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选 第208节
〔1〕 薙(tì剃)发令:清兵攻陷南京后,命令汉人皆依清朝风俗,剃掉头额四周的短发,将头顶中央的长发编成发辫。违抗命令的,就处以死刑。
〔2〕 诸生:秀才。许用德:《明史》作许用。江阴城破后,他全家自焚死。
〔3〕 朔:农历初一。明伦堂:学宫里的正殿。
〔4〕 蛾聚:即蚁聚,状众多。
〔5〕 投袂:奋发之状。
〔6〕 裁:仅,与“纔”同。
〔7〕 饟:同“饷”,粮饷。
〔8〕 料尺籍:整理户口名册。料,《国语·周语》:“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注“料,数也”。尺籍,《汉书·冯唐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注“尺籍所以书军令”。这里指查明户口册,征集壮丁。
〔9〕 治楼橹:修理守城工事。楼橹,筑在城上的无顶盖的房屋,犹瞭望台。
〔10〕 已乃:旋即。
〔11〕 兵备道:主管一省中各州县军政的官。
〔12〕 贮:收藏。堞楼:城楼。
〔13〕 劝输巨室:劝大户人家捐送。输,送。
〔14〕 菽:豆。听:任凭,指听人决定。
〔15〕 国子上舍:旧太学里等级最高的士人。
〔16〕 麇(qún群)集:群集。麇,似鹿的獐,性易惊,善于聚散。
〔17〕 罂:大腹小口的瓦器。鸟机:打鸟的枪。缗:丝,用以贯钱,一贯千钱。缗即一千钱。酤:一夜造成的酒。称是:没有举出数目的东西同上面列举数目的东西多少相称。
〔18〕 武举:武举人。
〔19〕 把总:武官名。明初的千总、把总等武官,皆以有功的勋臣充任,其后选用日宽。到清代,遂以把总为武职的末级。
〔20〕 礧炮:打石头的炮。礧(lèi泪),同“礌”。
〔21〕 机驽:用装有机械的弓发射的箭。
〔22〕 铁縆(gēng更):大铁索。
〔23〕 障隤处:堵塞城墙坍塌处。隤,同“颓”。
〔24〕 陴聣(píní皮尼):城上女墙,墙有孔,以备窥察和射击敌人用。
大军却,离城三里止营,帅刘良佐 〔1〕 拥骑至城下,呼曰:“吾与阎君雅故 〔2〕 ,为我语阎君,欲相见。”应元立城上与语。刘良佐者,故弘光四镇 〔3〕 之一,封广昌伯,降本朝总兵者也。遥语应元:“弘光已走,江南无主,君早降,可保富贵。”应元曰:“某明朝一典史耳,尚知大义。将军胙土分茅 〔4〕 ,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乃为敌前驱,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民乎?”良佐惭退。
应元伟躯干,面苍黑,微髭。性严毅,号令明肃,犯法者,鞭笞贯耳 〔5〕 ,不稍贳 〔6〕 ;然轻财,赏赐无所吝 〔7〕 。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敛,酹醊 〔8〕 而哭之;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陈明选宽厚呕煦 〔9〕 ,每巡城,拊循 〔10〕 其士卒,相劳苦,或至流涕。故两人皆能得士心,乐为之死。
先是贝勒统军略地苏、松 〔11〕 者,既连破大郡,济 〔12〕 师来攻。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涕泗交颐 〔13〕 。应元骂曰:“败军之将,被禽不速死,奚喋喋 〔14〕 为!”又遣人谕令:“斩四门首事各一人,即撤围。”应元厉声曰:“宁斩吾头,奈何杀百姓?”叱之去。会中秋,给军民赏月钱,分曹携具,登城痛饮;而许用德制乐府《五更转曲》,令善讴者曼声歌之 〔15〕 ;歌声与刁斗 〔16〕 、笳吹声相应,竟三夜罢。
注释
〔1〕 刘良佐:明末为总兵官,清军南下,叛明降清。
〔2〕 雅故:旧交,深交。
〔3〕 弘光四镇:南明弘光统治时,军阀刘良佐驻临淮,刘泽清驻淮北,黄得功驻庐州,高杰驻泗水,江苏、安徽江北一带,称为“弘光四镇”。
〔4〕 胙(zuò坐)土分茅:胙,祭肉,祭后分赐有关的人,这里作分赐解。古代封诸侯时,按照封地泥土颜色,取颜色相同的土块,裹上白茅,分给诸侯,表示封以土地。这里指刘良佐受命镇守一方。
〔5〕 贯耳:耳朵上插短箭示众。
〔6〕 贳(shì世):赦,宽免。
〔7〕 恡(lìn蔺):同“吝”。
〔8〕 酹醊(lèi chuò泪绰):以酒沃地而祭。
〔9〕 呕煦:和悦貌。
〔10〕 拊循:抚慰。
〔11〕 苏、松:江苏苏州、松江一带。
〔12〕 济:增加。
〔13〕 涕泗:眼泪鼻涕。颐:面颊。
〔14〕 喋喋:多言。
〔15〕 五更转曲:歌曲调名。善讴:善歌。曼:引长。
〔16〕 刁斗:铜质更鼓。
〔2〕 诸生:秀才。许用德:《明史》作许用。江阴城破后,他全家自焚死。
〔3〕 朔:农历初一。明伦堂:学宫里的正殿。
〔4〕 蛾聚:即蚁聚,状众多。
〔5〕 投袂:奋发之状。
〔6〕 裁:仅,与“纔”同。
〔7〕 饟:同“饷”,粮饷。
〔8〕 料尺籍:整理户口名册。料,《国语·周语》:“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注“料,数也”。尺籍,《汉书·冯唐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注“尺籍所以书军令”。这里指查明户口册,征集壮丁。
〔9〕 治楼橹:修理守城工事。楼橹,筑在城上的无顶盖的房屋,犹瞭望台。
〔10〕 已乃:旋即。
〔11〕 兵备道:主管一省中各州县军政的官。
〔12〕 贮:收藏。堞楼:城楼。
〔13〕 劝输巨室:劝大户人家捐送。输,送。
〔14〕 菽:豆。听:任凭,指听人决定。
〔15〕 国子上舍:旧太学里等级最高的士人。
〔16〕 麇(qún群)集:群集。麇,似鹿的獐,性易惊,善于聚散。
〔17〕 罂:大腹小口的瓦器。鸟机:打鸟的枪。缗:丝,用以贯钱,一贯千钱。缗即一千钱。酤:一夜造成的酒。称是:没有举出数目的东西同上面列举数目的东西多少相称。
〔18〕 武举:武举人。
〔19〕 把总:武官名。明初的千总、把总等武官,皆以有功的勋臣充任,其后选用日宽。到清代,遂以把总为武职的末级。
〔20〕 礧炮:打石头的炮。礧(lèi泪),同“礌”。
〔21〕 机驽:用装有机械的弓发射的箭。
〔22〕 铁縆(gēng更):大铁索。
〔23〕 障隤处:堵塞城墙坍塌处。隤,同“颓”。
〔24〕 陴聣(píní皮尼):城上女墙,墙有孔,以备窥察和射击敌人用。
大军却,离城三里止营,帅刘良佐 〔1〕 拥骑至城下,呼曰:“吾与阎君雅故 〔2〕 ,为我语阎君,欲相见。”应元立城上与语。刘良佐者,故弘光四镇 〔3〕 之一,封广昌伯,降本朝总兵者也。遥语应元:“弘光已走,江南无主,君早降,可保富贵。”应元曰:“某明朝一典史耳,尚知大义。将军胙土分茅 〔4〕 ,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乃为敌前驱,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民乎?”良佐惭退。
应元伟躯干,面苍黑,微髭。性严毅,号令明肃,犯法者,鞭笞贯耳 〔5〕 ,不稍贳 〔6〕 ;然轻财,赏赐无所吝 〔7〕 。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敛,酹醊 〔8〕 而哭之;与壮士语,必称好兄弟,不呼名。陈明选宽厚呕煦 〔9〕 ,每巡城,拊循 〔10〕 其士卒,相劳苦,或至流涕。故两人皆能得士心,乐为之死。
先是贝勒统军略地苏、松 〔11〕 者,既连破大郡,济 〔12〕 师来攻。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涕泗交颐 〔13〕 。应元骂曰:“败军之将,被禽不速死,奚喋喋 〔14〕 为!”又遣人谕令:“斩四门首事各一人,即撤围。”应元厉声曰:“宁斩吾头,奈何杀百姓?”叱之去。会中秋,给军民赏月钱,分曹携具,登城痛饮;而许用德制乐府《五更转曲》,令善讴者曼声歌之 〔15〕 ;歌声与刁斗 〔16〕 、笳吹声相应,竟三夜罢。
注释
〔1〕 刘良佐:明末为总兵官,清军南下,叛明降清。
〔2〕 雅故:旧交,深交。
〔3〕 弘光四镇:南明弘光统治时,军阀刘良佐驻临淮,刘泽清驻淮北,黄得功驻庐州,高杰驻泗水,江苏、安徽江北一带,称为“弘光四镇”。
〔4〕 胙(zuò坐)土分茅:胙,祭肉,祭后分赐有关的人,这里作分赐解。古代封诸侯时,按照封地泥土颜色,取颜色相同的土块,裹上白茅,分给诸侯,表示封以土地。这里指刘良佐受命镇守一方。
〔5〕 贯耳:耳朵上插短箭示众。
〔6〕 贳(shì世):赦,宽免。
〔7〕 恡(lìn蔺):同“吝”。
〔8〕 酹醊(lèi chuò泪绰):以酒沃地而祭。
〔9〕 呕煦:和悦貌。
〔10〕 拊循:抚慰。
〔11〕 苏、松:江苏苏州、松江一带。
〔12〕 济:增加。
〔13〕 涕泗:眼泪鼻涕。颐:面颊。
〔14〕 喋喋:多言。
〔15〕 五更转曲:歌曲调名。善讴:善歌。曼:引长。
〔16〕 刁斗:铜质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