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选 第201节
〔10〕 敛:募集。
〔11〕 缇骑(tí jì啼寄):本指古代贵官的侍从。《后汉书·百官志》:“执金吾(京城治安官)一人……缇骑二百人。”此指明代专事侦查逮捕人犯的统治阶级爪牙。
〔12〕 抶(zhì秩):击。
〔13〕 “是时”句:大中丞,官职名称;抚,巡抚;吴,指苏州。抚吴者,指当时魏忠贤同党、大中丞巡抚毛一鹭。
〔14〕 魏之私人:魏忠贤的党羽。
〔15〕 溷(hùn混)藩:厕所的篱笆。
〔16〕 傫(lěi累)然:依次重叠相连之貌。
〔17〕 阳阳:扬扬,昂然自若貌。
〔18〕 詈(lì立):骂。
〔19〕 脰而函之:脰(dòu豆),通“头”;函,封套叫函。指把人头用盒子盛起来。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 〔1〕 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2〕 ,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3〕 !且矫诏 〔4〕 纷出,钩党 〔5〕 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6〕 。大阉亦逡巡畏义 〔7〕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8〕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 〔9〕 ,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 〔10〕 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11〕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2〕 。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注释
〔1〕 缙绅:指士大夫。
〔2〕 编伍:古时户口编制以五人或五家为一伍。生于编伍之间:即指平民出身。
〔3〕 曷:何。亦曷故哉:是什么原故呢?
〔4〕 矫诏:假托皇帝名义伪造的命令。
〔5〕 钩党:相牵引为同党。
〔6〕 株治:以一人之罪牵连多人而逮治。
〔7〕 逡(qūn)巡:踌蹰不进貌。逡巡畏义:害怕社会舆论而不敢肆意横行。
〔8〕 圣人:封建时代对帝王的尊称。此指思宗天启皇帝,天启帝未即位时,知魏忠贤及其党羽的胡作非为,即位后,朝野官吏和全国人民又纷纷上奏,陈数魏忠贤及其党羽的罪恶,于是根据贡生钱嘉征所控魏忠贤的十大罪恶,于即位当年(天启七年)十一月将魏忠贤逮捕,贬谪凤阳看守皇陵,行经阜城(今河北阜城),魏忠贤知罪大不免诛殛,自缢身死,翌年,思宗又尽逐魏党,起用东林党人。投缳:指魏忠贤自缢。
〔9〕 剪发杜门:剪发,出家为僧;杜门,谓闭门不出;此皆指那些作恶多端,不免一日身败名裂,为人所唾弃的阉党邪派的最终下场。
〔10〕 暴(pù铺):显露。
〔11〕 “安能屈豪杰之流”三句:怎能使英雄豪杰们,倾心俯首,在他们墓前表示无限的悲悼呢?扼腕,表悲愤,见本书页二四五注〔二二〕。
〔12〕 匹夫:个人。社稷:国家。 (吴秋滨 锤贤培 注)
魏学洢
魏学洢(一五九六——一六二五),字子敬,明末嘉善县(在浙江省)人。父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此受到阉党威逼而悲愤至死。他没有做过官,好学,善为文,著作有《茅檐集》。本文《茅檐集》未收,系选自《虞初新志》。
核舟记
本文以一条核舟为对象,写出古代工艺美术品所曾达到的艺术高度和民间艺人的卓越才能。作者对于核舟的描绘,层层写来,有条不紊,人物的刻画更是栩栩如生。其写作的技巧,颇值得我们学习。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 〔1〕 ,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 〔2〕 ,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 〔4〕 许。中轩敞者为仓 〔5〕 ,箬篷 〔6〕 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7〕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8〕 ,石青糁之 〔9〕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 〔10〕 居右,鲁直 〔11〕 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12〕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絶类弥勒 〔13〕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14〕 。卧右膝,诎 〔15〕 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16〕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 〔17〕 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 〔18〕 ,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 〔19〕 ,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 〔20〕 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 〔21〕 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22〕 ,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 〔23〕 桃核修 〔24〕 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 〔25〕 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 〔26〕 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 〔27〕 ,而须麋 〔28〕 了然者?假 〔29〕 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今乃亲睹之。繇 〔30〕 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 〔31〕 。嘻,技亦灵怪矣哉!
注释
〔1〕 径寸之木:直径一寸长的木头。
〔2〕 “罔不”句:无不顺着木头本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
〔3〕 大苏泛赤壁:苏轼泛舟游赤壁。大苏,苏轼。参见本书页六三一《前赤壁赋》题解。
〔4〕 黍:黄米。
〔5〕 中轩敞者为仓:中间较高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
〔6〕 箬(ruò弱)篷:箬竹叶做的船篷。
〔11〕 缇骑(tí jì啼寄):本指古代贵官的侍从。《后汉书·百官志》:“执金吾(京城治安官)一人……缇骑二百人。”此指明代专事侦查逮捕人犯的统治阶级爪牙。
〔12〕 抶(zhì秩):击。
〔13〕 “是时”句:大中丞,官职名称;抚,巡抚;吴,指苏州。抚吴者,指当时魏忠贤同党、大中丞巡抚毛一鹭。
〔14〕 魏之私人:魏忠贤的党羽。
〔15〕 溷(hùn混)藩:厕所的篱笆。
〔16〕 傫(lěi累)然:依次重叠相连之貌。
〔17〕 阳阳:扬扬,昂然自若貌。
〔18〕 詈(lì立):骂。
〔19〕 脰而函之:脰(dòu豆),通“头”;函,封套叫函。指把人头用盒子盛起来。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 〔1〕 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2〕 ,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3〕 !且矫诏 〔4〕 纷出,钩党 〔5〕 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6〕 。大阉亦逡巡畏义 〔7〕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8〕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 〔9〕 ,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 〔10〕 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11〕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2〕 。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注释
〔1〕 缙绅:指士大夫。
〔2〕 编伍:古时户口编制以五人或五家为一伍。生于编伍之间:即指平民出身。
〔3〕 曷:何。亦曷故哉:是什么原故呢?
〔4〕 矫诏:假托皇帝名义伪造的命令。
〔5〕 钩党:相牵引为同党。
〔6〕 株治:以一人之罪牵连多人而逮治。
〔7〕 逡(qūn)巡:踌蹰不进貌。逡巡畏义:害怕社会舆论而不敢肆意横行。
〔8〕 圣人:封建时代对帝王的尊称。此指思宗天启皇帝,天启帝未即位时,知魏忠贤及其党羽的胡作非为,即位后,朝野官吏和全国人民又纷纷上奏,陈数魏忠贤及其党羽的罪恶,于是根据贡生钱嘉征所控魏忠贤的十大罪恶,于即位当年(天启七年)十一月将魏忠贤逮捕,贬谪凤阳看守皇陵,行经阜城(今河北阜城),魏忠贤知罪大不免诛殛,自缢身死,翌年,思宗又尽逐魏党,起用东林党人。投缳:指魏忠贤自缢。
〔9〕 剪发杜门:剪发,出家为僧;杜门,谓闭门不出;此皆指那些作恶多端,不免一日身败名裂,为人所唾弃的阉党邪派的最终下场。
〔10〕 暴(pù铺):显露。
〔11〕 “安能屈豪杰之流”三句:怎能使英雄豪杰们,倾心俯首,在他们墓前表示无限的悲悼呢?扼腕,表悲愤,见本书页二四五注〔二二〕。
〔12〕 匹夫:个人。社稷:国家。 (吴秋滨 锤贤培 注)
魏学洢
魏学洢(一五九六——一六二五),字子敬,明末嘉善县(在浙江省)人。父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此受到阉党威逼而悲愤至死。他没有做过官,好学,善为文,著作有《茅檐集》。本文《茅檐集》未收,系选自《虞初新志》。
核舟记
本文以一条核舟为对象,写出古代工艺美术品所曾达到的艺术高度和民间艺人的卓越才能。作者对于核舟的描绘,层层写来,有条不紊,人物的刻画更是栩栩如生。其写作的技巧,颇值得我们学习。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 〔1〕 ,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 〔2〕 ,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 〔4〕 许。中轩敞者为仓 〔5〕 ,箬篷 〔6〕 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7〕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8〕 ,石青糁之 〔9〕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 〔10〕 居右,鲁直 〔11〕 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12〕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絶类弥勒 〔13〕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14〕 。卧右膝,诎 〔15〕 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16〕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 〔17〕 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 〔18〕 ,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 〔19〕 ,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 〔20〕 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 〔21〕 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22〕 ,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 〔23〕 桃核修 〔24〕 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 〔25〕 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 〔26〕 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 〔27〕 ,而须麋 〔28〕 了然者?假 〔29〕 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今乃亲睹之。繇 〔30〕 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 〔31〕 。嘻,技亦灵怪矣哉!
注释
〔1〕 径寸之木:直径一寸长的木头。
〔2〕 “罔不”句:无不顺着木头本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
〔3〕 大苏泛赤壁:苏轼泛舟游赤壁。大苏,苏轼。参见本书页六三一《前赤壁赋》题解。
〔4〕 黍:黄米。
〔5〕 中轩敞者为仓:中间较高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
〔6〕 箬(ruò弱)篷:箬竹叶做的船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