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27节

〔1〕 江水:长江。

〔2〕 径:流过。

〔3〕 巫峡:在四川省巫山东,通常和西陵峡、瞿塘峡合称“三峡”。

〔4〕 杜宇:人名,据《华阳国志》记载,是古蜀国的君主,号曰望帝。碰上水灾,禅位其相开明,隐于西山。传说他死后魂化为杜鹃。

〔5〕 此山:指巫山。

〔6〕 永元:东汉和帝刘肇年号。十二年:公元一○○年。

〔7〕 太元: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二年:公元三七七年。

〔8〕 箪(dān单):装饭用的圆竹筐。

〔9〕 陨:落。

〔10〕 致怒湍流:指滩上崖石激荡着奔腾的水流。湍,急流。

〔11〕 竦桀:高拔貌。

〔12〕 “抗峰岷、峨”两句:大巫山之高可以和四川的岷山、峨山相比,可以和湖南的衡山、九嶷山并列。抗峰,和山峰的高相比。偕岭,和山岭的高相并。

〔13〕 翼附群山:环绕在大巫山周围的群山。

〔14〕 并概青云:全高插入云。概,平。

〔15〕 就霄汉辨其优劣:山高入云,只有在天上才能看清它们的高低。

〔16〕 重岩叠嶂:山峰重叠高耸,如同层层的屏嶂。

〔17〕 亭午夜分:中午和半夜。

〔18〕 曦月:日月。

〔19〕 襄:驾,升到高处。陵:大阜。夏水襄陵:夏天水涨到了山上。《尚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

〔20〕 泝:同“溯”,逆流而上。沿泝阻絶:不论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都阻絶不通。

〔21〕 白帝:城名,在今四川省奉节。

〔22〕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

〔23〕 乘奔御风:乘奔马,驾长风。奔,奔马。御,驾驭。不以疾也:不以为快。

〔24〕 素湍緑潭:白浪清潭。

〔25〕 回清倒影:在回流清澈的江水中,倒映着两岸的景物。

〔26〕 絶巘:陡峭的山峰。

〔27〕 漱:冲刷。

〔28〕 清荣峻茂:水清,山峻,树木荣茂。

〔29〕 霜旦:降霜的秋晨。

〔30〕 林寒涧肃:秋气肃杀,林涧清冷。

〔31〕 属引:连属不断。

〔32〕 哀转:哀啼。  (芦 荻 注)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生平事迹不甚可考)撰。全书五卷,分别记述洛阳城内和城外四郊的佛寺建筑兴衰情况。洛阳的寺庙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面貌。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四九三)迁都洛阳后,是北魏的全盛时期,当时洛阳大小寺庙多达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后来几经变乱,至孝武帝永熙三年(五三四)东西魏分立后,洛阳残破,寺庙仅存四百二十一所。《洛阳伽蓝记》相当详确地记叙了这些寺庙的兴衰过程,并且采録了许多有关的历史传说和当时的风俗习惯,通过这些叙述,作者抚今追昔,臧否人物,批评现实。文笔翔实而细致,冷隽而婉曲,是一部富有史学价值同时也是有文学意味的著作。


法云寺(《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记载了法云、灵仙、开善、河间四寺的历史和洛阳大市的繁荣景况,比较真实地暴露并嘲弄了当时达官贵人奢靡浮华的腐朽生活,反映了当时洛阳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情况。文辞逸丽,详简得体,是《洛阳伽蓝记》中现实意义和文学趣味较浓的篇章。只是其中夹杂许多荒诞不经的迷信成分,是应当加以批判的。

法云寺,西域乌场国 〔1〕 胡沙门昙摩罗 〔2〕 所立也。在寶光寺西,隔墙并门。摩罗聪慧利根 〔3〕 ,学穷释氏 〔4〕 ,至中国,即晓魏言及隶书 〔5〕 ,凡所闻见,无不通解;是以道俗贵贱,同归仰之。作祗洹寺 〔6〕 一所,工制甚精,佛殿僧房,皆为胡饰,丹素炫彩,金玉垂辉。摹写真容,似丈六 〔7〕 之见鹿苑 〔8〕 ;神光壮丽,若金刚 〔9〕 之在双林 〔10〕 。伽蓝 〔11〕 之内,花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京师 〔12〕 沙门好胡法者,皆就摩罗受持之。戒行 〔13〕 真苦,难可揄扬 〔14〕 。秘咒 〔15〕 神验,阎浮 〔16〕 所无。咒枯树能生枝叶,咒人变为驴马,见之莫不忻怖。西域所赍舍利骨及佛牙经像 〔17〕 皆在此寺。

寺北有侍中尚书令临淮王彧 〔18〕 宅。彧博通典籍,辨慧清悟,风仪详审,容止可观。至三元肇庆 〔19〕 ,万国齐臻 〔20〕 ,金蝉曜首 〔21〕 ,寶玉鸣腰 〔22〕 ,负荷执笏 〔23〕 ,逶迤复道 〔24〕 ,观者忘疲,莫不叹服。彧性爱林泉,又重宾客。至春风扇扬,花树如锦,晨食南馆,夜游后园,僚采 〔25〕 成群,俊民满席。丝桐 〔26〕 发响,羽觞 〔27〕 流行,诗赋并陈,清言乍起,莫不领 〔28〕 其玄奥,忘其褊恡 〔29〕 焉。是以入彧室者,谓登仙也。荆州秀才张斐常为五言,有清拔之句云:“异林花共色,别树鸟同声。”彧以蛟龙锦赐之。亦有得绯綢紫绫 〔30〕 者。唯河东 〔31〕 裴子明为诗不工,罚酒一石。子明飮八斗而醉眠。时人譬之山涛 〔32〕 。及尔朱兆 〔33〕 入京师,彧为乱兵所害,朝野痛惜焉。

注释

〔1〕 乌场国:古国名,在今印度半岛北境。其领土随时代而变迁,今印度尼泊尔交界处之蕯尔达河流域疑即其中心地带。

〔2〕 胡:《祖庭事苑》:“称西竺(引者按:即今印度)为胡,自秦汉沿袭而来。”沙门:即僧人。此系梵语译音,也译作“桑门”。昙摩罗:人名,印度僧人。

〔3〕 利根:佛家语,谓天性聪明。

〔4〕 释氏:即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氏,此指佛家经典。

〔5〕 魏言及隶书:即华语和汉字之意。按:摩罗来华时在北魏,故称华语为魏言。隶书为汉以来通行字体之一,故称汉字为隶书。
首节 上一节 127/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