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31节

注释

〔1〕 粤:发语词。戊辰年:公元五四八年,梁武帝太清二年。

〔2〕 建亥之月:指这年的旧历十月。

〔3〕 大盗:指侯景,朔方人,初为尔朱荣将,高欢兴起,归高欢,又请附梁,梁武帝封他为河南王,太清二年八月举兵反,十月攻陷了梁国都金陵(南京)。移国:篡国。

〔4〕 窜身:逃身。荒谷:春秋时楚地名,在今江陵东。金陵陷,庾信奔江陵,故云“窜身荒谷”。

〔5〕 公私:官民。涂炭:泥火,即遭灾受难。

〔6〕 华阳:即《禹贡》所说的华阳,在今陕西省商县。这里用华阳代指西魏国都长安。一说华阳指江陵(在华山之南)。奔命:奉命奔波。华阳奔命:指他奉命出使西魏。

〔7〕 中兴:指梁元帝平定了侯景之乱,一度挽救了梁王朝。道销:功业销毁,指江陵沦陷,元帝被杀。

〔8〕 甲戌:公元五五四年,梁元帝承圣三年,江陵在这年冬天沦陷。

〔9〕 三日哭于都亭:《晋书·罗宪传》:三国时西蜀永安城守将罗宪,听说成都沦陷、后主刘禅降魏,带领所部在都亭(城下驿亭)哭了三天,悼念蜀汉的亡国。这里庾信写他对梁王朝亡国的悼念。

〔10〕 囚于别馆:《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婼(鲁国大夫)如晋,晋人执之……乃馆诸箕,舍子服、昭伯于他邑。”杜预注:“舍于他邑”,即“别囚之”。这里指庾信出使西魏,已是亡国使臣,实际上成了囚人,不能居住在接待使臣的馆舍。

〔11〕 天道周星:天道运转,岁星十二年周天一次。

〔12〕 物极不反:意即物极必反,是天道运转、事物兴衰循环的常理,但梁王朝在江陵一败,却再无复兴时日。

〔13〕 “傅燮”两句:《后汉书·傅燮传》:傅燮,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武)人,字南容,任汉阳太守。王国、韩遂围汉阳,城中兵少粮尽,传燮仍然坚守,他的儿子傅干劝他弃城回乡,将来另辅明主,他叹息着说,生在乱世,既不会隐身自保,而出仕求禄,现在又岂可临难逃走!终于战死。两句是庾信比拟自己生逢乱世,不得求全自保,只有自悲身世而已!

〔14〕 “袁安”两句:《后汉书·袁安传》:袁安,汝南(今河南省)人,章帝时为河南尹,后官至司徒。因当时皇帝幼弱,外戚专权,他在朝会和与公卿谈论国事时,总要呜咽流涕。这里庾信形容他时刻关心衰乱的梁王室。

〔15〕 桓君山之志事:《后汉书·桓谭传》:桓谭,字君山,相(今安徽省符离集西北)人,光武帝时官给事中,着《新论》二十九篇,指责时政的得失,说明自己的见解。“志事”,便指他的著书。

〔16〕 杜元凯之平生:《晋书·杜预传》:杜预,字元凯,杜陵(在今西安市附近)人,晋武帝司马炎时,拜镇南大将军,平定了东吴。着有《春秋左氏集解》,在书前的自序中,他说他的生平是“在官则观于吏治,在家则滋味典籍”。以上两句是说:古人著书,或是言志,或是叙述生平,都是有目的的。

〔17〕 咸能自叙:全能自己叙明。按:桓谭《新论》的自序,已经佚失,现在不可得见。

〔18〕 “潘岳”两句:《晋书·潘岳传》: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省荥阳东北)人,着有《家风诗》。

〔19〕 “陆机”两句:《晋书·陆机传》:陆机,字士衡,三国时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晋灭吴后,入晋。东吴著名丞相陆逊是他的祖父,大司马陆抗是他的父亲,他着有《祖德》、《述先》二赋;在《文赋》中,也有“咏世德之骏烈”的句子,表明他对先代功德业绩的缅怀。

〔20〕 二毛:头发花白,指年已半老。

〔21〕 藐:孤弱貌;藐是流离:意即:以此孤弱之身,经受颠沛流离之苦。

〔22〕 暮齿:晚年。庾信三十六岁时遭逢侯景之乱,四十二岁被聘于西魏而江陵沦陷,以后终生流落在西魏、北周。这篇赋写在仕周的末年。

〔23〕 《燕歌》远别:《燕歌行》是乐府平调曲名,魏文帝曹丕作《燕歌行》,抒写思妇的别情离緖。江陵陷落前,王褒(庾信同时的诗人,和他同时被留长安)也写了一篇《燕歌行》,描写北地苦寒情状,梁元帝和庾信等都有和作。

〔24〕 “楚老”两句:《后汉书·陈留老父传》:汉桓帝时宦官专权,党锢祸起,外黄令张升弃官归里,路上遇见了故友,因感念世乱身危,两人不禁抱泣起来。陈留(属西楚)老父见到,叹息说:“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网罗高悬,去将安所?虽泣何及乎?”意即当时党锢之祸已经起来,好人总难幸免,即使哭泣也没用!这里说:遇到家乡(庾信世居楚地)父老,也只能徒然地对泣而已!

〔25〕 “畏南山”两句:畏南山之雨,《列女传·陶答子妻》:陶答子妻对她丈夫说,南山豹遇雾雨,七天不出山觅食,以保护毛色,意即劝勉陶答子要藏身远祸。忽践秦庭:《史记·伍子胥列传》:楚伍员的父兄为楚王所杀,他立誓要灭楚报仇,他的朋友申包胥则立誓在伍员灭楚之后匡复楚国。后来伍员引吴国兵攻破楚国的郢都,楚昭王逃走,申包胥便跑到秦国请求援兵,在秦庭恸哭七日,终于借到了秦兵,拯救了楚国。这两句是说:他自己虽如南山之豹,知道珍爱自己,但为了国事,他出使到了西魏。

〔26〕 “让东海之滨”两句:让东海:《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战国时,田和把齐康公迁到海上,篡齐自立,这里暗指北周代西魏事。让:禅让。餐周粟:《史记·伯夷列传》载,伯夷、叔齐是殷末孤竹国君的二子,因不满周武王伐纣,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庾信在这里用以自慨,意即自己不能像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而是在仕魏之后,又继续在周做官。此处活用典故,含义虽曲折,但意思很贴切。

〔27〕 下亭漂泊:《后汉书·独行传》:孔嵩被辟公府,赴京路上,寄宿下亭,马被盗走。此处庾信用以形容自己漂泊他乡,危难困苦的处境。

〔28〕 高桥羁旅:高桥:一作“皋桥”,在今江苏吴县阊门内,因后汉时吴郡豪族皋伯通住在它旁边,因而得名。《后汉书·梁鸿传》:后汉时名士梁鸿曾在皋家佣工,“高桥羁旅”就是用梁鸿寄居皋家事,说明自己之羁旅他乡。

〔29〕 “楚歌”句:《史记·留侯世家》: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欲废太子而立戚夫人子如意,张良用计,召来了隐居在商山的四老人:东园公 (lù路)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对刘邦进行讽劝,如意不得立,戚夫人很难过。刘邦对她说:“为我楚舞,我为若楚歌!”戚夫人听了他唱的歌,更悲不自胜。

〔30〕 “鲁酒”句:《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许慎《淮南子》注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按:此处是借用鲁酒味薄,此喻不得一醉忘忧之意。


日暮途远 〔1〕 ,人间何世 〔2〕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3〕 。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4〕 。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 〔5〕 ;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 〔6〕 。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 〔7〕 ;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 〔8〕 。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 〔9〕 ;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 〔10〕 。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 〔11〕 ;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12〕 !

注释

〔1〕 日暮途远:《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此处是借喻年老而乡关遥远。

〔2〕 人间何世:《庄子》有《人间世》篇,其前三章,即述人间世之混浊难处。此处即取其世变多故之意。

〔3〕 “将军”两句:《后汉书·冯异传》: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故城在今河南寶丰东)人,助刘秀打天下,每行军休息时,将官都争夸自己的战功,冯异独倚大树,默不作声,军中称之为大树将军。庾信此处喻在朱雀航退后,自身飘零。

〔4〕 “壮士”两句:《战国策·燕策》载,荆轲在易水之上别燕太子丹,作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里说他一去西魏,不得重返故乡。

〔5〕 “荆璧”两句:荆璧,即楚和氏璧。连城,指秦王假说用十五城同赵换璧事,见本书页二二九《廉颇蔺相如列传》。庾信用这一故事,说明自己被魏所欺,扣留长安。

〔6〕 “载书横阶”两句:载书,盟书。横阶,越阶。珠盘,玉饰的盘子,用来盛牛耳、牲血,供诸侯间饮血定盟时用,《周礼·玉府》:“若合诸侯,则供珠盘玉敦。”《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战国时,赵公子平原君门客毛遂,随平原君到楚国订立合纵之盟。但楚王一直犹豫,天到中午还不曾决定。于是毛遂按剑越阶而上,责问楚王,楚王只好答应定盟。毛遂便令人取来牲血,自己捧铜盘跪献给楚王,让楚王首先飮血定盟。这里是说:自己出使西魏,不但没有使魏、梁和好定盟,西魏反而攻灭了梁。

〔7〕 “钟仪”两句:见本书页三三九注〔二二〕。

〔8〕 “季孙”两句:季孙,名意如,春秋时鲁国人。行人,外交官。西河,地名,在陕西省东境。《左传·昭公十三年》:春秋时,季孙意如无罪而被晋国拘执,并威吓他说,要把他拘执在西河馆舍之中。

〔9〕 “申包胥”两句:顿地,叩头在地。碎之以首,即碎首,叩头出血的意思。《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10〕 “蔡威公”两句:《说苑·权谋》:春秋时,下蔡(小国名,为楚所灭,地在今安徽省寿县北)威公眼见国家将亡,闭门痛哭三天三夜,泪尽血出。邻人问明他哭的原因后,就迁到楚国。楚灭蔡国,威公作了俘虏,邻人把他救了出来。以上两句,庾信说他空有爱国热情,自己不能像申包胥那样拯救自己的国家,只能痛哭罢了。

〔11〕 钓台:在武昌。《晋阳秋》载:晋陶侃镇守武昌时,令各营的士兵遍植杨柳。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这两句说:远戍征夫,不得见故乡园柳,这里庾信喻自己的羁旅之情。

〔12〕 华亭:在江苏省松江西。唳鹤:鹤鸣。河桥:在河南孟县南。《晋书·陆机传》:陆机故乡在华亭附近,小时候常和他的弟弟陆云到华亭玩耍。吴亡以后,两人同入洛阳,事成都王颖,成都王起兵讨长沙王义,陆机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世说新语·尤悔》说,陆机在河桥为长沙王义击败,卢志等向成都王进谗言,他与弟陆云同时被杀,临刑以前,对陆云叹息着说:“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以上两句庾信用以抒写他渴念故乡和缅怀过去生活的心情。
首节 上一节 131/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