〕 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 〔10〕 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11〕 ,一府中皆慑伏 〔12〕 ,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13〕 ,谕以所为起大事 〔14〕 。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 〔15〕 ,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16〕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 〔17〕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 〔18〕 ,徇下县 〔19〕 。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 〔20〕 徇广陵 〔21〕 ,未能下 〔22〕 ;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 〔23〕 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 〔24〕 。曰:“江东 〔25〕 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 〔26〕 ,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27〕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 〔28〕 ,居县中,素信谨 〔29〕 ,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 〔30〕 ,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31〕 。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 〔32〕 之有贵者。今暴 〔33〕 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 〔34〕 。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 〔35〕 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 〔36〕 不可。我倚名族 〔37〕 ,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 〔38〕 、蒲将军 〔39〕 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 〔40〕 。

注释

〔1〕 陈涉:即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见本书页一六三注〔一〕。

〔2〕 大泽:乡名,在今安徽宿县西南。

〔3〕 会稽守通:会稽郡守殷通。会稽郡,在江苏东南部及浙江北部地区,郡治在吴县。郡守是郡的长官。

〔4〕 江西:长江中下游由南转北,所以称皖北和淮河下游一带为江西。

〔5〕 “先即制人”两句:即,则。两句意即: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6〕 桓楚:楚人,后参加项梁起义。将:率领。

〔7〕 亡在泽中:逃亡在山林大泽之中。

〔8〕 诫:教,吩咐。

〔9〕 眴(shùn顺):以目示意。眴籍:即向籍丢个眼色。

〔10〕 门下:指郡守的侍卫人员。

〔11〕 数十百人:数十人到近百人,即百来人。

〔12〕 慑伏:骇倒。

〔13〕 故所知:从前所熟悉的。豪吏:才能杰出的士吏。

〔14〕 “谕以”句:把为什么起义反秦的大道理告诉他们。

〔15〕 收下县:收取郡下属县的壮丁。

〔16〕 校尉、候、司马:皆军中官职名称。校尉是将级以下的军官;候是军中经理庶务的官;司马,是执行军法的审判官。

〔17〕 伏:通“服”。

〔18〕 裨(pí皮)将:副将。

〔19〕 徇(xùn训)下县:号令会稽郡属下各县参加起义,不从的加以镇压。徇,有巡行号令意。

〔20〕 陈王:指陈涉。

〔21〕 广陵:县名,在今江苏江都东北。

〔22〕 下:攻克,指使归附起义军。

〔23〕 矫:假传。

〔24〕 上柱国:楚官名,相当于后世的丞相。

〔25〕 江东:与江西相对称,即今江南一带。

〔26〕 东阳:县名,在今安徽省炳辉西北。
首节 上一节 56/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