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28节

〔6〕 祗洹(zhī huán知环):即佛寺。

〔7〕 丈六:指佛身,相传佛身长一丈六尺。

〔8〕 鹿苑:印度地名,又叫鹿野苑,相传释迦牟尼曾于此地讲经说法超度僧徒。

〔9〕 金刚:指佛身,喻佛身坚不可摧。

〔10〕 双林:印度地名,相传是释迦牟尼涅盘(死)处。

〔11〕 伽(qié茄)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省称,意即僧众所住的园林,亦即佛寺之意。

〔12〕 京师:指北魏的京都洛阳。

〔13〕 戒行:遵行戒律。

〔14〕 揄扬:引举,作“称扬”、“称赞”讲。

〔15〕 秘咒(zhòu昼):指佛家的秘密口诀。下文二“咒”字作动词用。“秘咒神验”和“咒枯树”等语,是佛教的迷信说法,应予批判。

〔16〕 阎浮:佛家所说的现实世界,通常指中华。

〔17〕 赍:赐给。舍利骨:即佛骨,《魏书·释老志》云:“佛既谢世,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大小如粒。击之不坏,焚亦不燋,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弟子收奉,置之寳瓶,竭香花致敬慕。”佛牙:相传是释迦牟尼留下来的牙齿,关于它的大小和颜色,各书记载不一。经像:佛经图像。

〔18〕 临淮王彧(yù欲):临淮王元彧,字文若,肃宗时,累迁侍中,兼尚书左仆射。《魏书》卷十八有传。

〔19〕 三元:阴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之始,故称三元。肇庆:开始庆祝之时。

〔20〕 臻(zhēn珍):至。按:汉以后,每逢大年初一,有君主接受臣子和外国使节庆贺的仪式,故称万国齐臻。

〔21〕 金蝉:冠上的装饰品。曜首:金的装饰品在头上闪光。

〔22〕 寳玉:指腰带上的装饰品佩玉。

〔23〕 荷:即荷包,相传朝服肩上缀此饰物,汉时用它装奏书,后来只作装饰品用。笏(hù护):手版。用玉、象牙、木作成,长方形,不厚,甚轻巧,常执于手中。按:古代臣子奏事时,把所奏事项记在上面,以备遗忘。

〔24〕 复道:宫中楼阁相通处,上下各有一道,称复道。

〔25〕 僚寀(cài菜):僚属;采,本指官员的采地,也可作“官属”讲。

〔26〕 丝桐:指琴。琴削桐木系以丝弦制成,故称琴曰丝桐。

〔27〕 羽觞:酒爵,形如雀,爵口两端翘起,如鸟张翼,故称酒爵曰羽觞。

〔28〕 领:领受。

〔29〕 褊恡:褊狭鄙吝;恡,即“吝”字。此连上句言:僚采、俊民无不领会其深奥玄妙的道理而忘记自己的褊狭鄙吝。

〔30〕 绯:红色。紬:较粗耐磨之绸。绫:细绸,《释名》:“绫,凌也,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

〔31〕 河东:郡名,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东南。

〔32〕 山涛:西晋竹林七贤之一,酒量极好。《晋书·山涛传》称:“涛飮酒至八斗方醉。”裴子明飮至八斗而醉,故时人比之山涛。

〔33〕 尔朱兆:北魏天柱大将军尔朱荣的侄儿。公元五三○年,北魏孝庄帝嫌尔朱荣权威日盛,将为大患,杀荣,尔朱兆领兵攻陷洛阳,杀孝庄帝。


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市南有皇女台,汉大将军梁冀 〔1〕 所造,犹高五丈余。景明中比丘道恒 〔2〕 立灵仙寺于其上。台西有河阳县,台东有侍中侯刚 〔3〕 宅。市西北有土山鱼池,亦冀之所造。即《汉书》所谓“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 〔4〕 者。

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有刘寶者,最为富室。州郡都会之处皆立一宅,各养马十匹。至于盐粟贵贱,市价高下,所在一例。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焉。是以海内之货,咸萃其庭。产匹铜山 〔5〕 ,家藏金穴 〔6〕 ,宅宇逾制 〔7〕 ,楼观出云,车马服饰,拟于王者。

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有田僧超者,善吹笳,能为《壮士歌》、《项羽吟》 〔8〕 ,征西将军崔延伯 〔9〕 甚爱之。正光 〔10〕 末,高平失据 〔11〕 ,虐吏充斥。贼帅万俟丑奴 〔12〕 ,寇暴泾岐 〔13〕 之间,朝廷为之旰食 〔14〕 。延伯总步骑五万讨之。延伯出师于洛阳城西张方桥 〔15〕 ,即汉之夕阳亭也。时公卿祖道 〔16〕 ,车骑成列,延伯危冠 〔17〕 长剑耀武于前,僧超吹《壮士笛曲》于后,闻之者懦夫成勇,剑客思奋。延伯胆略不群,威名早着,为国展力,二十余年,攻无全城,战无横阵 〔18〕 ,是以朝廷倾心送之。延伯每临阵,常令僧超为《壮士声》。甲胄之士莫不踊跃。延伯单马入阵,旁若无人,勇冠三军,威镇戎竖 〔19〕 。二年之间,献捷相继。丑奴募善射者,射僧超亡。延伯悲惜哀恸,左右谓伯牙之失钟子期 〔20〕 不能过也。后延伯为流矢所中,卒于军中。于是五万之师,一时溃散。

注释

〔1〕 梁冀:东汉末权重一时的外戚,封大将军,贪暴恣肆,穷奢极侈,后为桓帝所诛。

〔2〕 景明:北魏宣武帝年号(五○○——五○三)。比丘:梵语,出家募化行乞者。道恒:后秦高僧,中年出家,从鸠摩罗什游,有盛名。

〔3〕 侯刚:字干之,肃宗时为侍中,北魏孝昌二年(五二六)卒于洛阳中练里。

〔4〕 二崤:崤山在今河南省洛宁西北,有东西两山,故称二崤。“采土筑山”三句见《后汉书·梁冀传》。

〔5〕 铜山:汉文帝赐邓通蜀铜山一座,许其铸钱,由是邓氏钱布天下,其富无匹。见《汉书·佞幸传·邓通传》。

〔6〕 金穴:东汉外戚郭况家富,京师号其家为金穴。见《后汉书·郭皇后纪》。

〔7〕 逾制:超越制度所限。

〔8〕 《壮士歌》、《项羽吟》:疑即《陇上歌》、《拔山歌》,歌辞悲壮动人。《陇上歌》云:“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壮士同心肝……”(《乐府诗集》卷八十五)《拔山歌》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云云,见《史记·项羽本纪》。

〔9〕 崔延伯:博陵人,正光五年(五二四)为征西将军,大破莫折天生,后又讨万俟丑奴,战死沙场。

〔10〕 正光:北魏孝明帝年号(五二○——五二四)。

〔11〕 高平:今甘肃省固原。失据:敕勒酋长胡琛于公元五二四年夏,据高平称高平王,魏将卢祖迁击破之,公元五二五年胡琛又占高平。失据,即失守之意。

〔12〕 万俟(mò qí墨其)丑奴:高平人,曾于北魏孝庄帝(五二八——五三○)时,僭称帝号于关中。寇泾岐时,为胡琛之大将。

〔13〕 泾岐:泾水、岐山。
首节 上一节 128/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