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89节


〔8〕 冥然:静默的样子。兀坐:犹“端坐”。

〔9〕 三五之夜:阴历十五日夜里。

〔10〕 诸父:伯叔父。

〔11〕 爨(cuàn窜):烧煮食物。异爨:分居而食,即分家。

〔12〕 客逾庖而宴:客人越过厨房而赴宴。

〔13〕 先大母:已去世的祖母。

〔14〕 乳:抚育孩子。二世:两代。

〔15〕 先妣:已死的母亲。

〔16〕 而母:你的母亲。

〔17〕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顶上。

〔18〕 若:你。

〔19〕 比去:及去。

〔20〕 象笏:又称象简、手版,古时大臣朝见君主时手执此物。

〔21〕 太常公:姓夏名昶,字仲昭,昆山人。永乐进士,历官太常寺卿。

〔22〕 宣德:明宣宗年号(一四二六——一四三五)。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 〔1〕 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 〔2〕 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 〔3〕 。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4〕 ,方二人之昧昧 〔5〕 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 〔6〕 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 〔7〕 ,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 〔8〕 矣。

注释

〔1〕 扃牖(jiǒnɡ yǒu炯友):关窗。扃,固定门扇的环纽。牖,窗户。

〔2〕 项脊生:归有光自称。

〔3〕 “蜀清守丹穴”三句:《史记·货殖列传》载:“巴蜀寡妇清(名字),其先得丹穴(即产丹砂的矿穴)而擅其利数世……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尊敬她),为筑女怀清台。”

〔4〕 陇中:田野之中。陇,通“垄”,农田中的田埂。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自己“躬耕于南阳”;陈寿在《诸葛亮传》中称其“躬耕陇亩”,都是说诸葛亮青少年身处穷乡僻壤。

〔5〕 昧昧:不明,即名望未显。

〔6〕 坎井之蛙:比喻见闻短浅之人。见本书页六九八注〔一○〕。

〔7〕 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

〔8〕 盖:古时称伞为盖。  (李永祜 注)


唐顺之

唐顺之(一五○七——一五六○),字应德,一字义修,明武进(今属江苏省)人。嘉靖时,会试第一。曾任郎中,视师浙江,亲自泛海,屡次击败侵犯沿海地区的倭寇。官至右佥都御史。著作有《荆川先生文集》。

唐顺之是明代中叶重要的散文家。当时,复古主义者垄断文坛,主张为文必须以秦、汉为标准。他与王慎中、茅坤(鹿门)、归有光起而反对,主张效法唐、宋,吸取唐、宋散文的精神,因之被称为“唐宋派”。这一派的主张,虽然也有很大的弱点,但在当时与复古主义的斗争中,却是进步的;而且他们的见解与创作,为继之而起的“公安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答茅鹿门知县书

唐顺之在给茅鹿门的这封信中,用汪洋恣肆的文笔,对复古派展开了攻击,反对他们一味抄袭古人、专门追求形式的歪风逆流,主张作文写诗要直抒胸臆,要有创见,要首重内容等。论述通俗而形象,说服力很强。

熟观鹿门 〔1〕 之文,及鹿门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 〔2〕 与鄙意殊有契合,虽中间小小异同,异日当自融释 〔3〕 ,不待喋喋 〔4〕 也。至如鹿门所疑于我本是欲工文字之人而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此则有说 〔5〕 。

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6〕 ,吾岂欺鹿门者哉!其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非谓一切抹煞,以文字絶不足为也。盖谓学者先务 〔7〕 ,有源委 〔8〕 本末之别耳!文莫犹人,躬行未得 〔9〕 ,此一段公案 〔10〕 ,姑不敢论。只就文章家论之,虽其绳墨布置奇正转折 〔11〕 ,自有专门师法,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脉骨髓 〔12〕 ,则非洗涤心源 〔13〕 ,独立物表 〔14〕 ,具今古只眼者 〔15〕 ,不足以与此 〔16〕 。今有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 〔17〕 学为文章,但直据胸臆 〔18〕 ,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 〔19〕 ,然絶无烟火酸馅习气 〔20〕 ,便是宇宙间一样絶好文字;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 〔21〕 ,虽其专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翻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索其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絶无有也,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即如以诗为谕 〔22〕 ,陶彭泽未尝较声律 〔23〕 ,雕句文 〔24〕 ,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 〔25〕 ,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捆缚龌龊 〔26〕 ,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 〔27〕 者哉!且夫两汉而下,文之不如古者,岂其所谓绳墨转折之精之不尽如哉!秦、汉以前,儒家者有儒家本色,至如老庄家有老庄本色,纵横家 〔28〕 有纵横本色,名家 〔29〕 、墨家、阴阳家 〔30〕 皆有本色。虽其为术也驳 〔31〕 ,而莫不皆有一段千古不可磨灭之见。是以老家 〔32〕 必不肯剿儒家之说,纵横必不肯藉墨家之谈,各自其本色而鸣之为言。其所言者,其本色也,是以精光注 〔33〕 焉,而其言遂不泯 〔34〕 于世。唐、宋而下,文人莫不语性命 〔35〕 ,谈治道,满纸炫然 〔36〕 ,一切自托于儒家。然非其涵养畜聚之素 〔37〕 ,非真有一段千古不可磨灭之见,而影响剿说 〔38〕 ,盖头窃尾 〔39〕 ,如贫人借富人之衣,庄农作大贾之饰,极力装做,丑态尽露,是以精光枵 〔40〕 焉,而其言遂不久湮废。然则秦、汉而上,虽其老、墨、名、法、杂家之说而犹传,今诸子之书是也;唐、宋而下,虽其一切语性命、谈治道之说而亦不传,欧阳永叔所见唐四库书目百不存一焉者是也 〔41〕 。后之文人,欲以立言为不朽计者,可以知所用心矣。然则吾之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乃其语人以求工文字者也?鹿门其可以信我矣。

注释

〔1〕 鹿门:茅坤(一五一二——一六○一),字顺甫,别号鹿门,明归安(今浙江省吴兴)人,嘉庆时进士,善古文,好谈兵法,曾任广西兵备佥事、大名副使等官。为贯彻“唐宋派”的文学主张,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一六四卷,自己著作有《白华楼藏稿》、《五芝山房稿》等。

〔2〕 门庭路径:指在文学上所宗法的主张、路线。

〔3〕 融释:融解消释,即归于一致。

〔4〕 喋喋(dié蝶):多言。

〔5〕 有说:有解释的必要。

〔6〕 “鹿门所见于吾者”三句:大意说,鹿门所见到的我,乃是过去假的旧我(作者自己),而没有见到现在丧失了假我之后新的真我。《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靠桌而坐,仰头望天呼吸,样子如同精神已经脱离了他的形骸身体。颜成子游站在旁边问他,怎么这样“形固可使如槁木(使躯体像一根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而使心灵如一堆死灰)?”南郭子綦回答说,我现在已经忘掉了自己,意即精神的真我已经忘掉了形骸的假我。唐顺之此处意谓经过一番摸索探求,他已经不是鹿门当年所见的“欲工文字”的“我”了,而是掌握了写文章的精神实质的“我”了。

〔7〕 先务:最先着手的地方。
首节 上一节 189/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