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202节


〔7〕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里的句子。

〔8〕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前赤壁赋》里的句子。兴,超。

〔9〕 石青糁(sǎn伞)之:用石青涂在刻字上。石青,青色的颜料。

〔10〕 佛印:一个和尚的名字,苏轼的朋友。

〔11〕 鲁直:黄庭坚字鲁直。

〔12〕 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

〔13〕 絶类弥勒:极似弥勒佛。

〔14〕 黄:黄鲁直,即黄庭坚。不属:不相似,不同。

〔15〕 诎(qū屈):屈。

〔16〕 楫:桨。

〔17〕 椎(zhuī锥)髻:椎形的发髻。

〔18〕 其人视端容寂: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19〕 夷:平。

〔20〕 天启壬戌: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

〔21〕 虞山王毅叔远甫:常熟人姓王名毅字叔远的。虞山,山名,在现在江苏常熟西北,这里用虞山来代替常熟。甫,字。

〔22〕 了了:清楚。

〔23〕 简:选。

〔24〕 修:长。

〔25〕 详瞩:细看。

〔26〕 庄列:指《庄子》、《列子》。惊犹鬼神:惊奇得好像鬼神所造。

〔27〕 游削于不寸之质:在不到一寸的材料上从事雕刻。

〔28〕 须麋:即须眉。《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状,面无须麋。”

〔29〕 假:假设。

〔30〕 繇:通“由”。

〔31〕 “棘刺”二句:棘,有刺的野生植物;母猴,亦称沐猴。二句意谓:在棘刺的尖端上未必不能刻成一个母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有宋人(一说卫人)在燕王面前夸说可以在棘刺之端刻一母猴的故事。  (刘瑞莲 注)


夏完淳

夏完淳(一六三一——一六四七),字存古,江苏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聪明早慧,五岁知书史,九岁就能创作诗文词赋;十五岁时,正值清兵入关,明朝灭亡,他与其父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夏允彝,奔走于江浙起义军之间,从事抗清活动。一六四七年,因上表与明鲁王朱以海联系,事泄被捕,为降清的洪承畴杀害,就义时英勇不屈,年仅十七岁。

夏完淳是明末杰出的少年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在文学方面早熟的作家。他的创作,除了那些激昂壮烈的爱国主义诗篇以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充满英雄气概和国破家亡之恨的散文,都是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作品。着有《夏节愍全集》传世。


狱中上母书

一六四四年清兵入关,明朝灭亡,民族矛盾暂时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各地尤其是江浙一带,广大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大批的社会上层爱国志士也参加了这一斗争,夏完淳就是这个斗争中杰出的少年民族英雄。

这篇文章是作者抗清失败被捕系于南京狱中时给母亲的书信。信中虽然谈的是家事,但全篇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和正义感,充满着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的战斗精神。由于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作者的爱国思想和封建忠君观念结合在一起,这一点是我们应当指出来的。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 〔1〕 ,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2〕 ,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 〔3〕 ,一旅纔兴,便成齑粉 〔4〕 。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 〔5〕 ,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 〔6〕 延此二年之命,菽水 〔7〕 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 〔8〕 。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 〔9〕 先从九京 〔10〕 ,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 〔11〕 。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

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 〔12〕 ,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絶。慈君托之义融女兄 〔13〕 ,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14〕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 〔15〕 ,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 〔16〕 ,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 〔17〕 ,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注释

〔1〕 “痛自严君见背”两句:本文写于一六四七年,作者的父亲夏允彝在一六四五年殉国,故谓“两易春秋”。

〔2〕 告成黄土:以复国成功的消息,祭慰地下的先人。黄土,指父墓。

〔3〕 钟:聚结。钟虐先朝:聚集所有苛酷、残暴于“先朝”,指明朝覆亡。

〔4〕 “一旅纔兴”两句:一旅,指军队。齑(jī肌):碎;齑粉,即粉末之意,此处比喻失败。一六四六年夏完淳和他的老师陈子龙、岳父钱栴共谋起义抗清,上书驻在浙江绍兴的鲁王朱以海,鲁王授夏完淳为中书舍人之职。兵败后不久,夏完淳又参加了活动于太湖地区的吴易(日生)的抗清军,担任参谋之职,但这支义军也很快便被清军击溃。

〔5〕 “去年之举”两句:去年之举,即指一六四六年从吴易义军抗清的事情。这次抗清兵败后,夏完淳只身流窜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历尽艰险,几乎陷于絶境。

〔6〕 斤斤:与“仅仅”的意思相近,是形容时间的短促。

〔7〕 菽水:豆和汤,指奉养长辈的薄物。《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8〕 “致慈君托迹于空门”两句:慈君,指作者的嫡母盛氏。夏允彝殉国后,盛氏弃家削发入尼庵栖居。生母,指作者的生身母陆氏,是夏允彝的侧室,家破后寄住在外姓亲戚家中。

〔9〕 溘(kè客)然:忽然、很快地。

〔10〕 九京:喻坟墓。《礼记·檀弓》下:“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九京即九原,为晋大夫坟墓所在地。
首节 上一节 202/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