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51节


〔14〕 长(zhǎnɡ掌)人者:做官的人。

〔15〕 勖:勉励。

〔16〕 “蚤缲而绪”两句:早些缫你们的丝,早些把你们的丝织成布。缲,同“缫”,抽茧出丝。而,同“尔”。绪,丝端。织缕,把丝线织成布。

〔17〕 “字而幼孩”两句:抚养你们的幼孩,使你们的鸡和猪都长得好。字,养,抚育。遂,成,长育。

〔18〕 飧(sūn孙):晚餐。

〔19〕 饔(yōnɡ雍):早餐。

〔20〕 劳:慰劳。

〔21〕 病且怠:指困累到极点。

〔22〕 养人:养民。  (刘瑞莲 注)


愚溪诗序

本篇是为《八愚诗》(已佚)所作的序文,作于贬官永州时期。全文叙述愚溪的地形景色,并说明愚溪命名的由来。本篇与他的山水游记比较起来,更着重在抒发个人的抑郁不平的情感。他为偏远地区的美景不为世人赏识鸣不平,更为他自己的志行高洁而遭受排斥打击抒发出无比的悲愤。

灌水之阳 〔1〕 ,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2〕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絶 〔3〕 者家焉。古有愚公谷 〔4〕 ,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 〔5〕 ,不可以不更 〔6〕 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7〕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 〔8〕 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 〔9〕 。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10〕 。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专得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 〔11〕 秀澈 〔12〕 ,锵鸣金石 〔13〕 ;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14〕 ,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 〔15〕 ,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释

〔1〕 灌水:湘江上游的支流,在今广西全州、灌阳一带。阳:水的北面。

〔2〕 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为湘江上游支流,源出潇山,故名潇水。

〔3〕 尤絶:更好的,风景极佳的。

〔4〕 愚公谷:在今山东临淄西。《说苑·政理篇》:“齐桓公出猎,入山谷中,见一老翁,问曰:‘是为何谷?’对曰:‘愚公之谷。’桓公问其故,曰:‘以臣名之。’”

〔5〕 龂龂(yín银)然:争辩的样子。

〔6〕 更:易。这里指改换名称。

〔7〕 “夫水”两句:乐(yào要),这里作“喜爱”解。见《论语·雍也》。

〔8〕 坻:水中高地。

〔9〕 “宁武子”两句:宁武子,卫大夫,字俞。《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里是说宁武子乃佯愚,并非真愚。

〔10〕 “颜子”两句:颜子,即颜回。《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这里的意思是说:孔子与颜回言谈终日,颜回毫无疑难,好像没有懂得孔子的话。其实他不但完全理解孔子的意思,而且有所发挥,所以说颜子不愚。睿(ruì瑞),通达。

〔11〕 莹:光洁。

〔12〕 彻:清澄。

〔13〕 锵鸣金石:水声像金石一样铿锵作响。

〔14〕 “漱涤”两句:洗涤各种事物,包罗各种形态。

〔15〕 “超鸿蒙”两句:鸿蒙,同“鸿蒙”,指自然界之气。希夷:形容虚寂微妙。《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指一种虚寂混沌的状态,形神俱忘的境界。  (刘瑞莲 注)


钴鉧潭记

本篇和下面的《钴鉧潭西小丘记》和《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均选自《永州八记》。柳宗元被贬官到永州后,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的胜景很多,并一一作文记载,写成《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八篇,这就是有名的《永州八记》。

本文前半写潭的位置和形势,着力写冉水奔流,迂回曲折而成潭的景色;后半含蓄地写出了当时官租的繁重以及人民不能安居的痛苦。结语点出胸中郁闷,唯有寄情山水,似冲淡而实愤激。

钴鉧潭 〔1〕 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 〔2〕 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 〔3〕 ,荡击益暴 〔4〕 ,啮 〔5〕 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 〔6〕 ,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 〔7〕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 〔8〕 游也,一旦款门 〔9〕 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 〔10〕 之委积 〔11〕 ,既芟 〔12〕 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 〔13〕 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 〔14〕 ,延其槛,行其泉 〔15〕 于高者坠之潭,有声潨 〔16〕 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17〕 。孰使予乐居夷 〔18〕 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注释

〔1〕 钴鉧(ɡǔ mǔ古母)潭:形似熨斗的潭,在今湖南零陵西。

〔2〕 冉水:即愚溪,见前《愚溪诗序》。

〔3〕 颠委势峻:指水的上游和下游波涛起伏很凶猛。

〔4〕 荡击益暴:激荡得更加厉害。

〔5〕 啮(niè聂):即“啮”,作“侵蚀”解。
首节 上一节 151/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