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46节



去年,孟东野 〔1〕 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2〕 ,而发苍苍 〔3〕 ,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4〕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 〔5〕 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克之盛德而夭其嗣 〔6〕 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 〔7〕 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 〔8〕 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9〕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 〔10〕 ,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 〔11〕 ,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 〔12〕 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 〔13〕 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14〕 ,然后惟其所愿。

注释

〔1〕 孟东野: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当时孟郊去江南任溧阳尉,所以韩愈托他带信。

〔2〕 茫茫:不明。

〔3〕 苍苍:斑白貌。

〔4〕 康强而早世:健康而早死。“强”,同“强”。世,逝世。

〔5〕 无涯之戚:无边的悲痛。戚,悲痛。

〔6〕 盛德而夭其嗣:意谓韩会很有德而其子竟夭亡。

〔7〕 纯明而不克蒙其泽:意谓十二郎品质纯洁而竟不能承受其父之遗泽。泽,福。

〔8〕 耿兰:人名。向韩愈报告十二郎死耗的人。

〔9〕 其几何离:即“其离几何”,是倒装句。

〔10〕 汝之子:十二郎有二子,名韩湘、韩滂。韩滂出继韩介,这时韩湘刚十岁。吾之子:韩愈子韩昶。孩提:幼儿赖父母提抱,故称孩提。

〔11〕 比:近。软脚病:双脚萎弱,不能行走的病症。

〔12〕 殒:死亡。

〔13〕 如:而。

〔14〕 兆:坟地。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1〕 ,窆 〔2〕 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3〕 !彼苍者天 〔4〕 ,曷其有极 〔5〕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 〔6〕 ,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 〔7〕 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8〕 !

注释

〔1〕 敛:为死者更衣称小敛,安置尸体入棺称大敛。

〔2〕 窆(biān边):下葬。

〔3〕 尤:怨。

〔4〕 彼苍者天:见《诗经·秦风·黄鸟》。人在悲痛已极时,往往呼唤苍天,以抒泄内心痛苦。

〔5〕 曷其有极:这悲痛哪有穷尽的时候。曷,何。极,尽。

〔6〕 伊颍:二水名。伊水出河南卢氏东南,注于洛水。颍水出河南登封西境颍谷,东南入安徽,注于淮。

〔7〕 长:有“养育”之意。作动词用。

〔8〕 尚飨:临祭而望鬼神歆享之辞。尚,庶几。飨,歆享,受。  (刘忆萱 注)


柳子厚墓志铭 〔1〕

唐顺宗时,柳宗元曾参加王叔文倡导的政治改革运动,为礼部员外郎,后运动失败,他被贬为永州司马,转柳州刺史。他在被贬谪的困厄生活中,逐渐接近人民,写过不少反映人民痛苦生活的诗文。韩愈和柳宗元政治见解和哲学思想虽不一致,但他们的友谊很笃厚,在致力于古文运动方面也是志同道合的。柳宗元死后,韩愈曾写文章祭他,并为他写了这篇墓志铭。

在本文中,韩愈极力称颂了柳宗元被贬后关心人民疾苦,对朋友重义气的美德,赞扬他刻苦自励,以文辞传于后世的治学精神。但也指摘了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运动是不能“自持其身”,这种批评是不恰当的。全文夹叙夹议,含蓄委婉,对柳宗元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厚的同情。和作者其他专事歌颂的墓志铭比较,本篇是具有独特风格的。

子厚讳 〔2〕 宗元。七世祖庆 〔3〕 ,为拓跋魏侍中 〔4〕 ,封济阴公 〔5〕 。曾伯祖奭 〔6〕 ,为唐宰相,与褚遂良 〔7〕 、韩瑗 〔8〕 ,俱得罪武后,死高宗 〔9〕 朝。皇考 〔10〕 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 〔11〕 ,求为县令江南 〔12〕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13〕 ,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14〕 。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 〔15〕 ,崭然见头角 〔16〕 ,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 〔17〕 授集贤殿正字 〔18〕 。俊杰廉悍 〔19〕 ,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 〔20〕 ,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 〔21〕 ,交口荐誉之。贞元 〔22〕 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23〕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24〕 。遇用事者得罪 〔25〕 ,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 〔26〕 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 〔27〕 ,为深博无涯涘 〔28〕 ,而自肆于山水间。

注释

〔1〕 墓志铭:在碑上刻死者的生平和赞辞,于葬时放在圹里,称墓志铭。志,记死者姓氏、乡里和经历,与传记相似。铭,赞颂之辞,与诗相似。有志不一定有铭,有铭不一定有志,本篇志铭俱备。

〔2〕 讳:名,生者称名,死者称讳。

〔3〕 庆:柳庆,字更兴,河东解(故城在今山西境内)人。仕周为宣州刺史,封平齐县公。

〔4〕 拓跋:北魏姓氏。侍中:官名,是随侍皇帝左右的亲信之官。

〔5〕 济阴:郡名,今山东定陶。按:封济阴公的,乃柳宗元六世祖,名丹,庆之子。见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此系韩愈误记。

〔6〕 奭(shì室):字子燕,唐高宗初为中书令,是宗元父镇的曾伯祖,见同上,这里是韩愈误记。许敬宗等诬赖他和褚遂良有勾结,派人刺杀他,并抄没了他的家产。

〔7〕 褚遂良:字登善,钱塘县(在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贞观时,做谏议大夫。高宗继位后,欲立武则天为后,遂良极力反对,因此被贬,忧愤而死。

〔8〕 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县名,属陕西省)人,褚遂良得罪被贬,他竭力挽救,也因此遭到贬斥而死。

〔9〕 高宗:唐太宗的第九子,名治。
首节 上一节 146/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