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84节

〔4〕 “盖阴阳”两句:阴阳的互相交替,也就是表现为人鬼生死的变化。盖,表承接上文并作进一步阐述。屈伸,收缩和生长,即交替。

〔5〕 “顺受其正”两句:《孟子·尽心》上:“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正,指生死变化的正常规律。岩墙,高耸险峻的墙。此处指监狱。桎梏,镣铐。厄,困危。顺受其正,正命而死,即寿终。岩墙、桎梏死于非命,即不得寿终。两句是说:人只要知道了生死的道理,遵循着它变化的规律行事,怎么会陷入处在岩墙之下、身加镣铐的那种困厄的处境呢?

〔6〕 酒罂(yīnɡ英):酒瓶;罂,口小腹大的瓶子。飰囊:饭袋;飰,俗“饭”字。

〔7〕 块然泥土者:像无知觉的泥土那样的。块然,无知觉的样子。

〔8〕 此曹:这一辈人。

〔9〕 以上这段指出了两种鬼,一种鬼是酒囊饭袋,另一种鬼是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甘为自弃。按说后一种鬼比前者较好,但作者却反说后者不如前者,这里反映了作者的立言立行的抱负,也反映了作者对碌碌无为、漠然无闻的人的轻视。所以作者写作《録鬼簿》并谱制《凌波仙》曲来记録和表彰杂剧家的用意,便更可以理解了。


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1〕 。独不知天地阖辟,亘古迄今 〔2〕 ,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着在方册者,日月炳煌,山川流峙 〔3〕 ,及乎千万劫 〔4〕 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今因暇日,缅怀古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艺,俱有可録。岁月縻久,淹没无 〔5〕 ,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使水寒乎冰,青胜于蓝,则有幸矣 〔6〕 。名之曰《録鬼簿》。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得以传远,余有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余有得罪于圣门者 〔7〕 。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 〔8〕 。

至顺元年,龙集庚午 〔9〕 廿有二日,古汴钟继先自序。

注释

〔1〕 “余尝见”三句:我曾经看到未死的鬼(活人)挽吊已死的鬼,没有想到他们两者之间的差别,仅仅是那么一点点。特,不过。一间,一点点。

〔2〕 “天地阖辟”两句:开天辟地,从古到今。阖,关闭。阖辟,从关闭到开开。亘,绵延。

〔3〕 “着在方册”三句:名留史册的人,他们像日月那样辉煌,像高山大川那样永远峙立、奔流在世上。方册,史册。

〔4〕 劫:佛教把天地的毁灭、重建和人间的灾祸磨难称为“劫”。

〔5〕 :“闻”之古体字。

〔6〕 “使水寒乎冰”三句:应作“冰寒乎水”,见本书页一○五《荀子·劝学》。这里有使后代胜于前代之意。

〔7〕 “若夫高尚之士”三句:性理之学,指儒家关于性理的学说。三句大意是:对于高尚之士和儒家性理之学来说,我这样推崇他们(杂剧家)是一定会得罪于孔圣门下的。按,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和经史著作为正统,戏曲小说等则被认为是末流之作,钟嗣成的这种工作自然为所谓高尚之士所轻视,故下文有“啖蛤蜊”之句。

〔8〕 “吾党”两句:噉,同“啖”。蛤蜊,蚌类。这里说,我们且自吃蛤蜊,我们另外和知道味道的人去谈论。《南史·王融传》:王融在王僧佑家遇沈昭略,昭略问王僧佑:“是何年少?”王融不平,说自己如日“照耀天下,谁人不知,而卿此问”?昭略说:“不知许事,且食蛤蜊。”表示不去管王融对自己的讥讽,自顾吃蛤蜊。这里藉作不管别人的讥讽,且自保持我们的爱好。

〔9〕 至顺:元文宗年号。龙:岁星名称。庚午:庚午年,即一三三○年。龙集庚午:即岁星在庚午年。  (李永祜 注)


宋濂

宋濂(一三一○——一三八一),字景濂,浦江(县名,属浙江省)人。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潜,因勤奋读书和才学渊博为当时文坛推重。元至正间被荐为翰林院编修,借口奉养父母,辞不赴召。明初,应朱元璋征聘,任江南儒学提举,给太子讲经,又任纂修元史总裁,官至翰林院学士承制知制诰,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年老时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犯罪,谪徙茂州(今四川茂县),病死于途中。着有《宋学士全集》行世。

宋濂的文章内容深厚,辞彩富赡,闲雅从容,善于变化,只是在剪裁和提炼上稍感不够。


秦士録(节録)

这是一篇人物特写性质的文章,它通过几个特征性的情节,用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邓弼这样一个身怀絶技、勇猛无敌而又博学多才的人物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写出了他因怀才不遇,不能贡献自己的才能于社会而积郁的满腔愤懑。人物形象虎虎有生气,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可以看出,作者吸取和运用了《史记》刻画人物的艺术技巧。

邓弼,字伯翊 〔1〕 ,秦 〔2〕 人也。身长七尺,双目有紫棱 〔3〕 ,开合闪闪如电。能以力雄人 〔4〕 ,邻牛方斗不可擘 〔5〕 ,拳其脊,折仆地 〔6〕 ;市门石鼓,十人舁 〔7〕 ,弗能举,两手持之行。然好使酒 〔8〕 ,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 〔9〕 ,必杀君,亡命 〔10〕 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 〔11〕 也!”两生不得已,从之。弼自据中筵,指左右,揖两生坐。呼酒歌啸以为乐。酒酣,解衣箕踞 〔12〕 ,拔刀置案上,铿然鸣。两生雅 〔13〕 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 〔14〕 从君问,即不能答,当血是刃 〔15〕 。”两生曰:“有是哉 〔16〕 ?”遽摘七经 〔17〕 数十义叩之,弼历举传疏 〔18〕 ,不遗一言。复询历代史,上下三千年纚纚如贯珠 〔19〕 。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 〔20〕 ,被发 〔21〕 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 〔22〕 欲絶,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 〔23〕 ,此何可哉?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 〔24〕 也。

注释

〔1〕 弼(bì必):辅佐的意思,所以字伯翊(yì翼),翊也是辅佐,伯表示他排行老大。

〔2〕 秦:今陕西省,春秋战国时为秦国疆域,故称。

〔3〕 目有紫棱:东晋刘惔尝称桓温眼如紫石棱,当指眼光鋭利有神,即闪闪如电的意思。

〔4〕 能以力雄人:能以力气称雄于人。

〔5〕 擘(bò簸):分开。

〔6〕 “拳其脊”两句:用拳头打它(牛)的脊背,牛脊折断,仆倒在地。仆(pū扑),跌倒。

〔7〕 舁(yú余):抬。

〔8〕 使酒:借着喝醉酒发脾气。

〔9〕 不我从:“不从我”的倒装句。

〔10〕 亡命:无名,户籍册上没有名字,指逃跑。

〔11〕 忍君苦:忍受你们气苦;苦,指受气后的苦恼。

〔12〕 箕踞:两腿伸直坐着,形如畚箕,是傲慢无礼的席坐姿式。

〔13〕 雅:素来、向来。

〔14〕 四库:本为收藏图书的处所,《唐书·艺文志》:“列经史子集为四库。”四库书,指经史子集。

〔15〕 血是刃:让血沾染这把刀口。

〔16〕 有是哉:有这样的吗!

〔17〕 七经:《小学绀珠》以《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为七经。

〔18〕 传疏:注释经文的叫“传”,解释传文的叫“疏”。
首节 上一节 184/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