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历代文选

历代文选 第124节

〔41〕 “青松落荫”两句:落,落漠,寂寞清冷貌。谁侣:何人为伴,即无人相伴。这两句说:松荫、白云,因无人游赏观看而落漠孤独。

〔42〕 涧:水涧。户:庐舍。摧絶:破坏。无与归:无人归来。

〔43〕 徒:空。延伫:远望。

〔44〕 还飙(biāo标):归风。入幕:吹入帘幕。写:通“泻”。写雾:吐雾。出楹:飘离房前。

〔45〕 蕙帐:用蕙草编结的帐子,含义和前面的芰制、荷衣相同。这里指隐者的帐幔。

〔46〕 山人:隐士,指周颙。

〔47〕 投:弃。簪:连冠于发的饰物,与手版同为官吏饰携之物。投簪:即弃官。逸:去。海岸:指东海。《汉书·疏广传》,疏广,东海兰陵(故城在今山东省峄县东)人,宣帝时为太傅,兄子疏受同时为少傅。在位五载,俱谢病弃官而归。

〔48〕 兰:兰佩。解兰:解下隐士的兰佩。缚:系。尘缨:世事。


于是南岳献嘲,北陇腾笑 〔1〕 ,列壑争讥,攒峰竦诮 〔2〕 。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 〔3〕 。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秋桂遣风,春萝罢月 〔4〕 ,骋西山之逸议 〔5〕 ,驰东皋之素谒 〔6〕 。今又促装 〔7〕 下邑,浪拽上京 〔8〕 ,虽情殷于魏阙 〔9〕 ,或假步于山扃 〔10〕 。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 〔11〕 蒙耻,碧岭再辱,丹崖重滓 〔12〕 ,尘游躅 〔13〕 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 〔14〕 。宜扃岫幌 〔15〕 ,掩云关,敛 〔16〕 轻雾,藏鸣湍 〔17〕 ,截来辕于谷口 〔18〕 ,杜妄辔 〔19〕 于郊端。于是丛条嗔胆 〔20〕 ,迭颖 〔21〕 怒魄。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22〕 。

注释

〔1〕 腾笑:哄笑。

〔2〕 攒峰:高聚的山峰。竦:上。诮:讥诮。

〔3〕 无人以赴吊:意即山林被周颙所欺,无人吊问抚慰。

〔4〕 萝:女萝,植物名。遣风、罢月:指桂、萝为假隐士含愧,而罢遣风月。

〔5〕 西山:指首阳山,伯夷、叔齐隐居处。逸议:隐逸之士的评议。

〔6〕 东皋:皋,水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这里泛指隐士所在地。素谒:犹清议。谒,告。以上几句,描拟山林涧壑因被周颙所欺骗,感到无限羞愧,所以罢遣风月,并对周颙的行为,纷纷评议。

〔7〕 促装:急治行装。

〔8〕 浪拽(yì异):鼓桨。上京:指当时京城建康。以上两句叙述周颙秩满入京。

〔9〕 殷:厚。魏阙:古代宫门悬法处,因用以代指朝廷。《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阙之下。”意即身在江海,而心恋朝廷。

〔10〕 假步:借步,到。山扃:山门。

〔11〕 芳杜、薜荔:皆香草名。

〔12〕 滓:渣滓污秽。

〔13〕 躅(zhú烛):涉迹。

〔14〕 污:污染。渌池:清池。洗耳:《高士传》,尧聘许由为九州长,许由不肯,洗耳于河。巢父正欲在河飮牛,认为水被许由洗耳所污,牵牛于上流飮之。本句极写周颙重到山林,对林泉之污辱。

〔15〕 扃:闭。岫幌:犹山窗。

〔16〕 敛:收。

〔17〕 鸣湍:急流。

〔18〕 谷口:山外。

〔19〕 妄辔:指周颙车乘。

〔20〕 嗔:怒。嗔胆:犹俗话之怒从胆边生。

〔21〕 迭:重叠,稠密貌。颖:草穗。

〔22〕 谢逋客:谢絶逃客,即不许周颙再来。  (芦 荻 注)


陶弘景

陶弘景(四五二——五三六),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宋末,曾为诸王侍读。梁时隐居于茅山,屡次征聘,不肯出山,国家有大事,派人去山中与他商议。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这封信里所描绘的,可能就是他隐居的茅山的景色。有《陶隐居集》传世。


答谢中书书

谢中书,即谢征,中书是他的官衔。谢征字元度,河南太康人,好学能文,曾做安成王萧秀的中书鸿胪,故称他为谢中书。这封信是陶弘景写给他的,信中精细地描写了可能是陶弘景的隐居地茅山一带的山水景色。这段文字是陶弘景原信的一部份。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 〔1〕 竞跃。实是欲界 〔2〕 之仙都,自康乐 〔3〕 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 。

注释

〔1〕 沉鳞:即水中的鱼。

〔2〕 欲界:佛家语,意即人世间。

〔3〕 康乐:即晋宋时期的山水诗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他喜欢游山玩水。

〔4〕 与其奇者:与,参与,即登临之意。以上两句是说:自谢灵运以来,还没有人能置身于这样美丽的山水中。  (冯其庸 注)


吴均
首节 上一节 124/221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禅的行囊

下一篇:百业经

推荐阅读