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79节


〔9〕 “每闻谈”句:西周时国都镐京,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两汉时国都长安,即今西安市;蓝田:县名,在陕西省,以产美玉著名;鄠(hù互):鄠县,在西安市西南;杜:古县名,在西安市东南。鄠、杜之间有杜曲、杜陵等许多名胜古迹。

〔10〕 二三君:约略数目之称呼,即诸君之意。

〔11〕 南山:终南山,在西安市南。

〔12〕 “寻一牛田”两句:寻觅耕牛和田地,经营五亩的宅园。原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本文作者使用这话,正表露了他对田园安宁生活的向往。

〔13〕 举子结夏课时:封建时代科举取士,被荐举考试之人称举子;举子考进士不中,继续肄业学习,称为过夏,待结业出学后称结夏课。元好问二十几岁时,前往太原学舍,与友人吴庭俊等结夏课于由义西斋。

〔14〕 脱屣世事:用脱弃鞋子,比喻摆脱世事的困扰,悠闲自得。

〔15〕 嵩前:嵩山以南。元好问在一二一八年从河南宜阳移家居登封,登封在嵩山以南。

〔16〕 暑途千里:长安与登封相距近千里,本文当为炎夏时作,故云暑途千里。

〔17〕 清秋:秋高气爽时节。

〔18〕 矫首:举首。

〔19〕 长吁青云:向天吐长气,表示胸怀舒畅之意。

〔20〕 惬(qiè窃)意:快意、满意。

〔21〕 赀(zī资):钱财。

〔22〕 造物者:生命和事物的创造者与主宰者。

〔23〕 靳(jìn尽):吝惜。

〔24〕 “淡乎其无味”三句:闲居的生活平平淡淡的(好像)没有什么趣味,空空漠漠的(好像)没有得到什么,然而这正是自放神思于世事之外的人所追求的。

〔25〕 人何所争:指前述淡漠的生活一般人不会去相争。

〔26〕 辋川:水名,在陕西蓝田南,唐诗人王维曾筑别业于此地。  (李永祜 注)


文天祥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字宋瑞,又字履善,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末杰出的民族英雄。宋理宗宝佑四年(一二五六)中状元,历任刑部郎官及湖南、江西等地方官职,一二七六年被委右丞相兼枢密使,力辞不受。其时元朝军队已大举南下,逼进临安(杭州),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前往议和被扣,后逃归至温州,任通议大夫右丞相枢密使,都督各路军马,与南下元军作战。一二七八年兵败被俘,被解往燕京时,前后两次自杀、絶食不死。宋亡后,被囚四年,元朝统治者虽多方威逼利诱,但他坚贞卓絶,不为所屈,一二八三年一月(农历十二月九日)英勇就义。着有《文山先生全集》,集中的不少诗文还在被囚于燕京牢狱中时,即广泛地流传于外,为人民所传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声音更是遗响千古。


指南録后序

本文是文天祥为自己战乱中的纪事诗集《指南録》写的一篇序文。作者简括地记叙了自己出使元军与敌人抗争的情况,以及从敌营逃出后颠沛流离、九死一生的流亡过程。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天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忠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德佑二年 〔1〕 正月十九日,予除 〔2〕 右丞相兼枢密使 〔3〕 ,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4〕 ,战、守、迁皆不及施 〔5〕 。缙绅 〔6〕 、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7〕 ,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 〔8〕 ,北邀当国者 〔9〕 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纡祸 〔10〕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 〔11〕 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 〔12〕 行。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 〔13〕 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14〕 ,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15〕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16〕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 〔17〕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注释

〔1〕 德佑:宋恭帝年号。二年:一二七六年。

〔2〕 除:委任官职,除去旧职,授予新职。

〔3〕 右丞相:管理政务的重臣。枢密使:掌执军权,统率全国军队,为武臣之首。南宋时丞相照例要兼枢密使。

〔4〕 北兵:元兵。修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城门。

〔5〕 战、守、迁皆不及施:敌人兵临城下,情况紧急,作战、守城或迁都,都来不及进行了。

〔6〕 缙(jìn尽)绅:官僚。

〔7〕 萃:聚集。左丞相府:指左丞相吴坚官邸。

〔8〕 使辙交驰:两国使节的车马往来频繁。辙,车轮碾压出来的沟迹。

〔9〕 北邀当国者:元王朝邀请宋朝当政的人。

〔10〕 纾祸:解除国难。

〔11〕 一觇(zhān沾):暗中观察一下。

〔12〕 资政殿学士:这是文天祥的荣誉官衔。按,学士系掌管皇帝文牍,备充文物典章顾问之职。

〔13〕 遽轻:立刻轻视。

〔14〕 “不幸吕师孟”两句:吕师孟是襄阳守将吕文焕的侄子,吕文焕投降,引元军南下。右丞相陈宜中为了便于与元军妥协,任命吕师孟为兵部尚书,以后又派他至元军方面求和,自称侄孙。其时文天祥尚在元军中抗争曲直不下,而吕师孟等却公然带来了降表,故云“构恶于前”。贾余庆是右丞相,与文天祥一同出使元营,但他却与左丞相吴坚、枢密使谢堂等背着文天祥向元军纳款投降,并在后来向元军献策把文天祥囚禁在沙漠中,故称“献谄于后”。

〔15〕 诟虏帅失信:责骂元军的统帅失信;当时元军统帅为伯颜。据《指南録》载:文天祥与贾余庆等一同至元军中谈判;宋上降表,元军把贾余庆等立即放回,却单独扣留下了文天祥。文天祥当场厉声责骂伯颜失信,伯颜怒愧交加,无词以对。

〔16〕 “数吕师孟”句:数,数说、指责。文天祥责骂伯颜失信,吕文焕从旁劝解,文天祥怒斥吕文焕叛逆误国,罪当诛杀。吕文焕愧恨无言以对。

〔17〕 二贵酋:指元帅伯颜和元将唆都;馆伴:陪伴外使的官员。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1〕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2〕 。予分当引决 〔3〕 ,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4〕 至京口 〔5〕 ,得间奔真州 〔6〕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7〕 ,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8〕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9〕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10〕 ,天高地迥 〔11〕 ,号呼靡及 〔12〕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13〕 。
首节 上一节 179/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

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