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选 第177节
〔11〕 蹀血虏廷;蹀,蹈。虏廷,指敌人的朝廷。全句说:要打到敌人的京城去。下句“夷种”是对金人的贬词,本文中这类辞句,我们必须历史地批判地对待。
〔12〕 二圣:指被金兵俘虏去的宋徽宗和宋钦宗。
〔13〕 无虞:即无忧虑。
〔14〕 奠枕:安枕。 (冯其庸 注)
胡铨
胡铨(一一○二——一一八○),字邦衡,号淡庵,江西吉安人。高宗时举进士,任枢密院编修官。秦桧与金人和议,胡铨上封事力争,以此获罪,除名编管昭州。因当时舆论对胡铨极表同情,秦桧迫不得已,改命铨监广州盐仓;后因卖国和议成,秦桧又使人上疏言铨罪,被除名。编管新州。孝宗即位,复起用,官工部员外郎。著作有《淡庵集》。
戊午上高宗封事 〔1〕
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宰相秦桧与朝臣孙近决策,向金乞和,派王伦使金,引来金使萧哲等,称“诏谕江南”,把南宋看做金国属下的一个地区,把高宗看做金国的臣下,一时南宋朝野都很激愤,认为不该这样屈辱求和。胡铨便上封事谏诤,反复陈述议和即等于亡国的利害关系,有力地抨击了秦桧等的卖国罪行,要求高宗立斩秦桧、王伦、孙近头,竿之槁街,以示抗敌决心。词严义正,理直气壮,表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忱,一时直声震动天下。上高宗书初发表,宜兴进士吴师道锓木传之,金军以千金购此书,读了为之变色,惊叹说:“南宋有人!”
绍兴八年十一月日,右通直郎枢密院编修 〔2〕 官臣胡铨,谨斋沐裁书,昧死 〔3〕 百拜献于皇帝陛下。
臣谨按 〔4〕 ,王伦 〔5〕 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 〔6〕 无识,遂举以使虏。专务诈诞,欺罔天听 〔7〕 ,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 〔8〕 我也。刘豫臣事丑虏,南面称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不拔之业,一旦豺狼改虑,捽 〔9〕 而缚之,父子为虏。商鉴 〔10〕 不远,而伦又欲陛下效之。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犬戎 〔11〕 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犬戎藩臣之位,陛下一屈膝,则祖宗庙社之灵,尽污夷狄;祖宗数百年之赤子 〔12〕 ,尽为左衽 〔13〕 ;朝廷宰执,尽为陪臣 〔14〕 ;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异时豺狼无厌之求,安知不加我以无礼如刘豫者哉!夫三尺童子,至无知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今丑虏则犬豕也 〔15〕 ,堂堂天朝,相率而拜犬豕,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为之耶!
伦之议乃曰:“我一屈膝,则梓宫 〔16〕 可还,太后 〔17〕 可复,渊圣 〔18〕 可归,中原可得。” 〔19〕 呜呼!自变故以来,主和议者,谁不以此说啖陛下哉?而卒无一验,是虏之情伪已可知矣!而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就令虏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何如主!况丑虏变诈百出,而伦又以奸邪济之,梓宫决不可还,太后决不可复,渊圣决不可归,中原决不可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事陵夷 〔20〕 ,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也!
注释
〔1〕 戊午:绍兴八年(一一三八)。高宗:南宋第一个皇帝,名构。封事:臣子给国君的书面意见,用紫色帛囊密封,以防泄露,故称封事。
〔2〕 编修:掌修国史之职。
〔3〕 昧死:冒着死罪。
〔4〕 按:同“案”,据此以证彼之意。
〔5〕 王伦:字正道。家贫,行为不端,屡次犯法。南宋初,任徽猷阁直学士,与秦桧等力倡和议。
〔6〕 宰相:指秦桧。字会之,江宁(在江苏省)人。从徽宗钦宗北迁,为金军所留。高宗即位,南归为相,力主和议,诬杀岳飞。为民族罪人。
〔7〕 天听:皇帝的听闻。
〔8〕 刘豫:字彦游,官殿中侍御史,知济南府,降金,金立他为齐帝,命他攻宋,无功,被金所废。
〔9〕 捽:抓住别人的头发。
〔10〕 商鉴:即殷鉴。《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殷朝以夏后氏的灭亡为鉴戒,喻南宋当以刘豫的走投降路线为鉴戒。
〔11〕 犬戎:古代西戎种族名,见《国语·周语》。这里的“犬戎”和下文的“夷狄”,都是侮辱性的话,用来表示对金的蔑视,需历史地批判地对待。
〔12〕 赤子:指人民。《尚书·康诰》:“若保赤子。”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13〕 左衽:衽,衣襟,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衣襟向左,故称左衽。
〔14〕 “朝廷”两句:国家的执政大臣都变成金国的陪臣。陪臣,古代诸侯之大夫对于“天子”自称陪臣,谓臣之臣。
〔15〕 今丑虏则犬豕也:这里“丑虏”、“犬豕”等词句,都是侮辱性的话,本文其他地方的“虏”字,也是侮辱性的话,需历史地批判地对待。
〔16〕 梓宫:指宋徽宗赵佶的柩。古代皇帝的棺材是用梓木制的,故称梓宫。
〔17〕 太后:徽宗之后。
〔18〕 渊圣:指钦宗赵桓。
〔19〕 中原:指被金军占据的宋朝北部土地。以上“梓宫可还”四句,是秦桧、王伦等用以引诱赵构投降敌人的夸大之辞,和议成,并未完全实现。
〔20〕 陵夷:丘陵变为平地。夷,平。国事陵夷:指对金军屈膝求和,国家的地位下降。
向者陛下间关海道 〔1〕 ,危如累卵,当时尚不肯北面臣虏,况今国势稍张 〔2〕 ,诸将尽鋭 〔3〕 ,士卒思奋。只如顷者丑虏陆梁 〔4〕 ,伪豫入寇,固尝败之于襄阳 〔5〕 ,败之于淮上 〔6〕 ,败之于涡口 〔7〕 ,败之于淮阴 〔8〕 。较之前日蹈海 〔9〕 之危,已万万矣。倘不得已而遂至于用兵,则我岂遽出虏人下哉!
今无故而反臣之,欲屈万乘之尊,下穹庐之拜 〔10〕 。三军之士,不战而气已索 〔11〕 。此鲁仲连 〔12〕 所以义不帝秦,非惜夫帝秦之虚名,惜夫天下大势有所不可也。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谤议汹汹,陛下不闻,正恐一旦变作,祸且不测。臣窃谓不斩王伦,国之存亡,未可知也。虽然伦不足道也,秦桧以腹心大臣,而亦为之。陛下有尧舜之资,桧不能致陛下如唐虞,而欲导陛下如石晋 〔13〕 。近者礼部侍郎曾开 〔14〕 等,引古谊以折之 〔15〕 。桧乃厉声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则桧之遂非狠愎 〔16〕 ,已自可见。而乃建白 〔17〕 令台谏从臣 〔18〕 ,佥 〔19〕 议可否,是明畏天下议己:而令台谏从臣共分谤耳。有识之士,皆以为朝廷无人。吁,可惜哉!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20〕 夫管仲霸者之佐耳,尚能变左衽之区,为衣冠之会 〔21〕 。秦桧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归左衽之乡,则桧也不惟陛下之罪人,实管仲之罪人矣。
注释
〔1〕 间关:状道路艰险。间关海道:指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金兵跟踪追击,辗转逃避于艰险的东南海上。
〔2〕 国势稍张:国家的力量已稍稍强大了些。
〔3〕 诸将尽鋭:指岳飞、韩世忠等名将屡次挫败金兵,鋭不可当。
〔4〕 丑虏:对敌人的贱称。陆梁:跳走奔窜貌。指绍兴初年金兵南侵。
〔5〕 襄阳:今湖北省襄阳。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岳飞破金将李成,收复襄阳六郡。
〔6〕 淮上:淮水之上。绍兴四年,韩世忠大败金军于大仪,追至淮水而还。
〔7〕 涡口:涡水入淮之口,在安徽怀远东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杨沂中大破刘豫兵于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