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48节


〔22〕 重然诺:说话有信用。

〔23〕 涿:州名,今河北涿州。

〔24〕 室:坟圹。《诗经·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25〕 嗣人:指后代子孙。  (刘忆萱 注)


柳宗元

柳宗元(七七三——八一九),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二十一岁中进士,以后累官至监察御史里行(“里行”是见习官)等职。在政治上属于以王叔文为首的具有改良主义思想的政治集团。王叔文执政期间的一些措施,本有进步意义,但受到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僚地主和宦官们的排挤而遭到失败。柳宗元便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改任柳州刺史。四十七岁死于柳州。后人因为他是河东人,称他为柳河东,又因他做过柳州刺史,称他为柳柳州。着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文学见解在他的时代都是比较进步的。他的无神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政治上,他和王叔文等都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人物。在文学方面,他积极参加韩愈领导的古文运动,在扩大古文运动的影响上他不及韩愈。但在散文的创作上,他的论文思想深刻,逻辑性强,山水游记富有诗情画意,都超过韩愈,成就极高。


段太尉逸事状 〔1〕

这是一篇与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齐名的人物传记文,作者以令人信服的写实手法,刻画出一个不畏强暴、爱护人民的英雄形象,并揭露出当时一般地方军阀的残暴跋扈、鱼肉人民的种种事实。叙述清晰,层次井然,文笔也虎虎有生气。末段并指出所记事实均经“覆校无疑”,可看出作者谨严的写作态度。

太尉始为泾州 〔2〕 刺史 〔3〕 时,汾阳王 〔4〕 以副元帅居蒲 〔5〕 ,王子晞 〔6〕 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 〔7〕 ,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恶暴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8〕 ,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 〔9〕 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 〔10〕 ,盈道上,袒臂徐去 〔11〕 ,至撞杀孕妇人。邠宁 〔12〕 节度使白孝德 〔13〕 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14〕 ,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15〕 ,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侯 〔16〕 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 〔17〕 ,植 〔18〕 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19〕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 〔20〕 邪?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 〔21〕 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 〔22〕 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 〔23〕 ,请假设草具 〔24〕 。”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 〔25〕 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注释

〔1〕 段太尉:段秀实,字成公,唐 阳(在今陕西省)人。德宗时做司农卿。朱泚反叛,秀实叱骂他,并用手版打他,因此被害。死后追赠太尉。太尉,主管军政的大官。逸事:散逸的事。状:记事,这篇是供史馆采用的文章。

〔2〕 泾州:故治在今甘肃泾川北。

〔3〕 刺史:州郡的长官。《资治通鉴》代宗广德二年(七六四)段秀实任泾州刺史。

〔4〕 汾阳王:唐肃宗上元三年(宝应元年,七六二)二月郭子仪晋封汾阳郡王。

〔5〕 蒲:即今山西省蒲县。

〔6〕 晞:郭晞,郭子仪子,善骑射,随其父征伐有功。《通鉴考异》:“据《实録》,时晞官为左常侍,宗元云尚书,误也。”

〔7〕 邠州:即今陕西邠县。

〔8〕 “率以货”句:每每花钱在军队中挂上一个名字。

〔9〕 不嗛(qiè妾):不满足。

〔10〕 鬲(lì立):三足两耳,类似鼎的食器。盎:盆。

〔11〕 袒臂徐去:脱去衣裳,露出臂膀,扬长而去。

〔12〕 邠宁:宁州。即今甘肃宁县。

〔13〕 白孝德:唐安西(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李光弼部将。

〔14〕 “天子”句:皇帝以百姓交给你治理。生人,即生民,唐代避李世民讳,“民”往往作“人”。

〔15〕 恬然:安然。

〔16〕 都虞侯:军队中的执法官。

〔17〕 “断头”句:指把砍下来的首级穿在矛上。槊(shuò朔),长矛。

〔18〕 植:树立。

〔19〕 老躄(bì必)者:年老而不便行动的人。门下:营门。

〔20〕 若属:你等,你们。

〔21〕 戢:约束。

〔22〕 火伍:《唐书·兵志》:府兵十人为火,五火为团;火伍,即队伍。

〔23〕 晡:申时。晡食即晚饭。

〔24〕 假设草具:借备便饭。

〔25〕 击柝:打更。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 〔1〕 。泾大将焦令谌 〔2〕 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 〔3〕 ,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邪?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 〔4〕 ;舆 〔5〕 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淮西寓军帅 〔6〕 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邪?泾州野如赭 〔7〕 ,人且饥死,而 〔8〕 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 〔9〕 ,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10〕 。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 〔11〕 ,戒其族,过岐 〔12〕 ,朱泚 〔13〕 幸致 〔14〕 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 〔15〕 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 〔16〕 。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 〔17〕 ,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 〔18〕 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

元和九年 〔19〕 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 〔20〕 柳宗元,谨上史馆。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 〔21〕 ,过真定 〔22〕 ,北上马岭 〔23〕 ,历亭障堡戍 〔24〕 ,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 〔25〕 ,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 〔26〕 ,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 〔27〕 。会州刺史崔公 〔28〕 来,言信行直,备得太慰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注释

〔1〕 营田官:管理田政的官。
首节 上一节 148/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