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44节

〔15〕 是故:所以。

〔16〕 四时之相推敚:敚,同“夺”,推敚,推移变化。春夏秋冬四季的推移变化。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 〔1〕 。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 〔2〕 。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 〔3〕 。伊尹鸣殷 〔4〕 ,周公鸣周 〔5〕 。凡载于《诗》、《书》、六艺 〔6〕 ,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 〔7〕 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 〔8〕 。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9〕 其弗信矣乎 〔10〕 ?其末也,庄周 〔11〕 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 〔12〕 鸣。臧孙辰 〔13〕 、孟轲 〔14〕 、荀卿 〔15〕 ,以道鸣者也 〔16〕 。杨朱 〔17〕 、墨翟 〔18〕 、管夷吾 〔19〕 、晏婴 〔20〕 、老聃 〔21〕 、申不害 〔22〕 、韩非 〔23〕 、慎到 〔24〕 、田骈 〔25〕 、邹衍 〔26〕 、尸佼 〔27〕 、孙武 〔28〕 、张仪 〔29〕 、苏秦 〔30〕 之属,皆以其术鸣 〔31〕 。秦之兴,李斯 〔32〕 鸣之。汉之时,司马迁 〔33〕 、相如 〔34〕 、扬雄 〔35〕 最其善鸣者也 〔36〕 。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絶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 〔37〕 ,其节数以急 〔38〕 ,其辞淫以哀 〔39〕 ,其志弛以肆 〔40〕 。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41〕 ,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42〕 ?

注释

〔1〕 “其在唐、虞”四句:唐尧、虞舜时代,制作法律等典章制度的咎陶(ɡāo yáo高遥,人名)、治平洪水的夏禹,他们都以自己的言论制作鸣于当世,唐虞时代通过他们来鸣。

〔2〕 夔(kuí葵):舜时的乐官。韶:夔所制的乐曲名。

〔3〕 五子以其歌鸣:夏代的国君太康,盘游无度,因此失国。他的五个兄弟很怨愤,作《五子之歌》以告诫之。一说五子并非五人,而是夏启的第五个儿子武观。封于洛汭。歌、观古音相近,五歌即五观。在本文中,作者是取前一说的意思。

〔4〕 伊尹鸣殷:伊尹名挚,是殷代的贤相。先佐商汤伐桀,灭夏,平定天下;汤死后,辅助太甲(汤的孙),太甲荒淫无道,伊尹把他放逐到桐,让他反省,三年后,太甲自知悔过了,伊尹又把他接回来统治国家。

〔5〕 周公鸣周:周公,名旦,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王朝。武王死,辅成王,成王年幼,由周公代行政事,平定叛乱,制礼作乐,创立了一套统治国家的礼乐制度。

〔6〕 《诗》、《书》:《诗经》、《尚书》。六艺:《诗经》、《尚书》,和《易》、《礼》、《乐》、《春秋》合称六经。

〔7〕 孔子:见本书页五八作者小传。

〔8〕 其声大而远:指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论影响范围广大,流传后世久远。

〔9〕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语见《论语·八佾》。木铎,木舌的金铃,古代凡将宣布或施行新的政教时,必先摇铃晓喻老百姓。在这里是用木铎比喻孔子言论的影响之大。

〔10〕 其弗信矣乎:这能不相信吗?

〔11〕 庄周:见本书页八二作者小传。

〔12〕 屈原:战国时楚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着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光辉的诗篇。

〔13〕 臧孙辰:臧孙是复姓,名辰。即鲁国大夫臧文仲。

〔14〕 孟轲:见本书页六六作者小传。

〔15〕 荀卿:见本书页一○五作者小传。

〔16〕 以道鸣者也:指上述臧文仲、孟轲、荀卿都是以儒家的正统学说鸣于世的。

〔17〕 杨朱:战国时卫人。其言论散见于《列子》、《孟子》诸书。

〔18〕 墨翟:见本书页六三作者小传。

〔19〕 管夷吾:名仲,春秋时齐国的贤相。

〔20〕 晏婴:春秋时齐国的贤相。后人采其行事及谏议之言,辑为一书,名《晏子春秋》。

〔21〕 老聃:见本书页五○九注〔四〕。

〔22〕 申不害:战国时韩人,相韩昭侯十五年。其学说出于黄老,主刑名,与韩非并称申韩,后世奉为法家之祖,着有《申子》二篇。

〔23〕 韩非:见本书页二八作者小传。

〔24〕 慎到:战国时赵人,学黄老道德之术。着有《慎子》四十二篇。

〔25〕 田骈:战国时齐人。

〔26〕 邹衍:战国时齐人,着有《终始》、《大圣》十余万言。

〔27〕 尸佼:战国时鲁人,着有《尸子》一书二十篇。

〔28〕 孙武:春秋时齐人,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学家,着有《孙子》十三篇。

〔29〕 张仪:战国时魏人,与苏秦同学于鬼谷子,后为秦相,为秦游说六国,用连横说破坏苏秦的合纵说。

〔30〕 苏秦:见本书页三三注〔一〕。

〔31〕 皆以其术鸣:指上述诸人都是以他们不同的政治主张鸣于当世。

〔32〕 李斯:见本书页一三○作者小传。

〔33〕 司马迁:见本书页一七一作者小传。

〔34〕 相如:见本书页五一三注〔二六〕。

〔35〕 扬雄:汉成都人,字子云,长于辞赋,后来又放弃辞赋,着有《太玄》、《法言》、《训纂》、《州箴》等书,都出于模仿古籍。

〔36〕 最其善鸣者:指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最善于以文辞鸣的。

〔37〕 其声清以浮:指文辞清丽而浮夸。

〔38〕 其节数以急:指文章的章节繁数(shuò朔)而急促。

〔39〕 其辞淫以哀:指文章的语言淫靡而悲凉。

〔40〕 其志弛以肆:指文章的思想感情松懈而放荡。

〔41〕 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指以上这样的著作没有系统,意即不能继续发扬儒家的道统。
首节 上一节 144/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