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207节


〔29〕 惇史:忠实而公正的史书。

〔30〕 搜访:搜集寻访。

〔31〕 放失:散佚、失落。  (李永祜 注)


邵长蘅

邵长蘅(一六三七——一七○四),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江苏武进人,以诗文著称,乡试不中,隐居故里。性坦率,爱好山水,曾遍游浙西。江苏巡抚宋荦以礼聘致幕下,讲艺论文。着有《青门集》行世。


阎典史传

本文集中描写明末江阴县典史阎应元坚决抵抗清兵的英雄事迹。作者用细致的笔触,刻画了阎应元对清兵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壮烈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是一篇优秀的人物传记作品。

阎典史 〔1〕 者,名应元,字丽亨,其先浙江绍兴人也。四世祖某,为锦衣校尉 〔2〕 ,始家北直隶之通州 〔3〕 ,为通州人。

应元起掾史 〔4〕 ,官京仓大使 〔5〕 ;崇祯十四年 〔6〕 ,迁江阴 〔7〕 县典史。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将薄城,而会县令摄篆旁邑 〔8〕 ,丞、簿选耎怖急 〔9〕 ,男女奔窜。应元带刀鞬 〔10〕 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应元又驰竹行 〔11〕 呼曰:“事急矣,人假一竿,直取诸我 〔12〕 !”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 〔13〕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 〔14〕 一贼。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巡抚 〔15〕 状闻,以钦依都司掌僥巡 〔16〕 ,县尉得张黄盖,拥纛 〔17〕 ,前驱清道而后行。非故事 〔18〕 ,邑人以为荣。久之,仅循资迁 〔19〕 广东英德县主簿,而陈明选代为尉 〔20〕 。应元以母病未行,亦会国变,挈家侨居邑东之砂山 〔21〕 。是岁乙酉 〔22〕 五月也。

当是时,本朝定鼎改元 〔23〕 二年矣。豫王 〔24〕 大军渡江,金陵降,君臣出走。弘光帝 〔25〕 寻被执。分遣贝勒 〔26〕 及他将,略定东南郡县。守土吏或降,或走,或闭门旅拒 〔27〕 ,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 〔28〕 ,迟不过旬日,自京口 〔29〕 以南,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数;而江阴以弹丸下邑,死守八十余日而后下,盖应元之谋计居多。

注释

〔1〕 典史:官名。元代所设置,与县尉同为知县的属官,掌管文书、出纳等事务。明代废县尉,仍留典史。

〔2〕 锦衣校尉:官名,隶属刑部的武职,掌管侍卫、缉捕、刑狱等职务。

〔3〕 北直隶通州:明成祖迁都燕京后,名今河北省地区为北直隶。北直隶通州,即今北京市通州区。

〔4〕 掾(yuàn愿):地方长官手下的属官。掾史:胥吏之属。

〔5〕 京仓大使:明代户部设有仓场,收贮粮食,管仓场的官吏称为京仓大使。

〔6〕 崇祯:明思宗年号。十四年:一六四一年。

〔7〕 江阴:即今江苏省江阴。

〔8〕 会县令摄篆旁邑:恰逢县令代理邻县的县官职务。会,恰恰。摄,兼代。篆,官署的印章。

〔9〕 丞:县丞。簿:主簿。都是知县的辅佐之官。选耎(ruǎn软):即巽(xùn逊)软,怯弱不前。选,通“巽”,犹推委。耎,同“软”。

〔10〕 鞬:装弓箭的器具。

〔11〕 竹行:出售竹、木的商店。

〔12〕 人假一竿,直取诸我:每人向竹行借用一根竹子,竹子的价钱向我取。假,借;直,通“值”。诸,之于。

〔13〕 堵(dǔ赌)墙:一道墙。

〔14〕 殪(yí翳):杀,死。

〔15〕 巡抚:总揽全省军政民政的官。

〔16〕 钦:敬,封建时代对君主的敬语,如君赐称“钦赐”,这里用钦代钦命(君命)。依:依照。都司:即都指挥司,江宁的总兵官。徼巡:巡察。全句是:用皇命使阎典史依照都司的职衔,行典史的职务,掌巡察一县的事务。

〔17〕 县尉:指典史。黄盖:黄颜色的伞。纛(dào到):大旗。“张黄盖”两句是说,皇帝赐给阎典史的特殊恩典,出门时可以使用都指挥司的仪仗。因为典史是不能使用这种仪仗的。

〔18〕 非故事:(典史依照都司职衔,用都司仪仗)是过去所不曾有的事。

〔19〕 仅循资迁:仅仅依照他的资历迁升。

〔20〕 陈明选:《明史》作陈明遇。

〔21〕 国变:指明朝灭亡。挈家侨居邑东之砂山:携着家属寄居在江阴县城东郊的砂山。

〔22〕 乙酉:清顺治二年,一六四五年。

〔23〕 本朝:指清朝,作者是清朝人,故称。定鼎:夏禹曾收九州之金,铸成九鼎,为传国重器,这里因称建立清朝为定鼎。改元:指改顺治年号。

〔24〕 豫王:清朝贵族豫亲王,名多铎。

〔25〕 弘光帝:即南明的福王由崧。

〔26〕 贝勒:清代的封爵名,封爵最高的称亲王,次为郡王、贝子、贝勒、镇国公等。当时贝勒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进攻江南一带。所指当即此人。

〔27〕 旅拒:聚众抗拒。

〔28〕 漏刻:犹“顷刻”,形容时间的短暂。

〔29〕 京口:江苏镇江的别称;地处京江之口,故称。


初,剃发令 〔1〕 下,诸生许用德 〔2〕 者,以闰六月朔,悬明太祖御容于明伦堂 〔3〕 ,率众拜且哭,士民蛾聚 〔4〕 者万人,欲奉新尉陈明选主城守。明选曰:“吾智勇不如阎君,此大事,须阎君来。”乃夜驰骑往迎应元。应元投袂 〔5〕 起,率家丁四十人,夜驰入城。是时城中兵不满千,户裁 〔6〕 及万,又餉 〔7〕 无所出。应元至,则料尺籍 〔8〕 ,治楼橹 〔9〕 ,令户出一男子乘城,余丁传餐。已乃 〔10〕 发前兵备道 〔11〕 曾化龙所制火药火器贮堞楼 〔12〕 ;已乃劝输巨室 〔13〕 ,令曰:“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他物者听 〔14〕 。”国子上舍 〔15〕 程璧首捐二万五千金。捐者麇集 〔16〕 。于是围城中有火药三百罂,铅丸、铁子千石,大炮百,鸟机千张,钱千万缗,粟、麦、豆万石,他酒、酤、盐、铁、刍、槁称是 〔17〕 。

已乃分城而守:武举 〔18〕 黄略守东门,把总 〔19〕 某守南门,陈明选守西门,应元自守北门,仍僥巡四门。部署甫定,而外围合。时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列营百数,四面围数十重,引弓仰射,颇伤城上人。而城上礧炮 〔20〕 、机弩 〔21〕 ,乘高下,大军杀伤甚众。乃驾大炮击城,城垣裂。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贯铁縆 〔22〕 护之;取空棺实以土,障隤处 〔23〕 。又攻北城,北城穿。下令:“人运一大石块,于城内更筑坚垒。”一夜成。会城中矢少,应元乘月黑,束槁为人,人竿一灯,立陴聣 〔24〕 间匝城,兵士伏垣内,击鼓叫噪,若将缒城斫营者。大军惊,矢发如雨;比晓,获矢无算。又遣壮士夜缒城入营,顺风纵火;军乱,自蹂践相杀死者数千。

注释
首节 上一节 207/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