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3节


秦师遂东。

注释

〔1〕 冬,晋文公卒:冬,指鲁僖公三十二年(前六二八)冬天。晋文公死在鲁僖公三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2〕 庚辰:即十二月十二日。

〔3〕 将殡于曲沃:殡,停丧叫殡;曲沃,今山西闻喜以东,是晋的旧都,也是晋君祖坟所在地。按古代诸侯死后有朝庙的仪节,晋文公棺柩将停在曲沃,就是便于朝庙。

〔4〕 绛(jiàng降):晋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晋从献公始,定都于绛。

〔5〕 柩有声如牛:柩(jiù旧),有尸的棺。这是迷信的传说。

〔6〕 卜偃:人名,晋卜筮官,姓郭名偃。大夫:周代天子及诸侯都设大夫官职,分上中下三等,此泛指当时参加殡丧的官员。

〔7〕 君:指晋文公;命:命令,指示。大事:指军事。

〔8〕 西师:指秦师,因秦在晋西部,故称西师。轶(yì佚):原意后车赶过前车叫轶,此与“过”连解,指秦军越境而过。卜偃事先已打听到秦人的军事行动,所以才这样说。

〔9〕 杞子:见本书页一二注〔二○〕。掌:管理。管:管钥,锁钥。

〔10〕 国:指郑国。

〔11〕 蹇(jiǎn检)叔:秦大夫。

〔12〕 劳师以袭远: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郑国。

〔13〕 远主:指郑国国君。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14〕 勤而无所:勤,劳;所,着落。

〔15〕 悖(bèi倍)心:指秦的士兵将会产生怨恨溃散之心。

〔16〕 孟明:复姓百里,名视,字孟明。西乞:复姓西乞,名术。白乙:复姓白乙,名丙。皆秦将。

〔17〕 东门:秦自德公始,定都于雍(今陕西扶风),东门即雍之东门。

〔18〕 孟子:即孟明。

〔19〕 “吾见师之出”两句:意思是说我只能看见军队出去,看不到军队能回来,即一定要丧师。

〔20〕 公:指秦穆公。

〔21〕 中寿:中寿有几种说法,《吕氏春秋·安死》以六十岁为中寿。

〔22〕 拱:合抱。连上句意即:假使你活到六十岁死去,那你坟上的树已大到能合抱了,是咒他老而不死。

〔23〕 与师:与(yù预),参加;师,军队。

〔24〕 殽(xiáo洨):同“崤”,山名,在河南洛阳以北,此山地势极其险隘,有二山(即下文的“二陵”)对峙,削岩絶涧,车辆不得并行,风雨所不及。


〔25〕 夏后皋:后,国君;皋,夏桀的祖父。

〔26〕 文王:周文王。

〔27〕 必死是间:意思是说,秦师过此絶境,必败。


三十三年 〔1〕 ,春,秦师过周北门 〔2〕 。左右免胄而下 〔3〕 ,超乘者三百乘 〔4〕 。王孙满 〔5〕 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6〕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 〔7〕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8〕 ,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9〕 ,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10〕 ,敢犒从者 〔11〕 。不腆 〔12〕 敝邑,为从者之淹 〔13〕 ,居则具一日之积 〔14〕 ,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15〕 。

郑穆公 〔16〕 使视客馆 〔17〕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18〕 。使皇武子辞焉 〔19〕 ,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20〕 ,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 〔21〕 ;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22〕 ?”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 〔23〕 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24〕 ,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注释

〔1〕 三十三年:鲁僖公三十三年(前六二七)。

〔2〕 周北门:在周都城洛邑的北门。洛邑在今河南洛阳以西。

〔3〕 左右免胄而下:左右,战车的左右卫,古时的战车,上坐三人,左持弓,右执矛,中驾车;胄,兵士戴的铁盔,一名兜鍪。按古代的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之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表示对天子的恭敬。

〔4〕 超乘:跳跃上车,指刚一“免胄而下”后,立即又跳上车去,这是对周天子无礼放肆的举动。乘,兵车,一车上三人,车后步兵七十二人。三百乘共二万二千五百人。

〔5〕 王孙满:周共王的玄孙。

〔6〕 脱:粗心大意。

〔7〕 滑:姬姓小国,在晋之边境,地在今河南滑县。

〔8〕 市:做买卖;将市于周:将到周都城去做买卖。

〔9〕 “以乘韦先”三句:古时一辆兵车是用四匹马来拉的,所以“乘”字有“四”字义;韦,经过制练而柔韧的熟牛皮;先,古人送礼,必先轻后重。此言郑商人弦高先用四张熟皮后用十二头牛慰劳秦师。犒(kào靠):慰劳。

〔10〕 寡君:向外人谦称自己的国君。子:对对方的尊称。步师:行军。敝邑: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首节 上一节 13/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