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53节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1〕 ,闻水声,如鸣佩环 〔2〕 。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4〕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5〕 。青树翠蔓 〔6〕 ,蒙络摇缀 〔7〕 ,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 〔8〕 不动;俶尔 〔9〕 远逝,往来翕忽 〔10〕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11〕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12〕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13〕 ,悄怆幽邃 〔14〕 。以其境过清 〔15〕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16〕 :曰恕己,曰奉壹。

注释

〔1〕 篁竹:丛生的竹,竹林。

〔2〕 佩环:玉佩,玉环,玉制的装饰品。

〔3〕 清冽(liè列):清凉。

〔4〕 “卷石”句:石底有些部份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5〕 坻(chí池):水中高地。屿(yǔ羽):小岛。嵁(kān刊):不平的岩石。岩:岩石。

〔6〕 翠蔓:緑色的藤蔓。

〔7〕 蒙络摇缀:掩盖缠绕摇动下垂。形容蔓生植物在空中摇摆,时分时合的姿态。

〔8〕 佁(yǐ倚)然:停滞、痴呆的样子。

〔9〕 俶(chù触)尔:忽然,突然。

〔10〕 翕(xī夕)忽:即倏忽,状轻快。

〔11〕 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状岸的曲折。蛇行:像蛇那样爬行,状溪水的曲折流动。

〔12〕 犬牙差互:岸势像犬牙般互相交错。

〔13〕 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14〕 悄怆:寂静得叫人忧伤。邃(suì遂):深。

〔15〕 清:冷清、凄清。


刘禹锡

刘禹锡(七七二——八四二),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一说中山(今江苏溧水)人。早年与柳宗元同属当时较进步的王叔文的政治集团,曾官监察御史。王叔文失败后,刘禹锡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又徙虁州、和州。公元八二八年入朝为主客郎中,晚年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在洛阳与白居易常相唱和,死时年七十岁。着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他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论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在诗中对当时的朝政多所讽刺,他的两卷乐府诗是集中最精彩的篇章,特别是其中模仿民间歌謡的《竹枝词》最为杰出,具有健康率真的情感和朴素自然的风格。


陋室铭

《陋室铭》是一篇传诵人口的短文,寥寥八十一字,作者写出自己的志行高洁、安贫乐道的意趣,但也有自命清高的意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 。苔痕上阶緑,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2〕 ,往来无白丁 〔3〕 。可以调素琴 〔4〕 、阅金经 〔5〕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6〕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7〕 ,西蜀子云亭 〔8〕 。孔子云:“何陋之有 〔9〕 。”

注释

〔1〕 馨:香,指德行的美好。

〔2〕 鸿儒:大儒,博学者。鸿,大。

〔3〕 白丁:白衣,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

〔4〕 素琴:朴素无华的琴。

〔5〕 金经:古时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6〕 案牍:指刑名文书。

〔7〕 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的草庐。

〔8〕 西蜀子云亭:扬雄字子云,成都人,长于辞赋。成都少城西南有扬雄宅,亦称草玄堂,即扬雄着《太玄》处。

〔9〕 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篇:“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刘瑞莲 注)


杜牧

杜牧(八○三——八五三),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出身于官僚世族。二十六岁中进士,作过监察御史,又出任过黄州、池州等地的刺史,晚年入朝,任中书舍人。在政治上很有见地,曾上书给当朝宰相,陈说战略。他的诗情致豪迈,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著作有《樊川文集》二十卷。


阿房宫赋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前二一二)……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三辅皇图》称阿房宫“恢(广)三百余里”。《史记》又云:“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好的名称)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本篇是唐代短赋中著名的作品,表面上写的是秦始皇,实际是讽刺唐敬宗的大修宫室。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作者以夸张的手法,揭露出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享乐,并指出这种行为必将带来危亡的后果。

六王 〔1〕 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2〕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4〕 。二川 〔5〕 溶溶 〔6〕 ,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 〔7〕 ,檐牙高啄 〔8〕 。各抱地势 〔9〕 ,钩心斗角 〔10〕 。盘盘 〔11〕 焉,囷囷 〔12〕 焉,蜂房水涡 〔13〕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14〕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15〕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16〕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17〕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18〕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注释
首节 上一节 153/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