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6节

〔23〕 庶人传语:老百姓没有机会直接向国君进谏,但他们平日的街谈巷议,也能辗转传达到朝廷之上,所以称为传语。

〔24〕 近臣尽规:国君左右亲近的人,进劝戒之辞。尽,同“进”。

〔25〕 亲戚补察:与国君有亲属关系的人,观察国君在政治方面有什么过失,帮助他纠正。

〔26〕 瞽史教诲:瞽献曲、史献书的作用,在于教训国君,使之迁善改过。

〔27〕 耆(qí棋)艾:均年老之称,古代六十岁的人叫耆,五十岁的人叫艾。在这里指国君的师傅和老臣等。修:警戒。之:这里作代词用,指国君。

〔28〕 斟酌:考虑去取,付诸实行。

〔29〕 不悖:不与情理相违背。

〔30〕 原:宽阔平坦之地。隰(xí习):低下潮湿之地。衍:低而平坦之地。沃:有河流灌溉之地。

〔31〕 “口之宣言”两句:是说人民能够自由发表意见,政治的成功或失败就可以从他们的言论中被列举出来。兴:举。

〔32〕 “行善”两句:听取人民的话,革除弊政,国家就治理得好,如同土地之有山川田野,能使衣食财用丰富一样。阜:增多。

〔33〕 “成而行之”两句:人民思考成熟后,自然说出来,怎能加以堵塞呢?胡:何。

〔34〕 “其与(为)”句:这样做能长久么?几何:犹多久。

〔35〕 “三年”句:公元前八四二年,人民把厉王放逐到彘地。据此则知邵公谏弭谤事,当在公元前八四五年。彘(zhì雉):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刘忆萱 注)


句践灭吴(《越语上》)

本篇叙述越王句践报仇雪耻的故事。越国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句践励精图治,招贤纳谏,依靠人民,发愤图强,终于把吴国灭掉。全篇较突出地写句践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更写出人民的积极要求报仇雪耻,像这样着重人民方面来写,是很难得的。文章有起有伏,叙事简明扼要,文中讽谏应对文辞,能够结合人物性格、身份、处境,因而语言个性化,人物性格也从中突现出来。


越王句践栖于会稽之上 〔1〕 ,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2〕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3〕 。”大夫种 〔4〕 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5〕 ,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 〔6〕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7〕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8〕 ?句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9〕 ?”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 〔10〕 ,曰:“寡君句践乏无所使 〔11〕 ,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 〔12〕 ,私于下执事 〔13〕 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14〕 ;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15〕 。请句践女女于王 〔16〕 ,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 〔17〕 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 〔18〕 。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 〔19〕 ?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20〕 ?’”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 〔21〕 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 〔22〕 也;三江环之 〔23〕 ,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 〔24〕 ,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 〔25〕 ,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句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 〔26〕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27〕 ,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8〕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 〔29〕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 〔30〕 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 〔31〕 ,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32〕 。

注释

〔1〕 句践:越王允常之子。允常曾因与吴王阖庐相怨而互相攻伐,为阖庐所败。允常死,吴乘越丧再度伐越,为句践所败,阖庐受伤而死。后三年,阖庐之子夫差报父仇,兴兵大败越军,攻入越国,句践率残军五千退守会稽。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十二里。

〔2〕 三军:军队的通称。昆弟:兄弟。国子姓:国中的同姓,此泛指老百姓。

〔3〕 知:主持,参与。共知越国之政:意思是任之卿相,共治国家。

〔4〕 大夫种:即文种,字会,楚国郢人,与范蠡共助句践,灭吴后,为句践所忌,赐剑自杀。

〔5〕 “贾人”四句:商人在夏天准备冬天的货物,行旱路时准备走水路的船只,均指事前作好准备。贾人:古时做买卖的人,行则叫商,坐则叫贾。资:取。絺(chī痴):质地精细的葛布。

〔6〕 四方之忧:四境受侵扰的忧患。

〔7〕 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择:选择録用。

〔8〕 无乃后乎:恐怕晚了吧?

〔9〕 子:尊称。子大夫:犹贤大夫。何后之有:有何后,有什么后,不算晚。

〔10〕 “遂使”句:使,派遣。之,指文种。行成,求成;此作“求和”解。全句是:于是派遣文种到吴国去求和。

〔11〕 乏:缺乏,此作缺乏人材解。

〔12〕 “不敢”句:彻,通、达。天王,对吴王的尊称。全句是:我不敢让天王听见我的声音,即不敢对吴王说话。

〔13〕 “私于”句:私,私下。下执事,手下执事的人。即对吴王手下人说。

〔14〕 师徒:军队。不足以辱君矣:不值得屈辱君王再加讨伐了。

〔15〕 “愿以”句:越国愿意以金玉和女子作为礼物,奉献给君王,以酬谢您屈尊伐越。

〔16〕 女女:前一个“女”字,指女儿;后一个“女”字,即嫁女,此作充婢妾解。后二句同此。

〔17〕 左右:任意处置。

〔18〕 “若以越国”八句:这是文种从反面作强硬之语,表示如果吴王不许越国求和,将以死命抵抗的决心。宗庙:祖庙。系:用绳缚住,把妻和子女缚住了连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使吴王得不到。偶:双数,作加倍解。以带甲万人事君:五千人拼命,等于用一万战士来同您周旋。

〔19〕 “无乃”句:此为强硬的口气之后和缓之语,恐怕要损伤君王所喜爱的吧?所喜爱的当指两方面:一是越国的子女金玉;二是要损伤吴国的战士。

〔20〕 “与其”三句:与其诉诸战争,以杀人逞一时之快,不如坐享其成地得到越国,两者究竟哪方面有利呢?

〔21〕 子胥:即伍子胥,名员,其父及兄皆为楚平王杀害。

〔22〕 仇雠敌战之国:吴越是两个互相仇恨,互相敌对,互相攻伐的国家。

〔23〕 三江环之:三江,指浦阳江、吴淞江和钱塘江(从韦昭说)。三条江水环抱吴越两国。
首节 上一节 16/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