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选 第157节
〔22〕 己亥:又下一年,即宋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
〔23〕 嗣:继。葺:修整。 (芦 荻 注)
唐河店妪传
这篇文章,描写唐河店妪机智勇敢地消灭了一个辽兵的故事,以这个故事为中心,作者对边地人民的英勇斗争,作了热情的歌颂和广泛的介绍,并对宋王朝当时军政工作的腐败,作了揭露和指责,最后还提出了改良的意见。
文章风格简朴平实,语言流畅通俗。
唐河店 〔1〕 ,南距常山郡 〔2〕 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 〔3〕 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 〔4〕 ,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端拱 〔5〕 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 〔6〕 趋井,悬而复至。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杪 〔7〕 ,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 〔8〕 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噫!国之备塞 〔9〕 ,多用边兵,盖有以 〔10〕 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 〔11〕 曰静塞,在雄州 〔12〕 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 〔13〕 ,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 〔14〕 ,离失乡土故也。又月给 〔15〕 微薄,或不能充 〔16〕 。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羸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 〔17〕 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 〔18〕 五万矣。
谋人之国者 〔19〕 ,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故因一妪之勇,总録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20〕 。
注释
〔1〕 唐河:即滱水,源出山西浑源,流经河北省唐县,谓之唐河,东南流入定县。唐河店:唐河附近的小地名。
〔2〕 常山郡:汉析巨鹿郡置常山郡,治元氏县,在今河北省定县西南。
〔3〕 虏:这是侮辱性的话,这里指契丹兵,即辽兵。宋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冬十一月,北方辽兵屡次侵犯边防,太宗深以为忧。时王禹偁任右拾遗,献御戎十策。
〔4〕 兵兴以来:指自公元九七九年以后,宋和契丹的连年战争。
〔5〕 端拱:宋太宗年号(九八八——九八九)。
〔6〕 绠(ɡěnɡ梗):井绳。缶(fǒu否):瓦罐。
〔7〕 系绠弓杪(miǎo秒):把井绳绑在弓梢上。杪,梢。
〔8〕 介甲:指披在战马身上的护甲。
〔9〕 备塞:防守边塞要地。
〔10〕 以:原因。
〔11〕 上谷:在今河北省易县。
〔12〕 雄州:今河北省保定。
〔13〕 父母辔马:父母拉着马送儿子上战场。
〔14〕 上都:京都。
〔15〕 月给:每月的供给。
〔16〕 充:实,足。或不能充:意即有时不能维持生活。
〔17〕 上军:宋代的兵制,大致分为三类:禁军、厢军、乡兵。禁军为皇帝卫兵,守京师,备征戍,由殿前侍卫二司总之。宋太祖建隆元年诏殿前侍卫二司各检阅所掌禁军,拣出骁勇的升为上军,老弱怯懦的置剩员以处之。
〔18〕 客军:他处调来的军队。
〔19〕 谋人之国者:替人谋划国家大事的人,指帮助皇帝治理国家的大臣。
〔20〕 贻:赠。有位者:有权位的大臣。云:语助词。 (芦 荻 注)
范仲淹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时贫苦,而志向远大,常“以天下为己任”。宋真宗祥符八年(一○一五)中进士,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仁宗时,曾率兵镇守延安,抵御西夏,西夏不敢进攻,说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他比较开明,正直清廉,关心国计民生,主张革除积弊,改良政治。他做了参知政事后,曾提出均田赋、修武备、减徭役、择长官等十条建议,因受当朝守旧派的反对未被朝廷采用。死后谥文正,著作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岳阳楼 〔1〕 记
本篇通过在岳阳楼上所见景物的记述,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怀抱。
庆历四年 〔2〕 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3〕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 〔4〕 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5〕 ,刻唐贤 〔6〕 、今人诗赋于其上。属 〔7〕 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8〕 ,吞长江,浩浩汤汤 〔9〕 ,横无际涯 〔10〕 ;朝晖夕阴 〔11〕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12〕 ,南极潇湘 〔13〕 ,迁客骚人 〔14〕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 〔15〕 异乎?
若夫 〔16〕 霪雨霏霏 〔17〕 ,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 〔18〕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19〕 ;薄暮冥冥 〔20〕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1〕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22〕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23〕 。而或长烟一空 〔24〕 ,皓月 〔25〕 千里,浮光跃金 〔26〕 ,静影沉璧 〔27〕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28〕 ,何哉?不以物 〔29〕 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30〕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31〕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 〔32〕 ,吾谁与归 〔33〕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34〕 。
注释
〔1〕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城西,面临洞庭湖。是唐代开元初年建筑的,宋滕子京重修。
〔2〕 庆历:宋仁宗年号。四年:一○四四年。
〔3〕 滕子京:名宗谅,河南人,是范仲淹的朋友,因为对当时的政治表示不满,被降职为巴陵郡太守。巴陵郡:今湖南省岳阳一带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